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发家记 第518章 考虑买铺子
热门推荐:
余龙携妻闯仙界
倚剑听风雨,淡看江湖路
历史王朝崛起短视频引领工业革命
卡牌:我是大晶卡师
蔚蓝档案:我在基沃托斯做教父
又携书剑对花眠
满穗的奇妙冒险
来自死神的凝视
全球炼蛊:我能推演合炼路线
蓉宝拉不动,累的够呛,赵六郎拉了一路,也累的够呛。
兄妹俩一到家就瘫在椅上,半晌没有动静。
福婶端着三碗水进屋,蓉宝一下子闻出是姜水,她苦着脸,决定躺在椅子上装睡。
福婶端着碗送到赵六郎手上,说道:“刚从外面回来,一身的寒气,快喝点姜水驱寒。”
蓉宝闭着眼睛,当做没听到。
福婶见她闭着眼睛,还以为是白日瞌睡了,轻声喊,“蓉宝,喝了姜水再去床上睡,别冷着了。”
见蓉宝没反应,福婶加大声音,“蓉宝……”
一连好几声都喊不醒,福婶便拿了小被子往她身上盖,小声念叨,“昨晚什么时辰睡的?今个儿眯的这么沉。”
赵六郎哪能不知道蓉宝的小心思,坏心眼的用手肘杵了杵她,“快点,把姜水喝了。”
蓉宝装不下去了,猛的睁眼瞪着他,气的直磨牙。
福婶被吓了一跳,待反应过来就有点哭笑不得,她帮蓉宝理了理发髻衣裳,叫她把姜水吃了,“寒气积在身上,人就容易生病,喝了姜水就不怕了。不然受了凉,吃药更遭罪。”
知道躲不过了,蓉宝闭着气咕噜咕噜几大口喝了。
辛辣味上涌,蓉宝的手心一下子就暖和起来,沉甸甸的手脚都恢复了些力气。
福婶把火挪到几人中间,又添了些炭,这才出门忙活。
如今赵氏在家,厨房不用福婶管。
蓉宝可太开心了,打着吃小灶的主意,一闻到饭菜的香味就往灶房钻,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年才五岁呢。
赵氏往她的小碗里装了些肉,低头一看,愣了半晌。
蓉宝坐在小马扎上,吹着筷子上的肉,头上的小颤花一动一动的,煞是可爱。
昔日丁点大的孩子,如今都快有她肩膀那么高了,再过两年,都要成大人了。
五郎呢,如今高了多少?人有没有消减?赵氏通通都不知道,她只能从赵五郎报喜不报忧的信里茫然猜测。
他现在应该跟六郎差不多高大,穿着厚袄坐在屋里读书。
只是临近过年,应当也要购置年货,糊些春联窗花。
好几个冬了,赵氏听说京城没有这里冷,读书能少吃些苦头,就是不知道饭食如何,合不合胃口。
外面的花销大,更别说寸土寸金的京城。赵五郎信里有写,丰年时一个饼都要三文钱,略微吃点好的,一个月便是村里人一年的花销。
就算平日住在杨府,笔墨纸砚总要花钱买。
赵氏和赵老三远在千里之遥,担心赵五郎不舍得用钱,每回寄信的时候都要捎去一些银两,叫他吃穿别省。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外出求学,不说锦衣着身,但穿好点,总能免些异样的眼光。
三房如今手里有两个铺子,一个在学堂附近,一个在太源河边,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三四十两的挣头。
生意不好的时候,也就十几二十两,今年就淡了好几个月,一年下来,才一百多两银子。
除去送到京城里的钱,赵氏手里也没剩多少,但家底还是挺厚实的。赵老四给的那五百两银子花花用用,如今还有二百多两, 加上挣的钱,三百两银子是有的。
赵氏想在县里买个铺子,给慧姐做嫁妆。
地段好一些的七八十两够了,地段差上一些的,五六十两就能买下。不做生意,就是租出去,一年也有十多两的租金。
赵老三没意见,但觉得慧姐的婚事不用急,“五郎如今十三岁,再过几年就能下场一试了,要是考上秀才,慧姐就是秀才妹妹,更好说亲。”
赵氏数钱的手一顿,并没有多欢喜,“我原先也是这么想的。五郎越出息,慧姐儿就越好说亲,嫁到镇上县里总比村里强多了。可你也瞧见了,晴姐的婚事,上门来说亲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家里有钱的,一大堆兄弟姐妹,若是亲的倒也罢了,可尽是小娘养的。上头除了婆母,还有一大堆姨娘。就像娘说的,长辈如此,小辈又能好到哪里去?”
