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华唐 第111章 恶臭权贵,通通挂路灯
只听这个问题,陈景恪就已经猜到他说的是什么了。
中医里面有两剂特殊的药方,一剂是伤寒论里的《桂枝汤》,一剂是出自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
桂枝汤对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发热都有疗效,这不是中医吹牛,而是用现代药物学进行验证过的。
除此之外还能治疗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所以桂枝汤又有千古第一名方之称。
然而因为二陈汤的出现,桂枝汤千古第一名方的地位被动摇了。
二陈汤最早是用来治疗痰浊的,后经过一代代医学家研究发掘,发现它拥有近乎无限拓展的能力。
到了后来发展成,只需要简单的增加药味就能治疗几乎所有的内科疾病。
所以后来就有了桂枝汤是虚假的千古第一名方,二陈汤才是真正的千古第一名方之说。
陈景恪制作中成药的时候,自然不会放过这两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名方。
只不过桂枝汤使用更简单一些,只要对症就可以开。
二陈汤很多时候要增加一些药味才行,需要辨证用药。
考虑到方便,他把二陈汤本身制作成了成药二陈丸,当做配伍之药使用。
需要用到二陈汤的时候,就直接开二陈丸和相应的药味做配伍就可以了。
姜子安大概率是被那一长串的配伍给吓到了。
一问之下果不其然,他问的就是这件事情。
当即就把二陈汤的药方、药理主治功能,以及各种配伍的应用都讲了一遍。
末了说道:“了解这种药就先从湿痰作为起点,想一想都有哪些病会引起湿痰症状,然后再针对这种病增加药味……”
“等你把湿痰研究通了,对这个药有了足够的认识,再去钻研理气和中……”
姜子安激动的道:“二陈汤真乃天下第一良方也,创出此方者当为我医家大贤也。”
他说的‘当为’不是‘应当是’,而是‘可以成为’的意思,可见他对这个药方的赞誉是多高。
之后他就坐回自己的位置继续琢磨二陈汤,虽然他精善耳目口鼻症,可并不代表不会治疗别的病。
中医大多都是全能,然后偏向某一方面。他因为家传原因,在耳目口鼻方面更有研究而已。
二陈汤虽然是治疗内科方面的方剂,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研究门槛。
另一边陈景恪也被《耳目精要》深深的吸引住了。
古代纸张宝贵,写书都讲究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医书也差不多,要用最少的字把意思表达出来。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很多地方会产生歧义。
比如着名的青蒿汤,这个算是被比较知名的错误了。
中国的蒿类植物有很多种,其中就有青蒿和黄蒿。
约莫在隋唐之前两种植物的名字是颠倒的,后来不知道为啥黄蒿改名叫青蒿,青蒿改名叫黄蒿。
但是医书却没有跟着更新,依然叫青蒿汤。关键那时候医书讲究微言大义,连个简图都没有。
于是一个误会就这么产生了,治疗疟疾的青蒿汤变成了无用的废方。
后人按照古方制取青蒿汤,根本就治不了疟疾。
很多医家对这个药方提出质疑,慢慢的青蒿汤无用就成了共识。
出于对先贤的尊重,后人并没有把这个药方从古书里删掉,而是保留了下来。
只是没有人再去提它了。
后来屠幼幼先生的团队为了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从古医书中把青蒿汤翻了出来。
然后把全国所有的蒿类植物都检测了一遍,才在黄蒿里发现了青蒿素。
然后在反向去调查推测,才破解了这个千年谜团。
出乌龙的药方不只是青蒿素一个,而是有很多。
连最不容易出歧义的药方都出了这么多问题,医理方面的问题就更多了。
多到了没有人帮忙解读,大多数人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甚至会出现,两本医书的记载解读出来后意思是相悖的,亦或是牛头不对马嘴。
但如果分开看,又会觉得都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让人怎么办?
