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发家记 第425章 侵吞民田
热门推荐:
无辜者的困境
萝莉店长:末世在线营业
九星镇天诀
LOL:爱锐评的我,成了职业通天代
凡尘仙缘
玄幻:重生配系统,我无敌很合理吧
飞升失败后,我在星际直播带货
成为娇纵恶女后,男主剧情又歪了
绝世太极
蓉宝扶着车门,拿脑袋抵在赵老四背上,“爹,我们县里来流民了?是潭州来的吗?县令大人怎么安置的?”
“怎么安置?”赵老四停了停车,把她扯到前面坐,示意她看向街边两侧,“一人发个破碗,正讨钱呢。”
这是不可能的,徐先和虽然心里嫌麻烦,但还是尽可能的抠了些东西出来,比如请几大商户游园赏花,看完了一地的枯枝落叶,第二天县里就多了几个粥棚,还有衙门的人在旁边帮忙,免得流民闹事。
蓉宝鼓着小脸,没想到县令大人真的不管了。
嘉宝也要出来,他坐在赵老四的另外一边,像是能猜出蓉宝心里的想法一样,“先生说了,县令虽然是一地父母官,但也有很多不得已。”
“可先生也说了,忧心于民,才是一个正直的好官。这么多流民,本来就可怜,要是还没有吃喝,那不是更可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嘉宝反驳,“县令大人为百姓做了实事,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官,要不是真的没办法,也不会不管老百姓。”
蓉宝也觉得县令大人挺好,至少比前任县令好,她忍不住问,“要是贺县令在会怎么做?”
嘉宝小声说,“拦着不让流民进城。”
蓉宝点头,是贺县令能做出来的事,先生说贺县令也不算坏官,他虽然没有事事为百姓谋利,但也做好了县令的本分,虽然私收贿赂,但没有徇私枉法,就是贪了点。
但也不算特别贪,还是有分寸的,不然那三年可修不出那么多水渠,村里有水,就方便灌溉,农人省事,能多种好多田地。
就是本事不足,胆子还小,想要功绩,又不敢大刀阔斧的干。
这话也全是庄先生说的,学堂的小伙伴各自讨论一番添了进去,钱妙来觉得贺县令贪财,蓉宝觉得贺县令没有为百姓考虑,嘉宝觉得贺县令没本事,再结合先生说的一些话,可不就是这些吗?
容宝兴奋的说,“我觉得要是贺县令在,他才不会管县里的粮价呢。”
“不止不会管,还会也卖这么贵的粮食。”
赵老四要不是空不出手,不然非得把两人的嘴缝起来,当官的是他们能议论的吗?就算贺县令已经走了,也不是老百姓能随便编排的。
好在贺县令都没什么可说的,两人聊了几句,就感慨说,“还是徐县令好。”
徐先和忍了半路,终于忍不住开口,“谢谢啊。”
这一道突如其来的声音把车上几人都吓一跳,路上行人流民多,所以驴车也走的慢,赵老四心都停了半拍,扭头看到一旁的徐先和,悔恨当初没有把两人的嘴堵起来。
徐先和看赵老四战战兢兢的停车,忙说,“没事,不用行虚礼。”
蓉宝自觉跟他很熟,忙问,“县令大人,你不管这些流民了吗?”
