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13章 宫,乃国之本,不可有缺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13章 宫,乃国之本,不可有缺

    在外人眼中。

    作为当今太子朱标的嫡子,应该是有着万般宠爱,万般殊荣。

    但这一切都是他人的臆想罢了。

    在外,他或许是一个尊贵的皇族嫡子,外人见到了也要自称为臣。

    但是在东宫内,他的日子甚至还不如普通的侍从,身为嫡子,身边却有一个侍女侍 奉,其他的侍从都是唯恐避之不及。。

    而且身为嫡子的皇族俸禄也被吕氏给克扣了,本该有受到名师教导的机会,也被吕 氏剥夺了,并且在这偏殿各处,到处都是吕氏的耳目,他有任何的风吹草动都会传到吕 氏的耳中。

    但是朱允 对此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在外面所有人的看法之中,吕氏都是一个很 好的继母,表现对他关爱有加,不论是他的父君,还是外面的大臣都这样觉得。

    如果朱允 对外去说吕氏的不是,绝对会被苛责怒斥,甚至还会冠上不孝的罪名, 被许多人口诛笔伐。

    “公子。”

    一旁的侍女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安慰朱允灿,只能温柔的注视着。

    “大哥。”

    “为何当初死的人不是我,如果是我的话,这偌大的东宫内,还轮不到那个贱女人 放肆吧。”

    “如果你还在的话……”

    朱允 喃喃的说着,充满了悲愤。

    奉天殿内!

    “启奏父皇。”

    “自户部调拨的抚恤都已经由兵部调兵运送至了北疆。”

    “如今四弟正在发放抚恤,最多一个月内,抚恤安抚之事就可尘埃落定。”朱标向着 朱元璋禀告道。

    “有标儿亲自去办,果然神速。”朱元璋笑着夸赞道。

    “谢父皇夸奖。”

    “至于夺回北元那二十多座城池,儿臣已经安排好了人选,由李进为知府,将那夺 回来的城池命为北疆府,由李进来掌管这北疆府的政务。”

    “至于其他知州,知县,儿臣也已经准备好了名单,请父皇一阅。”

    朱标说着,从怀中拿出了一份奏折,对着朱元璋一递。

    一旁的太监立刻上前,将奏折捧起呈送。

    朱元璋打开一看,扫了一眼,就直接点头一笑:“标儿亲自选的官吏,咱自然是相 信,就按标儿所说的任命,让他们即刻去北疆府上任。”

    “父皇圣明。”朱标躬身一拜。

    “对了。”

    “在多日前,朱雄就从北平动身了是吧。”

    “如今应该也快到了应天了吧。”朱元璋看着朱标问道。

    “回父皇。”

    “应该明天或者后天就可到应天城了。”朱标笑着回道。

    “启奏皇上。”

    “朱雄乃是我大明国之功臣,臣恳请让臣出城迎接朱雄。”徐辉祖站出来,大声启奏道。

    “魏国公所言极是,朱雄乃是国之功臣,臣也请命出城迎接朱雄。”

    “臣也请命。”

    就在徐辉祖站出来请命后, 一个个的朝臣站出来请命。

    不乏六部尚书,当朝国公。

    可见。

    如今朱雄在朝堂上带来的波澜有多大。

    “诸位大人,此事乃是我先启奏的,还是让我吧。”

    看着这么多人抢着去迎接,徐辉祖十分无奈的道。

    而且。

    让人不知道的是,他这无奈并非装的,而是真的。

    朱雄如今归都,他就想找一个机会和朱雄交谈,这样也能够避免朱雄会在这奉天殿 上说一些什么了。

    “诶,魏国公,迎接我大明的国之功臣,这可是难得的机会,这一次老夫可不会让 啊 。 ”

    “没错,我早就想看看朱雄长什么样了,如今既然有着好机会,我可不想错过。”

    “这一次机会就让给老夫吧……”

    朝堂上,众多国公,还是尚书,侍郎他们竟然直接争论了起来。

    看到这一幕。

    朱元璋却是淡笑了一声,目光则是看向了朱标。

    感受到自己父皇的目光,朱标立刻会意。

    对着朝堂上争论的群臣一笑:“对待国之功臣,我大明自不可薄待,本宫决定亲自去迎接,你们就别争了。”

    听到朱标的话。

    群臣这才老实了下来。

    “太子殿下圣明。”

