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61章 叛军溃败,士气大损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61章 叛军溃败,士气大损

    满朝文武的目光也都全部落在了他的身上,无不充满了好奇。

    这个捷报兵也不犹豫,直接将背后的卷筒恭敬捧起。

    王景弘立刻走下去,将卷筒捧了起来,并且将密封印记撕开,将里面的捷报拿了出 来,恭敬对着朱元璋呈奏。

    朱元璋立刻接过来一看。

    当看清楚后。

    皱纹的老脸上也逐渐舒展开来,浮起了喜色,最后是一脸的笑容。

    “哈哈哈。”

    “好,好,太好了。”

    “这小子,咱真的没有看错他。”

    “他没有让咱失望啊。”

    朱元璋放下捷报,放声大笑了起来。

    从这狂喜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来,他是有多么的兴奋。

    朱棣,徐辉祖,六部尚书,满朝文武都充满期待的看着朱元璋。

    能够让他如此高兴,绝对是一个震撼人心的捷报,要不然不会如此。

    “来,给众卿宣读这捷报。”

    “让众卿都知道朱雄这小子在大宁做了什么。”

    朱元璋大笑着,将手中的捷报对着王景弘一递。

    后者立刻接了过来。

    当即就打开,大声宣读起来:“儿臣朱权上奏父皇,于日前,朱雄统领镇寇军在临 城击退叛军后,担心沦陷叛军掌控城池百姓安危,故而并未停止追击,叛军被镇寇军追 击,伤亡极大,叛军三首调十万大军列阵青城五里之外,决战镇寇军!”

    听到这。

    百官都不由得面带惊讶。

    “镇寇军是皇上给予朱雄赐名之权,但兵力总共都不过五万,在临城一战时还伤亡 了数千,面对十万叛军,这兵力是两倍多差之。”

    “而且还是正面对阵,这几乎没有胜算啊。”

    “不错。”

    “这等悬殊的兵力,几乎没有胜算。”

    “可如今捷报传达,朱雄究竟做了什么,竟然能够击溃两倍的叛军?”

    满朝文武都不由得议论起来,充满了好奇。

    朱棣也是面带好奇之色:“十万叛军,不到五万镇寇军,两倍悬殊兵力,朱雄怎能 击溃叛军?”

    哪怕是常年在战场之上的他,此刻也推敲不出来。

    而这时。

    王景弘带着震惊的声音再次响起。

    满朝文武的目光全部都被吸引了。

    他们都好奇朱雄是怎样做到击溃十万叛军的。

    这在他们看来是几乎不可能办到的。

    “叛军列阵迎战,意图击溃朱雄将军统领镇寇军,但朱雄将军并未撤退,而是选择 正面对决。”

    “朱雄将军亲率两万骑冲阵,以强力冲破叛军进攻阵型,直攻叛军后阵,以三万步 卒在本阵防守。”。

    “最终,将十万叛军冲散,朱雄将军刀斩福余首领,箭杀朵颜首领。”

    “叛军溃败,士气大损。”

    “一战斩叛军超三万余众,并在进攻之前,朱雄将军定下韬略,令大宁府边将曹峰 统领一万五千大军绕开叛军,顺势夺青城,断叛军后路,以防守之势,箭杀超一万叛 军。”

    “此战,朱雄将军以付出五千阵亡,七千余伤而大胜。”

    “三卫叛军,已被击溃,剩下败军正在北逃。”

    王景弘语气带着震撼,大声的宣读道。

    “五万大军,相差叛军两倍多兵力,还以两万骑兵冲阵,这几乎是必死的局面啊?”

    “朱雄,难道就是这样赢了叛军不成?”

    “这等统兵之能,未免也太过可怕了。”

    满朝文武都不由得议论纷纷。

    全部都对这战果惊讶无比。

    “以两万骑强行冲击十万叛军,还撕开了叛军阵型,顺利斩了叛军三个首领的两 个。”

    “这,真的是人能够办到的吗?”

    朱棣一脸惊凝,就连自己的语气都变了。

    对于朝堂上许多人而言,他们都未曾上过战场,所以只能从这战报之中想到兵力悬 殊的场面,但朱棣自从就藩之后就一直在北疆战场上,对于战争,对于战场,那是非常 的了解啊。

    他很清楚,面对叛军数万骑兵冲击,凭借区区两万骑兵想要冲阵,根本不可能办 到。

    正面对决,这几乎是一场必死之局,可硬生生的被朱雄给盘活了。

    硬生生将十万叛军击溃了。

    “朱雄,厉害啊。”

    “如若以后真的为敌,本王在战场上是他的对手吗?”

    朱棣此刻心中一颤,猛地想到。

    想到这一点,他的心中也变得有种不安了起来。

    “哈哈哈。”

    这时, 一阵大笑声在大殿内响彻,也让朝堂群臣瞬间回过神来了。

    龙椅上,朱元璋大笑着,无比的激动。

    “众爱卿。”

    “你们听到了没有。”

    “这就是我大明的战将,如此战果,你们当中有谁能够办到啊?”

