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青史:我开局直播问道伏羲 第154章 矛盾是普遍的
直到后世党同伐异,党派之争到极致的东林党则是欲使灭亡必使人疯狂。
阴阳矛盾是统一体,没有了克制,自身也就不存在了。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又不仅仅只在儒家。
“至于能和我墨家齐名的杨朱,看来也是十分注重百姓利益的学派,他既然提倡庶民的利益和公子王孙的利益等同,不可互相侵犯,的确与我兼爱思想有所互证。”
墨翟此时拍了拍双手叹息道:“说起来诸子思想其实源流皆起于儒道两家,只是各有侧重。殷阳,既然你讲完了儒家,不如讲讲我墨家吧。”
殷阳此时却是反问道:“墨老哥,讲墨家之前,我想问问老哥是否知道法家?”
“法家?”墨翟蹙眉,“这应该是后世形成的学派吧?”随即他眼神一变。
“你既然这么说,想必后世这学派一定非常重要,甚至....最后吵架吵赢了?”
“不错!”殷阳开门见山,直接告诉了墨翟历史的真相。
“战国百年,儒墨道法,只有法家优先实践了学说。最终终结了乱世!”
“你说什么?这个法家终结了乱世?而不是儒家和道家?”
一直以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墨翟听到这句话终于破防!他的眼中流露出对急切的渴求猛地抓住了殷阳的袖子!
“殷阳!你仔细跟我说说,这法家思想,到底是怎样做到结束这乱世烽火的!”
殷阳此时扶住神情激动的老爷子,望向他此刻真情流露的眼眸,终于读出了这位在大众眼中神秘的墨家圣贤心中所思所想!
是悲悯!
墨家,一直代表的是手工业劳动者的观点,所以《墨子》与其他诸子着作不同,更像百科全书,其中不仅表达了政治观点,同时也表达了逻辑学和物理学问题,并详细论述了城市防御战的细节。
相比其他诸家思想,墨家更偏向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组成的政治团体。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终结乱世,所以所有思想主张都是在保持战火纷飞的情况下进行的扶强除弱的尝试!
而每一条思想的提出,都是墨翟在这乱世的绝望黑雾中所发起的一次次冲击!
他想在这破碎山河中凭自己所学打造出一个避难所,能救一个是一个!
但他潜意识里或许已经放弃了江山一统的想法!
可如今他听说后世终于结束乱世,又如何不能漫卷诗书喜欲狂?
“墨老哥,您别慌,我今天来,正是和您好好探讨这天地大道!”
法家。
九流之一,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
法自儒出,韩非子为荀子之徒,亦受道家影响。
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将逻辑走到尽头的学问,所以法就是社会的道,道就是宇宙的法。
故后世司马迁将二者并列,《韩非子》中亦有“解老”、“喻老”二篇,可见韩非对道家思想领会之深。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老子韩非列传》
自荀子性恶论出的法家已放弃建立人际关系和谐美好的愿望,认为无论怎么维持都充满矛盾且脆弱,所以决定放弃所有人的道德期盼,放弃复古和各种乌托邦美好想法,采用强制措施聚集力量破局。
《商鞅》有言“民之于利犹水之于下”法家认为所有自然人都是利益动人心,无法用道德来感化,只可以胡萝卜加大棒来管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则更进一步,“人皆挟自为心”(人天性自私自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斗争才是人的本质,利用本质做事。)
法家以最残酷的现实鞭挞天下和自己,如同阴阳和合万物,儒为阳,法为阴,法取其一而无所不用其极,如此争取效益最大化,但也为二世而亡留下祸患,可谓成也功利,败也功利。
听完了殷阳对法家的粗略介绍,墨翟却是面色越来越沉重!
“殷阳...如果依你所言,法墨两家在秦国羽翼下一展所长一统六合,那想必我后世墨家已销声匿迹了吧?”
【什么意思?为什么墨翟会这么推测?他又不是穿越来的,怎么如此笃定墨家消亡?】
【对啊,墨家消亡和秦始皇统一华夏有什么关系?把我看懵了!】
【殷阳不行啊!这剧本有逻辑漏洞,果然综艺还是不严谨。】
看着殷阳沉默不语的清秀脸庞,墨翟深深吸了一口气。
果然。
他虽然不懂阶级分类的后世思想,但听到殷阳介绍法家思想,就明白多由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墨家在法家管理下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是的,法家体系中,人民只有两条路,要么当农民,要么当战士。所以墨家代表的商人阶级和手工业者是没有生存的土壤的。”
殷阳此时也点点头证实了墨翟的想法。
商业是流水,而在法家的高压下,人民束缚在土地上,你还想到处跑?
“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商君书.慎法》
墨家手工业者、农民、城镇自由民在当时列国伐交频频的特殊年代可以自由流动,所以也只有那个时代才能产生墨家,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墨家思想和现代商业思想很像的原因,因为商业发展起源于资源不均衡,所以只有西方雅典城邦文化才会发展商业进行大航海运动,而古代中国地大物博,本质上商业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从宗法体系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的手工业者和自耕农阶层有了更独立的社会地位,面临更残酷的兼并战争,他们想寻求一种保存自己的出路又不想回到过去的体系中,所以放弃了复古想法,从技术手段上寻求突破,发明兼爱,希望在不改变当今政治格局前提下消除混乱和战争。
阴阳矛盾是统一体,没有了克制,自身也就不存在了。
君子和而不同,君子又不仅仅只在儒家。
“至于能和我墨家齐名的杨朱,看来也是十分注重百姓利益的学派,他既然提倡庶民的利益和公子王孙的利益等同,不可互相侵犯,的确与我兼爱思想有所互证。”
墨翟此时拍了拍双手叹息道:“说起来诸子思想其实源流皆起于儒道两家,只是各有侧重。殷阳,既然你讲完了儒家,不如讲讲我墨家吧。”
殷阳此时却是反问道:“墨老哥,讲墨家之前,我想问问老哥是否知道法家?”