    群臣纷纷躬身一拜。

    显然。

    朱元璋示意让朱标去接是有着深意的,作为国之储君,未来的皇帝,自然要让朱标 拥有着足够的羽翼。

    朱雄这等新锐战将交给朱标亲自去迎接,足可展现朱标对他的重视,以此收服其 心。

    对于自己的大儿子,朱元璋是真的没有防备,从当初还未建国大明时,封朱标为世 子时,他就决定将一切都交给他。

    而朱标的东宫阵容也是空前强大,宛若一个小朝堂了。

    如今有朱雄这等新锐战将,他自然是将收服的机会给朱标,毕竟他已经老了,以后 的大明会是朱标的。

    “唉。”

    徐辉祖见此,心底也叹了一口气,朱标亲自开口去迎接,他也没有任何的办法了。

    “看来,只能先行派人去在路上见一见朱雄了。”徐辉祖心底暗想道。

    此刻的他。

    只是想竭力的将当初两个蠢材弟弟折辱朱雄的事情压下,这样也可避免他徐家贻笑 大方。

    但是说真的。

    对于朱雄的遭遇,其实他心底也是有些同情的,如若换做是他,同样也是一样的动怒。

    “启奏皇上,臣有本奏。”

    这时。

    东宫伴读黄子澄站了出来,大声道。

    “何事?”

    朱元璋看向了黄子澄,不过对于他,朱元璋并不是太熟悉。

    “臣上奏之事事关东宫安稳。”

    “自从多年前,太子妃薨逝之后,东宫正妃之位就一直悬置,太子侧妃吕氏,贤良 淑德,打理东宫有方,臣以为,东宫正妃之位空缺多年,足可见太子殿下对太子妃之 情,但为了东宫安稳,臣恳请皇上,太子殿下,将侧妃吕娘娘之位扶正,以此更好辅助 太子打理东宫。”

    “东宫,乃国之本,不可有缺。”黄子澄恭敬无比的说道,每一句都在情在理,没有任何漏洞。

    “臣,附议。”

    一个接一个的朝臣站出来,大声附议道。

    “今日皇上和太子殿下都极为高兴,扶正吕娘娘的机会大增,只要吕娘娘从侧妃之 位扶正,允收公子就可成为嫡公子,他日必为太子。”黄子澄心底激动的想到。

    他一直都在等待着一个好机会,如今就是最好的时机。

    “标儿,此事你如何看?”

    朱元璋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看向了朱标。

    说到底。

    这件事的决定权在于朱标,而不是他这个皇上。

    “此事,以后再议吧。”

    朱标缓缓开口说道,他面无表情,但可以听出他话里对此事的抗拒。

    “太子殿下。”

    “请慎重考虑啊。”

    看到朱标不同意,黄子澄有些急了。

    “孤说了。”

    “此事,以后再议。”

    朱标抬起头,冷冷看去。

    在朱标这极具威慑的目光下,黄子澄低下头,不敢再说。

    “标儿,还是没有走出来啊。”

    朱元璋看了一眼儿子,心底叹了一口气。

    但他也没有说什么,这种事,也只有朱标自己能够决定,哪怕是他是父皇也不会擅 自给朱标做主。

    对于朱元璋来说,自从马皇后走了,最疼爱的孙子走后,他最亲的人就只有朱标 了,也只有在朱标面前,朱元璋才能放松下来,说真心话。

    这是其他儿子都得不到的。

    应天府地界。

    也可以称之为京都地界。

    “将军。”

    “我们已经进入应天府地界了,明日应该就可以到应天城了。”

    看着眼前一个雕刻着应天府三个字的石碑,陈权一脸激动的说道。

    别说是他。

    后面的五百亲卫神情都很激动。

    “没来过?”

    朱雄笑着看着身后的弟兄们道。

    “没来过。”

    “如若不是拖了将军的福,我们这一辈子都来不了大明的都城啊。”萧汉笑着说 道。

    “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来。”

    “如果不是因为入伍参军,我这辈子应该也不会来。”朱雄笑着说道。

    “哈哈。”

    众多亲卫都笑了起来。

    “等到了应天府,本将带你们好好去见识一下都城之景。”

    “好了,原地休息,吃饱喝足,明日天亮再走。”朱雄对着众亲卫道。

    “是。”

    众亲卫齐声应道,纷纷翻身下马。

    “赵大,张六。”

    “你们两个一人带十个人戒备。”

    “其他人休息,等下轮番值守。”

    陈权对着两个百户喊道。

    “是。”

    两个百户立刻就照办了。

    其他亲卫也都随便找地上休息了。

    “有没有找到气感?”

