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 第186章 开疆扩土之喜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第186章 开疆扩土之喜

    而现在朱雄就算有地阶武技,似乎用处也并没有太大,因为他已经有了化骨绵掌, 金钟罩之内的武技,虽然没有地阶,但在这一个世界内可以傲视群雄。

    “主仆契约签订。”

    “孵化完成。”

    “宿主可以通过契约传达命令,并且风神翼龙可以感知宿主位置,宿主也可以感知 风神翼龙位置。”系统道。

    “自行掠食,暂时不用回来。”朱雄直接下达命令。

    现在亲卫看到了还可以,不要让外人看到了,这风神翼龙也可以说是一张底牌,任 何人都想不到的底牌,而且可以随叫随到的那种。

    “休息一下再说。”

    看着已经消失在眼前的风神翼龙,朱雄转身回到了营内,直接躺在了床榻上休息。

    正准备进入睡眠,没有多久。

    “朱将军,罗莹求见。”

    营帐外,传来了占城公主罗莹的声音。

    正在假寐的朱雄睁开眼睛,缓缓坐了起来。

    “进来吧。”

    朱雄平静的道。

    罗莹缓步走了进来,当看到朱雄后,她直接就走到了面前,跪了下来。

    “你这是做什么?”朱雄眉头一皱。

    “小女子已经知道了朱雄将军创下的战果了,胡家父子已经被朱将军所杀,安南大 军已灭。”

    “将军替我全家报了仇,小女子理当感谢将军。”罗莹抬起头,眼中尽是感激的道。

    “杀了胡家父子是我大明灭安南的必然,这算不得什么。”

    “只要公主完成承诺,助我大明掌控占城国土,这就算报答了。”朱雄平静的说道。

    但这时。

    罗莹缓缓的站起身来, 一双美目柔情似水的看着朱雄。

    忽然间。

    她直接向着朱雄走了过去,双手也在不自觉的有些动作,下一瞬,所有衣裳直接滑 落,全部呈现在了朱雄眼前。

    “你这是做什么?”朱雄表情一变。

    罗莹没有说话。

    直接向着朱雄扑了过去。

    “为报答将军大恩。”

    “小女子,愿以身相许……”

    罗莹温柔的说着,根本不等朱雄拒绝,直接紧紧抱住了朱雄。

    接下来。

    自然一切尽在不言中。

    大明都城,应天!

    奉天殿内。

    又是三日一次的例行朝会。

    文武百官启奏着国事,又由朝议由朱元璋定夺,再由各部呈奏,交给朱元璋盖印准 予。

    这也是一直以来的朝议章程。

    一切也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如今距离朱雄出征已经过去了近半载的时间,朝堂上也并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有的 就是支持朱允收的那些朝臣又先后提过两次早立皇太孙立国本之事,只不过都被朱元璋 搁置了。

    “好了。”

    “今日朝议,就到此吧。”

    “诸卿无本启奏了吧?”

    朱元璋俯瞰着朝堂,大声道。

    “臣等无本启奏。”

    满朝文武齐声道。

    朱元璋点了点头,正待开口宣布散朝。

    就在这时。

    殿外传来了一阵阵急促脚步声。

    “报。”

    “云南急报。”

    “兵部急送。”

    还未到奉天殿内,声音就已经传了过来。

    闻声。

    刚刚站起来的朱元璋立刻来了神采,立刻面带笑容的喊道:“宣,快宣进来。”

    每一次。

    只有得到了云南传回的战报,朱元璋才会真正的高兴, 一则是看着大明将士取得了 胜利,二则是自己孙子在战场上平安无事,这都是值得他庆幸的。

    “皇上有旨。”

    “宣急报使觐见。”王景弘大声道。

    应声。

    几个士兵快步走入了大殿内,这一切也是一改以往,竟然有三个急报兵回来了。

    一个背上背着一份军报。

    另外两人则是捧着两个盒子。

    “臣参见皇上。”

    三人入殿,直接跪拜了下来。

    “快快平身。”

    “战况如何?”

    朱元璋站着,笑着问道。

    “安南大捷。”

    为首的士兵大声禀告,随后取下了后背的军报,恭敬捧起:“此乃捷报,沐英侯爷 亲自撰写。”

    “呈上来。”

    朱元璋一挥手。

    王景弘立刻快步向着殿内走去。

    将捷报接了过来,立刻呈奏给了朱元璋。

    后者直接将封纸撕下,拿出了这军报。

    映入眼中。

    朱元璋的脸色以肉眼可见变得兴奋起来, 一脸的笑容。

    “好,好,好。”

    “太好了。”

    “朱雄,他没有让咱失望。”

    “咱大明将士也没有让咱失望。”

    “大捷,果然是大捷啊。”

    朱元璋放声大笑道。

    可想而知,这捷报上的内容有多么让朱元璋震动,让他表现出了如此狂喜。

    满朝文武全部都注视着朱元璋,每一个的眼中也都充满了好奇。

    “宣读吧。”

    “这可是我大明真正的大喜之事。”

    “开疆扩土之喜。”

    朱元璋大声笑道。

    直接将手中的捷报对着王景弘一递。

    王景弘恭敬接过来,将捷报打开,大声宣读道:“儿臣沐英拜上!”

