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167章 永远翻不了身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167章 永远翻不了身

    蒋琳是谁,那可是锦衣卫统领。

    是自己父皇最信任的人,也是自己父皇的爪牙,不管是谁,如果被蒋琳盯上了,那 绝对没有什么好下场。

    如今他来了北平,这是何意思?

    “走,快出府迎接。”

    “还有,看着后院的侧殿,不要让任何人靠近。”朱棣立刻慌乱的说道。

    蒋琳一来。

    而不是寻常的锦衣卫,这真的让朱棣有些慌乱了。

    这是不是表明自己父皇已经掌握了什么了?

    难道是发现了姚广孝的存在?

    但是这不可能啊,姚广孝的存在哪怕是丘福也不知道,其他人就更加不可能知道 啊。

    朱棣此刻完全想不通。

    “ 王爷。”

    “是不是应天出了什么事?”

    “按道理,如果蒋琳来,应天应该会传来消息啊,可这一次竟然没有消息。”丘福脸 色一变。

    “只怕是应天出事了。”

    “不要乱,稳住。”

    朱棣沉声道。

    此刻他也没有任何机会可以去改变了。

    随即。

    朱棣带着丘福等人出府等候。

    不一会。

    燕王府外。

    上百个锦衣卫策马而来,为首的正是蒋琳。

    当到了燕王府前。

    蒋琳直接翻身下马。

    身后一百多个锦衣卫全部翻身下马,在四周戒备。

    “蒋统领,不知何事竟然劳动你大驾来到?”朱棣走上前,试探的问道。

    “自然是奉皇上旨意。”

    蒋琳对着应天方向一拱手,脸上则是带着一种冷漠的看着朱棣。

    “父皇有何旨意?”朱棣心中极为不安的道。

    “燕王在应天做了什么,难道自己不知吗?”蒋琳冷笑着反问道。

    朱棣心中一忐,但表面却是镇定的问道:“不知本王犯了何事?竟让父皇如此动 怒 ? ”

    “在皇宫安插耳目,燕王手段高明啊。”蒋琳冷笑道。

    闻言。

    朱棣脸色一变。

    他自然是明白发生了什么。

    肯定是陈洪已经被抓了,将他供了出来。

    “本王……本王不知道统领此话何意?”朱棣装作不知情的样子。

    “燕王殿下,都到了如此时刻,如若没有证据,皇上会派臣来吗?”蒋琳十分平静的 回道。

    “没有做过的事情,本王自然不会认的。”朱棣自然是咬死不承认。

    在皇宫布置耳目,这可是大罪,如果承认了,真的是后果难料。

    “好了。”

    “臣也不想与燕王殿下多费口舌。”

    “皇上有旨。”

    “希望燕王殿下不要再惦记不属于你的东西,还有,太子的毒,皇上还在彻查,如 果发现是燕王殿下所为,后果,燕王殿下自知。”

    “另。”

    “奉皇上旨意。”

    “特来接燕王妃,还要燕 王三个儿子入应天。”

    “锦衣卫百户使纪纲,率三十锦衣卫驻守燕王府。”

    “此乃圣旨。”

    蒋琳也懒得和朱棣废话什么。

    直接拿出了圣旨,对着朱棣一递。

    蒋琳是知道朱雄身份的,作为锦衣卫统领的他以后也是效忠于朱雄,他自然不会对 藩王有什么容忍克制。

    蒋琳清楚明白自己现在的权利和地位来自于何处,那就是皇权,他只要忠于皇权, 效忠于皇上就足可以了。

    听到蒋琳的话。

    朱棣的脸色彻底的变了。

    他手有些颤抖的接过了圣旨,看着圣旨上的内容,脸色也变得煞白。

    “儿臣,谨遵父皇旨意。”

    解下圣旨。

    朱棣心中带着强烈的惶恐,跪了下来。

    这一局。

    俨然已经是一个死局了。

    王妃和三个儿子全部都要带到应天,这就是质子,只要他敢有任何异动,自己的父 皇可不会留情。

    至于锦衣卫入驻于燕王府内,就是明摆着的监视。

    在这锦衣卫的高压监视下,他想要做什么,都无法逃脱锦衣卫。

    “皇上还有一句话,让燕王殿下好自为之。”蒋琳冷冷道。

    说完。

    蒋琳转过头,看向了身后的锦衣卫百户。

    “纪纲。”

    “你今后奉旨驻守在燕王府,记住你的职责,更记住你的身份。”

    “你的家眷都在应天,你的一切都在应天,不要做错事。”

    蒋琳看着这个手下,严厉警告道。

    当着朱棣的面说出这话,显然已经是明打明的警告了,告诉朱棣不要想着贿赂拉 拢,这没有可能。

    “尊统领之令。”

    这个锦衣卫百户恭敬应道。

    “燕王殿下。”

    “请燕王妃还有三位公子出来吧。”

    “臣就在外等候。”蒋琳说道。

    朱棣握着圣旨,双眼无神的看了一眼,随后有气无力的道:“去请王妃和三位公子 出来,让他们准备行囊。”

