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85章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85章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你羡慕也没有办法,镇寇军归于朱雄统领乃是父皇亲自下旨,你就老老实实的给 朱雄收这些烂摊子吧。”朱权看了曹峰一眼,心情大好的同时,也带着调侃之色。

    “末将不敢。”

    “虽然无法上阵杀敌,但能够将这些异族杂碎押送回来,末将就有着一种报仇雪恨 的感受,足以。”曹峰笑着回道。

    “这一次你去那个福余部落有没有见到朱雄?”朱权忽然问道。

    “我们大军刚至,朱将军就带着大军继续北上了。”

    “末将又是连他的面都没有见到。”曹峰苦笑着说道。

    “这才符合那小子的性格,习惯就好。”朱权并不意外。

    虽然相处时间不长,但是他看得出来自己这个侄儿上了战场后就宛若变了一个人一 样,宛若进入了他的乐园。

    “启奏宁王殿下。”

    “朝廷送来的赈灾粮草来了。”

    “不仅有朝廷户部筹集的赈灾粮草,还有都城富商沈家为首,号召了许多富商捐出 的钱粮。”

    “这些钱粮一到,大宁府的百姓再也不用受冻挨饿了。”

    一个官吏来到了朱权面前,激动禀告道。

    “好,太好了。”

    “有了这些赈灾钱粮,大宁就可彻底摆脱被叛军所害的影响了。”朱权脸上也挂起了 笑容。

    “走。”

    “随本王一同去迎接。”

    朱权当即道。

    随后就带着众将向着那些人迎去。

    城内。

    几十车粮草,还有御寒衣物马车已经陈列在了城中,为首的一人是户部来到的一个 侍郎,名为卓敬。

    “没想到竟然是卓敬大人亲自押送赈灾粮草,本王见礼了。”

    看到来人,朱权立刻拱手抱拳。

    “参见宁王殿下。”卓敬躬身参拜,显得十分恭敬。

    “哈哈,无需客气。”

    “有了大人带来的赈灾粮草,大宁府安矣。”朱权大笑道。

    “宁王殿下。”

    “臣来时,已经在沿途几个陷落的城池拨放了赈灾粮草,确保城中百姓不会再受饿 挨冻,剩下的这些就是调拨给边城百姓之用的。”卓敬指着身后的钱粮马车道。

    “有卓大人亲自调拨,那自然是无虑。”

    “本王代大宁府受难百姓感谢大人,更感谢所有参与运送调拨的人。”朱权十分感激 的道。

    “这一次除了户部外,还是多亏了沈家。”

    “要不然,国库一时之间也根本调拨不了那么多钱粮赈灾。”卓敬笑了笑,指向了身 后的一人。

    朱权顺眼看去。

    一个身着青色长裙的女子在十几个护卫之中,但她却蒙着面纱,不轻易示人,但哪 怕是在这面纱之下,都可以看出此女的绝色容颜。

    “这位是?”

    朱权看了一眼,问道。

    “她是沈家大小姐,沈嫣儿。”

    “这一次都城富商捐助就是她发起的。”

    “皇上知道了此事后,也是当庭表扬啊。”卓敬笑着道。

    “沈小姐还真的是女中豪杰。”

    “心系受难百姓啊。”朱权眼前一亮,笑着道。

    沈嫣儿走上前,欠身行礼,然后问道:“不知朱雄将军可在?当日救命之恩,妾身 还未向朱雄将军感谢,不知能否一见?”

    一听这话。

    再看向沈嫣儿那双眼流露出的渴望。

    朱权立刻明白了:“本王就说为何沈家这等商贾会无缘无故筹资捐助,原来是如此 原因啊,本王这侄儿,还真的是艳福不浅啊。”

    缓过神。

    “朱雄在北疆征伐平叛,应该还需数月才会归来。”

    “沈小姐宽心,等他彻底平定叛族之后,自会得到父皇召见凯旋归都,他日在都城 之中,你可与朱雄相见。”朱权笑着道。

    “如此,妾身明白了。”

    沈嫣儿眼中立刻流露出了一种失望之色。

    “宁王殿下,还请移步。”

    “皇上有一道密旨转述。”

    这时。

    卓敬轻声的对着朱权道。

    “ 密 旨 ? ”

    一听这,朱权立刻变得严肃起来。

    然后立刻移步一旁。

    卓敬立刻跟了上来,从怀中掏出了一封密旨,对着朱权一递:“此乃密旨。”

    朱权郑重的接了过来,打开一看,当看到里面的内容,顿时愣住了,甚至握着密旨 的手都是一颤。

    “不可能。”

    “大哥还那般年轻,怎会病重?”

    “是不是有人下毒?”

    合上密旨,朱权的脸色也变得异常沉重。

    “许多人也觉得殿下是中毒,皇上也下旨调查了。”

    “但是就目前而言,太子殿下之所以重病的确是风寒所至。”

    “不过好在朱雄出征前,留下了神药,太子殿下服用后也保住了性命,只是如今还 在昏睡。”

    “也幸亏朱将军啊,否则我大明真的要进入动乱了。”卓敬有些感叹的道。

    “还真的是父子连心啊。”

    朱权下意识的感叹道。

    一听这话。

    卓敬却是一愣,看着朱权:“宁王殿下说什么?”

