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家父王子腾 第10章 混乱的地方贵族网
(提前解释一下。由于红楼原着背景为以明为背景的架空,但实际本书设定为由明朝改朝换代而来的大梁,所以并不存在南直隶地区。书中地理方面,除明朝南直隶地区依原着改为金陵省,都城应天,即为南京,省的行政区域与清朝时江苏省相同。)
前往江浙两省的准备时间比之前去山东要长得多。
这次毕竟是调任而不是查案,王烈在离任中军右断事前,一应流程该走还是得走。尤其他还翘了两天班和秦业喝点小酒,这流程所耗时间自然就被拉长。
不过好在此事是有皇帝在头顶上盯着,没有人敢拖沓,倒也耽搁不了几天,刘成仁、王烈、秦业、吴啸犬四人就顺利结伴出发。
就在王烈离京的当天,乾清宫内,正在处理奏章的开平帝得到了汇报。
“走了吗?孙大伴,你觉得,这王烈如何?”
“能被陛下看重,王公子自是绝顶聪明的人物。”
“聪明倒是真的。不过孙大伴,你觉得他只问朕要了个知府,是真有把握呢?还是觉得下面那些人,都是些逆来顺受的牛羊?”
“老奴对陛下的眼光向来钦佩。想来王公子定当是有方法整治下面人的小心思。”
“你个老东西。朕不过登基两年余,便这么会溜须拍马了?”这话孙太监当然不可能接,只能在一边陪着笑脸。
笑了几声,开平帝看着旁边姓孙的太监吩咐道
“命东厂务必将王烈在江浙所作所为第一时间向朕通禀,不得有误。”
“老奴遵旨!”
小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王烈一行人所乘船只赶在立冬前,停靠在了杭州府的港口上。
即便来之前王烈也没通知什么人,但消息灵通的杭州府官员仍然早就在港口等候。
领头的是一名叫余庆的同知,见几人下船,他很自然的上前走几步迎向看着最年轻的王烈。
“下官余庆,见过各位上官。城内已备好酒席替诸位接风洗尘,还请上官移步。”
“那就多谢余同知美意。不过此行还有秦知府家中女眷,不知余同知可能安排?”
王烈所指的女眷自然是未婚妻秦可卿。本来王婉那小丫头吵着闹着也要来江浙玩耍,被王烈在额头上赏了一记脑瓜崩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然自然。侍女已经备好,稍后便可先行安排到秦知府府上。”不得不说,余庆的安排还是很到位的。至少秦业人还没到,府邸都给安排好了。
对方释放出了善意,王烈当然要接着。带着秦业跟余庆进了城。
至于刘成仁,则是要了一匹马便轻装离去。
这也是来的路上王烈和刘成仁说好的,到了地方以后让他以总督名义在沿海各州跑一跑。
这季节天气转冷,没有大船的倭寇基本不可能顶着寒冷的海风坐着小舢板来犯。但该做做样子也是要做的。
否则一个总督一个总兵,到了辖区以后什么都不管跑去和当地官员搞联谊这事,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原本还因为新知府的上任略有紧张的杭州府众官员们放下了心重新回归到以前的平静生活里。
因为他们发现,这位新来的知府似乎并没有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意图,也没什么揽权的动作,就坐在那和泥塑菩萨似的,连他们动用手段将其架空的功夫都省了。
至于那名一直没有离开杭州府而是整日在府内拜访这个拜访那个的总兵,当发现他也不过只是找那些当地家族或者他们这些官员唠唠家常或者一些八卦后,也就没把他放在心上。
开平二年十一月十二号下午,杭州城余庆府内中堂,王烈和余庆两人对坐饮酒,言谈间皆是欢声笑语。
酒过三巡,王烈似是带着些醉意问道
“敬学,听闻那严州府宋知府与你家是世交?不知他日能否替咱秦知府引荐引荐?我这老丈人呐,刚刚上任,正是需要向各位前辈取取经的时候。”
一听宋知府的名号,余庆脸色可见的有些难看起来。
“怎么?敬学,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呵。王公子,我与那姓宋的确实也如外面传的那样,家里是世交没有错。可现如今呐,人家还能不能看得上我还不一定呢!这件事,某也只能对王公子说句对不住了!”