    “行囊无需准备了,臣都准备好了,只要王妃和三位公子人出来就行。”

    蒋琳又冷漠的补充了一句。

    闻声。

    朱棣的脸色没有任何变化,只是看着蒋琳带着一种恨意。

    今日对于他而言,可不仅仅是折辱。

    而是相当于圈禁了。。

    被锦衣卫盯着,以后他什么都做不了。

    “去吧。”

    朱棣挣扎的对着丘福道。

    丘福脸色也不好看,快步向着王府内走去。

    不一会。

    徐妙云还有她的三个儿子都被叫了出来。

    当看到了蒋琳,看到了锦衣卫。

    徐妙云的脸色也是一变,似乎是明白了什么。

    “王妃娘娘。”

    “奉皇上旨意。”

    “前来接娘娘和三位公子入应天。”

    “马车已经准备好了,请王妃和三位公子上去。”

    蒋琳转过身,指着身后的马车道。

    “妙云。”

    朱棣看着徐妙云那变化的脸色,眼中尽是惭愧。

    徐妙云没有说话,但看着朱棣的样子,她肯定是想到了什么了。

    “还不跪别你们的爹。”

    “这一次去应天,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徐妙云对着三个儿子道。

    这三个儿子。

    最大的朱高炽仅仅是比朱雄小了两三岁,小的则是只有十一二岁。

    “拜别父王。”

    朱高炽三人跪下来,对着朱棣叩首。

    两个小的或许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但是朱高炽却十分清楚,锦衣卫都来了,还要 将他们一家四口带到应天,绝对是自己的父皇做了什么事了。

    朱棣见此。

    心中除了悲伤以外,再无其他。

    面对自己父皇的旨意,他没有任何的机会为违抗。

    或许在历史上靖难成功的朱棣是一个开疆扩土的明君,但是在如今这时代,明太祖 朱元璋还活着,作为一个从乞丐蜕变成皇帝的朱元璋而言,朱棣显然是比不上的。

    在他爹面前,他没有任何可以翻身的机会。

    “请。”

    蒋琳指着马车道。

    徐妙云最后看了朱棣一眼,叹了一口气,带着三个儿子向着马车走去。

    终究。

    她知道朱棣太多的想法,知道他太多的野心,今天这一遭,肯定是就是被当今皇上 发现了什么。

    “燕王殿下,希望你不要忘记了皇上的话。”

    “告辞了。”

    蒋琳对着朱棣一抱拳,直接翻身上马。

    除了纪纲还有三十个锦衣卫,其他人全部都翻身上马。

    “燕王殿下。”

    “以后要唠叨了。”

    纪纲走到朱棣面前道。

    “丘福。”

    “安排一番吧。”

    朱棣就好似失去了气力一样,失魂落魄的向着王府内走去。

    丘福走上前,语气冷漠的道:“请随我来。”

    锦衣卫入王府。

    作为朱棣手下的他自然也知道后果,但也没有什么好态度。

    朱棣回了王府内,直接就向着藏姚广孝的后殿密室走去。

    密室内。

    没有外面的光亮,只有烛光闪烁。

    “殿下来了。”

    姚广孝坐在蒲团上,有着一种悠然。

    朱棣没有说话,直接坐在了姚广孝的身边,脸上的挣扎之色,不甘之意全部表现了 出来。

    “燕王又遇到了什么事了?”

    “难道是锦衣卫发现了贫僧的踪迹不成?”姚广孝平静的问道。

    “本王在皇宫安插的耳目被父皇发现了。”朱棣有气无力的道。

    姚广孝眉头一皱,脸上也露出了一种慌色。

    这一件事,显然他也是没有算到的。

    “皇上如何处置?”姚广孝沉声问道。

    “王妃还有本王的三个儿子全部都被父皇带回应天为质了。”

    “而且还留下了三十个锦衣卫驻于府中。”

    “本王,这算是已经完了。”

    “争位?”

    “呵呵。”

    “以后本王能够保住全家性命就算不错了。”朱棣惨笑了一声。

    姚广孝闻言。

    没有说话。

    这一次真的是一个死局,似乎是真的没有任何破局之法了。

    只要朱元璋在一日。

    朱棣就永远翻不了身。

    除非是新皇登基恩泽,或许才有可能将徐妙云四人放回来。

    不过。

    这也是极难的。

    “此局,无法可破。”姚广孝叹了一口气。

    “在你推算下,在父皇之后会是朱允收继位?”朱棣抬起头,忽然开口道。

    “不错。”

    “皇上绝对会立朱允收。”

    “因为当初他就定下了立长的规矩,纵然朱允收是庶子出身,比不上朱允炀尊贵, 但只要皇上想,将朱允收之母扶为太子妃,朱允收就可成为嫡长子, 顺理成章。”

    “只要朱允收继位,就是燕王殿下的机会。”姚广孝十分肯定的道。

    听到这。

    朱棣却是再也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哈哈哈。”

    不过这笑声透彻了一种自我嘲讽,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