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四合院:我有超级采购系统 > 第383章 众人汇合用餐聊情况 记者上门采访余知乐

四合院:我有超级采购系统 第383章 众人汇合用餐聊情况 记者上门采访余知乐

    “对了,余哥,我们得赶紧去吃饭,晚点还有个记者要过来采访你呢。”

    何雨水听着他们说了半天话,才想起来张记者的事还没有说,于是把这事说了出来。

    “还有这种好事?志远,能说说这个记者的事嘛?”

    余知乐听了也很高兴,没有想到他们这么个小摊子还能吸引一个记者过来,而且还和刘志远一见如故的。

    “余叔,我跟你说,那可真是个不错的人,我们挺聊得来的。”

    “不过我们还是边吃边说吧,刚才不觉得现在都饿了。”

    刘志远一面碎碎念着把套出来的张记者的相关东西告诉余知乐,一面摸了摸肚子。

    “行,走吧。”

    “今天咱们可就不吃那西餐了,据说旁边那家饭店就不错,我们过去吧,应该也还有包厢。”

    余知乐虽然还不饿,不过却是直接起身,把何雨水拉起来了,然后邀请大家一起出门。

    众人这次吃的倒是挺开心的,味道也是相当不错。

    “这味道真不错。比西餐好吃多了。”

    一向不怎么爱说话的程安安都忍不住点评了一句。

    “还行吧。我们边吃边聊。”

    余知乐也觉得还可以,不过却是不如何雨柱做的,怪不得何雨柱原来的剧情里能撑起一家大饭店呢。

    几人很快把相关的事情交流了一番,何雨水他们展会这边还好,除了记者之外,其他都在余知乐预料之中。

    不过余知乐和程安安去云端机械厂修理机器就完全出乎了几人的预料。

    “余叔,你是怎么确定程厂长能修好的啊?”

    “程厂长,你也太厉害了吧。”

    小当眼睛闪闪发亮,她看着普普通通的程安安觉得他忽然金光万丈。

    “这一点点小事,不值一提。”

    “主要是他们那个机器,我以前的倒是研究过类似的课题,所有有点见识。”

    “其实主要还是这机器修起来并不难,或者说我们怀疑这坏都是厂方故意的。”

    程安安摸了摸鼻子,看着大家都一脸仰慕的看着他,有些不好意思的, 不过图纸那事,他的确不好对外说。

    所以也是用的和给云端机械厂一样的理由,但是大家却都是信服了。

    只能说学霸有光环,而清大的学霸更是不得了,只要不是太离谱,大多数人都会相信。

    “什么意思?”

    赖小兰敏锐的察觉到程安安言语中的意思。

    “意思就是那些能让机器停止运作,却问题不严重,修起来很简单的毛病,可能是日本厂方故意的。”

    “为的就是额外赚取修理费,他们日本厂方修理一次需要几十万刀。”

    程安安的话让大家消化了好一会儿,然后众人才理解其中的意思,都忍不住愤愤不平的骂了起来。

    这些人做生意也太过分了吧,简直就是强盗行径啊。

    “程叔,那你帮忙修理了,也有那么高的修理费嘛?”

    刘志远却对这修理费更感兴趣。

    或者说本来视金钱如粪土的纨绔公子哥,自己赚到第一桶金之后,就激发了无穷的赚钱的乐趣。

    “笨,肯定不可能啊。”

    “应该是以这个当人情,谈妥了和云端机械厂的合作吧?”

    小当立刻白了一眼刘志远,然后乖巧的说道。

    “不过真没有额外给感谢费用吗?可是帮他们省了那么多钱呢。”

    小当又忍不住嘀咕了一句,倒是让众人都笑了起来。

    “能谈成合作就行了,这个合作对我们很重要,以后也有更多的合作。”

    “而且我们可不能趁火打劫。”

    “不然和那些不是东西的日本厂商有什么区别?”

    程安安忍不住开口说道,他喜欢钱,不过也有自己的原则,而且对他来说,够用就好了。

    只要跟着余哥,他的钱肯定是够用的,而且日子也会越来越好。

    几人都竖起了大拇指又夸了一回程安安,不过因为惦记着记者来采访的事,也没有太耽搁。

    果然在晚上八点钟,张记者准时敲响了余知乐的房间,然后就看到了今天没见到的厂长。

    “欢迎欢迎。”

    “快进来。”

    余知乐看着张记者,有些哭笑不得,这人看起来是真喜欢骑手服,居然穿上了。

    “您就是青山机械厂的厂长余知乐吧?”

    “我就随便问几个问题,不要紧张。”

    张记者看到余知乐之后,有些意外,因为这人看起来和他想象的不一样,而且看起来非常的淡定。

    不过他还是习惯性的这么说了一句,然后坐下来。

    “没事,咱们就当聊天一样,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余知乐这一句反客为主的话,让张记者有些无语,这青山机械厂的人都不按套路出牌啊。

    不过也只有不按套路出牌的领导,才能带出这么多不按套路出牌的有意思的下属吧。

    “这话一般都是我对采访对象说的。”

    张记者忍不住哈哈大笑了起来,很快气氛就融洽了下来。

    “我能问问为什么青山机械厂敢踏出极有信心的一步,成为私营化的试点嘛?”

    “还有您是怎么看待这私营化的?你厂里的工人是否能适应这种变化?”

    “还有您是怎么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开发出了新的生产线,我记得以前是生产自行车的。”

    张记者很快就抛出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他也是回去查资料才发现这青山机械厂真是有意思。

    这个私有化的试点,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报道的方向,实际上全国不少地方都有这种试点。

    但是目前经营状况最好的,却是这个小小的青山机械厂,不得不说面前这厂长是有魄力有能力的。

    当然也发现了刘志远出身家庭的不凡,不过这部分他却是不会问,也不会报道的,这是一种默契。

    但是这条人脉和刘志远之间的感情,他却决定好好维系一下,毕竟说不准什么时候就求到他家人头上呢。

    “信心这个东西不是嘴上说说的,不过上头既然有需要试点,我又正好想试试,就申请了。”

    “毕竟我们青山机械厂船小好调头,就算真的做的不好,损失也不大。”

    “至于我厂工人是怎么适应的,你可以回头去采访一下其他人问问,毕竟我说了不算。”

    余知乐笑眯眯的回答,并建议他之后可以采访一下赖小兰和小当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