    “以两倍差距的兵力硬生生的击溃了十万叛军,还斩了叛军三个首领的两个。”

    “也唯有朱雄能够办到了。”朱元璋兴奋的道。

    “皇上。”

    “这是叛军首领的首级。”

    捷报兵恭敬说着,将手中的两个木盒打开了。

    朱元璋站起来,看了一眼,随后就收回了目光:“不知死活的叛逆,还敢触我大明 天威,丢下去喂狗。”

    “是。”

    一众禁军入殿,直接将这两个人头带了下去。

    “不到一个月时间,朱雄就给咱带来了两次惊喜。”

    “哈哈哈。”

    “咱心甚慰啊。”

    “众爱卿,朱雄又立下了如此大功,你们说咱该如何封赏于他啊。”朱元璋充满笑意 的目光扫视朝堂,大声问道。

    “朱雄立下如此大功,理当重赏。”

    朱棣立刻站出来,大声道。

    “臣等附议。”

    “朱雄立此大功,必重封重赏。”满朝文武纷纷附和道。

    如今朱雄在这朝堂上可谓是炙手可热,想来也没有人敢得罪他,特别是现在朱元璋 对此捷报一脸兴奋的时刻,只要不是蠢材,都能够明白此刻是龙颜大悦,去触怒朱元 璋,那就是找死。

    “说的没错。”

    “朱雄立此大功,当重赏。”

    朱元璋一脸笑容的点了点头。

    他,等的就是满朝文武的话。

    如此大功,依大明律自然是要依功劳赏赐的,任何人也都挑不出毛病来。

    “众卿看,咱应该给朱雄升官还是升爵啊?”朱元璋又笑着问道。

    这些,他必须让满朝文武来说。

    这效果比他自己说要好更多。

    “回皇上。”

    “臣以为。”

    “朱将军可官晋一级,爵晋一级。”

    “以此彰显皇上恩泽。”

    李景隆直接站了出来,大声启奏道。

    “臣附议。”

    “凭朱将军的能力,当得了。”方孝孺也立刻站了出来。

    对于两人的出声,也让这朝堂上的人纷纷带着惊讶之色。

    李景隆这个人平时一向倨傲,除了和朱棣有旧,还有与其他国公有旧外,其他人几 乎都入不了他的眼,如今他倒是为朱雄说话了。

    至于方孝孺。

    那更是无需多言。

    状元出身,自负有才。

    一向以报国为重,

    “臣等附议。”满朝文武齐声道。

    “那好。”

    “就依众卿所言。”

    “如今就先晋朱雄官一级,爵一级。”

    “等彻底平定大宁叛军之乱后,再行重封。”朱元璋满意的一笑。

    随后。

    一挥手:“拟旨。”

    “晋朱雄官职一级,提为游击,享从三品俸禄。”

    “晋朱雄爵位两级,从世袭子爵提升至世袭伯爵。”

    “旨意两份, 一份传给朱雄之妻, 一份立刻快马传至大宁。”

    “还有,将这捷报广传天下,让天下子民知道我大明天威所至。”朱元璋大声道。

    此话一落。

    群臣却是带着惊讶。

    他们也都没有想到朱元璋会直接晋升朱雄爵两级,世袭子爵晋不世袭伯爵,这是一 级,但是晋世袭伯爵,这就是两级了。

    但是看着朱元璋如此兴奋,自然无人敢提出异议。

    纷纷高呼:“皇上圣明。”

    “好了。”

    “诸卿还有何事没有?”

    “如果没有,就散朝吧。”

    朱元璋笑了一声,心中对大宁府,还对自己孙儿的担忧彻底没有了。

    从如今的战果来看,只要几个月时间,大宁府的叛乱就可以彻底抚平了,而且随着 叛军被击溃,真正的危险也被抹平了。

    他的孙儿应该也不会遭受太多危险。

    “恭送皇上。”

    满朝文武对着朱元璋一拜,目送着后者离开了奉天殿。

    随着朝会散去。

    一个个大臣来到了徐辉祖的面前。

    “魏国公,恭贺了。”

    “你们徐府真的是找了一个人杰为婿啊。”

    “长女有燕王殿下为婿,小女则是有朱雄将军,当真是中山王福泽所至。”

    “恭贺了。”

    一个个大臣向着徐辉祖恭贺起来。

    “哈哈哈。”

    “多谢诸位大人。”

    “等朱雄回来,我一定让朱雄设宴。”徐辉祖自然是大笑着,拱手抱拳。

    而朱棣则是带着几分深思,默默的离开了大殿。

    “朱雄,如今是彻底的成长了起来了。”

    “未来,必会成为父皇和大哥倚重的重臣。”

    “如若姚广孝说的是真的,大哥真的会薨逝,本王身为嫡子,或许还会有几分机 会,可如若父皇要从大哥儿子之中挑选继承人,本王该如何是好?”

    “让本王臣于那朱允收之流,本王,心中实在做不到啊。”朱棣心中充满了复杂。

    此间看到朱雄如此厉害。

    也让他联想到了,如果以后真的要兵戎相见,他会是朱雄的对手吗?

    这个答案,在朱棣的心中也并不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