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2000:首富从捉奸老爸小三开始 >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过年这一天

重生2000:首富从捉奸老爸小三开始 第一百七十一章 过年这一天

    说话功夫,李家老四李建通带着对象和老五一家三口回来了,大家赶紧出门迎接。

    李建通中等个头,媳妇却是个大高个,一米七十多吧,短发,戴眼镜,皮肤很白,眼睛很大,说的是带着图城口音的普通话,挺好听的。

    唯一的缺点是,太瘦了。

    “大哥,大嫂回来了!呀,建飞大哥回来了啊!”李建通看到李建飞惊讶极了。

    “老四啊,我可有几年没见到你了!”

    “是啊,我上次见你的时候还没毕业呢!”

    进了屋,李建通给对象介绍着家庭成员,介绍到李宣的时候,又愣住。

    “这是?”

    “猜猜,这谁?”李奶奶笑道。

    李建通一下子还真不敢确定了。

    “四叔,我是李宣啊!”李宣笑道。

    “啊!李宣!”李建通更惊讶了,“你,你这变化也太大了!”

    上次见到李宣的时候还是个小胖墩,现在简直换了个人一样。

    “人都说女大十八变,看来这男大也十八变!”老婶笑道。

    “是啊,孩子长得太快了!”李建通感慨的不行,搂着李宣的肩膀道,“比四叔都高了啊,你多大,十六?十七?”

    “十六。”

    “十六,对啊,上次看到你的时候,还是四年前,四年,变化就这么大!嫂子,你们怎么把孩子养的这么好?”

    李建通不是夸张,李宣现在太亮眼了。

    “还能怎么养,用钱堆呗!”

    “哈哈!”

    大家都笑了起来。

    “确实,现在在城里养个孩子没点钱可不行!”李建飞道。

    李宣只能跟着笑。

    “好了,咱们吃饭吧!今天吃饺子!”李奶奶道。

    “妈,这么多人吃饺子啊!”老婶道。

    “早就包好了,是小玉和建耀帮着包的!”

    “包好的啊,那赶紧煮吧,这天也不早了!”

    大家齐上阵,煮饺子的煮饺子,弄菜的弄菜,很快收拾出了两桌子,男人一桌,女人一桌,孩子就三个,最小的几个月,还上不了桌,男孩跟着男人一桌,女孩跟着女人一桌。

    虽然吃饺子吃不上菜,可李奶奶还是准备了六个菜,四个热的,两个凉的,酒是李建国带回来的。

    “我今天不能喝酒,待会还得开车去桥头那边,你们喝。”李建国道。

    桥头就是侯晓芬的娘家。

    “你们还没去李宣姥爷那边啊?”李爷爷很意外。

    “哪有啊,这一直忙,没时间。”李建国道。

    “唉,我还以为你们先去那边了呢。那开车不能喝酒,李宣,去给你爸拿瓶杏仁乳。”

    “我们买了果酒,大哥要不要尝尝?”四婶道。

    “明天喝,今天就不喝酒了。”李建国道。

    “那嫂子尝尝。”四婶还是从包里把果酒拿出来了。

    饭吃的太晚了,李建国不能喝酒,大家也就意思了一下,吃饭了。

    吃过饭,李建国一家三口带着东西去了桥头看望李宣的姥爷和舅舅,以及两个姨。

    侯晓东一家三口回来跟父亲过年了,李宣的其他两个舅就在一个村,一条街上,一起拜访,很方便。两个姨在邻村,也就一百多米,抬抬腿就到了,可即使这样每家待了一会,聊了会天,回来也快十点了。

    回来的时候李建飞和李建耀他们两家已经回西村了,李奶奶熬了锅粥,一人喝了一碗,睡觉。

    第二天早上,也就是过年这天,按照李家的习俗,早上吃张口馄饨,肉丸馅,煮的时候放豆腐、粉条、青菜、木耳等,记得小时候一年就盼这顿馄饨呢,想想就香的不行!连汤都喝了。

    吃过早饭,还要去西村看望大爷爷,这次四叔和四婶跟着一起去。

    “我就不去了,我在家贴对子。”老叔李建峰说道,“李宣还去吗?”

