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 > 第94章 办立学校

重生年代,她手握商铺种田度灾年 第94章 办立学校

    颜家人只知道颜初倾要去六香大队,那就是不行。

    说到最后魏义霞直接一个眼神瞪过去。

    “反正我不同意,你敢去试试!”

    颜初倾装鹌鹑,小口吃着土豆,反正还有一周。

    魏义霞一眼看穿她的小心思,当即黑脸:“我说的话你听进去,姑娘家家的别不知数!”

    总之不管颜初倾再三保证,老太太以外的三人就一句话。

    你奶奶说的对,你奶奶说的有道理。

    颜初倾喝着米汤,突然想到什么,岔开话题问:“大哥还没回来?”

    颜家其他人环顾一圈,程香菊惊讶了一声。

    “好像是没回来哈。”

    “……”这地位,也是绝了。

    另一边,颜卫国其实很早就捆着柴往山下走了。

    只是下山的途中偶遇了上山采蘑菇的……小姑娘。

    韩麦凤蹲在地上,手上动作很轻的采摘着。

    在颜卫国的视野里,看见她把几个干蛇白皮,有深绿色菌帽的竹荪放到篮子里。

    “你说的好东西就是竹荪?”

    韩麦凤欣然一笑,认真的道:“对啊,你多摘点带回去给初倾吃,她喜欢喝菌菇汤,我给她做的——”

    她话没有说完整,起身直面对上颜卫国的目光。

    与人相处的羞涩情绪再次波动,含羞思绪下红了脸。

    颜卫国了解的瞥开视线,实在没忍住问:“你跟人相处脸红的毛病,还是没改吗?”

    韩麦凤脸上的红晕在慢慢褪去,轻轻的嗯了一声。

    “那我们背着采吧,我不看你。”

    最后两人背对着采竹荪,这东西没处理的时候带点臭味,有那么一点像鸡屎。

    不过两人都没嫌弃,把这一片的竹荪采完了才回去。

    “颜大哥,我先走了。”

    韩麦凤说完,不敢看他一眼,小跑着进了知青大院。

    颜卫国自己背着干柴,还用衣服包了竹荪回家。

    家里人都去干农活了,他便先把竹荪放厨房。

    然后放下柴堆,再去打水就在院子里冲洗干净。

    刚洗完澡换上衣服出来,颜初倾先回家了。

    看着头发还湿漉漉的大哥,她转身去打水洗手。

    出来时问:“大哥,你刚才怎么跟韩知青在一起?”

    颜卫国不是清纯毛头小子,一看就知道她想歪了。

    “韩知青前两天感冒了,今天休息,去山上采菌子,正好碰见,我就跟着也弄个些回来。”

    “哦,韩知青很单纯,你可别欺负了人。”

    颜卫国很想仰天长啸一声,他会是那种人吗?!

    这边,颜初倾已经去屋里拿了农学书,坐在院子里,慵懒的倚靠着,喝茶看书,悠哉乐哉。

    颜卫国则是找了把斧头劈柴,太大的柴不好使。

    天气热,没一会他身上再次被汗水浸湿。

    看着还剩一堆的柴火,他无奈叹息,失策了。

    “大哥,我要去趟六香大队,你跟我一起去吧?”

    颜初倾突然出声问,颜卫国抬头,见她专心看书。

    正怀疑自己是不是听错了。

    颜初倾突然歪头,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声音好奇地问:“你去不去?”

    颜卫国不理解的反问:“你去那里做什么?”

    他第一反应是去干什么,而不是你不要去。

    颜初倾放下挡脸的书,笑嘻嘻的说:“所以你也觉得我可以去。”

    “等会,我眼睛有点涩。”

    只见颜卫国抬手抹去眼前的汗水,不舒服的眨眼。

    “小妹,我去洗把脸,汗进眼里去了,好难受。”

    “呵呵。”

    颜初倾回头继续看书,时不时在纸上记录什么。

    晚上一家人回来,都默契的无视了颜初倾,不给她开口的机会。

    一顿饭吃完,该乘凉聊天的出门唠嗑,该写作业的没啥作用。

    其实他们也不是非不同意,只是颜初倾要去六香大队并非待几天,而是住不知道多久。

    这换成谁不担心?

    直到睡前,颜初倾洗漱完回屋,看着分明装睡的家人。

    哎,慢慢来吧。

    孩子总有长大的时候,家长总需要一个过渡的过程。

    两天后,五一劳动节,全国放假一天。

    颜小弟一早在院子里背书,屋里,颜初倾困倦的掀不开眼皮。

    她看了眼手表,才早上五点半!

    念书果然幸苦,每天坚持不懈四点多起床。

    反正也睡不着了,颜初倾干脆套上鞋出去。

    背书的颜小弟抽空扫了一她眼,乖巧的喊道:“姐姐。”

    见他继续背书,颜初倾搬了小板凳坐他旁边。

    “小弟啊,你说咱们村能不能办立学校?”

    颜小弟握着书的手垂下,认真思考了片刻。

    随即摇头:“很难,要向上面申请,找教师买书本,还要花好多钱。”

    “也是。”

    话虽如此,但她想办学校的心思并未放下,反而越发强烈。

    颜小弟每天天不亮起床,走路去上学,放学再走回来。

    路上遇不遇危险是问题,冬天时更幸苦也是问题。

    这时,程香菊端着早饭从厨房里出来,喊着姐弟二人。

    “快吃饭,吃完一起去镇上。”

    “来了。”

    姐弟俩异口同声,洗了手坐到餐桌上。

    颜卫国是从外边进来的,一大早不知去哪了。

    一家人吃了早饭,唯一的自行车停家里,一块坐牛车去。

    现在村里有了耕田机,刘正养的四头牛,有两头分出来赶路用,他跟儿子刘强一人一辆牛车。

    “你赶紧的,磨磨叽叽干啥子?”

    魏义霞早早换了只穿过两次的新衣,站在门口催促。

    颜红军想我想放下烟杆,揣上颜初倾买的卷烟。

    “来了来了!”

    “真是的,一把老骨头了还是这么磨叽!”

    颜红军干笑两声:“你又不是不知道我。”

    “哼。”

    一场不明显的狗粮喂饱其余人。

    一家子浩浩荡荡的往村口走,隔着老远就看见不少人。

    走进时刘正招呼的声音传来。

    “老颜家的,还有位,快来坐下。”

    颜家人拿出准备好的袋子垫屁股,纷纷坐上去。

    坐牛车也是要花钱的,因此走路的人更多。

    主要今天热闹,又是一天假,大多数人更愿意边走边聊。

    颜初倾带了农学书看着,耳边是村民们谈八卦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