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义军 第494章 杀入长城
南面战事平息后,乾朝上下都将目光放辽东,更多的物资开始支援朝鲜义军,关中之地也开始转为恢复经济,清剿土匪等地方上的事务。
漠西蒙古和中原距离挺遥远的,此前也没什么仇怨,林士奇确实没想到准噶尔会来打关中,一来还就是十万骑兵。
战争即将开始,那么一切都将要为战争而服务,林士奇随即下达各项军令。
一旁的书吏连忙记录下来林士奇的命令:“第一,即刻派侦骑查明准噶尔的兵力,装备,马匹。
第二,急令长城各隘口,加强巡视,一旦发现敌情,立刻点起烽火告警。
第三,命各府征集民兵,丁壮,以充军前。
第四,疏散长城沿线的百姓。
第五,军报八百里加急,急递北京,报于朝廷!”
在下完命令后,林士奇急令散在关中各地剿匪的部下返回西安。
一时间,西安城门大开,一队又一队的信使扬鞭甩马,加急将林帅军令传至四方。
关中,永寿县,当地人称郎山的一座山下。
梁三虎驻马于山脚下,看着一队又一队的步军在搜山,不禁的皱起眉头,梁三虎沉声道:“这帮土匪,敢把本将的劝降令不当回事,传我军令,郎山的土匪,不得收降,给我都砍了!”
林士奇剿匪,肯定不是用大炮打蚊子,用数万大军打一个小山寨,而是命部将各自负责一个区域。
只是众将的心气都不是太高,赵用平赵大帅人家带着部下去北方,这以后攻伐清廷,赵帅肯定是主帅,自己在这干这剿匪的活,两相一对比,诸将肯定是兴致缺缺。
梁三虎的命令刚刚发出,不远处就传来一阵马蹄声,梁三虎定眼一瞧,从南面疾驰而来一队数十人的骑兵。
为首一人边扬鞭边高呼道:“梁统镇……梁统镇,林帅急令!”
梁三虎驱马上前,信使翻身下马,随即狂奔至梁三虎面前,单膝跪道:“梁统镇,林帅军令!”
梁三虎接过手令,展开一看,顿时面露喜色。
副将杨武烈问道:“统镇,林帅有何军令?”
“漠西蒙古来犯,林帅调我等回师。”说完后,梁三虎合上军令,转头对着杨武烈说道:“传令下去,留一标人继续剿灭郎山匪寇,你率余部立刻返回西安,本将要先行一步,回西安商讨军议。”
梁三虎下完军令后,一夹马腹,率一队亲卫,朝着西安方向,疾驰而去。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关中各地,诸将在接到军令的第一时间,便率先返回关中,部队则留给副将率领。
昭武元年,腊月初十。
一众乾军大将齐聚府衙,各将已经陆续赶回西安,在军将齐聚后,林士奇便召开军议,商讨对漠西蒙古的作战计划。
居主位的是林士奇,吴眺,张应维,梁三虎,袁宗第,贺珍与谭文等一众高级将领分列两侧,相对而坐。
林士奇端坐正中,环视四周,开口道:“诸位,此次准噶尔来势汹汹,绝不可掉以轻心。”
林士奇开了个头,诸将皆是点头应和,表示赞同,林士奇顿了顿,接着说道:“侦骑已经探查出来,漠西蒙古的骑兵约有十万众,牛羊无数,其部众,披甲率不足一成,不过,全是骑兵。”
张应维有些诧异,道:“披甲率不到一成,那不就是一群骑着马的流贼吗?”
袁宗第哼了一声,道:“什么流贼!张将军这话里有话啊!”
吴眺打岔道:“披甲率如此低下,由此可见,漠西蒙古看来穷的叮当响。”
众将议论纷纷,有言在长城挡住敌骑,有言诱敌深入,一举歼灭蒙古骑兵。
披甲率这么低,就算都是骑兵,诸将也毫无畏惧,这帮全是轻骑兵,只能骚扰,切断后勤,根本不能突袭军阵。
建议在长城外挡住漠西蒙古的是担心轻骑兵一破长城后,在关中之地,大肆掳掠,这对地方的破坏极大,这就会让陛下觉得是大家伙的罪过。
林士奇想了想,说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在长城旷日许久的耗着,僧格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等窝囊仗,本帅不打!”