    “李宣得去啊。”侯晓芬道,“一年就这么一次。再说了,建飞大哥都回来了,还带着孩子过来的。”

    李建峰点点头。

    “那去吧。”

    西村不远,走路也能到,可这么多东西拿不了,只能开车去。

    大爷爷家五间土房,院子很大,种满了果树,和大多数农家布置一样,东西厢房敞篷,放东西牲口杂物等,中间是压水井。

    大爷爷留着很长的山羊胡,穿着免裆裤子,缠着腿,斜襟棉袄,一根棉布腰带扎着,斜插着一杆大烟袋,整个一副旧做派的样子,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李宣,上几年级了,学习好不好?能不能考上大学?你李岩哥和你李晶姐今年就考大学了,也不知道能考个啥鸟儿样!”

    额……

    大奶奶是解放脚,解放脚就是旧社会缠过脚,新社会又放开了,比那种小脚好点,可又没有天然脚利落,走路一跺一跺的,人也来回晃,热情极了,拉着李宣好顿尬夸,夸完了又拉着侯晓芬和四婶,鼻子一把泪一把地诉说着李建飞要离婚的事。

    “……可怜我的大孙,和大孙女了,以后跟着后妈可咋活啊,我的老天爷啊……”

    李宣听着暗自好笑,这老太太戏太多了,不知道还以为说的是真的呢。

    作为后妈,大奶奶对大爷可真不怎么样!

    从大爷爷家里出来,去杨家看望李建国的几个舅舅,其中就有杨洪的父亲。

    杨洪也回来过年了,看到李宣,伸手撸了他脑袋一下。

    “你小子个子长的这么快,还没耽误长心眼!”

    “杨叔叔!”李宣知道他说的什么,赶紧赔笑。

    李建国和侯晓芬开启了谦虚模式。

    “长啥心眼啊,就知道玩!”

    “就长玩心眼了!”

    杨洪跟着笑了起来,说起了别的。

    李宣松了口气。

    终于在中午之前拜访完了,往回赶,今天是过年,要回家吃饭的。

    李建通坐在副驾驶上,兄弟俩聊天,李宣和母亲以及四婶坐在后排,东西送完了,宽敞多了。

    “大嫂,你们每年都这样吗?”四婶道。

    “是啊,亲戚多,还都是实在的亲戚,过年了,不来不合适。这还没走完呢,等过了年,还得去给大姑拜年,还有二娘那边。”

    “那花费挺大的吧?”四婶有点感慨,又有点好奇。

    “是很大,可没办法,亲戚得走动,不走动就生疏了。”

    “大嫂,还好你们有钱,要是我们这样的,都撑不起来。”

    “有啥钱啊,都欠着债呢,看着风光,实际上不如你们,你们旱涝保收,我们这是吃了上顿没下顿。”

    李宣听着想笑,母亲又又哭穷了。

    “大嫂啊,看你说的,要是到那种地步你还能买车啊。”四婶笑着说道。

    侯晓芬笑了。

    “我那不是比方吗,你嫂子我没念过多少书,不会说话。可我说的是真的,至于这车,是二手的,都买了好几年了,用来拉货的,还还了好几年呢!”

    李宣听了母亲的话,想起十几年后有人贷款买车,就为了过年回老家,给老家人看自己混得多好,生怕别人以为他没钱。

    一辆车一年就开个来回,其他时间放在街边吃土,还背着债,想想都不可理解。

    而他的父母却完全相反,回老家开车从来都是最破旧的那个,是,面包车能装东西,可不装东西回来开得也是面包车,是生怕被人认为有钱。

    可奇怪的是,不管怎么哭穷,大家还是认为李建国在外面发财了。

    这就挺有意思的。

    “我们连个房子都没有呢。”四婶叹气道,“学校说给分住房,可一时半会也分不上,建通现在住学校集体宿舍,我在家里。”

    侯晓芬好奇道。

    “你们结婚了是吗?”

    “我们登记了,还没有办婚礼,等今年暑假的时候在我家那边办。”

    “那行,到时候打个电话,我和你大哥好过去。”

    四婶很高兴。

    “建通还说,太远了,家里人没法过去呢,嫂子你和大哥能去真是太好了!”

    “这样的大事,家里总要过去看看的。你家几口人啊?”