    “不久前。”

    “我云南府兵与朱雄将军统领凉州七卫在安南都城合兵一处,安南国半数疆土已为我大明掌控,我军也开始进攻安南都城。”

    “但,由于安南胡家已知我大明攻势,紧急从占城调回大军回防,胡季声更调集了 二十多万大军镇守安南都城,此战,如若以常规手段强攻,我大明必损失惨重。”

    “为此。”

    “朱雄将军深思熟虑,料到胡季声会派人求和,在胡季声派人求和之际,朱雄将军 暂时以缓兵之计拖延,暗中命儿臣联系安南都城内陈氏皇帝,给予其承诺,里应外 合。”

    “五日后,朱雄将军下令,大军开始总攻,安南城内陈氏皇族则乘势动兵,制造了 些许乱象。”

    “朱雄将军亲领麾下亲卫,两万重甲步兵,数万攻城大军,在火炮掩护下,强攻安 南都城……”

    话到这里。

    特别是读到了朱雄亲自领兵,王景弘的话音都不由得一顿。

    “这臭小子,屡教不改。”

    朱元璋心底一惊,然后忍不住的暗骂道。

    显然。

    沐英在奏折上提及这一嘴,是故意的。

    毕竟这战报是要如实上报的,直接用剑斩开了城门,还直接用手将堵门的巨石都推 开了,沐英真的编都编不出,还不如直接上奏实情。

    毕竟欺君之罪可不小。

    沐英可不敢。

    反正如今都已经大胜了,这也是属于朱雄的真正大功。?

    “在朱雄将军的统领下,将士们悍勇无比。”

    “短短半个时辰,朱雄将军斩破城门,攻入城中。”

    “血战三天三夜。”

    “朱雄将军斩胡季声,斩其子胡汉苍,掌控安南都城。”

    “此战,我大明将士有所伤亡,具体还需统筹,但总计伤亡不会超过四万,斩敌超 十数万,俘获近十万,大胜!”

    “安南都城已定,接下来攻占安南全境,占城国全境,最多一年半载之内。”

    “儿臣沐英拜上。”

    王景弘大声宣读道。?

    听到这捷报内容。

    满朝大惊。

    “不愧是我妹夫,此番大战又立大功,快哉。”徐辉祖心底暗喜道。

    “朱雄兄弟,你真的羡煞旁人,如若有朝一日我能够文治如此,那该多好。”

    “可惜这一次没有与你一同出征,要不然你以武定,我方孝孺必会全力助大明掌控 这异域之地。”方孝孺也是无比感叹。

    “朱兄厉害。如此战果,皇上必然重赏重赐。”李景隆也暗想。

    朝堂上。

    与朱雄交好的人都是为朱雄感到高兴,那些与朱雄没有仇怨,没有相对的自然也是 被朱雄的战果所惊。

    当然 。

    一方喜一方忧。?

    孔纳等人则是心底充满了愤怒。

    “该死的朱雄,竟然又立下如此战功。可恨,可气。”

    “想要对付他,真的就只有以后允收公子封为皇太孙,甚至是继位才行了。”

    “朝堂之上,大明天下,你我之间只能存一。”

    “否则,只有你跪着向本官致歉。”

    孔纳心中充满恨意的想道。

    对于他而言,早就已经是和朱雄不死不休了。

    除非朱雄当着众人的面向着他下跪认错。

    否则他绝不会罢手。

    不过。

    这可能吗?

    一个世修降表的角色,还想被朱雄认错?

    不说朱雄不会,哪怕是从外人的角度来看,朱雄又何错之有?

    龙椅前。。

    看着满朝文武的惊骇模样,朱元璋的脸上则是浮起了一种得意之色。

    “这就是咱的孙子。”

    “勇武无比。”

    “如今更是为我大明开疆扩土了。”

    “两国疆域,千万人口,再过不久就将尽归我大明。”

    “咱,除了是开国之君,更是扩土之君。”

    “以后这功绩永存,咱孙儿的功绩也会永远记载在史册之上。”朱元璋一脸激动的想 到。

    这时。

    方孝孺站了出来,大声启奏道:“启奏皇上,朱将军为国立功,开疆扩土之功,理 当重赏!”

    “臣附议。”

    徐辉祖兄弟,李景隆。

    那些与朱雄交好的朝臣全部都站了出来附和。

    “启奏皇上。”

    “朱雄虽有功,但还算不上什么开疆扩土之功。”孔纳这时候站出来, 一脸正气的样 子。

    听到这话。

    朝堂上许多人都是不善的看着孔纳。

    如此大胜,如此大喜,他竟然还敢跳出来胡言乱语。

    原本还面带笑容的朱元璋此刻眉宇间也露出了冷意。

    “据臣所知。”

    “安南进攻占城, 一切都是因为胡家父子的缘故,与安南王族无关,这一次我大明 师出有名,平定安南叛逆,骤必可得到安南王族更为忠诚,而且占城国还有皇族,我大 明天军出兵,可为占城王族主持公道。”

    “如此一来,天下万邦都会被我大明所慑服,更加敬畏大明。”孔纳义正言辞的说 道。

    总结来说,他话里就透出了一个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