“这哪能啊!”王烈大着舌头,拍拍余庆的肩膀安慰道
“敬学你是不是想多啦?外面都说你们两人关系很好,即便现在宋知府官位比你高,可总不至于忘本吧?听我的,这兄弟之间哪有化不开的仇?好好说一说,这心里的疙瘩不就解开了?”
“要真只是官位的事也就好说了。”余庆摆摆手,端起酒杯说道
“害,不说这个,王公子,此事确是余某对不住,自罚一杯,自罚一杯。”
余庆手中酒刚刚喝下,王烈神神秘秘的凑上前,低声说道
“余同知,如果没记错,你在府里是专司田地、粮食一事。正好,我这儿有个立功的路子,考虑考虑?”
“立功?立什么功?”
“开垦荒地!你想啊,若是府里的税粮在现在基础上多出来一半甚至翻个番,那报上去,不光我那老丈人,余同知你不也能获益良多?”
“别开玩笑了王公子。这杭州府周围,哪来的......”
话还没说完,余庆猛地一个哆嗦,醉意被一扫而空,瞪大了眼难以置信的望着王烈
“王总兵,此话当真?!”
“怎么?余同知不想?”
“想!”
五天后,杭州府衙门内的空地上摆出了一张张桌子。落座的,都是周边有名有姓的地主士绅。肉眼可见的,这些人分成了两大群。
这段时日,王烈不断跟别的官员、地主、贵族闲聊不是没有目的的。从他们口中,王烈拼凑出来了关于如今杭州府,或者说整个大梁一个很有趣的情报。
那就是新老贵族之间的不小利益冲突。
冲突根源,还是要源于前明的遗留。由于大梁是在万历年前建立在前明的身上,而不是说彻底的大起义将整个国家洗牌。
是以在创立之初,也就将以南北直隶为首的一众前明贵族被清洗了一遍,其余地方只抄没了当地的大贵族。另外很多中等及以下的地主士绅压根没受到波及。
也不是大梁太祖不想,实在是这些士绅地主之间掌握着太多底层话语权,作为一个新生的政体,为了国家稳定当然不能逼迫他们太急。连带着,自然也不可能清算他们的隐地隐户。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天下土地本来就这么多,那些被拿下的大贵族,家中虽然隐匿了大批量的土地、人口,可在抄家过程中早就被类似贾史王薛这样的新兴大族给吃了个干净。
剩下一些残羹剩饭再往下连中等那一批贵族都有一部分吃不到。
这些没吃到抄没前朝贵族带来的福利的贵族们若想继续兼并土地,至少在现在根本不可能。
大梁立国之初,太祖就已经定下了关于土地丈量的一应法律。自大梁立国起第一次土地勘察后的数据,将作为今后的标准。
每五年由锦衣卫、东厂联合军方丈量天下土地,可以多,但少了,那就直接是杀头的罪过。
咱先别讨论往后大梁一年年发展,是否此项法律也会被腐蚀。单说这立国不到百年时间,还是有用的很。
于是这些贵族就很尴尬了。官方土地若隐藏了大概率是个死,往上的那些土地人口他们吃不到,和别人争不了。往下,前明未被清算的地主士绅他们又压根没法动。
本来若前明遗留的地主士绅什么都不做,等到大梁朝廷逐渐掌控天下,也不是没有机会灭了他们。
可这些人当然也不傻,知道暂时留下他们是为了皇朝稳定,真等上几十年上百年的,自己等人唯有引颈受戮一途。
所以这些人行动力拉满,仅太祖一朝,几乎就把新贵族中最上等的和部分中等的挨个贿赂了一遍。土地、店铺、人口一样样的往他们眼前砸。
外加还有这些老贵族经营多年的,摆不上台面的交易,佐以联姻等手段,很容易就能砸出来一个利益集合体。
本来在新贵族中就没什么话语权的中小贵族面对这一利益集合体是真没什么办法。更别说时不时地,这些人还带着几个新贵族玩玩赚点小钱钱,分化拉打的手段简直是被玩明白了。
到了这一步,这些中小贵族就真没了翻身的余地。
别说指望皇权。现在的形势对皇帝也很有利。
明面上,现在地方上的贵族阶级是如现在在府衙内表现出来的一样,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新贵族中的中小贵族。