    李宣听着母亲和四婶拉着家常,想着前世这个四婶的印象,打交道不多,只听姑姑说,是个很精明的人,会过日子,能攒钱,只是后来很可惜……

    他叹了口气。

    中午李奶奶做的大米饭,炒了十二个菜。

    “本来等你们回来杀猪,可你们回来的太晚了,等不及了,明年早点回来,吃口新鲜的猪肉!”李爷爷道。

    乡下人说的新鲜,那是绝对的新鲜,不带超过二十四小时的。

    中午也没怎么喝酒,还有对子挂钱没有贴完,院里院外的卫生还没搞,男人们吃完了就去忙了。

    女人们开始刷刷洗洗,李家信佛,除夕和初一都吃素,刀板碗筷都要彻底清洗干净。

    爷爷忙着给村里人写对子,有的是早早贴上被风吹了,刮坏了,需要补一下,也有的是就单纯是拖延症,不到过年这天下午不贴对子,这也导致,这天李爷爷很忙。

    李宣就帮着爷爷叠红纸,写完,拿到炕上晾干,或者去给父亲叔叔们打下手,递个东西什么的。

    “李宣,找两幅福字,还有西屋门上的对子送过来!”

    李建峰在喊。

    李宣应了声,在桌上找到自家写好的福字和对子送去了。

    李建峰正在门两边刷糨子,这都是用面做的,环保的很。

    “老叔,是这幅对子吧?”

    李建峰看了眼,笑了。

    “行,就这幅吧!来,看着点高低啊。”把对子贴上去了。

    上联是:座上客常满。

    下联是:杯中酒不空。

    横批:富贵盈门

    “咋样,你这重点生点评一下。”李建峰逗着李宣。

    “这么经典的句子,我可点评不了。”李宣笑道。

    “还知道是经典句子啊!这重点没白上。”

    李建峰叫他拿着糨子,和挂钱跟他去大门口补一补。

    之前贴好的挂钱被风吹破了。

    李建峰把梯子靠着大门上,把坏的挂钱撤掉,接过李宣递过来的糨子,刷了刷,又把新的挂钱贴上去。

    五颜六色的挂钱和红底黑子的春联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副独特的乡土辞旧迎新的漂亮画面,极为好看!

    “李宣,你交女朋友了吗?”李建峰冷不丁地问道。

    “啊?没有!”李宣愣了下道。

    “拉倒吧,高中哪有不找女朋友的!”

    李奶奶这时抱着柴进大门,听了这话,没好气地道。

    “你以为都像你一样,上学不好好念书,找对象呢!”

    李建国呵呵笑道。

    “妈,我要不找对象,你上哪抱大孙女去!再说了,就李宣这样的,能没有对象!我可不信!”

    “去去去,跟孩子说什么呢!”李奶奶不乐意地道,“李宣,别听你老叔瞎扯,咱好好学习啊,考上大学,那才是正经!”

    “嗯,我知道。”李宣笑道。

    李奶奶到底还是把李宣叫回去了。

    “妈啊,你就知道向着你大孙子!”李建峰扛着梯子回来埋怨道。

    侯晓芬听了笑道。

    “老小子大孙子,爷爷奶奶的命根子,你也占了一个呢,你还有啥不满意的?”

    李建峰顿时没词了。

    都忙完了,休息了一会开始包饺子,这也是为了不耽误八点的春晚。

    现在的春晚已经是过年一部分了,就算不看,也得当背景放出来

    饺子是酸菜豆腐馅,白面皮,不管是酸菜还是豆腐,或者是面都是自家产的,从种到制作,除了麦子是机器磨出来的,包括豆腐的黄豆都是用石磨磨出来的,虽然是素馅,可吃着特别的香,这种香不是佐料堆出来的,而是食物原有的香。

    李宣最喜欢吃这顿饺子了,何况饺子里还包钱。

    今年人多,还多了个新四婶,李奶奶拿出了二十个硬币,包在饺子里。

    李建峰吵吵着要做记号,当然只是说说,活跃活跃气氛,但还是被李奶奶警告了。

    大家说笑着,饺子也包完了,放在院子里冻上,到时候煮就行了。

    时间还早,等待这段时间,李奶奶端上瓜子、花生、冻梨、冻柿子,水果等吃的东西,大家一边吃一边聊天,电视在这时候当做背景放着。

    李建峰忽然说道。

    “李宣咋这么老实呢,往年过年可不这样啊!”

    大家都看向李宣,李宣正在吃瓜子,只好道。

    “那我不老实还能干啥?”

    “早没影了!”

    李奶奶稀罕地摸着李宣的头道。

    “我大孙长大了,稳重了。”

    “你看你大孙子哪都好!”李建峰哼哼道。

    “妈,我大哥去给我大姑拜年,我们要跟着去吗?”李建通问道。

    “哎呀,说起你大姑,唉,这个年可难过了!”李奶奶叹了口气道。

    接下来,李宣听了一段八卦,虽然早就知道,但还是觉得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