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开局十三副盔甲:我杀出了三百年 > 第9章 皇太极(五)

开局十三副盔甲:我杀出了三百年 第9章 皇太极(五)

    在冬季的十月,丁未日,我们写了一封信给祖大寿、何可刚和张存仁,邀请他们归降。己酉日,我们再次给祖大寿写了一封信。壬子日,我们用红衣大炮攻击子章台。这个台子非常坚固,但经过三天的攻击,台子被摧毁,守台的将领王景投降了。因此,附近的一百多座台子也都纷纷投降。甲寅日,我们派遣投降的将领姜新去招降祖大寿。祖大寿也派遣了游击将军韩栋来与我们见面。癸亥日,我们讨论了贝勒莽古尔泰在战场上持刀向前冲的罪行,最后决定降低他的爵位为贝勒,并剥夺他所属的五个牛录(一种军事编制)。

    乙丑日,祖大寿与我们的副将石廷柱约定投降。丙寅日,祖大寿派遣他的儿子祖可法作为人质前来。戊辰日,大凌河全城投降,只有副将何可刚不愿意投降。祖大寿把何可刚带到军前杀掉,然后在夜里来到我们的营地,我们对他非常优待。于是,祖大寿提出了攻取锦州的策略。己巳日,我们派遣军队跟随祖大寿夜袭锦州,但因为大雾导致军队失散,只好返回。

    十一月的庚午日,我们释放了祖大寿,让他回到锦州。戊寅日,我们摧毁了大凌河城。己卯日,我们开始班师回朝。乙酉日,我们回到了沈阳。丙戌日,察哈尔部侵犯了阿鲁西拉木轮地区,贝勒萨哈廉和豪格率领军队去征讨,但察哈尔部已经离去,于是他们返回。

    闰十一月的庚子日,我们发布谕旨说:“我们军队放弃永平四城,都是由于贝勒等人不学无术所导致的。最近的大凌河之战,城中的人已经相食,但明朝的人仍然死守,等到援军耗尽,城池投降,而锦州、松山、杏山仍然没有攻下,这难道不是因为明朝的人读书明理,尽忠于他们的君主吗?从今以后,凡是子弟年龄在十五岁以下、八岁以上的,都要让他们读书。”同时,我们派遣库尔缠等人去责备朝鲜违约的罪行。庚戌日,我们禁止国内私自建立寺庙,喇嘛僧侣如果违反规定就还俗,巫师和占星者也都被禁止。

    十二月的壬辰日,参将宁完我请求设立言官并确定服饰制度。皇上对此表示嘉许并采纳了他的建议。丙申日,根据礼部参政李伯龙的建议,重新确定了元旦朝贺行礼的班次。

    六年春正月癸亥日,皇上检阅了汉兵。

    二月壬申日,确定了仪仗的规格。丁丑日,皇上亲自到太祖陵前,举行了时享礼(一种祭祀礼)。戊子日,皇上颁布谕旨,要求海州等处的城守官每三年到沈阳进行一次考察。丁酉日,皇上又命令户部贝勒德格类,将大凌河投降的汉人分别隶属于副将以下,进行分配和抚养,并归还了因贝勒莽古尔泰犯罪而被罚的人口。

    三月戊戌日,皇上按照等级赏赐了大凌河投降的将领。同时,命令达海分析国书的音义。庚戌日,制定了关于讦告(检举揭发)贝勒的罪行轻重、虚实如何定罪的规定,禁止子弟告发父兄、妻子告发丈夫的行为,并确定了贝勒大臣赐给祭葬的规定。丁巳日,皇上决定出征察哈尔,并征调蒙古兵,颁布了军令。

    夏季四月戊辰日,皇上率领大军西征,留下阿巴泰、杜度、扬古利、伊尔登、佟养性等人留守。己巳日,大军驻扎在辽河。丙子日,到达西拉木轮河。己卯日,到达札滚乌达,各部蒙古兵陆续前来会合。乙酉日,到达哈纳崖。察哈尔的汗王林丹听说我军到来,非常恐惧,驱赶归化城的富民和牲畜渡过河西逃,丢弃了所有的辎重。庚寅日,到达都勒河,听说察哈尔的林丹已经远逃,皇上率军直奔归化城。丙申日,大军从阿济格和尔戈返回,直扑察哈尔。

    五月癸卯日,皇上向各部贝勒大臣发出谕旨,告诫他们不要轻进、不要退缩、不要杀降、不要分散人的妻子儿女、不要抢夺人的衣物财物。甲辰日,大军驻扎在布龙图布喇克。丁未日,劳萨奏报说察哈尔已经逃走很久,追击了三天也没有发现踪迹。于是皇上从布龙图返回。戊申日,决定出征明朝。丙辰日,驻扎在朱儿格土。当时粮食已经用尽,忽然遇到遍地的黄羊,于是大军合围杀了几万只黄羊,把它们的肉做成肉干来吃。没有水,就用一只羊换一杯水来喝。皇上命令各牛录(一种军事编制)持水前来供应。庚申日,驻扎在木鲁哈喇克沁,贝勒阿济格率领左翼军队进攻宣府、大同,贝勒济尔哈朗率领右翼军队进攻归化城,皇上与大贝勒代善、贝勒莽古尔泰率领大军随后跟进。甲子日,皇上到达归化城,两翼军队前来会合。这一天,大军奔驰了七百里,西到黄河木纳汉山,东到宣府,从归化城南到明朝边境,所有的察哈尔部民都被俘虏了。