另一部分自然就是老贵族和被他们收买的新贵族。
两边想要调解,要么中小贵族放弃幻想,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己家那点地产过活。要么老贵族拿出来土地挨个分给这些人。
这显然不可能。所以这种源自两边根本利益的冲突,就注定他们相看两厌。
若再仔细一看,每一部分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
中小贵族中因为时不时被老贵族带着赚点钱,内部当然不可能铁板一块。有觉得偶尔跟着这些人赚点钱就不错的,有觉得这点钱满足不了自己的,还有觉得凭什么不带我赚钱的......等等等等。
另一边,由于是纯粹的利益结合,老贵族自然要事事留一手,防止新贵族把自己吃干抹净。
新贵族则是一直图谋老贵族财产,但因为自己确实从底蕴到手段都与老贵族差得远,被老贵族拿捏了不少把柄,没办法狠下心鱼死网破。
所以这两边也可以说同床异梦,同样分成了好几个圈子。
这种堪称混乱的地方贵族关系,正是每一个坐在皇位上的皇帝最想看到的。
了解了这些情报,王烈直接抛弃了原本风险不小的方案,直接往深了开始琢磨这件事。
余庆,就是他上门试探的目标。
隔壁严州府那宋知府,由于出身杭州,且与余庆是世交,所以很多事官场里边的老人都知道一些。
根据宋知府一系列所谓的“发财了”的传闻,王烈便知晓他大抵便是那一批被浙江本地老贵族收买了的新贵族。
所以五天前在和余庆喝酒时,王烈特意用这点来试探余庆,不怎么费力的就知晓了余庆的立场。
这也不能怪余庆没心机。本来两家世代交好,余庆和宋知府也可以说是一块光屁股长大的。结果姓宋的家里边突然就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和对面好去了。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跑到对面也不想着带着自己一个一起发财。现在就连官职也做得比自己高。
你说说,这事搁谁身上谁心里不窝着火啊?再喝点小酒,被王烈拿话一勾引,稍微发泄发泄也在情理之中。
“诸位今日能来,本官甚是荣幸。可以说,在座的诸位,无一不是我大梁的精华所在......”
站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秦业满脸笑容的说了一堆客套话才进入主题。
“请诸位来此,是本官私人有事相托。”
“大家应该都知道,近些年来,我们江浙一带,几乎年年都在闹着倭寇,百姓不得安宁啊。幸而蒙陛下圣恩,特派刘总督莅临于此总管清匪一事。”
“咱们杭州府,就这么心安理得的看着刘总督为了我们四处奔波,总不是个事。所以就想和大家商量一下,咱看看能不能每家出点人,帮助刘总督分担分担后勤的工作,好歹也算是一份心意不是?”
“秦知府,那出人有什么要求吗?”余庆坐在下面第一个开口问道。
“咱能尽心意就好了,哪还有什么要求?每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出点人就是了。不过最好是青壮,毕竟现在天也开始冷了,妇孺孩童一个不慎生了病,可不是好事。”
“好!那秦知府,我家出六个人。”
余庆的话仿佛是个信号,早就安排好的托也开始喊着要出人。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各位。有意想要出人的,直接来登记就好,回去以后旬日内将人送来即可。”
随着一个个安排好的托动身前去登记,其余纯路人的贵族们商量了商量,最后也起身,老老实实的排着队等候。
......