车子走的不慢,不然徐先和也不会听到两人对自己的议论,他双手拿着扇子,沉思片刻,“还不清楚,京城那边好像已经腾出了地方安置流民。”
朝廷的本意是把澄州流民都送到潭州种地,过几年再建粮仓,只是朝廷没拨钱款,潭州知府就以衙门没钱迟迟不管,任由流民被城里世族招为佃户。
朝廷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人都被抢光了,将来还怎么建立粮仓。
二皇子及其母族领头捐了不少钱粮,朝中多数大臣大赞皇后二皇子仁义,又有人上书弹劾潭州知府抗旨不遵。
宋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弹劾的是潭州知府,跟宋家有什么关系。
但听到二皇子说世家侵吞民田他就有意见了,开什么玩笑,皇后母族谢家也是出了名的世家望族,手里干净不到哪去。
二皇子此举,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崔贤那个老匹夫也站了出来,就不容他多想,是不是二皇子已经笼络了寒门。
宋威一行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夺嫡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潭州氏族手里虽然握着盐税,但这几年在朝廷里,已经没有能说的上话的人。
杨家遭遇变故,早就已经退出了朝廷,这也是杨家族长为什么千番百次的要请回杨文礼,实在是后代不济。
冯家更不用说,朝廷里都已经没有冯家的文官了,倒是出了几个武将,勉强能行。
齐家有望官至首辅的齐霄同没有入仕,天资聪颖的齐霄魏早逝,族里虽有年轻的后辈为朝廷注入新鲜的血液,但能站在殿里的也就那么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说是士子出潭州,但官至高位的其实没几个。
远不如唐薛几家。
唐家不用说,有个次辅唐瞻。
谢家是皇后母族,谢尚书虽然已经致仕,但家里后辈几乎都官至三品,又与徐薛两家是姻亲。
徐家有个太师顶着,虽然是虚衔,但在皇帝那边说的上话,族里还有个出色的后辈,有人直言,徐先和将会是下一个唐瞻。
至于薛家,虽然不争气,但大理寺就是薛家的一言堂,比之潭州四族厉害多了。
唐家虽然不会参与夺嫡,但徐薛两家可就不一定了,宋威脸色阴沉。
如今又加上一个崔贤,那个老匹夫活的久,又爱多管闲事,圣上给他留了不少情面,不然就凭三天一回的谏言,早就撸了这多嘴的首辅。
大皇子就算再得圣心,也只占长不占嫡,要是二皇子贤德兼备,就是皇帝再宠爱贵妃,也不会硬要废嫡立长,不然都不用等到千年后承担骂名,就是现在老白姓的唾沫星子都能喷死他。
二皇子说的痛快,查的也痛快,第一个就拿自己的亲舅舅开刀,谢家人虽然臭着张脸,但还是吐了一点东西,成就外甥的威名。
徐薛两家也查的快,潭州四族查的更快,宋威还没想出对策,证据和人就呈到御前了。
杨家遭受重创,自然快速调养生息。这些年仗着家势,占了不少良田,来京城告状的人都能排到城门口。
宋家也不少,查出来的东西更多,除了侵吞民田,还有罔顾人命以及偷漏盐税!
“怎么安置?”赵老四停了停车,把她扯到前面坐,示意她看向街边两侧,“一人发个破碗,正讨钱呢。”
这是不可能的,徐先和虽然心里嫌麻烦,但还是尽可能的抠了些东西出来,比如请几大商户游园赏花,看完了一地的枯枝落叶,第二天县里就多了几个粥棚,还有衙门的人在旁边帮忙,免得流民闹事。
蓉宝鼓着小脸,没想到县令大人真的不管了。
嘉宝也要出来,他坐在赵老四的另外一边,像是能猜出蓉宝心里的想法一样,“先生说了,县令虽然是一地父母官,但也有很多不得已。”
“可先生也说了,忧心于民,才是一个正直的好官。这么多流民,本来就可怜,要是还没有吃喝,那不是更可怜。”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嘉宝反驳,“县令大人为百姓做了实事,是个实实在在的好官,要不是真的没办法,也不会不管老百姓。”
蓉宝也觉得县令大人挺好,至少比前任县令好,她忍不住问,“要是贺县令在会怎么做?”
嘉宝小声说,“拦着不让流民进城。”
蓉宝点头,是贺县令能做出来的事,先生说贺县令也不算坏官,他虽然没有事事为百姓谋利,但也做好了县令的本分,虽然私收贿赂,但没有徇私枉法,就是贪了点。
但也不算特别贪,还是有分寸的,不然那三年可修不出那么多水渠,村里有水,就方便灌溉,农人省事,能多种好多田地。
就是本事不足,胆子还小,想要功绩,又不敢大刀阔斧的干。
这话也全是庄先生说的,学堂的小伙伴各自讨论一番添了进去,钱妙来觉得贺县令贪财,蓉宝觉得贺县令没有为百姓考虑,嘉宝觉得贺县令没本事,再结合先生说的一些话,可不就是这些吗?