    朱雄看着坐在身边的几人问道。

    “将军。”

    “两天前,属下成功找到了气感,如今已经有了一点劲力了。”陈权笑着道。

    “我也一样。”萧汉也回道。

    “属下还没有。”

    其他百户则是有些失望。

    在安沙镇的时候,朱雄就让陈权他们将功法传授给了五百亲卫,不识字的就强背, 识字的就记下。

    然后将功法心决全部焚烧了。

    “修炼之路,欲速则不达,而且还看个人天赋。”

    “我已经让林伯去搜集药材了,有药材的配合,有很大的辅助。”朱雄说道。

    “多谢将军。”

    众人纷纷道谢。

    这时。

    “报。”

    “启禀将军。”

    “抓到一个鬼鬼祟祟的人。”

    刚刚才出去值守不久的张大来了。

    身后两个亲卫还直接押着一个人来了。

    “你是什么人?”

    朱雄抬起头,平静问道。

    “我……我找指挥使朱雄将军。”这个人看了周围杀气腾腾的亲卫一眼,有些胆战心惊 的道。

    “找我做什么?”朱雄看了一眼。

    “我是奉国公之命,前来找将军的。”这个人立刻回道。

    听到这话。

    朱雄立刻就明白了,脸上也浮起了一抹冷意:“徐家的?”

    “对对对,我是魏国公派来的,有要事告诉将军。”来人急忙回道。

    “扔出去,再敢靠近,杀。”

    朱雄冷冷瞥了一眼,直接喝道。

    “是。”

    几个亲卫可不会客气,直接把这个徐家来人给直接架了起来,向着外面架出去。

    “将军,我真的有要事,关系到小姐的。”

    “将军……”

    这个人挣扎大喊着,但是朱雄根本没有打算理会。

    “现在想要堵住我的嘴了,看来真的是不想徐家丢脸啊。”

    “不过,我可不会让你们如意。”

    朱雄看着这个徐家人,眼中充满了厌恶。

    当日的折辱,徐家兄弟的跋扈,嚣张,甚至还威胁要杀自己,这些都在朱雄的心底 记得,历历在目。

    他们不想丢脸,那朱雄就偏偏让他们丢脸。

    “将军。”

    “这徐家究竟想干什么?”

    “难道将军与徐家有什么仇怨?”陈权十分不解的问道。

    “等到了应天,你们就知道了。”朱雄没打算去细说什么。

    深夜

    国公府。

    徐辉祖还坐在大殿内等候着,两个蠢材弟弟也坐在了一旁,都未曾休息。

    这时。

    “老爷。”

    “我回来了。”

    一个浑身泥土,显得十分狼狈的人来到了大殿,跪在了徐辉祖的面前。

    “怎么样?”

    “见到了朱雄没有?”

    看到他回来,徐辉祖脸上露出了期待之色。

    “老爷,我见到了。”

    “但是朱雄听到我说是魏国公府的,他就直接让那些兵痞把我给扔出来了,而且还 扬言再敢找来,要直接杀了我。”这个国公府下人委屈的道。

    听到这话。

    徐辉祖脸色也变得难看了起来。

    但最终,难看的脸色又舒展了,他不是那种刚愎自用的小人,而是一个实打实的汉 子,他自然明白朱雄当年被自己那个蠢材弟弟折辱,威胁意味着什么。

    “两个蠢材。”

    看着面前的两个弟弟,徐辉祖又忍不住骂了一句。

    “大哥。”

    “现在怎么办?”

    徐膺绪和徐增寿都有些慌了。

    看朱雄这样子,显然就是没有打算善了。

    “还能怎么办?”

    “我现在只希望朱雄只记恨你们两个,而不是我徐家。”

    “说到底,都是你们两个蠢材惹的祸。”

    徐辉祖恨铁不成钢的道。

    徐膺绪两人脸色变得苍白,此刻的他们,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

    他们甚至想到了会沦为怎样的笑柄。

    翌日!

    应天城,城门所在。

    禁军开路,上万禁军将城内城外都戒严值守,而在城门前, 一个身着太子冕袍的身 影正在等待着。

    许多围观的百姓看到他,眼中都有敬畏之色。

    当朝太子亲临城门等候,显然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太子殿下在等谁啊?”

    “不知道,但能够让太子殿下亲自等候的,绝对是大明的重臣,会不会是从北疆凯 旋归来的将军?”

    “有可能。”

    “说不定是皇上亲自下旨昭告褒奖的朱雄将军呢。”

    “我大明最年轻的将军,如今对他已经传得神乎其神了,不知道长什么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