前往江浙两省的准备时间比之前去山东要长得多。
这次毕竟是调任而不是查案,王烈在离任中军右断事前,一应流程该走还是得走。尤其他还翘了两天班和秦业喝点小酒,这流程所耗时间自然就被拉长。
不过好在此事是有皇帝在头顶上盯着,没有人敢拖沓,倒也耽搁不了几天,刘成仁、王烈、秦业、吴啸犬四人就顺利结伴出发。
就在王烈离京的当天,乾清宫内,正在处理奏章的开平帝得到了汇报。
“走了吗?孙大伴,你觉得,这王烈如何?”
“能被陛下看重,王公子自是绝顶聪明的人物。”
“聪明倒是真的。不过孙大伴,你觉得他只问朕要了个知府,是真有把握呢?还是觉得下面那些人,都是些逆来顺受的牛羊?”
“老奴对陛下的眼光向来钦佩。想来王公子定当是有方法整治下面人的小心思。”
“你个老东西。朕不过登基两年余,便这么会溜须拍马了?”这话孙太监当然不可能接,只能在一边陪着笑脸。
笑了几声,开平帝看着旁边姓孙的太监吩咐道
“命东厂务必将王烈在江浙所作所为第一时间向朕通禀,不得有误。”
“老奴遵旨!”
小一个月的时间匆匆而过,王烈一行人所乘船只赶在立冬前,停靠在了杭州府的港口上。
即便来之前王烈也没通知什么人,但消息灵通的杭州府官员仍然早就在港口等候。
领头的是一名叫余庆的同知,见几人下船,他很自然的上前走几步迎向看着最年轻的王烈。
“下官余庆,见过各位上官。城内已备好酒席替诸位接风洗尘,还请上官移步。”
“那就多谢余同知美意。不过此行还有秦知府家中女眷,不知余同知可能安排?”
王烈所指的女眷自然是未婚妻秦可卿。本来王婉那小丫头吵着闹着也要来江浙玩耍,被王烈在额头上赏了一记脑瓜崩后打消了这个念头。
“自然自然。侍女已经备好,稍后便可先行安排到秦知府府上。”不得不说,余庆的安排还是很到位的。至少秦业人还没到,府邸都给安排好了。
对方释放出了善意,王烈当然要接着。带着秦业跟余庆进了城。
至于刘成仁,则是要了一匹马便轻装离去。
这也是来的路上王烈和刘成仁说好的,到了地方以后让他以总督名义在沿海各州跑一跑。
这季节天气转冷,没有大船的倭寇基本不可能顶着寒冷的海风坐着小舢板来犯。但该做做样子也是要做的。
否则一个总督一个总兵,到了辖区以后什么都不管跑去和当地官员搞联谊这事,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日里,原本还因为新知府的上任略有紧张的杭州府众官员们放下了心重新回归到以前的平静生活里。
因为他们发现,这位新来的知府似乎并没有什么“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意图,也没什么揽权的动作,就坐在那和泥塑菩萨似的,连他们动用手段将其架空的功夫都省了。
至于那名一直没有离开杭州府而是整日在府内拜访这个拜访那个的总兵,当发现他也不过只是找那些当地家族或者他们这些官员唠唠家常或者一些八卦后,也就没把他放在心上。
开平二年十一月十二号下午,杭州城余庆府内中堂,王烈和余庆两人对坐饮酒,言谈间皆是欢声笑语。
酒过三巡,王烈似是带着些醉意问道
“敬学,听闻那严州府宋知府与你家是世交?不知他日能否替咱秦知府引荐引荐?我这老丈人呐,刚刚上任,正是需要向各位前辈取取经的时候。”
一听宋知府的名号,余庆脸色可见的有些难看起来。
“怎么?敬学,可是有什么为难之处吗?”