    “没……没什么。”

    “大哥是吉人自有天相,朱雄也是我大明的福星。”朱权脸色一变,立刻回道。

    “哦。”

    卓敬也沿有追问 只以为白己听错了 随后又拿出了一封圣旨:“这是皇上次晋封朱将军的圣旨,晋朱将军爵位又一级,晋为不世袭侯爵,另外其妻徐妙锦也被皇上封 为了四品夫人了。”

    “说起来。”

    “本王也是惭愧,之前父皇给朱雄加官进爵的圣旨还未交给他,如今又来了。”朱权 有些无奈的道。

    “这是为何?”卓敬面带不解。

    “因为朱雄他自攻入北疆后,本王就根本没有见过他了。”

    “这些也只能等着他凯旋归来后再行交给他了。”朱权无奈的道。

    “朱将军还当真是骁勇善战啊。”卓敬感叹道。

    朱权和卓敬正在以朱雄为中心交谈。

    但此刻。

    北疆。

    泰宁部落。

    此地汇聚着从各处逃难而来的部落百姓。

    三部落仅存的泰宁部首也在这部落里。

    “首领。”

    “已经十几日了,可大元王庭的援军还未来,他们是不是违背承诺了?”

    一个将领看着泰宁部首道,神情充满了担忧和慌张。

    “不会的。”

    “鬼力赤大汗不会放弃我们的。”

    “我草原族群可没有那些炎黄人那样背信弃义。”泰宁部首十分肯定的道。

    “可是 可是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 ”

    “从路程上来看,应该早就到了。”又一个将领道。

    “如今已入冬季,大雪弥漫,援军想要来自然是要比平常慢许多,再等几天吧。”

    “如果几天后他们还不来,我们就举族迁移至王庭。”泰宁部首想了想,说道。

    “是。”

    众部落将领纷纷听令。

    “如今我们还有多少勇士?”泰宁部首忽然问道。

    “回首领。”

    “将溃散的大军重整之后,如今我们的兵力只有不到三万人了。”一个将领回道。

    “在起兵反明之时,我三个部落齐聚了勇士十八万余众,如今却只剩下三万了。”

    听到这个数字,泰宁部首也是一脸的怅然若失。

    “属下听闻。”

    “明国朝廷这一次是动了真怒了,他们对于我们三部落的族人用从未过的贬奴手 段,只要是青壮和妇孺,他们全部贬为了奴隶,永世给明国为奴。”

    “至于那些老弱,他们就直接夺取了全部粮草,让他们自生自灭。”一个将领面带仇 恨的说道。

    “他们当真如此残忍?”

    泰宁部首眉头一皱。

    “听逃难回来的儿郎是如此说的。”

    “这一次明国是下定决心要灭我三部了。”将领说道。

    “明国恶贼,狗屁的仁义,狗屁的朱元璋。”

    “早知道他们如此,当初我们就该将那些该死的炎黄人都给杀光。”泰宁部首捏着拳 头,无比愤怒的道。

    他麾下的将领都是表现愤怒,充满了对大明的仇恨。

    说到底。

    他们也是应了炎黄的一句古话。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他们当初在大宁府多座城池内杀戮劫掠,杀人放火之时,没有想过今日,他们背信 弃义,背叛大明时,也没有想过今日。

    根本就没有想过这一切都是他们自找的。

    在原本的历史之下。

    如果不是朱雄统兵来镇压三卫叛乱,最终的结果就是将三卫叛军击溃后,朝廷又给 予他们又一次的机会,让他们臣服,重新接纳大明的掌控。

    这也是被朝廷之中,那些所谓妇人之仁,满口仁义的大臣所定的。

    他们深居于庙堂之内,根本就没有见过真正的民间疾苦,更没有看到边境百姓遭受 的大难,没有看到那些百姓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疾苦。

    而朱雄看到了。

    看到了被异族残杀肆掠,满目疮痍的城池,看到了被异族铁骑杀戮,被奸淫掳掠后 凄惨的百姓。

    如果朱雄看到这些毫无波澜,那他就不是人了。

    而身为人,他就要执行做人的准则。

    如今是朱雄统兵,他掌兵,讲究的就是一个有仇报仇,血债血偿。

    哪怕是朝廷真的有圣旨来了,要恩泽这些异族叛军,朱雄也会置之不理,先杀了这 些异族杂碎再说,

    还是那句话,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如果真的以后要问责,那就到问责再说。

    反正朱雄毫无顾忌。

    当然。

    当今皇帝朱元璋也是从战场杀戮,从底层杀出来的,他明白百姓之苦,所以一直以 来对朝廷那些圣母大臣的仁义之言置若罔闻, 一切都让朱雄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