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153章 这几句话真的可比醍醐灌顶的雷霆圣言了,震慑十足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153章 这几句话真的可比醍醐灌顶的雷霆圣言了,震慑十足

    “对了,三夫人。”

    “你是沈家的小姐,应该对经商算账也很精通吧。”林伯笑着问道。

    “自然是精通的。”沈嫣儿点了点头。

    “那就再好不过了。”

    “你们沈家送来了那么多账本,账簿,还有契约,我一个人还真的处理不了,就劳 烦三夫人一起了。”林伯当即邀请道。

    “可以啊。”

    “我现在每天除了去找徐姐姐,也是很无聊。”沈嫣儿笑着点头同意了。

    “辛苦了。”朱雄笑着道。

    “为了夫君,没有什么辛苦的。”

    “而且夫君,妾身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妾身有喜了。”

    沈嫣儿凑到了朱雄面前,温柔的说道。

    “真的?”

    朱雄一把搂住了沈嫣儿的腰肢。

    “恩。”

    看着朱雄高兴的样子,沈嫣儿也是十分开心。

    “太好了。”

    “看来嫣儿也是有福气, 一来就怀上了,我家的后裔子嗣越多越好。”朱雄笑呵呵的 道。

    “恭喜少爷,恭喜三夫人。”林伯也是立刻笑道。

    北平府!

    朱棣拿着手中的一张纸, 脸上也带着震惊之色,

    “朱雄,朱雄……”

    “本王真的小看你了啊。”

    “如此千古绝唱之言竟然从你口中说出。”

    “这几句格言必流传于千古,青史永载。”

    “可惜了。”

    “如若真的知道除了武略外还有如此能力,本王不管怎样也要将你留在北平,而不 是让你去大宁,让你去应天。”

    看着手中的几句格言,朱棣心中都在颤动。

    朱雄说的这句话无论是有才之士,还是贩夫走卒,都能够清楚的明白。

    因为这几句话说的正是人性。

    “以后,必将成为本王的大敌啊。”朱棣心中一叹,想到了朱雄,让他心中有着强烈 的不安来。

    “燕王殿下。”

    这时。

    一个精壮的男子走到了朱棣的面前。

    “丘福。”

    “怎样了?”

    朱棣立刻问道。

    “属下办事,请殿下放心。”

    “那些锦衣卫耳目都被属下派人盯着的,绝对不会影响到燕王殿下。”

    “而且也保管他们再如何查也查不到什么。”丘福恭敬回道。

    “做得好。”朱棣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历史上。

    朱棣之所以能够顺利夺位,靖难成功,除了他自己的能力外还有一群忠心臣子的追 随,这丘福就是其中之一。

    “应天还有什么消息没有?”朱棣问道。

    丘福脸色微变,随后道:“殿下,的确有一个消息,但不是什么好消息。”

    “说。”朱棣眉头一皱。

    “属下收到了消息。”

    “不久前朝堂之上,孔纳,赵瑁等人联合向皇上启奏立储之事,言明太子昏迷,不 知何时苏醒,必须立下皇太孙以稳定国本……”丘福恭敬道。

    “我父皇难道准奏了?立下皇太孙了?”朱棣脸色一变。

    虽然。

    当日在议政殿内,自己父皇已经立下了储君圣旨,而且还明确告诉了所有人,他, 朱棣,不会是圣旨上的人。

    但哪怕到了现在。

    朱棣心中还是抱着几分侥幸之心。

    “皇上并没有立刻立下皇太孙。”

    “但却是在朝堂上宣布了,未来必会在太子子嗣之中立储,并且会立长。”丘福恭敬 道。

    闻言。

    朱棣的脸色也变得极为难看起来。

    “父皇!”

    “你太偏心了。”

    “终究在你心底只有大哥才是你的亲儿子,你们才是一家人,哪怕是大哥现在都昏 迷不醒了,你竟然都未曾考虑我,选一个无用无能的朱允收。”

    “儿臣不服。”朱棣心中无比怨愤的想道。

    “从现在的情况来看。”

    “未来皇上会立朱允收为皇太孙。”

    “但是也有几分古怪的情况。”

    “皇上竟然废了吕氏执掌东宫的权柄,将执掌之权交给了朱允炀。”

    “这一点让许多朝臣一度认为皇上会传位给朱允炀,而非朱允收。”丘福又说道。

    “无需想了。”

    “这肯定是父皇的一种平衡之策,更是清理朝堂之策。”

    “本王父皇的心机和手段,天下间又有谁能够和他比?”朱棣笑了一声,透出了心中 对朱元璋的又敬又怕。

    “而且。”

    “听密报说。”

    “朱雄自归于应天后,仍然格外受皇恩恩宠,不仅纳妾宴皇上亲自去了,而且还将 朱雄召进了议政殿辅佐批阅奏折。”丘福又说道。

    听到这个。

    朱棣的脸色彻底变了:“你说什么?”