………………
僧格率军抵达河套后,清廷信守承诺,将元朝国玺交给僧格。
僧格得到国玺后,号称继承了大元朝,于是在河套之地,在诸部的见证下,登上汗位。
僧格称汗后,宣称要重建大元朝,然后率九万余骑,突破长城,沿着泾水向西安推进。
这次僧格出兵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大元国玺,称汗,压服诸部,这些目的都一一实现了。
现在只差一个削弱其它漠西三部还没达成,不过僧格也没打算就这么撤兵,刚称大汗就退兵,这对自己的威望必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因此,僧格想要向以前匈奴围刘邦,突厥打长安一样,要挫败乾军一场,给自己挣些威望,然后再捞一笔,见好就收,回军收拾叶尔羌,全据漠西,最后一统草原,成立一个伟大的汗国。
但僧格也担心关中有乾朝精兵,到时候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而清廷使者,则信誓旦旦的对僧格说道:“大汗,孟浚的军队都云集在北方,想要对我大清发起倾国一战,因此在关中之地,绝无精兵,最多就是一些废物般的地方乡兵。”
僧格对此话半信半疑,而清使在后面一个劲的撺掇僧格,仿佛六朝古都的长安,现在已是空城一座。
僧格觉得事情应该没这么简单,不过沿途而来,确实如清使所言般,如入无人之境,长城无兵驻守,沿途的城乡也没有人把守,唯一的遗憾是,这些地方,不止是没人守,便是连乡间百姓都找不到一人。
漠西诸部和漠南诸部比较起来,漠西蒙古那就是个穷亲戚,漠南诸部和中原相比,那就是个乞丐。
不过穷也有穷的好处,僧格野心大,弯弯绕绕也比一般的蒙古人多,可架不住清使那张嘴,说的确实极有道理。
这个清使说:“中原混战了数十年,这关中之地,那是到处都在流贼,这长安城正是长生天送给大汗重建大元的基业啊!”
漠西蒙古和中原距离挺遥远的,此前也没什么仇怨,林士奇确实没想到准噶尔会来打关中,一来还就是十万骑兵。
战争即将开始,那么一切都将要为战争而服务,林士奇随即下达各项军令。
一旁的书吏连忙记录下来林士奇的命令:“第一,即刻派侦骑查明准噶尔的兵力,装备,马匹。
第二,急令长城各隘口,加强巡视,一旦发现敌情,立刻点起烽火告警。
第三,命各府征集民兵,丁壮,以充军前。
第四,疏散长城沿线的百姓。
第五,军报八百里加急,急递北京,报于朝廷!”
在下完命令后,林士奇急令散在关中各地剿匪的部下返回西安。
一时间,西安城门大开,一队又一队的信使扬鞭甩马,加急将林帅军令传至四方。
关中,永寿县,当地人称郎山的一座山下。
梁三虎驻马于山脚下,看着一队又一队的步军在搜山,不禁的皱起眉头,梁三虎沉声道:“这帮土匪,敢把本将的劝降令不当回事,传我军令,郎山的土匪,不得收降,给我都砍了!”
林士奇剿匪,肯定不是用大炮打蚊子,用数万大军打一个小山寨,而是命部将各自负责一个区域。
只是众将的心气都不是太高,赵用平赵大帅人家带着部下去北方,这以后攻伐清廷,赵帅肯定是主帅,自己在这干这剿匪的活,两相一对比,诸将肯定是兴致缺缺。
梁三虎的命令刚刚发出,不远处就传来一阵马蹄声,梁三虎定眼一瞧,从南面疾驰而来一队数十人的骑兵。
为首一人边扬鞭边高呼道:“梁统镇……梁统镇,林帅急令!”
梁三虎驱马上前,信使翻身下马,随即狂奔至梁三虎面前,单膝跪道:“梁统镇,林帅军令!”
梁三虎接过手令,展开一看,顿时面露喜色。
副将杨武烈问道:“统镇,林帅有何军令?”