    六月丁卯日,是当月的第一天,蒙古部民逃窜到沙河堡,皇上用书信向明朝的守臣索要他们。明朝归还了我们男女三百二十人、牲畜一千四百有余。辛未日,宁完我、范文程、马国柱联名上疏说:“讨伐明朝的策略,应该先以书信议和,如果明朝不同意,我们就可以以此为理由,趁机深入,可以实现我们的志向。”皇上嘉许并采纳了他们的建议。甲戌日,大军从归化城出发,直逼明朝边境。丁丑日,明朝沙河堡的守臣派人送来牲畜和财物作为献礼。己卯日,库尔缠等人从得胜堡出发,爱巴礼等人则从张家口出发,分别前往大同、宣府进行议和。

    书信中写到:“我们起兵,并非一定要夺取明朝的天下。辽东的守臣贪婪无度、昏庸无能,劝说叶赫凌辱我们,因此我们产生了七大恨。我们多次向你们的皇帝申诉,但辽东的官员却阻塞了消息,使其不能上达。我们的军队到这里,是想让你们皇帝明察秋毫。等到我们攻打抚顺时,又因为十三省的商贾各自给他们送去了书信,担心书信不能直接送达,于是又各自将书信交给了各省的官吏,希望能得到回应。但结果却是他们放走了使者,却没有任何回复。俗话说:‘下情上达,天下无不治;下情上壅,天下无不乱。’现在到处都在征战,战斗不断,民众在战争中死亡,虽然是因为下情不能上达的缘故,但难道这也是天意吗?我现在诚心相告,我们的国家虽然小,但只希望两国和好,互为贸易,各自安分守己地从事狩猎活动,共同享受太平。如果说话不真诚,那么上天自然会鉴证。以前我们多次致书询问,愤怒的话语自然难免。这是兵家常有的事,不值一提。希望你们能迅速作出决断,这确实是国家的福气。我们驻军十天等待你们的回复。”

    庚辰日,大军驻扎在大同边外。库尔缠陪同明朝得胜堡的千总送来牲畜和财物作为献礼。但皇上没有接受。皇上再次给明朝的守臣写信说:“我顺应天意,希望双方能够和好。你们如果真的爱民,就应该迅速作出决定。如果拖延时间不回复,我们的军队在这里等待,粮食耗尽怎么办?至于书信中的称谓,暂且不论,我们谦逊于你们国家,我们居住在察哈尔之上就可以了。”癸未日,大军向宣府进发,守臣将明朝皇帝赐给察哈尔的缎布皮币一万二千五百归还给了我们。庚寅日,大军驻扎在张家口外,营地排列长达四十里。癸巳日,明朝巡抚沈棨、总兵董继舒派人送来牛羊和食物作为献礼。皇上设宴款待了他们,于是双方决定和议,并在张家口进行了大规模的交易。科尔沁部的三名士兵偷偷潜入明朝边境,盗取牛驴,其中一人被斩首,另外两人被鞭打,并贯耳示众。甲午日,明朝巡抚沈棨派使者来请求结盟。皇上命令大臣阿什达尔哈等人主持结盟仪式,杀白马和乌牛,向天地发誓。仪式结束后,皇上派遣启心郎祁充格送明朝使者回去。明朝用金币作为献礼。同时,皇上晋升皇子豪格为和硕贝勒。这个月,辽东地区发生了大水灾。

    秋季七月丁酉日,是当月的第一天,皇上再次写信给明朝张家口的守臣,约定双方要信守誓言,和睦相处,并始终保持这种关系。同时,皇上还指出和议的范围包括辽东地区,明朝应该派遣官员前往告知。随后,皇上率领大军返回。庚子日,大军到达上都河,明朝因为和议成功,送来礼物,皇上酌情收纳了部分。辛丑日,蒙古的各位贝勒辞别并返回自己的领地。庚戌日,大军驻扎在摆斯哈儿。游击巴克什达海在这一天去世。庚申日,皇上返回沈阳。

    八月丁卯日,皇上召见明朝的学者王文奎、孙应时、江云入宫,询问和议是否成功。这三位学者都表示,明朝的朝政日益混乱,和议难以确定。而且中原地区盗贼蜂起,人民离散。他们劝皇上宣扬仁义,任用贤能之士,养育百姓,并趁机讨伐那些背离道义的人,以顺应天意。癸酉日,六部机构设置完成,皇上颁发了各自的银印。甲午日,皇上命令固山额真去调查百姓的疾苦,并清理刑狱。察哈尔的梼纳楚虎尔也前来归顺。

    九月癸卯日,修复了盖州城,并迁移百姓到那里居住。甲寅日,皇上命令户部贝勒德格类、兵部贝勒岳讬将耀州的旧界扩展到盖州以南。

    冬季十月乙丑日,皇上前往开原。甲戌日,返回沈阳。同时,皇上派遣卫徵囊苏喇嘛前往宁远,给明朝的皇帝带去书信,信中写道:“我国起兵,并非因为我们不满足现状而想要更大的地位,而是因为边境的官员欺侮我们,才导致了战争的爆发。以前我们在征讨察哈尔时,路过宣府并达成和议,我们就抓住那些越过边境盗窃的人,在边塞上处死他们,我们的诚心可以说是到了极点。以前的边境官员没有详细解释这些,现在如果我们想要详细说明,又恐怕你们怀疑我们仍然记恨旧怨。如果你们派遣信使前来,我们将把一切都告诉你们。如果你们认为已经达成和议,不必再提及往事,我们也只能遵从你们的意愿。”皇上还给明朝的各位大臣写信说:“宣府的守臣与我们结盟时,约定我们不要侵犯辽东,并誓言遵守。现在你们却有不同的意见,难道你们可以欺骗上天吗?执政的大臣们应该通权达变,不要只是发表空洞的言论,而错过了解决事情的时机。如果你们坚持不同意,我们只有再次出兵,那时生灵涂炭,责任又将归咎于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