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悲惨小夫郎与如意郎君的幸福生活 > 第12章 采茶

悲惨小夫郎与如意郎君的幸福生活 第12章 采茶

    “你回来了。”乔慕放把针线篮放在一边起身迎上去。

    秦雁舟进门来,应了他一声。他肩上扛着根挺大的木头,另一边手上还提着两条草鱼,用干草拧成绳子穿着。乔慕赶紧上前接过他手中的鱼,好让他把那根大木头放下。

    秦雁舟把木头卸下,抬手用袖子擦了擦自己汗湿的脸,转身看了眼站在自己身后的夫郎。

    乔慕脸上的红晕还没退下,秦雁舟从他手中接过两条鱼,有些担心道:“怎么脸这样红?是不是哪里不舒服?”

    听他这么一说乔慕感觉自己的脸更烧了,“没…没有不舒服。”

    秦雁舟用手背轻轻贴了贴他的脸颊跟额头,发现确实也不烫。但他还是有些担心。

    今早起来,他看到乔慕身上的痕迹便有些懊恼,自己昨夜的所作所为确实太没分寸了些。

    不过这事确实也不能全怪秦雁舟,毕竟他也是头一回,实在是没什么经验。“你要是身体不舒服的话进屋多歇歇吧,晚饭时候我再叫你。”

    “我真的没事。”乔慕感觉他要再说下去的话自己都不敢抬头看他了,于是赶紧岔开话题道:“哪来的鱼啊?”

    “我去河里抓的,抓了五条给大晖哥他们送去了三条。”他又问乔慕,“你可喜欢吃鱼?”

    乔慕点点头,“东山村没有河,水也少,那里鱼虾河蟹之类的都少。”

    秦雁舟笑着道:“你要喜欢我就常去抓,等入秋了鱼更肥,到时候你也可以去抓抓看。”

    乔慕眼前一亮,他长这么大都还没体验过抓鱼的乐趣。经秦雁舟这么一说他也确实很感兴趣,便点头说好。

    今日晚饭是秦雁舟做的,这两条鱼都不算小,虽然两个人一顿吃不完,但近来天热了不好保存,他还是把两条鱼都给做了。

    把鱼处理干净,用生姜和葱叶水浸泡去腥。一条做了清蒸,保留鱼肉最鲜嫩的味道,另外一条则用来炖了汤。

    鱼汤浓白醇香,很是能刺激人的味蕾。吃饭时乔慕喝了满满一碗,他感觉自己这段时间以来都变胖了些。

    虽然家里确实穷了些,但竟没少过吃的。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河里游的秦雁舟总能捕些回来。而且乔慕发现水云村雨水充沛,气候也比东山村要好,什么野菜野果都是不缺的,实在是个难得的好地方。

    随着季节变化,这段时间天黑得越来越晚,两人吃过晚饭后太阳还没完全下山。西边天空出现了一大片火烧云,红红的天际映照着地面,连人的脸上都是一片红光。

    俗话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看来明日又是一个好天气。

    秦雁舟要用中午扛回来的那根大木头打个木桌摆到院子里,家里再来客人的时候就不用再往院子里搬桌子。于是吃完饭趁着天还没黑他便开始动手锯木头。

    乔慕则是到后院把鸡赶进鸡舍里,平时鸡活动的地方跟菜园是隔开的,所以不用担菜被糟蹋。

    年前留的那批小鸡长大了不少,如今他们养的鸡也算是多了起来,不过这些半大的鸡还都不能吃,也没到下蛋的时候。把鸡赶回鸡舍后,他便回到院子里坐着继续绣那个小荷包。

    做木工是个力气活,需要时间也考验人的耐心与技术,天都已经暗下来了秦雁舟才把木材分割好。

    他的木工是在边关的时候跟着个老师傅学的,那老师傅本是京城专门为贵族修建府宅的老手艺人,后来因为犯了事儿才被流放到了边关。本来秦雁舟都是做些苦累的活,也是偶然才结识了那老师傅。

    他看秦雁舟一个苦役还识些字,又踏实能干,就对他赏识有加,教了他不少东西。

    锯好木头,天便渐渐暗了下来。秦雁舟打算明天得空了再做桌子。他收好工具正打算放回小屋里,转身便看到乔慕坐在小木凳上,捏着针线还在绣。因为绣活不是很好,所以看上去动作有些生涩。

    秦雁舟就这样看了他一会,然后忍不住笑道:“慕儿,明天再绣吧,天黑了伤眼睛。”

