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发家记 第476章 开心
热门推荐:
救命!我在惊悚直播间封神
无限流之寻宝行动
末日游戏,我能无限抽卡!
快穿年代之炮灰逆袭
我家医馆通古代,朱元璋上门求医
怪兽训练家的旅行
第一天师
我还没出世,大帝全来跪下了?
大明:我崇祯绝不上吊
学堂不让学生带汤婆子手炉,主要是怕学生烫着,但还有磨练心智毅力的意思。
读书本就不是易事,若是这点苦寒都受不住,将如何下场应试。
不过如蓉宝这般大的学生年纪太小了,扛不住风邪,所以上学的时候还是能带个汤婆子捂捂。
蓉宝解决了心头之患,整个人都快乐无比,就算是被赵老四揪脸也不生气。
“捡钱了?”赵老四讶异道:“走路都能飞的起了。”
“比捡钱还开心的事。”
“有啥事比捡钱还开心。”赵老四眉毛一挑,“说说看?”
蓉宝挺着胸膛宣布,“我要带两个汤婆子去学堂!”
“咋了,你比别人多两只手?”
“用来捂被窝。”蓉宝抱怨出声,“我们学堂的被窝就像塞了冰块一样,好冷的。”
赵老四嘲笑出声,“要不要我去给你暖被窝?”
蓉宝虽然知道不太可能,但还是怀有几分希冀的问道:“可以吗?”
“想的美。”赵老四无情道:“你是去念书的,不是去当大爷的。”
蓉宝撇撇嘴,“大爷也可以念书。”
“少贫嘴。”赵老四接着问,“你们拿那么多汤婆子去学堂你们先生会不会不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
“这读书就跟干活一样,要是不专心,东家看到了肯定会不高兴。”
“那不会,我们先生胸怀宽广。”
赵老四小声嘀咕了两句,随即念叨说,“多带一个也成,不过拿的时候小心些,别烫着了。”
“爹,我已经不是小孩了。”蓉宝伸手比着一个数字晃了晃,得瑟道:“八岁了。”
“还八岁,八十岁了!”赵老四一把抓住她的手,放嘴里咬了一口,蓉宝“啊啊”的叫几声,把自己的手抢回来,然后往外跑去,大声嚷着,“爹吃小孩了!娘,爹吃小孩了。”
赵老四脸上的笑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咬牙切齿道:“你别胡说八道败坏我名声!看我揍不揍你。”
屋里剩下的嘉宝左右看了看,随即拿起自己的瓷娃娃,小心溜出门。
蓉宝正在灶房吃小灶,她努力的踮脚扒着灶台,嘴巴一张跟念经一样,“福婶,今天晚上要吃猪肉吗啊?猪肉炒什么?我喜欢吃茄子,能不能吃茄子。蘑菇汤有没有,蘑菇肉汤好吃。”
福婶无奈的推开她,“明个儿做蘑菇汤,你先出去,别呛着了。”
“没事,福婶,我帮你烧火,我烧火可厉害了。”
蓉宝闲着没事就想给别人找事,她跟在福婶身后转悠,看似乖巧,实则耽误事的很。
福婶一时手忙脚乱,忙的头都大了,好言好语的劝道:“等会要放辣子,呛人,你出去玩。”
蓉宝捂住鼻子,睁大眼睛开心道:“我不怕辣。”
福婶:......
这要是自己家的娃,早捞起来打两下屁股了,咋这么黏人呢。
福婶一时拿蓉宝毫无办法。
过路的杨氏停下脚步喊道:“蓉宝,过来。”
蓉宝身子微微后仰,看着她问,“娘,什么事?”
“帮你做了身衣裳,来试试合不合身。”
蓉宝高兴的“哇”了一声,忙蹦蹦跳跳的跑出门。
“娘,什么衣裳,好看吗?”
“你自己瞧瞧不就知道了吗?”
“是冬天穿的衣裳吗?”
“是冬衣。”
蓉宝嘉宝的冬衣是找裁缝做的,大小刚合适,但赵六郎的冬衣是杨氏亲手做的,没亲眼见到人,应当会大一些。
“娘,我想吃兔子肉。”
杨氏摸着她圆滚滚的肚子,好笑道:“这嘴巴刚吃完,又馋起来了。”
“人只要吃好了,心里才会开心。”
赵老四问,“又是哪来的歪理?”