容宝兴奋的说,“我觉得要是贺县令在,他才不会管县里的粮价呢。”
“不止不会管,还会也卖这么贵的粮食。”
赵老四要不是空不出手,不然非得把两人的嘴缝起来,当官的是他们能议论的吗?就算贺县令已经走了,也不是老百姓能随便编排的。
好在贺县令都没什么可说的,两人聊了几句,就感慨说,“还是徐县令好。”
徐先和忍了半路,终于忍不住开口,“谢谢啊。”
这一道突如其来的声音把车上几人都吓一跳,路上行人流民多,所以驴车也走的慢,赵老四心都停了半拍,扭头看到一旁的徐先和,悔恨当初没有把两人的嘴堵起来。
徐先和看赵老四战战兢兢的停车,忙说,“没事,不用行虚礼。”
蓉宝自觉跟他很熟,忙问,“县令大人,你不管这些流民了吗?”
车子走的不慢,不然徐先和也不会听到两人对自己的议论,他双手拿着扇子,沉思片刻,“还不清楚,京城那边好像已经腾出了地方安置流民。”
朝廷的本意是把澄州流民都送到潭州种地,过几年再建粮仓,只是朝廷没拨钱款,潭州知府就以衙门没钱迟迟不管,任由流民被城里世族招为佃户。
朝廷一看,这样下去不行啊,人都被抢光了,将来还怎么建立粮仓。
二皇子及其母族领头捐了不少钱粮,朝中多数大臣大赞皇后二皇子仁义,又有人上书弹劾潭州知府抗旨不遵。
宋威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他们弹劾的是潭州知府,跟宋家有什么关系。
但听到二皇子说世家侵吞民田他就有意见了,开什么玩笑,皇后母族谢家也是出了名的世家望族,手里干净不到哪去。
二皇子此举,可谓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但崔贤那个老匹夫也站了出来,就不容他多想,是不是二皇子已经笼络了寒门。
宋威一行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夺嫡就是你死我活的事,潭州氏族手里虽然握着盐税,但这几年在朝廷里,已经没有能说的上话的人。
杨家遭遇变故,早就已经退出了朝廷,这也是杨家族长为什么千番百次的要请回杨文礼,实在是后代不济。
冯家更不用说,朝廷里都已经没有冯家的文官了,倒是出了几个武将,勉强能行。
齐家有望官至首辅的齐霄同没有入仕,天资聪颖的齐霄魏早逝,族里虽有年轻的后辈为朝廷注入新鲜的血液,但能站在殿里的也就那么为数不多的几个人。
说是士子出潭州,但官至高位的其实没几个。
远不如唐薛几家。
唐家不用说,有个次辅唐瞻。
谢家是皇后母族,谢尚书虽然已经致仕,但家里后辈几乎都官至三品,又与徐薛两家是姻亲。
徐家有个太师顶着,虽然是虚衔,但在皇帝那边说的上话,族里还有个出色的后辈,有人直言,徐先和将会是下一个唐瞻。
至于薛家,虽然不争气,但大理寺就是薛家的一言堂,比之潭州四族厉害多了。
唐家虽然不会参与夺嫡,但徐薛两家可就不一定了,宋威脸色阴沉。
如今又加上一个崔贤,那个老匹夫活的久,又爱多管闲事,圣上给他留了不少情面,不然就凭三天一回的谏言,早就撸了这多嘴的首辅。
大皇子就算再得圣心,也只占长不占嫡,要是二皇子贤德兼备,就是皇帝再宠爱贵妃,也不会硬要废嫡立长,不然都不用等到千年后承担骂名,就是现在老白姓的唾沫星子都能喷死他。
二皇子说的痛快,查的也痛快,第一个就拿自己的亲舅舅开刀,谢家人虽然臭着张脸,但还是吐了一点东西,成就外甥的威名。
徐薛两家也查的快,潭州四族查的更快,宋威还没想出对策,证据和人就呈到御前了。
杨家遭受重创,自然快速调养生息。这些年仗着家势,占了不少良田,来京城告状的人都能排到城门口。
宋家也不少,查出来的东西更多,除了侵吞民田,还有罔顾人命以及偷漏盐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