“法家?”墨翟蹙眉,“这应该是后世形成的学派吧?”随即他眼神一变。
“你既然这么说,想必后世这学派一定非常重要,甚至....最后吵架吵赢了?”
“不错!”殷阳开门见山,直接告诉了墨翟历史的真相。
“战国百年,儒墨道法,只有法家优先实践了学说。最终终结了乱世!”
“你说什么?这个法家终结了乱世?而不是儒家和道家?”
一直以来喜怒不形于色的墨翟听到这句话终于破防!他的眼中流露出对急切的渴求猛地抓住了殷阳的袖子!
“殷阳!你仔细跟我说说,这法家思想,到底是怎样做到结束这乱世烽火的!”
殷阳此时扶住神情激动的老爷子,望向他此刻真情流露的眼眸,终于读出了这位在大众眼中神秘的墨家圣贤心中所思所想!
是悲悯!
墨家,一直代表的是手工业劳动者的观点,所以《墨子》与其他诸子着作不同,更像百科全书,其中不仅表达了政治观点,同时也表达了逻辑学和物理学问题,并详细论述了城市防御战的细节。
相比其他诸家思想,墨家更偏向工程师和技术工人组成的政治团体。因为他们没有办法终结乱世,所以所有思想主张都是在保持战火纷飞的情况下进行的扶强除弱的尝试!
而每一条思想的提出,都是墨翟在这乱世的绝望黑雾中所发起的一次次冲击!
他想在这破碎山河中凭自己所学打造出一个避难所,能救一个是一个!
但他潜意识里或许已经放弃了江山一统的想法!
可如今他听说后世终于结束乱世,又如何不能漫卷诗书喜欲狂?
“墨老哥,您别慌,我今天来,正是和您好好探讨这天地大道!”
法家。
九流之一,春秋、战国亦称之为刑名之学,经过管仲、士匄、子产、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乐毅、剧辛等人予以大力发展,遂成为一个学派。
“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
法自儒出,韩非子为荀子之徒,亦受道家影响。
道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是将逻辑走到尽头的学问,所以法就是社会的道,道就是宇宙的法。
故后世司马迁将二者并列,《韩非子》中亦有“解老”、“喻老”二篇,可见韩非对道家思想领会之深。
“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老子韩非列传》
自荀子性恶论出的法家已放弃建立人际关系和谐美好的愿望,认为无论怎么维持都充满矛盾且脆弱,所以决定放弃所有人的道德期盼,放弃复古和各种乌托邦美好想法,采用强制措施聚集力量破局。
《商鞅》有言“民之于利犹水之于下”法家认为所有自然人都是利益动人心,无法用道德来感化,只可以胡萝卜加大棒来管束。。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则更进一步,“人皆挟自为心”(人天性自私自利,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斗争才是人的本质,利用本质做事。)
法家以最残酷的现实鞭挞天下和自己,如同阴阳和合万物,儒为阳,法为阴,法取其一而无所不用其极,如此争取效益最大化,但也为二世而亡留下祸患,可谓成也功利,败也功利。
听完了殷阳对法家的粗略介绍,墨翟却是面色越来越沉重!
“殷阳...如果依你所言,法墨两家在秦国羽翼下一展所长一统六合,那想必我后世墨家已销声匿迹了吧?”
【什么意思?为什么墨翟会这么推测?他又不是穿越来的,怎么如此笃定墨家消亡?】
【对啊,墨家消亡和秦始皇统一华夏有什么关系?把我看懵了!】
【殷阳不行啊!这剧本有逻辑漏洞,果然综艺还是不严谨。】
看着殷阳沉默不语的清秀脸庞,墨翟深深吸了一口气。
果然。
他虽然不懂阶级分类的后世思想,但听到殷阳介绍法家思想,就明白多由商人和手工业者组成的墨家在法家管理下早已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是的,法家体系中,人民只有两条路,要么当农民,要么当战士。所以墨家代表的商人阶级和手工业者是没有生存的土壤的。”
殷阳此时也点点头证实了墨翟的想法。
商业是流水,而在法家的高压下,人民束缚在土地上,你还想到处跑?
“民之欲利者,非耕不得;避害者,非战不免”——《商君书.慎法》
墨家手工业者、农民、城镇自由民在当时列国伐交频频的特殊年代可以自由流动,所以也只有那个时代才能产生墨家,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认为墨家思想和现代商业思想很像的原因,因为商业发展起源于资源不均衡,所以只有西方雅典城邦文化才会发展商业进行大航海运动,而古代中国地大物博,本质上商业不可能占据主导地位。
从宗法体系的人身依附关系中解放出来的手工业者和自耕农阶层有了更独立的社会地位,面临更残酷的兼并战争,他们想寻求一种保存自己的出路又不想回到过去的体系中,所以放弃了复古想法,从技术手段上寻求突破,发明兼爱,希望在不改变当今政治格局前提下消除混乱和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