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170章 大逆不道?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170章 大逆不道?

    沐英笑了笑,转头看向了自己身旁的朱雄。

    校场上的五万将士目光立刻聚集在了朱雄身上,都是充满了好奇之意。

    对于大明的普通百姓来说,朱雄的名字或许记不了那么久,但是对于军中将士而 言,朱雄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经久不衰。

    从一个小兵开始,硬生生做到了现在的总兵之位,十八岁的正二品。

    如果是那些权贵之后,或许还会受人诟病,绝对是走后门登上这个位置的,但是朱 雄一个草根出身,拥有如今这地位是实打实从战场拼杀得来的。

    每一次立功都是可以经过兵部查询到的。

    所以在大明军中无数将士都是以朱雄为目标,也期待着如同朱雄一样为国立功, 一 步登天。

    “云南府将士们。”

    “我是朱雄。”

    “往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就与诸位将士共处一个军营了。”

    朱雄站出来,笑着拱手道。

    “见过朱将军。”

    五万将士带着敬畏之意的躬身拜下。

    别看着朱雄如此年轻,他可是二品总兵,乃是真正统领兵权的人物。

    他们可不得不敬。

    在军中,上官为尊,军令至上。

    “朱将军。”

    “本侯早就听说你统兵有防,往后时日就有劳你助本侯一起练兵了。”沐英笑着道。

    “求之不得。”朱雄笑道。

    如今安南和占城国还在激烈交战,大明是要进攻,但必须要等到一个合适的时机。

    他们损耗越大,对大明的好处也就越大。

    所以现在还不是直接出兵的时刻,而且还要等凉州军来。

    应天!

    议政殿内。

    “祖爷爷。”

    “你奏折还没有弄完吗?”

    “我好无聊了。”

    小文贤坐在了朱元璋面前的椅子上,晃悠着脚,小脸上尽是无聊的样子。

    “文贤啊,你都已经问了十五遍了,祖爷爷只剩下一点了。”

    “你再等一会。”

    “实在不行,你就找王爷爷带你先去。”朱元璋笑呵呵的道,语气里尽是溺爱。

    “不,我要等着祖爷爷一起。”

    小文贤十分倔强的道。

    “你这小子,好好。”

    “祖爷爷加快速度。”朱元璋笑呵呵的道。

    朱雄已经离开应天有大半个月了,朱雄一走,朱元璋就每天把小文贤接到了宫中, 也算是一个抚慰了。

    “那臭小子应该早就到了。”

    “也没看见给咱来一封信。”

    朱元璋一边处置, 一边对着王景弘抱怨道。

    “皇爷。”

    “朱雄一直都不喜欢在应天朝堂,如今到了云南,到了军营,那肯定是放飞了。”王 景弘笑着回道。

    “就那小子的性格,肯定是这样。”

    “没良心啊。”朱元璋无奈的摇了摇头。

    自己的这个孙子, 一听见战争两个字就好似猫看到了老鼠一样,那叫一个亢奋。

    “祖爷爷。”

    “我爹是不是去了很远的地方?”

    听到提起自己爹的名字,小文贤好奇的问道。

    “是啊。”

    “你爹那个没良心的,跑很远去了。”朱元璋笑着回道。

    “那我爹是不是飞过去的?”

    “上次爹爹带我飞了好一圈呢,好好玩。”

    “等下祖爷爷也带我飞好不好?”

    小文贤张大眼睛, 一脸期盼的看着朱元璋道。

    “飞?”

    一听这,朱元璋都忍不住的摇了摇头:“文贤啊,哪有会飞的人,你是不是做了什 么在飞的美梦啊。”

    “我爹爹就会飞,而且还带着我一起,比鸟都飞得高呢。”小文贤一脸认真的道。

    “哈哈。”

    “又在给你祖爷爷开玩笑了。”朱元璋笑了一声,没有放在心上。

    看着自己祖爷爷不信,小文贤还想要开口解释,他是真的飞起来了。

    这时。

    “皇爷。”

    “臣蒋琳待燕王妃,三位燕王公子求见。”

    蒋琳的声音忽然在殿外响起。

    闻声。

    原本还挂着笑容的朱元璋脸色也冷了下去。

    “进。”

    朱元璋道。

    王景弘立刻高喊道:“皇爷有旨,宣!”

    应声。

    蒋琳第一个走进来。

    徐妙云,还有她的三个儿子也都跟了进来。

    “参见皇上。”

    蒋琳直接跪下。

    “参见父皇。”

    “参见皇祖父。”

    徐妙云母子四人也都跪了下来。

    朱元璋目光一瞥,看着眼前的徐妙云四人,微微抬手。

    “谢父皇(皇祖父)。”徐妙云母子道谢道。

    蒋琳则是老实的站到了一边去。

    他们一站起来。

    看着坐在朱元璋旁边的两三岁小童,都是一愣。

    此刻小文贤也是睁大眼睛的看着他们。

    “妙云啊。”

    “你知道咱为何会让你们来应天吗?”