吴氏临终前特意提了晴姐的婚事,就是怜惜她没人帮忙打算。花莲儿心不坏,但终究是后娘,对晴姐没有生养之恩,情分自然也淡。
她若帮忙操心,赵家人反倒不放心。
赵大郎两口子倒是会一心为晴姐打算,只是年纪小,很多道理不懂,还得长辈说教指导。
但有吴氏这一句临终遗言在,莫说是如今说亲,就是将来过日子,叔伯婶娘也会多看顾一眼。
慧姐虽然过几年也要说亲,但有赵氏在,定然不会委屈了她。
“我们家如今也不差,虽比不得人前富贵,但吃喝不尽。将来多给慧姐添些嫁妆,哪怕姑爷没什么大本事,也能保一世安稳。”赵氏看向丈夫,“我总共就这三个孩子,一辈子的辛苦折腾也是为了她们,何必为了攀富贵门误了终生,一辈子不快活呢。”
媳妇说的没错,但要赵老三把闺女嫁给一个普通人,他也不甘心啊!
好在如今慧姐年纪还小,还有时间相看考虑,他就不信了,天下那么多人,找不到一个好儿郎。
“慧姐儿年纪还小,婚事不急,以后再说。”赵老三问,“家里如今还有多少银钱?”
“零零散散加起来有三百三十多两,便是拿出七八十两,也不怕到时需要用钱的时候没有。”
家底看着厚实,但也不能全花了,手里总要留些银子,免得将来急用钱的时候拿不出来。
何况如今世道不好,赵氏本来就细心谨慎,更不敢胡乱花钱。
“那就买个铺子,租子钱就给慧姐自个收着。大姑娘了,还是得有些脂粉钱。”
赵氏平日也会给些零钱给慧姐,两三百文,吃零嘴尽够了。何况慧姐如今跟在杨氏身边帮忙,也有工钱拿,并不缺钱用。
赵老三就没操心,但如今说到给慧姐买铺子,想着反正是她的嫁妆,早点管起来也行,多了解一下衙门里的门道,将来嫁人管家,也不会一窍不通。
兄妹俩一到家就瘫在椅上,半晌没有动静。
福婶端着三碗水进屋,蓉宝一下子闻出是姜水,她苦着脸,决定躺在椅子上装睡。
福婶端着碗送到赵六郎手上,说道:“刚从外面回来,一身的寒气,快喝点姜水驱寒。”
蓉宝闭着眼睛,当做没听到。
福婶见她闭着眼睛,还以为是白日瞌睡了,轻声喊,“蓉宝,喝了姜水再去床上睡,别冷着了。”
见蓉宝没反应,福婶加大声音,“蓉宝……”
一连好几声都喊不醒,福婶便拿了小被子往她身上盖,小声念叨,“昨晚什么时辰睡的?今个儿眯的这么沉。”
赵六郎哪能不知道蓉宝的小心思,坏心眼的用手肘杵了杵她,“快点,把姜水喝了。”
蓉宝装不下去了,猛的睁眼瞪着他,气的直磨牙。
福婶被吓了一跳,待反应过来就有点哭笑不得,她帮蓉宝理了理发髻衣裳,叫她把姜水吃了,“寒气积在身上,人就容易生病,喝了姜水就不怕了。不然受了凉,吃药更遭罪。”
知道躲不过了,蓉宝闭着气咕噜咕噜几大口喝了。
辛辣味上涌,蓉宝的手心一下子就暖和起来,沉甸甸的手脚都恢复了些力气。
福婶把火挪到几人中间,又添了些炭,这才出门忙活。
如今赵氏在家,厨房不用福婶管。
蓉宝可太开心了,打着吃小灶的主意,一闻到饭菜的香味就往灶房钻,不知道的还以为今年才五岁呢。
赵氏往她的小碗里装了些肉,低头一看,愣了半晌。
蓉宝坐在小马扎上,吹着筷子上的肉,头上的小颤花一动一动的,煞是可爱。
昔日丁点大的孩子,如今都快有她肩膀那么高了,再过两年,都要成大人了。
五郎呢,如今高了多少?人有没有消减?赵氏通通都不知道,她只能从赵五郎报喜不报忧的信里茫然猜测。
他现在应该跟六郎差不多高大,穿着厚袄坐在屋里读书。
只是临近过年,应当也要购置年货,糊些春联窗花。
好几个冬了,赵氏听说京城没有这里冷,读书能少吃些苦头,就是不知道饭食如何,合不合胃口。