“漠西蒙古来犯,林帅调我等回师。”说完后,梁三虎合上军令,转头对着杨武烈说道:“传令下去,留一标人继续剿灭郎山匪寇,你率余部立刻返回西安,本将要先行一步,回西安商讨军议。”
梁三虎下完军令后,一夹马腹,率一队亲卫,朝着西安方向,疾驰而去。
同样的场景发生在关中各地,诸将在接到军令的第一时间,便率先返回关中,部队则留给副将率领。
昭武元年,腊月初十。
一众乾军大将齐聚府衙,各将已经陆续赶回西安,在军将齐聚后,林士奇便召开军议,商讨对漠西蒙古的作战计划。
居主位的是林士奇,吴眺,张应维,梁三虎,袁宗第,贺珍与谭文等一众高级将领分列两侧,相对而坐。
林士奇端坐正中,环视四周,开口道:“诸位,此次准噶尔来势汹汹,绝不可掉以轻心。”
林士奇开了个头,诸将皆是点头应和,表示赞同,林士奇顿了顿,接着说道:“侦骑已经探查出来,漠西蒙古的骑兵约有十万众,牛羊无数,其部众,披甲率不足一成,不过,全是骑兵。”
张应维有些诧异,道:“披甲率不到一成,那不就是一群骑着马的流贼吗?”
袁宗第哼了一声,道:“什么流贼!张将军这话里有话啊!”
吴眺打岔道:“披甲率如此低下,由此可见,漠西蒙古看来穷的叮当响。”
众将议论纷纷,有言在长城挡住敌骑,有言诱敌深入,一举歼灭蒙古骑兵。
披甲率这么低,就算都是骑兵,诸将也毫无畏惧,这帮全是轻骑兵,只能骚扰,切断后勤,根本不能突袭军阵。
建议在长城外挡住漠西蒙古的是担心轻骑兵一破长城后,在关中之地,大肆掳掠,这对地方的破坏极大,这就会让陛下觉得是大家伙的罪过。
林士奇想了想,说道:“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在长城旷日许久的耗着,僧格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等窝囊仗,本帅不打!”
………………
僧格率军抵达河套后,清廷信守承诺,将元朝国玺交给僧格。
僧格得到国玺后,号称继承了大元朝,于是在河套之地,在诸部的见证下,登上汗位。
僧格称汗后,宣称要重建大元朝,然后率九万余骑,突破长城,沿着泾水向西安推进。
这次僧格出兵的主要目的已经达到,大元国玺,称汗,压服诸部,这些目的都一一实现了。
现在只差一个削弱其它漠西三部还没达成,不过僧格也没打算就这么撤兵,刚称大汗就退兵,这对自己的威望必然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因此,僧格想要向以前匈奴围刘邦,突厥打长安一样,要挫败乾军一场,给自己挣些威望,然后再捞一笔,见好就收,回军收拾叶尔羌,全据漠西,最后一统草原,成立一个伟大的汗国。
但僧格也担心关中有乾朝精兵,到时候打自己一个措手不及,而清廷使者,则信誓旦旦的对僧格说道:“大汗,孟浚的军队都云集在北方,想要对我大清发起倾国一战,因此在关中之地,绝无精兵,最多就是一些废物般的地方乡兵。”
僧格对此话半信半疑,而清使在后面一个劲的撺掇僧格,仿佛六朝古都的长安,现在已是空城一座。
僧格觉得事情应该没这么简单,不过沿途而来,确实如清使所言般,如入无人之境,长城无兵驻守,沿途的城乡也没有人把守,唯一的遗憾是,这些地方,不止是没人守,便是连乡间百姓都找不到一人。
漠西诸部和漠南诸部比较起来,漠西蒙古那就是个穷亲戚,漠南诸部和中原相比,那就是个乞丐。
不过穷也有穷的好处,僧格野心大,弯弯绕绕也比一般的蒙古人多,可架不住清使那张嘴,说的确实极有道理。
这个清使说:“中原混战了数十年,这关中之地,那是到处都在流贼,这长安城正是长生天送给大汗重建大元的基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