“爹,叫你多读书你不听。”蓉宝说的煞有其事,“书上都写着呢。”
赵老四一百个不相信,“书上还写这个?”
“那是自然。”
蓉宝言辞肯定,但赵老四总觉得有哪里不对,自从蓉宝去学堂后,歪理就变多了,不管有道理的没道理的都说书上有写,赵老四不太信,但他没念过书,没法揭穿反驳,只能任由蓉宝扯着虎皮拉大旗。
“对了,爹,我们村来了好几个流民,旬大哥也来了,就住在我们家。”
赵老四下意识往门口看,“在哪呀?”
“在老屋哪里呀。”蓉宝把软榻上的嘉宝往旁边挤了挤,自己坐了上去,“就是东村那边。”
“那老屋还能住人啊?”
“爷爷说拾掇拾掇就能住啊!墙还好着呢,把屋上的茅草一换,跟新屋一样。”
赵老四不想听自己爹吹出去的话,转而问道:“除了分地,有没有发钱?”
“有三百文安家钱和一点点粮食,以后每个月都可以去衙门领钱粮。”
“这得花多少钱啊。”
“得花好多钱,县令大人心疼的很,说都快把衙门掏空了。”
所有花费衙门书吏开始便算了一个大概,后来由于需要的钱粮太多了,衙门只能一省再省。
“衙门的钱不都是我们的钱吗?”赵老四不在意说,“我们不花,也是当官的花了。”
蓉宝觉得有理,但一想到以后自己的小伙伴可能都要去当官,就忍不住辩解,“人有好人,官也有好官,县令大人就是一个好官。”
“就一个好官顶什么用?衙门那么多人呢,他不贪,别人也会贪。”
官员贪财这个想法在老百姓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
赵家在衙门有点关系,平时办事也方便,但要是换成旁人,进一趟衙门,鞋底都得被刮干净。
有的地方防止老百姓乱报官,不论大小事,一律皆打十个板子。
“那六哥和嘉宝以后也要当官啊。\"
\"你六哥和嘉宝肯定不一样。\"
蓉宝叹息着说,“三人成虎,坏话总比好话传的远。”
赵老四立即背弃自己心里的想法,“徐县令现在看着是挺好的。”
蓉宝满意的点头。
“你觉得你六哥书念的咋样,真能当官。”
“不知道呀,读书不难,只要勤奋好学,考个秀才不难。”
“秀才又不能当官。”赵老四失落道:“至少都要考个举人。”
读书本就不是易事,若是这点苦寒都受不住,将如何下场应试。
不过如蓉宝这般大的学生年纪太小了,扛不住风邪,所以上学的时候还是能带个汤婆子捂捂。
蓉宝解决了心头之患,整个人都快乐无比,就算是被赵老四揪脸也不生气。
“捡钱了?”赵老四讶异道:“走路都能飞的起了。”
“比捡钱还开心的事。”
“有啥事比捡钱还开心。”赵老四眉毛一挑,“说说看?”
蓉宝挺着胸膛宣布,“我要带两个汤婆子去学堂!”
“咋了,你比别人多两只手?”
“用来捂被窝。”蓉宝抱怨出声,“我们学堂的被窝就像塞了冰块一样,好冷的。”
赵老四嘲笑出声,“要不要我去给你暖被窝?”
蓉宝虽然知道不太可能,但还是怀有几分希冀的问道:“可以吗?”
“想的美。”赵老四无情道:“你是去念书的,不是去当大爷的。”
蓉宝撇撇嘴,“大爷也可以念书。”
“少贫嘴。”赵老四接着问,“你们拿那么多汤婆子去学堂你们先生会不会不高兴?”
“为什么不高兴?”