外面的花销大,更别说寸土寸金的京城。赵五郎信里有写,丰年时一个饼都要三文钱,略微吃点好的,一个月便是村里人一年的花销。
就算平日住在杨府,笔墨纸砚总要花钱买。
赵氏和赵老三远在千里之遥,担心赵五郎不舍得用钱,每回寄信的时候都要捎去一些银两,叫他吃穿别省。
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外出求学,不说锦衣着身,但穿好点,总能免些异样的眼光。
三房如今手里有两个铺子,一个在学堂附近,一个在太源河边,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有三四十两的挣头。
生意不好的时候,也就十几二十两,今年就淡了好几个月,一年下来,才一百多两银子。
除去送到京城里的钱,赵氏手里也没剩多少,但家底还是挺厚实的。赵老四给的那五百两银子花花用用,如今还有二百多两, 加上挣的钱,三百两银子是有的。
赵氏想在县里买个铺子,给慧姐做嫁妆。
地段好一些的七八十两够了,地段差上一些的,五六十两就能买下。不做生意,就是租出去,一年也有十多两的租金。
赵老三没意见,但觉得慧姐的婚事不用急,“五郎如今十三岁,再过几年就能下场一试了,要是考上秀才,慧姐就是秀才妹妹,更好说亲。”
赵氏数钱的手一顿,并没有多欢喜,“我原先也是这么想的。五郎越出息,慧姐儿就越好说亲,嫁到镇上县里总比村里强多了。可你也瞧见了,晴姐的婚事,上门来说亲的都是些什么人啊?”
“家里有钱的,一大堆兄弟姐妹,若是亲的倒也罢了,可尽是小娘养的。上头除了婆母,还有一大堆姨娘。就像娘说的,长辈如此,小辈又能好到哪里去?”
吴氏临终前特意提了晴姐的婚事,就是怜惜她没人帮忙打算。花莲儿心不坏,但终究是后娘,对晴姐没有生养之恩,情分自然也淡。
她若帮忙操心,赵家人反倒不放心。
赵大郎两口子倒是会一心为晴姐打算,只是年纪小,很多道理不懂,还得长辈说教指导。
但有吴氏这一句临终遗言在,莫说是如今说亲,就是将来过日子,叔伯婶娘也会多看顾一眼。
慧姐虽然过几年也要说亲,但有赵氏在,定然不会委屈了她。
“我们家如今也不差,虽比不得人前富贵,但吃喝不尽。将来多给慧姐添些嫁妆,哪怕姑爷没什么大本事,也能保一世安稳。”赵氏看向丈夫,“我总共就这三个孩子,一辈子的辛苦折腾也是为了她们,何必为了攀富贵门误了终生,一辈子不快活呢。”
媳妇说的没错,但要赵老三把闺女嫁给一个普通人,他也不甘心啊!
好在如今慧姐年纪还小,还有时间相看考虑,他就不信了,天下那么多人,找不到一个好儿郎。
“慧姐儿年纪还小,婚事不急,以后再说。”赵老三问,“家里如今还有多少银钱?”
“零零散散加起来有三百三十多两,便是拿出七八十两,也不怕到时需要用钱的时候没有。”
家底看着厚实,但也不能全花了,手里总要留些银子,免得将来急用钱的时候拿不出来。
何况如今世道不好,赵氏本来就细心谨慎,更不敢胡乱花钱。
“那就买个铺子,租子钱就给慧姐自个收着。大姑娘了,还是得有些脂粉钱。”
赵氏平日也会给些零钱给慧姐,两三百文,吃零嘴尽够了。何况慧姐如今跟在杨氏身边帮忙,也有工钱拿,并不缺钱用。
赵老三就没操心,但如今说到给慧姐买铺子,想着反正是她的嫁妆,早点管起来也行,多了解一下衙门里的门道,将来嫁人管家,也不会一窍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