    乔慕停下手抬头看他,才发现不知不觉间天已经快黑了,他便起身也把东西放回了屋里。

    又过了两日,乔慕身体已经没有任何的不适。这两日他还去看了叶澜,叶澜现在已经怀有近七个月的身孕,不太方便常出门走动,就在家里做些针线活。

    乔慕看他在给孩子缝小衣服小鞋子,便好奇的拿在手里看,那小鞋子竟还没他手掌大。于是他便伸手摸了摸叶澜圆圆的肚子,觉得真是神奇。

    叶澜的针线活是做的真的好,乔慕还跟着他学了一阵,想着过段时间也给秦雁舟做双鞋。

    这日一早简单吃过饭,秦雁舟跟乔慕就背上竹篓戴上草帽出门去了。

    两人起的早,所以现在日头还没出来,他们今日是要去采茶。昨日秦雁舟已经去看过一次,茶叶发了不少新芽,今年的第一批春茶已经到了采摘期。

    村里有种茶的人家,但是种得都不多, 大部分人家就是种几株供自己家里喝。秦雁舟他爹是从深山中带回的茶树,移栽到了自己家的地里,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想到还真给种活了,有了经验后他又移栽了好些回来。

    秦父是个勤劳又聪明的人,不但会酿酒,在制茶上也颇有成就。他在酿酒制茶时除了传承祖辈留下来的经验,自己也会通过不断的观察气候变化,成品的成色,味道,再根据自己丰富的经验不断改进。

    秦雁舟从小耳濡目染 ,也学到了不少的手艺。

    秦雁舟跟乔慕沿着小路走,因为天色还早,路上并没有什么人。乔慕还没有去过秦雁舟所说的小茶园,所以就跟在他的后面,两人从村子里走出来一段路,穿过一片小树林后,眼前便变得豁然开朗。

    秦雁舟对乔慕道:“就是这儿了。”

    两人站在一个斜坡上,乔慕往下望去,入眼便是嫩绿的茶树。这茶树不似乔慕见过的矮灌丛,而是足有一人多高的乔木,枝条上长满了刚发出来的嫩芽。

    乔慕问道:“这是什么茶呀?跟我见过的不太一样。”

    秦雁舟道:“我也不知道,爹从深山里带回来的,说是难得的好茶。”

    乔慕点点头,他不太懂茶,但看这些茶树长得这样好,应该是秦雁舟时常会来打理。

    现在是采茶的好时候,而采茶的手法也是有讲究的,既不可过长也不能过短。为了不损坏茶叶,还要注意既不能用指甲掐也不能用手大力抓,经过秦雁舟的一番讲解演示后乔慕也学的很快。

    茶叶要及时晾晒,所以两人也不再耽误时间,背着竹篓就进茶园里开始采茶。早晨的气温让人清爽舒适,茶叶散发的清香更是沁人心脾。

    乔慕开始还有些不熟练,但渐渐的动作也快了起来。这茶树比他高些,所以他采的都是旁枝的嫩芽,高处则交给秦雁舟这个高个子来采。

    日头渐渐升高,不到一个时辰的功夫,两人便已经把两个竹篓都采满了。

    一个早晨满载而归,他们背着茶叶又沿着来时的路回去,这个时候村里人都已经出门劳作了,他们在路上就遇到了不少。

    走出林子,两人便见一人拿着柴刀朝他们走来,秦雁舟招呼道:“五阿叔,上山打柴啊?”

    刘老五见是他们也笑着道:“是啊,你这是跟夫郎采茶去了?”

    “是啊,今年的第一批春茶都发了。”

    刘老五叹道:“我以前最喜欢喝你爹做的茶,别人就做不出来他那味。”

    秦雁舟道:“是吗?那我做好了也给你送些让你尝尝看吧。”

    刘老五笑呵呵的说:“行行行,我等着呢啊,看看你有没有你爹做得好。”

    别过刘老五后乔慕对秦雁舟道:“看来爹做茶做得是真好啊。”

    “是啊,爹酒也酿得好,他很喜欢捣鼓这些东西,为此娘还老说他。”

    乔慕有些好奇,“那你给我讲讲。”

    秦雁舟便跟乔慕说起了他爹以前制茶酿酒的事,说起秦父因为太过投入了,连媳妇喊他吃饭都没反应,最后被揪着耳朵训了一顿。

    秦雁舟陷入回忆里,他说得绘声绘色,本着想逗夫郎开心的心思,连他娘说他爹的语气都学了出来,乔慕也确实被他逗得直笑。两人边走边说,从林子里出来,一会儿的功夫就进了村里。

    秦雁舟看夫郎笑得开心,正想再跟他说些什么时,就见迎面走来两个人。待看清来人后,他便微不可察的皱起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