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132章 咱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132章 咱会为你主持公道的

    朱元璋抬起头,看了两人一眼,表情却是平淡。

    随 后 。

    他转过头给王景弘打了一个眼色。

    后者立刻会意,向着殿门走去,直接将殿门给关了,他也亲自守在了殿门。

    “这段时间,咱听说你们和朱雄走得挺近啊。”朱元璋幽幽的说道。

    “不是皇陵之事。”

    蓝玉和朱允炀心底都松了一口气。

    这一件事。

    还是要烂在心底的好,要不然,这真的是大罪

    “皇爷爷。”

    “孙儿还是坚持心中所想。故而想要与大哥亲近。

    “孙儿自信, 一定不会认错他。”朱允炀抬起头,十分坚定的说道。

    “如此看来,你还对蓝玉说了?”朱元璋眉头一皱。

    “舅姥爷之前脑子有毛病.一直和大哥作对.孙儿害怕以后大哥手中会染上亲人的 血,也怕舅姥爷以后死在以前最疼爱的大哥手中。”

    “所以及时劝阻舅姥爷悬崖勒马,而舅姥爷的性格固执,让他认输根本不可能,但 孙儿知道舅姥爷对待大哥的情谊,所以就将心中所想全部告诉舅姥爷了。”朱允畑一脸 正色的说道。

    “允炀。”

    听到朱允 的话,蓝玉的脸上也露出了一种感动之色。

    他自然能够看出这一切都是自己这外甥孙的肺腑之言。

    既怕他大哥杀了曾经疼爱他的舅姥爷,又怕自己舅姥爷死在最疼爱的外甥孙手中。

    看得出朱允畑也是十分复杂的。

    “除了蓝玉,你还告诉了谁?”朱元璋眉头紧皱,透出了一种不悦。

    大殿内的气氛也变得压抑了起来。

    “回皇爷爷。”

    “除了舅姥爷以外,只有朱允妍姐姐知道。”朱允炀恭敬回道。

    至于自己的侍女,他不敢说出来,因为他明白, 一旦说出来,后果只怕就是冬兰要 死。

    朱元璋淡漠的点了点头。

    大殿内安静的有些可怕。

    跪在殿中的两人也同样心中忐忑,因为他们如今还不知道朱元璋的目的是什么。

    持续了一阵后。

    “你想的没错。”

    “朱雄,的确是咱大孙,你的大哥。”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听到这话。

    朱允炀和蓝玉脸上也都露出了激动之色。

    “我就知道,就知道我不会认错的。”

    “大哥。”朱允 一脸激动,甚至眼泪都要掉下来了。

    “蓝玉。”

    “你找了一条活路啊。”朱元璋又看向了蓝玉,幽幽的道。

    “臣有罪。”

    “如若早知道朱雄就是雄英,别说去挑衅,就算让臣跪在面前也行。”

    “臣已经得到了雄英的原谅了。”蓝玉恭敬回道。

    “所以咱说你找了一条生路。”

    “你的性格嚣张跋扈,很多事,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咱希望你以后收敛一点,别给雄英蒙羞,以后的大明,咱迟早会交到雄英手中 的,他虽然是你的外甥孙,同样也是你未来的君主。”

    “咱希望你有敬畏之心。”朱元璋缓缓开口道。

    “臣明白。”蓝玉纳头一拜,表情严肃。

    不过。

    此刻朱允 和蓝玉心底最激动的还是一点。

    朱元璋直接明确表态了,以后大明会交到朱雄的手中,这其中的意义可想而知。

    那证明。

    他们的猜测又印证了一点,当日朱元璋立下的圣旨之上果然是朱雄的名字。

    “而且,不仅你要收敛,还有你下面那些骄兵悍将也都给咱收敛一点,雄英在民间 一趟,经历了疾苦,更经历了战场,他的手段可不会比咱弱。”

    “倘若他日你们仍是那般嚣张跋扈行事,以后要是犯在了雄英的手中,他可不会留 情。”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就算是亲戚也避免不了。”

    “再而,他根本没有了当年的记忆了,就连咱都不认得,还指望他认得你们?”朱元 璋平静的说道。

    “臣永远都是大明的臣子。”

    “臣会约束好淮西,更会竭力辅佐雄英,为雄英手中之剑。”

    “除了臣,所有淮西的将领都是如此,他们都是雄英最忠实的拥护者。”蓝玉当即表 态道。

    他明白。

    今日这一次面谈之后,他活了,众多淮西将领也活了,不会再被清算了。

    这就是朱元璋告诉他们的原因。

    因为他们与雄英有旧,他们天生就是朱雄英的支持者,拥护者。

    “好了。”

    “言尽于此。”

    “如何去做,就看你们自己了。”

    “咱最后告诉你们一句,摆正身份。”朱元璋沉声道。

    “臣铭记。”蓝玉重重点了点头。

    “皇爷爷,其实孙儿还有一点好奇。”朱允 抬起头,恭敬道。

    “说。”朱元璋道。

    “既然皇爷爷已经确定了大哥的身份,为何还不将他昭告而出,让大哥入主东宫?” 朱允炀恭敬问道。

    蓝玉也抬起了头,不解的看着。

    “当年你大哥的天花,当年的重病而亡,咱怀疑并非意外,而是人为啊。”