这也是陈景恪看了那么多医书,对医理依然一知半解的原因,就连教他的老师也比他强不了多少。
但《耳目精要》不一样,这不是给外人看的医书,而是传家的宝贝。
所以写这本书的人根本就没有想着节约成本,甚至因为害怕后人读不懂其中的意思,不厌其烦的对每一个可能产生歧义的名词,都进行反复解释。
这么做虽然让这本书的厚度增加了几倍,变得罗里吧嗦。
可优点也同样明显,知识点很细,相当于是把知识点揉碎了送到嘴边。
看书的人能清楚的接收到写书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基本上不会产生歧义。
这本书虽然名为耳目精要,实际上介绍的不只是五官科的疾病,而是从整体开始做系统的介绍。
先让人对整个身体有了基本了解,然后再着重介绍五官方面的疾病。
包括患病的原因,治疗的方向,具体药方,不同症状的辨证用药等等。
身体是一个整体,很多时候五官方面的疾病,其实并不是五官自己出了问题。
很可能是五脏六腑等方面出了问题,只是症状体现在了五官方面。
想根治这种病,就要把五脏六腑那边调理好。
所以,这本书表面是治疗五官科的医书,实际上是一本内科医书。
凡是会造成五官出问题的疾病,都在他的治疗范围内。
而陈景恪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最基础的医理知识。
就像是在全真教时候的杨过,表面看背了一肚子的武功秘籍,可是却没有人告诉他最基础的‘练法’。
不懂练法背再多秘籍也没用,连门都进不去,一点内力都练不出来。
他背了一肚子的医书,医理方面的死知识也背了很多,可缺的恰恰就是解读的方法。
显得罗里吧嗦的《耳目精要》,恰好完美的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之前关于关于医理方面的种种疑惑,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解答,这让他如何能不高兴。
越看他就越兴奋,有时候看到高兴处,甚至会激动的击桉叫好。
蒙安、冯保、依荷等人见此就知道陈景恪获益匪浅,对他和太医署的人交换医术再无一丝芥蒂。
毕竟自家三郎的医术已经高到这种程度了,能让他再进一步的,显然对方拿出来的也都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那交换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陈景恪这么高兴是因为最基础的医理知识。
嗯,这么说也不对,医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核心的知识。
百分之九十九的医生都只会照方抓药,能掌握医理的凤毛麟角。
否则古中医理论也不会接近失传。
但陈景恪不是普通医生啊,他是创造了种种奇迹的名医,谁都想不到他竟然对医理一知半解。
就连姜子安都想不到这一点,看到陈景恪这么激动,他心里既骄傲又感慨。
骄傲的是,自家家传的医术获得了赞赏。
感慨的是,陈景恪医术都已经高明到这种程度了,有一点收获都高兴成这个样子。
这种学术态度实在太虔诚了,值得他学习。
……
并不是说看一遍《耳目精要》,他就能融会贯通成为神医什么的,这是不可能的。
学术讲究的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现在只是找到钥匙,有了‘发’的契机。
真正想要融会贯通,还需要他把《耳目精要》里的基础理论参透,然后再把之前学过的医理知识进行梳理。
等完成这一切,他才算是完成医理奠基,以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研究药方,而不是只能照方抓药。
不过不管怎么说,终于拿到了‘钥匙’他都非常激动,如饥似渴的研究里面的医理知识,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还好有了太医署的医官们帮他坐堂,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研究。
医官们也发现了他的异常,知道他必然是有大收获,也不禁为他感到高兴。
所以接下来几天他们也没有打扰陈景恪,主动揽下了所有的病人,让他能专心去研究。
对此陈景恪也非常感激,找了个机会把桂枝汤和二陈汤的详细配方,以及各种辩证用法写了下来,丢给他们研究。
众御医顿时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事实上就算陈景恪不给他们好处,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太医署、尚药局等医疗机构,正在联手解读《金贵要略》。
比起这部医家巨着,别的东西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双方而言这都是一次成功的合作。
……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三十日,也就是岁除。
陈景恪哪有心思过年,让蒙安他们自行去购置年货,顺便给每一位过来坐镇的御医都准备了一份礼物。
并且在他的强制要求下,除夕和春节前三天,大家都不用过来坐诊,好好在家里过年。
众人也半推半就的答应了下来。
实际上过年这几天病人数量明显减少,每天也就十来个。
而且都是附近的住户,病也不重,基本都是头疼脑热拉肚子之类的。
他只是看一眼,让去买成药回家吃就行了。
甚至蒙安和冯保自己就能开药。
他们跟着陈景恪这么多年,就算对医术不感兴趣,耳濡目染之下一些简单的疾病还是能看得出来的,照方抓药也能做到。
所以就算没有御医过来坐堂,他也不忙。
不过真正出乎他意料的还在后面,中午的时候一位内侍过来传旨,李世民让他去参加明天的大朝会。
陈景恪惊讶的道:“啥,圣人让我去参加大朝会?这……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医师,怎么有资格参加这种活动?”
