下书看 > 恶鬼重返人间护花 > 第98章 崔贤上门

恶鬼重返人间护花 第98章 崔贤上门

    春芽想趁天还未黑,赶紧去坊市肉铺看看还有没有肉。

    他离开后,有人再次叩响宅门。

    崔言之开门后便见到一身绣鸂鶒青色官服,头顶官帽的崔贤,他身后还停着辆极破旧的马车,应当是刚下值。

    “二伯父,快请。”

    崔贤撩袍跨进门,一面打量小宅,一面斥道,“你行事太鲁莽了。”

    他先前一听到那些童谣,便知道定然是出自崔言之之手,但等他找去那间客栈时,才得知崔言之早已不住那里了。

    没办法,他只能四处打听,费了番功夫才找到望春巷,彼时神策军已经先他一步将崔言之带走了。

    “对不住,二伯父,让您忧心了。”

    “让你想办法去找沈大人,你不去,非要用这铤而走险的法子,你也不怕因此丧命?”

    崔贤叹气,他最近也很累,“我这几日都在抓西郊工程,今儿才回来参加祭天礼。”

    他一屁股坐进圈椅,懒散地靠椅背上放松,发了句牢骚,“一到年关,事情就多了,日日都是忙得脚不沾地。”

    崔言之心中愧疚,“实在对不住,二伯父,如此关头还给您添烦恼。”

    “我可不是来听你说对不住的,你有主意是好事,但千万记着,凡事不到万不得已,都要顾一顾个人安危,日后你成亲了,就是一个家里的顶梁柱,任性不得。”

    他说完,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歪头看着崔言之,道,“郭安近死了,曹晖杀的,或许你不知道曹晖是何许人,他如今是安东府的副都护,顶的就是你父亲的缺,他是景王的人,我还听闻冯指挥使搜到景王与郭安近来往的书信。”

    崔言之骇然,如此看来,景王岂不是被坐实与郭安近是同党了?

    “今儿朝会上,魏太师等朝臣联合请求陛下再次彻查,陛下同意了,不过依我看,这次应当依旧查不出什么,景王翻身无望。”

    “言之,此事你怎么看?”

    崔言之压下情绪,道,“我认为景王只是被嫁祸的,幕后之人另有其人。”

    “何以见得?”

    崔言之惆怅道,“我说不出,只是直觉。”

    “其实想想,景王犯不着做这样的事,可会是谁呢?莫非是梁首辅?”

    “二伯父,您为何不猜测那位齐王?”

    崔言之感觉很奇怪,这位齐王是真无心帝位,还是隐藏的太深,以至于骗过所有人。

    崔贤还是坚持自己的看法,“其一,齐王无心政事,他不会争权夺利,没有属下愿意跟这样的主子,汤都喝不上一口;其二,齐王外家势弱,生母只有妃位,背景不行,也许不出好处。郭安近不是傻子,没有切实的利益,他不会白效忠的。”

    “可…”崔言之望着崔贤,试探道,“他当真没有培植自己的势力吗?若他通敌呢?”

    “通敌?”崔贤皱眉,“他能给北凉的祁稹什么好处?”

    崔言之泄气,他们知道的实在太少了。

    “对了,此事大理寺还在查,怎么陛下就放你了?”

    崔言之摇头,“不知,只说是沈大人传旨放我。”

    “沈岚?”崔贤面上露出一丝意外,“他不像会多事的人,他认识你?”

    崔言之还是摇头。

    沈岚不认识他,但是徐琬、徐怀宁、徐庸都认识他,这里面是否是因为他们呢?

    “也罢,总归是出了诏狱,好事一桩,但你须得记着,这案子不管怎么查,你都不能再管了,郭安近死了,你也算报仇了。”

    “是。”

    只要陛下能为他父亲平反,他便到此为止。

    “今儿冬至,你和我一道回去吃饺子,你二伯母都包好了。”崔贤怕他又要推辞,道,“别拿上次的借口,自家人不必客气。”

    崔贤这般热情,他也确实不好推脱,只得应承下来,“是,不过侄儿有桩事想拜托二伯父。”

    “何事?”

    “我刚寻了个老师,打算明日行拜师礼,不知二伯父可有时间陪我登门?”

    崔贤来了精神,坐直身子问他,“你从哪里寻的老师?是何许人?”

    “虞敏德,就住隔壁。”

    “你说谁?!”崔贤一下没忍住拔高声音,他已经许久未听到这个曾经震惊中周朝野的名字了,“虞敏德?”

    “是。”

    崔贤难以置信,“先帝将他罢黜后,他不是离开上京,回湖州隐居了吗?怎么会住在你隔壁?”

    当初虞敏德离开得很果决,世人都说他是灰溜溜出的上京,回湖州老家,寻了处世外桃源隐居,还曾有不少名士前去拜访过他。

    多年过去,他怎么突然回上京了,又是何时回的上京,怎么一点都没听说?这次回来是陛下的召令么?

    短短两三息时间,崔贤的脑子里便冒出数个问题。

    可惜崔言之并不能回答他,“我不清楚其中缘由,二伯父若明日有空,陪我走一趟吧。”

    这样也好,明日见面才能解惑。

    崔贤点点头,又看一眼崔言之,心道这个堂侄儿是有什么运道,竟能找到虞敏德做老师。

    不过也好,有虞敏德教授,日后春闱榜上有名,不成问题。

    叔侄俩等春芽回来后,才一块动身回杏花巷。

    马车里,崔贤犹豫一阵才道,“按理许多事,我本不该管,但想着你父母不在,这偌大上京城,也就你我是亲人,我既受一声‘二伯父’,便不得不多句嘴。”

    “上京居不易,我看你那处宅子是不错,又靠皇城,想来要价不菲,你若是买的,那自然好,若是赁的,还是尽早退掉。”

    “离下一次春闱还有两年,这两年你必然是要住在上京备考,若是有幸得中,他日若入翰林,还有得熬,那可是个清水衙门。”

    崔贤这番话是发自肺腑的,他既怕伤少年面子,又觉得身为长辈,该提醒的还是得提醒。

    他不清楚崔弋挣的俸禄赏赐存下多少家底,但如今崔弋去了,崔言之又还不事生产,是该节省着,往后还要娶妻生子,那花销可就大了。

    “杏花巷附近就有宅子挂出来,你若觉得可以,我就让周源留意。”

    周源便是驾马车的车夫,平日里替崔贤跑腿办事。

    “二伯父提醒得是,我也正有此打算,那就有劳二伯父帮我留意。”

    崔贤松口气,族中子弟听劝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