    “你可知道为何你大哥会到了数千里之外的北平府?”朱元璋说道。

    “孙儿不知。”朱允炀摇了摇头。

    “是你皇奶奶安排的。”

    “她在弥留之际将雄英送走了,送到了北疆,如果没有意外,在她这安排下,咱这 辈子都没有机会再见到你大哥了。”

    “但苍天有眼,再次给了咱机会。”

    “但你皇奶奶这一手,足可证明当年的确有隐情。”

    “咱还在查,查当年的真相。”

    “只是这一切时间太长了,间隔太长了,哪怕是咱的锦衣卫也如大海捞针,如今也 仅仅是查到了当年你皇奶奶遣散人的蛛丝马迹。”

    “为了你大哥的安全,咱必须查清楚,如果当年的事真的有隐情,咱就必须将这事 给平了。”

    “为你大哥扫除了那隐患,扫除了那不可控的障碍。”朱元璋冷厉的说道,透出杀 机。

    “皇上。”

    “一定是吕氏那个贱人。”

    蓝玉一脸愤怒,猛地开口说道。

    “恩?”

    朱元璋眉头一皱,瞪了蓝玉一眼。

    “臣惶恐,不该称吕氏为贱人。”蓝玉立刻惶恐回道。

    他一个外臣如此称呼吕氏为贱人,的确是不妥,毕竟她是太子的侧妃。

    “臣怀疑是吕氏。”

    “当年雄英出事了,紧随着太子妃也抑郁成疾而去,最终得利者都是吕氏,她掌控 了东宫。”

    “如果说真的有人害了雄英,那绝对是她,再无其他人。”蓝玉十分肯定的说道。

    似乎说的还不够。

    蓝玉又补充道:“皇上不知道,这些年来,允 过的很苦,真的很苦。”

    “他没娘疼,没人爱。”

    “堂堂东宫嫡子,却只有一个侍女侍奉,每月月俸都被吕氏克扣,每日都生活在吕 氏的监视之下,苦不堪言。”蓝玉大声道。

    闻言。

    朱元璋眉头一皱:“此事当真?”

    对于东宫。

    在整个大明内,是朱元璋唯一没有派遣锦衣卫潜伏其中的,并非其他,而是因为对 自己的标儿,他无需任何防备。

    所以对于东宫的情形,朱元璋并不清楚,毕竟也无人向他禀告。

    今天蓝玉所说的这些,他是第一次听到。

    “臣以性命担保,此事为真。”

    “皇上尽管去调查。”蓝玉十分坚定的道。

    反正如今已经彻底被皇上信任了,告诉了雄英的消息,蓝玉也没有任何顾忌了,只 要能够打压吕氏, 一切都在所不惜。

    而且。

    在知道了未来的后世之君是雄英后,吕氏无论做什么也都改变不了了,未来她会很 惨的。

    “允炀。”

    “他说的是真的?”朱元璋又看向了朱允炀。

    “是。”

    朱允炀点了点头,脸上第一次有了一种委屈。

    “那这些年来, 一直有关于你不好的消息传出来,你不时被你父君责骂,难道也是 这吕氏??”朱元璋又问道。

    “是。”

    “在父君面前,在外臣面前,她装得对孙儿很好,外人也看不出任何毛病,但是只 要父君和外臣一离开,她还有她的那些恶仆就会百般针对。”

    “而且孙儿一旦有任何不是,她就会派恶仆来对付孙儿。”朱允炀也是无比委屈的 道。

    闻言。

    朱元璋眉头更为紧皱了。

    “为何不早告诉咱?”朱元璋问道。

    “以前如若孙儿这样说,难道皇爷爷会相信?”

    “整个东宫都被吕氏把控了,在外人面前,乃至于在皇爷爷面前,她是一个好儿 媳,在外人面前,她是一个好的侧妃,执掌东宫有方。”

    “如若孙儿说了,只怕皇爷爷还有所有人都会觉得是孙儿无理取闹吧。”朱允炀苦笑 道。

    听到这。

    朱元璋蓦然的点了点头,的确,是如此。

    如若不是蓝玉今日说出来,他根本不知道东宫还有此事,他的一个孙子正在被一个 侧妃欺凌。

    “好啊,真是好啊。”

    “不管怎样,你也是孤的嫡孙,东宫嫡子,还轮不到她一个侧妃造次。”

    “允炀,你放心吧。”

    “咱会为你主持公道的。”朱元璋冷冷说道。

    当即。

    就对着王景弘道。

    “去。”

    “到东宫随意去抓几个宫女来。”

    “咱要亲自问一问。”朱元璋大声道。

    “老奴领旨。”王景弘当即应道。

    然后转身就走出了议政殿。

    “好了。”

    “你们两个起来吧。”

    朱元璋对着两人一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