“这读书就跟干活一样,要是不专心,东家看到了肯定会不高兴。”
“那不会,我们先生胸怀宽广。”
赵老四小声嘀咕了两句,随即念叨说,“多带一个也成,不过拿的时候小心些,别烫着了。”
“爹,我已经不是小孩了。”蓉宝伸手比着一个数字晃了晃,得瑟道:“八岁了。”
“还八岁,八十岁了!”赵老四一把抓住她的手,放嘴里咬了一口,蓉宝“啊啊”的叫几声,把自己的手抢回来,然后往外跑去,大声嚷着,“爹吃小孩了!娘,爹吃小孩了。”
赵老四脸上的笑一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他咬牙切齿道:“你别胡说八道败坏我名声!看我揍不揍你。”
屋里剩下的嘉宝左右看了看,随即拿起自己的瓷娃娃,小心溜出门。
蓉宝正在灶房吃小灶,她努力的踮脚扒着灶台,嘴巴一张跟念经一样,“福婶,今天晚上要吃猪肉吗啊?猪肉炒什么?我喜欢吃茄子,能不能吃茄子。蘑菇汤有没有,蘑菇肉汤好吃。”
福婶无奈的推开她,“明个儿做蘑菇汤,你先出去,别呛着了。”
“没事,福婶,我帮你烧火,我烧火可厉害了。”
蓉宝闲着没事就想给别人找事,她跟在福婶身后转悠,看似乖巧,实则耽误事的很。
福婶一时手忙脚乱,忙的头都大了,好言好语的劝道:“等会要放辣子,呛人,你出去玩。”
蓉宝捂住鼻子,睁大眼睛开心道:“我不怕辣。”
福婶:......
这要是自己家的娃,早捞起来打两下屁股了,咋这么黏人呢。
福婶一时拿蓉宝毫无办法。
过路的杨氏停下脚步喊道:“蓉宝,过来。”
蓉宝身子微微后仰,看着她问,“娘,什么事?”
“帮你做了身衣裳,来试试合不合身。”
蓉宝高兴的“哇”了一声,忙蹦蹦跳跳的跑出门。
“娘,什么衣裳,好看吗?”
“你自己瞧瞧不就知道了吗?”
“是冬天穿的衣裳吗?”
“是冬衣。”
蓉宝嘉宝的冬衣是找裁缝做的,大小刚合适,但赵六郎的冬衣是杨氏亲手做的,没亲眼见到人,应当会大一些。
“娘,我想吃兔子肉。”
杨氏摸着她圆滚滚的肚子,好笑道:“这嘴巴刚吃完,又馋起来了。”
“人只要吃好了,心里才会开心。”
赵老四问,“又是哪来的歪理?”
“爹,叫你多读书你不听。”蓉宝说的煞有其事,“书上都写着呢。”
赵老四一百个不相信,“书上还写这个?”
“那是自然。”
蓉宝言辞肯定,但赵老四总觉得有哪里不对,自从蓉宝去学堂后,歪理就变多了,不管有道理的没道理的都说书上有写,赵老四不太信,但他没念过书,没法揭穿反驳,只能任由蓉宝扯着虎皮拉大旗。
“对了,爹,我们村来了好几个流民,旬大哥也来了,就住在我们家。”
赵老四下意识往门口看,“在哪呀?”
“在老屋哪里呀。”蓉宝把软榻上的嘉宝往旁边挤了挤,自己坐了上去,“就是东村那边。”
“那老屋还能住人啊?”
“爷爷说拾掇拾掇就能住啊!墙还好着呢,把屋上的茅草一换,跟新屋一样。”
赵老四不想听自己爹吹出去的话,转而问道:“除了分地,有没有发钱?”
“有三百文安家钱和一点点粮食,以后每个月都可以去衙门领钱粮。”
“这得花多少钱啊。”
“得花好多钱,县令大人心疼的很,说都快把衙门掏空了。”
所有花费衙门书吏开始便算了一个大概,后来由于需要的钱粮太多了,衙门只能一省再省。
“衙门的钱不都是我们的钱吗?”赵老四不在意说,“我们不花,也是当官的花了。”
蓉宝觉得有理,但一想到以后自己的小伙伴可能都要去当官,就忍不住辩解,“人有好人,官也有好官,县令大人就是一个好官。”
“就一个好官顶什么用?衙门那么多人呢,他不贪,别人也会贪。”
官员贪财这个想法在老百姓心里已经根深蒂固了。
赵家在衙门有点关系,平时办事也方便,但要是换成旁人,进一趟衙门,鞋底都得被刮干净。
有的地方防止老百姓乱报官,不论大小事,一律皆打十个板子。
“那六哥和嘉宝以后也要当官啊。\"
\"你六哥和嘉宝肯定不一样。\"
蓉宝叹息着说,“三人成虎,坏话总比好话传的远。”
赵老四立即背弃自己心里的想法,“徐县令现在看着是挺好的。”
蓉宝满意的点头。
“你觉得你六哥书念的咋样,真能当官。”
“不知道呀,读书不难,只要勤奋好学,考个秀才不难。”
“秀才又不能当官。”赵老四失落道:“至少都要考个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