    “朱雄入议政殿辅佐皇上批阅奏折,连续多日。”丘福立刻回道。

    “朱雄……朱雄…… ”

    朱棣喃喃自语着,念叨着朱雄的名字。

    在念着念着。

    脑海之中直接浮现了十多年前的记忆。

    “四叔。”

    “怎么?你这是想逃出皇宫吗?让我猜猜,你不想成婚?不想娶徐家长女?”

    “不过,就你这样想逃出皇宫?”

    “以为装成了太监就能出宫?你想太多了。”

    “如果一个太监能跑出去,估摸着你刚刚走出宫门就被抓走了。”

    “想离开皇宫,我可以帮你啊!”

    “四叔。”

    “听说你从军了,还在你未来岳父军中挨了棍子,哈哈,笑死我了,四叔你也有今 天。”

    “四叔……皇奶奶可告诉我了,你娶也得娶,不娶也得娶,你是逃不过的。”

    曾经一幕幕画面环绕在了朱棣的脑海之中。

    “殿下。”

    “朱雄入宫辅佐批阅奏折,难道有什么蹊跷之处?”

    “是不是皇上有何深意不成?”

    看着忽然变脸的朱棣,丘福立刻问道。

    “查。”

    “去安沙镇查朱雄的消息。”

    “不管是什么消息,全部都给本王查出来。”

    “他的来历,他何时出生的,他父母是谁,他祖上是谁,能查的,都给本王查出 来。”

    “不管用出什么代价,不管用什么手段,都给本王查出来。”

    朱棣表情变冷, 一脸严肃的对着丘福道。

    “殿下。”

    “为何要查朱雄?”

    “这个,曾经登记籍贯时,朱雄的信息都已经在军中了,他出生于北平府安沙镇, 自幼父母双亡,只有一个祖母抚养他长大。”丘福一脸的莫名。

    “别问。”

    “你去查。”

    “查到之后,立刻告诉本王。”朱棣没有去解释什么,十分严肃的对着丘福说道。

    “属下领命。”

    丘福见此不再多问,躬身一拜后,迅速退出了大殿。

    在他走后。

    朱棣脸上浮起了一抹阴云。

    “父皇,你为人慎重,除了大哥以外,几乎不会相信任何人。”

    “哪怕是朝堂上有那么多大臣,再如何表示忠心,你都绝不会让他插手奏折批阅, 但唯独对朱雄, 一个武臣,你竟然让他去批阅处置奏折,名义上为辅佐,其实是指 导。”

    “儿臣太了解你了。”

    “如果是对一个外臣,你绝对不会如此。”

    “以你的性格,真正能够让你推心置腹的人,在这世间只有三人。”

    “一个是母后,第二个是大哥,而第三个就是已经死去的雄英。”

    “难道……难道……”

    朱棣心中疯狂推测着,想到了一个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可能:“朱雄,他是雄英?”

    其他的朝臣。

    哪怕是朱元璋其他的儿子,根本想不到这一点。

    但是朱棣他却能够想到。

    因为他是除了自己大哥以外,最了解自己父皇的,他深刻知道自己父皇的性格,除 了他真正视之为家人的人,其他人都不会真的相信。

    对于作为藩王的其他儿子,那是防了又防。

    所以。

    朱棣就是因为太了解了。

    他几乎在瞬间就想到了这个可能。

    朱雄就是他曾经的大侄儿,朱雄英。

    他只要一想,就觉得除了这个可能以外,再没有其他可能了。

    “如果真的如此。”

    “那我或许明白父皇心中想的什么了。”

    “那圣旨上的名字也可以推测到了。”

    “但愿……不是吧。”

    “如果是朱允收,那还可以对付,可如果真的是朱雄,那就真的不好对付了。”朱棣 心中暗暗想道。

    此刻的他。

    心中有着万分的忧虑。

    对于他而言,想到了这一件事后,远远比他知道了自己父皇在朝堂上所言要立长更 为的恐惧。

    不过。

    现在一切还需要调查。

    这还只是他的推测罢了。

    大宁。

    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

    大宁府也彻底从三部叛乱的战祸影响下恢复了过来,而镇寇军俘获得来的奴隶也是 优先配给大宁府,用来恢复战争造成的一切。

    如今的大宁府,已经恢复了战争前的情形,欣欣向荣。

    不过。

    当初那战场杀戮的影响也注定会烙印在那些被异族所欺辱,所杀戮的百姓心底深 处,成为他们无法抹去的阴影。

    毕竟。

    这就是战争啊!

    “张辅,看到没有。”

    “你家将军厉害啊。”

    “说出了这等千古绝唱之言。”

    “人性贪婪都在这几句话之中展现。”

    “这仿佛也是撕开了那些贪婪之人的遮羞布,天下人都会以此为警醒。”

    “难怪父皇会下旨将这几句话抄录,散发给朝堂文武,散发给天下大明官吏。”

    “这几句话真的可比醍醐灌顶的雷霆圣言了,震慑十足。”朱权扬了扬手里的纸,大笑着说道。

    而看着他的脸色。

    也是带着几分酒醉的红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