    徐妙云三个儿子也站在一旁,低着头,不敢直视。

    “老四,他惦记上了不属于他的东西。”

    “他还在咱的身边安插了耳目。”朱元璋冷冷的道。

    听到这话。

    徐妙云脸色一变,立刻跪了下来:“父皇恕罪。”

    朱高炽三兄弟也猛地跪下来,惶恐不已。

    这件事已经很大了。。

    “你见过一个黑衣和尚吗?”朱元璋又问道。

    徐妙云心底惶恐,她自然是见过的。

    而且在当初见到了他后,知道了他对自己夫君的蛊惑,她是抗拒的,同样也是对朱 棣规劝,但是后者根本听不进去。

    但是这件事。

    她是死也不能承认。

    否则别说是她,就算是她的三个儿子也要遭难。

    “臣妾没有见过。”徐妙云惶恐回道。

    “太子中毒,是一个黑衣和尚所为。”

    “老四,有很大的动机。”

    朱元璋冷幽幽的道。

    “父皇。”

    “燕王绝对不会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请父皇明鉴。”

    徐妙云跪在地上,为朱棣辩解。

    “大逆不道?”

    “他在咱身边安插耳目时,可曾想过大逆不道?”

    “此事,咱压下了。”

    “可如果传到了那些御史,那些言官的耳中,他们如若弹劾,此事就大了。”

    “这一次,让你们来应天,是咱给老四的一个警告。”

    “如若真的让咱查出来太子的毒与老四有关,咱不会放过他,哪怕他是咱的儿子。”

    “而且,咱当初也告诉他了,不是他的东西,那就永远不是他的。”

    “哪怕咱死了也一样。”朱元璋冷冷道。

    他的亲情,绝不是对待任何儿子都是如此的。

    闻言。

    徐妙云母子四人的心中都是一颤。

    他们自然能够明白朱元璋话语之中严厉无比的告诫。

    如若真的让他查出来了姚广孝的存在,他们一家就真的完了。

    最轻的下场都是被圈禁。

    “祖爷爷,不要生气了。”

    看着朱元璋这一脸愤怒冷漠的样子,小文贤凑上去,拍了拍朱元璋的背。

    听到文贤的声音。

    朱元璋那盛怒竟然立刻平息了下来。

    转过头。

    那冷漠的脸色也变得温和。

    “文贤。”

    “咱没有对你生气。”

    “乖。”

    说着。

    朱元璋一把抱起了文贤,直接放在了自己的腿上。

    “以后你们就住在应天的燕王府,禁足府中。”朱元璋冷漠的一挥手。

    “臣妾领旨。”

    徐妙云心中发颤的领旨。

    她自然明白。

    以后自己夫君不管做什么都得不到朱元璋的信任了,哪怕是没有查出姚广孝,没有 查出这下毒之人,被朱元璋如此厌恶,他也不可能翻身了。

    毕竟。

    朱棣可是诸皇子之中唯一一个敢在皇宫安插耳目的人。

    这是何其的胆大包天。

    随后。

    蒋琳直接带着徐妙云母子四人离开了大殿。

    大殿外。

    朱允收意气风发的走了过来。

    虽然在东宫被朱允炀压制,但是随着当日自己皇爷爷在朝堂上所言,要立长。

    如今满朝文武不知有多少人支持自己,哪怕自己在东宫被压制,朱允收也明白只要 自己被封为皇太孙,就是朱允炀的苦日子了。

    “燕王妃。”

    “朱棣的三个儿子。”

    “传言果然是真的,皇爷爷在宫中清理了一批太监宫女,传言有皇子的耳目,如今 看来就是这朱棣的。”

    “身为父君的弟弟,竟然还敢在皇爷爷身边安插耳目,真的是找死。”

    “如今他的妻儿都被带到了应天为质,以后朱棣翻不起什么浪了。”

    朱允收看到徐妙云母子,心底冷笑了一声。

    随后就向着议政殿外走去。

    “皇爷爷。”

    “允收求见。”

    朱允收恭敬喊道。

    殿内。

    听到朱允收的声音,朱元璋也是一愣,不过也没有多说什么。

    毕竟自己设的局,满朝都以为未来是朱允收为皇太孙。

    “进。”

    朱元璋平静道。

    朱允收快步走入了大殿内。

    恭恭敬敬的跪地行礼:“孙儿参见皇爷爷。”

    “允收啊,你来做什么?”朱元璋平淡的问道。

    “许久未曾来拜见皇爷爷了,今日来入宫向皇爷爷请安,也来看看父君。”朱允收抬起头,恭敬的道。

    在朱元璋面前,他表现的极为孝顺的样子,外人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这也是他母亲交代的, 一定要孝顺,让他皇爷爷满意,只要能够得到他皇爷爷的恩 宠,他的皇太孙之位就可稳如泰山。

    不过。

    当朱允收抬起头,看到了朱文贤。

    “又是他。”

    “怎么父皇对他儿子都如此恩宠?”

    每次看到朱文贤,朱允收心中就莫名有着一种不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