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恶鬼重返人间护花 > 第100章 是我朋友

恶鬼重返人间护花 第100章 是我朋友

    明月镜无瑕,三五夜人物喧哗,水晶台榭烧银蜡。笙歌杳杳,金珠簇簇,灯火家家。

    回内城沿途,家家户户挂出祈福新灯,如霞灯火铺满街道,人流渐渐分散,原本摩肩而行的两人拉开距离。

    时间有时如指缝细沙,淙淙流水,转瞬即逝。

    行至分别,徐琬突然道,“你的春芽好像不见了。”

    崔言之回头一看,身后缀着的尾巴果然没了,他蹙眉道,“许是方才人太多,挤散了。”

    两人只顾着往前走,根本没注意到身后之人是何时走散的,徐琬看向他,“要找么?”

    崔言之摇头,“先等等。”

    春芽不是初来上京,若是挤散,定能找回来。

    他朝人群望去,没有看到春芽的身影,心中隐隐不安,就算谁要报复他,应当也不会挑小厮下手。

    “他回来了!”

    耳边突然响起徐琬的声音,崔言之顺着她的视线看过去,不远处小跑而来的可不就是春芽。

    徐琬道,“既然他回来了,那我就先走了,告辞。”

    她没有行女子礼,反而模仿他行拱手礼,配上那浅浅的笑,别样洒脱,令崔言之无论如何都说不出“徐姑娘,女子不能这样行礼”的话。

    灯火嚣声凡心动,却道幻景生幻情。

    “告辞。”

    ……

    翌日是冬至假,崔贤一早便同崔言之一道进了虞敏德宅子。

    几乎与隔壁同样布局的小院,内里却更为诗情画意,许是虞敏德独自生活,闲得无所事事,便在院中种满花草。

    虽不全是名贵品种,却也富有文雅野趣,尤其那几株山茶花,粉娇娇,红艳艳,与那刻板严肃的鳏夫相真是形成强烈反差。

    整个小院被打扫得十分整洁,廊下一把摇椅,平日他或许就是躺在上头读书品诗。

    春芽咋舌,老鳏夫还挺会过日子的嘛。

    堂屋里,几人寒暄起来,主要是虞敏德同崔贤在聊。

    虞敏德曾在吏部主事,彼时崔贤和他打过几次交道,虽然当时双方不熟,但现在因着崔言之的关系,又加上昔日同僚情,还是能话话家常,聊聊民生。

    崔贤问出昨日心中的疑问,虞敏德也没隐瞒,坦白道出他返回上京已有三四年之久,只是想回来过过好日子。

    当初他离开上京,该变卖的家产都变卖了,唯有这处小院留着,这小院是他与其夫人最早的住处,留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是以一直保留着。

    待闲话叙得差不多,崔贤切入正题,“虞兄,小侄儿说你愿收他为徒,能得你教导,我做长辈的,实不甚感激,今日登临贵门也是为拜师而来。”

    虞敏德笑笑,“令侄儿不错。”

    “崔言之,你可准备好了?”

    崔言之点头,先奉上束修六礼,而后从怀中取出拜师贴,站到堂屋中间,朗朗诵之:

    【天佑七年冬月十六

    敬呈虞敏德先生尊前

    学生崔言之,心怀敬仰,特此虔诚拜师。学生闻先生德高望重,学问渊博,为世之楷模,愿投于门下,受业问道。

    由古至今,师徒相传,道义为先。学生深知学无止境,愿以诚心向学,勤奋刻苦,不负师恩。学生定将恪守师训,严守师门规矩,以师为尊,以学为重。

    谨以此帖为凭,学生崔言之愿拜于虞敏德先生门下,共修学问,共悟道义。学生将毕毅攻坚,以报师恩,以效中周。

    敬祈先生收纳学生,赐教导之恩。学生感激不尽,定当铭记于心,终身不忘。

    后学崔言之顿首百拜。】

    虞敏德抚须笑道,“给我吧。”

    崔言之恭敬呈上后,又行三拜九叩之礼,虞敏德亲自扶起他,“敬茶吧,早备好了。”

    崔言之顺势端过矮几上多余的一碗茶,敬给他,虞敏德接过喝一口,搁下茶碗,把八仙桌上的精致雕花匣子递给崔言之。

    “这是先帝赐我的文房四宝,如今我是大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与其留着蒙尘,不如给你,还望你力学笃行,戒骄戒躁,恪守初心,他日高中,躬身报国。”

    “是,学生谨记老师教诲。”

    如此拜师礼结束。

    崔贤道,“虞兄,晌午你我在奇珍楼小酌几杯,可行否?”

    他平日也会结交朋友,而今碰上虞敏德这样的有名人物,又是堂侄的老师,自然愿主动亲近。

    虞敏德大笑,“行行行,崔贤弟客气,今儿这顿晌午饭怎么着也该我这个老师请。”

    两人争抢着请客,实在不像是今日才熟识的,当年他们二人品级相差甚远,何曾料到有今天,到底是人生何处不相逢,逢时生人亦作朋。

    上京最有名的奇珍楼离此不远,温兆良平日总爱去,至午时,堂内满座,崔贤应是让周源提前订过位子,是以几人一进门,小二便径直领着他们到楼上雅间。

    春芽与周源是没资格入席的,崔言之便给了春芽一角银子,让二人去外头随便吃些东西。

    二楼拐角处的雅间空间不大,墙上挂着幅花鸟图,不知出自哪位名士之手,屋角置有兰草,散发幽幽香气。

    虞敏德同崔贤一见如故,席间喝得兴致高昂,不过几巡,酒壶见底,崔贤便让崔言之去唤小二上酒。

    崔言之应下,刚踏出门,便看见迎面而来的徐琬,后头还有徐怀宁和宋翎,以及另外几位公子贵女,各个穿戴不俗。

    几人身后又跟着婢女小厮,呼啦啦一群。

    徐琬率先停下步子,“崔言之。”

    崔言之立马拱手行礼,“徐姑娘、徐公子、诚王世子。”

    “哟——”后头的宋翎微昂着下巴走上前来,他穿着销金云纹团花袍,腰间挂着玉佩香包,外系银狐披风,贵气乍泄。

    他斜眯着桃花眼,眼尾透着不可一世的高傲劲儿,吊儿郎当道,“从诏狱出来了?”

    崔言之颔首,“是。”

    “胆儿挺肥啊,瞧你这弱不禁风的样子,委实不像个武将之子,干的事倒还有几分血性。”

    “世子过誉。”

    宋翎鼻腔中发出一记短促轻哼,身后一男子打量起着靛蓝棉袍的崔言之,不客气道,“阿翎,他谁啊?”

    后头两位贵女玉面含羞,偷偷看向崔言之。

    衣着平平的少年生出一副极好的面孔,浑身散发着一股沉稳坚毅的气质,站在宋翎和徐怀宁身边,毫不逊色,反而更有绝世超然的味道。

    方才的问题,宋翎没有回答,空气中弥漫着尴尬。

    崔言之正考虑要不要开口,便听见徐琬道,“他是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