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神医嫡女,在后宅杀疯了 > 第417章 兄长回来

神医嫡女,在后宅杀疯了 第417章 兄长回来

    翌日,姜芷惜还未醒,就被翠珠拉起来,说是顾瑢璟最近养伤,需要去别院休养。

    她心里明白,面上是他需要修养,实际上,是想带她离开京都这纷纷扰扰的日子。

    “去多久?”姜芷惜问。

    “听元青说,要去上十天半月的,还带上了老爷和大娘子,王妃,咱们可以出去好好休养一些日子了。”

    姜芷惜心中一震,眼眶微微泛红。

    一行人抵达别院时,已是午后。别院坐落在郊外的山林之中,四周绿树环绕,溪水潺潺,宁静而幽雅。

    姜羡知与崔氏一下车,便四处张望。

    姜芷惜远远地望见了那两个熟悉而又亲切的身影正朝着自己缓缓走来。她的心瞬间被喜悦填满,眼眶也不由自主地湿润了起来。,她那原本平静如水的面容瞬间绽放出欣喜若狂的笑容,宛如春日里盛开的娇艳花朵。

    只见她脚步匆匆地朝着父母奔去,裙袂飘飘间带起一阵微风。

    待来到近前,姜芷惜先是微微福身行了一礼,而后抬起头来,娇声说道:“爹、娘,你们可算来了!一路上舟车劳顿,想必辛苦了吧?”说着,伸出双手轻轻挽住崔氏的胳膊,一脸撒娇。

    崔氏轻轻地拍着她的手背,温柔地说道:“惜儿,你已经是王妃,行为举止应该大方些!”

    “老大不小!”姜羡知语气带着些许的责备,面带微笑,慈爱地看着她们母女俩相拥在一起。“怎么不见殿下?”

    “殿下吩咐,今日是一家团圆的日子,殿下稍后便会来。”边上的侍卫道。

    “一家人?”姜羡知蹙眉,叹气后,双手负在背影沧桑。

    “老头子.....”崔氏欲言又止。

    姜芷惜看出了其中的意思,心里顿时想起了姜九行,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等吧。

    一行人踏入别院的庭院时,一个熟悉的身影从正堂缓步走出。

    姜九行身着戎装,英姿飒爽,眉宇间多了几分成熟与沉稳。他的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姜羡知和崔氏身上,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爹,娘,是我。”姜九行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丝沙哑。

    姜羡知和崔氏愣住了,片刻后,崔氏猛地扑了上去,紧紧抱住姜九行,泪水夺眶而出:“九行,我的儿,你可回来了!这些年,娘想你想得肝肠寸断啊!”

    姜九行也忍不住眼眶泛红,轻抚着崔氏的背,安慰道:“娘,孩儿回来了,这些年孩儿一直在北戎,一切都好。”

    姜羡知也走上前,拍着姜九行的肩膀,声音微微颤抖:“九行,你可真是让爹娘操碎了心。这些年,你到底经历了什么?”

    姜九行微微一笑,将众人迎进正堂,这才详细说起自己的经历。原来,当年他被流放之事,不过是朝廷内部的一场阴谋。顾瑢璟暗中安排,将他秘密送往北戎,让他在那里历练。姜九行凭借自己的智勇双全,很快在北戎军中崭露头角,最终被封为将军。他虽身在异乡,却时刻牵挂家中,只是受限于身份,无法轻易回来。

    姜芷惜坐在一旁,静静听着哥哥的讲述,心中满是敬佩。

    她从未想过,那个曾经在府中顽皮的哥哥,如今已成长为一名威风凛凛的将军。她忍不住问道:“哥哥,你在北戎过得可好?有没有受苦?”

    姜九行看向姜芷惜,眼中闪过一丝温柔:“芷惜,哥哥一切都好。北戎虽苦,但也是磨砺人的地方。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崔氏在一旁抹着眼泪,说道:“九行,你可不能再让娘担心了。这次回来,就别再去了,留在家里陪着爹娘。”

    姜九行微微摇头,语气坚定:“娘,孩儿知道您担心。但北戎的战事未平,孩儿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等北戎南下的事结束,孩儿一定回来,好好陪陪爹娘。”

    姜羡知也叹了口气,说道:“九行说得对,男儿志在四方,既然你已经在北戎立下根基,就该继续为国效力。只是你要记得,时常给家里报个平安。”

    姜九行郑重地点了点头。

    “这次回来多久?”姜芷惜回头问道。

    姜九行低声回应完后,便转身朝着门外吩咐道:“备膳!”不多时,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佳肴被仆人们鱼贯而入地端上了餐桌。

    姜芷惜本以为是在屋子里用膳,当下人把膳食都摆满整个院子时候,才知道兄长是要在偏院子里用膳。

    这顿晚餐可谓丰盛至极,桌上摆满了精致的碗碟,每一道菜都散发着诱人的香气。中间那盘烤得金黄酥脆的烤鸭尤为引人注目,鸭皮泛着油光,鸭肉鲜嫩多汁;一旁还有清蒸鲈鱼,鱼身完整,肉质洁白如雪,上面撒着翠绿的葱花和鲜红的辣椒丝作为点缀;此外,还有清炒时蔬、糖醋排骨等美味菜肴,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

    姜九行一呼应,和他一同从北戎回来的几个弟兄,齐呼呼的坐下,见王妃搀扶着老夫人过来,急忙又起身。

    “咱们都是过命的兄弟,这是偏院,不讲那些。”说罢给兄弟们添酒。

    “不行,不行,将军,您是老大!怎么能与我们粗俗之辈在一起.....”

    “对呀,将军,不妥!”

    “坐不坐?!”姜九行语气带着威胁。“坐坐坐,我们坐就是。”几位颤颤巍巍地坐下。

    姜九行拿起酒壶,稳稳地给爹斟满了一杯酒,然后微笑着说道:“爹,这几位可都是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啊!若不是有他们一路护佑,孩儿恐怕早就命丧黄泉,难以活着回到家中与您团聚了。今日恰好借此机会,将他们带回来让爹爹您好好瞧瞧,也算是认下这几位干儿子……”

    话音未落,在座的几人急忙站起身来,满脸惶恐之色,双手端起酒杯,异口同声地说道:“将军,万万不可啊!能跟随将军征战沙场已是我等莫大的荣幸,岂敢高攀做老爷的义子呀!”

    姜九行却大手一挥,朗声道:“诸位莫要推辞!我姜九行向来一言九鼎,既然说了要让你们成为我爹的干儿子,那便一定算数!况且,这些日子以来咱们并肩作战、同生共死,这份情谊比亲兄弟还要深厚几分呢!”

    他爹见状,哈哈一笑,捋着胡须道:“九儿说得没错!既然如此,你们几个就别再推脱啦,从今往后大家都是一家人!来来来,都先把酒喝了再说!”众人见老爷子发话,不好再拒绝,只得纷纷举杯一饮而尽。

    此时,屋内气氛渐渐热闹起来,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仿佛忘却了战场上的血雨腥风,只剩下浓浓的亲情和友情弥漫在空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