“呵。王公子,我与那姓宋的确实也如外面传的那样,家里是世交没有错。可现如今呐,人家还能不能看得上我还不一定呢!这件事,某也只能对王公子说句对不住了!”
“这哪能啊!”王烈大着舌头,拍拍余庆的肩膀安慰道
“敬学你是不是想多啦?外面都说你们两人关系很好,即便现在宋知府官位比你高,可总不至于忘本吧?听我的,这兄弟之间哪有化不开的仇?好好说一说,这心里的疙瘩不就解开了?”
“要真只是官位的事也就好说了。”余庆摆摆手,端起酒杯说道
“害,不说这个,王公子,此事确是余某对不住,自罚一杯,自罚一杯。”
余庆手中酒刚刚喝下,王烈神神秘秘的凑上前,低声说道
“余同知,如果没记错,你在府里是专司田地、粮食一事。正好,我这儿有个立功的路子,考虑考虑?”
“立功?立什么功?”
“开垦荒地!你想啊,若是府里的税粮在现在基础上多出来一半甚至翻个番,那报上去,不光我那老丈人,余同知你不也能获益良多?”
“别开玩笑了王公子。这杭州府周围,哪来的......”
话还没说完,余庆猛地一个哆嗦,醉意被一扫而空,瞪大了眼难以置信的望着王烈
“王总兵,此话当真?!”
“怎么?余同知不想?”
“想!”
五天后,杭州府衙门内的空地上摆出了一张张桌子。落座的,都是周边有名有姓的地主士绅。肉眼可见的,这些人分成了两大群。
这段时日,王烈不断跟别的官员、地主、贵族闲聊不是没有目的的。从他们口中,王烈拼凑出来了关于如今杭州府,或者说整个大梁一个很有趣的情报。
那就是新老贵族之间的不小利益冲突。
冲突根源,还是要源于前明的遗留。由于大梁是在万历年前建立在前明的身上,而不是说彻底的大起义将整个国家洗牌。
是以在创立之初,也就将以南北直隶为首的一众前明贵族被清洗了一遍,其余地方只抄没了当地的大贵族。另外很多中等及以下的地主士绅压根没受到波及。
也不是大梁太祖不想,实在是这些士绅地主之间掌握着太多底层话语权,作为一个新生的政体,为了国家稳定当然不能逼迫他们太急。连带着,自然也不可能清算他们的隐地隐户。
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天下土地本来就这么多,那些被拿下的大贵族,家中虽然隐匿了大批量的土地、人口,可在抄家过程中早就被类似贾史王薛这样的新兴大族给吃了个干净。
剩下一些残羹剩饭再往下连中等那一批贵族都有一部分吃不到。
这些没吃到抄没前朝贵族带来的福利的贵族们若想继续兼并土地,至少在现在根本不可能。
大梁立国之初,太祖就已经定下了关于土地丈量的一应法律。自大梁立国起第一次土地勘察后的数据,将作为今后的标准。
每五年由锦衣卫、东厂联合军方丈量天下土地,可以多,但少了,那就直接是杀头的罪过。
咱先别讨论往后大梁一年年发展,是否此项法律也会被腐蚀。单说这立国不到百年时间,还是有用的很。
于是这些贵族就很尴尬了。官方土地若隐藏了大概率是个死,往上的那些土地人口他们吃不到,和别人争不了。往下,前明未被清算的地主士绅他们又压根没法动。
本来若前明遗留的地主士绅什么都不做,等到大梁朝廷逐渐掌控天下,也不是没有机会灭了他们。
可这些人当然也不傻,知道暂时留下他们是为了皇朝稳定,真等上几十年上百年的,自己等人唯有引颈受戮一途。
所以这些人行动力拉满,仅太祖一朝,几乎就把新贵族中最上等的和部分中等的挨个贿赂了一遍。土地、店铺、人口一样样的往他们眼前砸。
外加还有这些老贵族经营多年的,摆不上台面的交易,佐以联姻等手段,很容易就能砸出来一个利益集合体。
本来在新贵族中就没什么话语权的中小贵族面对这一利益集合体是真没什么办法。更别说时不时地,这些人还带着几个新贵族玩玩赚点小钱钱,分化拉打的手段简直是被玩明白了。
到了这一步,这些中小贵族就真没了翻身的余地。
别说指望皇权。现在的形势对皇帝也很有利。
明面上,现在地方上的贵族阶级是如现在在府衙内表现出来的一样,分成了两部分:
一部分是新贵族中的中小贵族。
另一部分自然就是老贵族和被他们收买的新贵族。
两边想要调解,要么中小贵族放弃幻想,老老实实的守着自己家那点地产过活。要么老贵族拿出来土地挨个分给这些人。
这显然不可能。所以这种源自两边根本利益的冲突,就注定他们相看两厌。
若再仔细一看,每一部分又自然地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
中小贵族中因为时不时被老贵族带着赚点钱,内部当然不可能铁板一块。有觉得偶尔跟着这些人赚点钱就不错的,有觉得这点钱满足不了自己的,还有觉得凭什么不带我赚钱的......等等等等。
另一边,由于是纯粹的利益结合,老贵族自然要事事留一手,防止新贵族把自己吃干抹净。
新贵族则是一直图谋老贵族财产,但因为自己确实从底蕴到手段都与老贵族差得远,被老贵族拿捏了不少把柄,没办法狠下心鱼死网破。
所以这两边也可以说同床异梦,同样分成了好几个圈子。
这种堪称混乱的地方贵族关系,正是每一个坐在皇位上的皇帝最想看到的。
了解了这些情报,王烈直接抛弃了原本风险不小的方案,直接往深了开始琢磨这件事。
余庆,就是他上门试探的目标。
隔壁严州府那宋知府,由于出身杭州,且与余庆是世交,所以很多事官场里边的老人都知道一些。
根据宋知府一系列所谓的“发财了”的传闻,王烈便知晓他大抵便是那一批被浙江本地老贵族收买了的新贵族。
所以五天前在和余庆喝酒时,王烈特意用这点来试探余庆,不怎么费力的就知晓了余庆的立场。
这也不能怪余庆没心机。本来两家世代交好,余庆和宋知府也可以说是一块光屁股长大的。结果姓宋的家里边突然就背叛了自己的阶级,和对面好去了。
这也就算了,关键是跑到对面也不想着带着自己一个一起发财。现在就连官职也做得比自己高。
你说说,这事搁谁身上谁心里不窝着火啊?再喝点小酒,被王烈拿话一勾引,稍微发泄发泄也在情理之中。
“诸位今日能来,本官甚是荣幸。可以说,在座的诸位,无一不是我大梁的精华所在......”
站在临时搭起的台子上,秦业满脸笑容的说了一堆客套话才进入主题。
“请诸位来此,是本官私人有事相托。”
“大家应该都知道,近些年来,我们江浙一带,几乎年年都在闹着倭寇,百姓不得安宁啊。幸而蒙陛下圣恩,特派刘总督莅临于此总管清匪一事。”
“咱们杭州府,就这么心安理得的看着刘总督为了我们四处奔波,总不是个事。所以就想和大家商量一下,咱看看能不能每家出点人,帮助刘总督分担分担后勤的工作,好歹也算是一份心意不是?”
“秦知府,那出人有什么要求吗?”余庆坐在下面第一个开口问道。
“咱能尽心意就好了,哪还有什么要求?每家根据自己的能力出点人就是了。不过最好是青壮,毕竟现在天也开始冷了,妇孺孩童一个不慎生了病,可不是好事。”
“好!那秦知府,我家出六个人。”
余庆的话仿佛是个信号,早就安排好的托也开始喊着要出人。
“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各位。有意想要出人的,直接来登记就好,回去以后旬日内将人送来即可。”
随着一个个安排好的托动身前去登记,其余纯路人的贵族们商量了商量,最后也起身,老老实实的排着队等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