那侍者摸了摸袖子里的金叶子,笑道:“医师说笑了,你可是长安名医,御医都要跟随你学习医术呢。”
夸了一句之后,他才说出原因:“朝廷每年都会邀请部分名流和古稀老人参加大朝会。”
“凭陈医师的医术和名气,被邀请参加也是符合规矩的。”
陈景恪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多谢相告,明日我一定准时到。”
然后那侍者留下一张类似请柬的东西离开了,这是明天出入皇城的凭证。
蒙安、冯保等人纷纷围了上来,一个个比他还要激动。
“三郎刚才那个人是宫里的内侍吗?”
“哇……三郎你要去参加大朝会了吗。”
“那可是大朝会啊……”
看着激动的众人,陈景恪完全能理解。
和平时入宫给皇帝看病不一样,今天日子特殊,能被邀请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这就相当于是前世国庆节那天,你家有至亲受邀登上城门楼,整个家族都会跟着一起高兴。
在安抚了一番众人后,陈景恪就出门准备去一趟张准上家。
虽然有请柬能通过皇城大门,但进去之后呢?
站在哪个位置,需要注意些什么,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他可一窍不通。
万一要是出了差错,会不会受罚且不去说,至少这个脸是铁定要丢的,所以有必要去找人打听一下。
路过延寿坊的时候,他又习惯性的往东南角那里看去。
宅院已经翻修一新,只有零星的工匠在做细节上的完善。
那个古池果然被高墙围了起来,成为了这家主人的私产。
站在外面远远看去,都能感受到它的富丽堂皇。
而且门口还停放着一辆豪华的车辇,有禁卫把守,想来应该是这家的主人来验收了。
陈景恪心中酸酸的吐槽:恶臭的权贵,将来通通挂路灯上。
又瞅了几眼,他才转头准备离去。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远处有清脆的声音喊道:“医师?陈医师?”
陈景恪疑惑不已,谁在喊我?这声音怎么有些耳熟?
转头看去,发现豪宅门口正有一个少女在朝他挥手。
再仔细一看,不是晋阳公主李明达还有谁。
见到真的是他,李明达也很高兴,朝他挥手道:“医师医师,我在这里。”
中医里面有两剂特殊的药方,一剂是伤寒论里的《桂枝汤》,一剂是出自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二陈汤》。
桂枝汤对几乎所有原因造成的发热都有疗效,这不是中医吹牛,而是用现代药物学进行验证过的。
除此之外还能治疗妊娠呕吐、多形红斑、冻疮、荨麻疹等属营卫不和者。
所以桂枝汤又有千古第一名方之称。
然而因为二陈汤的出现,桂枝汤千古第一名方的地位被动摇了。
二陈汤最早是用来治疗痰浊的,后经过一代代医学家研究发掘,发现它拥有近乎无限拓展的能力。
到了后来发展成,只需要简单的增加药味就能治疗几乎所有的内科疾病。
所以后来就有了桂枝汤是虚假的千古第一名方,二陈汤才是真正的千古第一名方之说。
陈景恪制作中成药的时候,自然不会放过这两种最常用也最有效的名方。
只不过桂枝汤使用更简单一些,只要对症就可以开。
二陈汤很多时候要增加一些药味才行,需要辨证用药。
考虑到方便,他把二陈汤本身制作成了成药二陈丸,当做配伍之药使用。
需要用到二陈汤的时候,就直接开二陈丸和相应的药味做配伍就可以了。
姜子安大概率是被那一长串的配伍给吓到了。
一问之下果不其然,他问的就是这件事情。
当即就把二陈汤的药方、药理主治功能,以及各种配伍的应用都讲了一遍。
末了说道:“了解这种药就先从湿痰作为起点,想一想都有哪些病会引起湿痰症状,然后再针对这种病增加药味……”
“等你把湿痰研究通了,对这个药有了足够的认识,再去钻研理气和中……”
姜子安激动的道:“二陈汤真乃天下第一良方也,创出此方者当为我医家大贤也。”
他说的‘当为’不是‘应当是’,而是‘可以成为’的意思,可见他对这个药方的赞誉是多高。
之后他就坐回自己的位置继续琢磨二陈汤,虽然他精善耳目口鼻症,可并不代表不会治疗别的病。
中医大多都是全能,然后偏向某一方面。他因为家传原因,在耳目口鼻方面更有研究而已。
二陈汤虽然是治疗内科方面的方剂,对他来说并没有什么研究门槛。
另一边陈景恪也被《耳目精要》深深的吸引住了。
古代纸张宝贵,写书都讲究言简意赅微言大义。
医书也差不多,要用最少的字把意思表达出来。
这么做的后果就是,很多地方会产生歧义。
比如着名的青蒿汤,这个算是被比较知名的错误了。
中国的蒿类植物有很多种,其中就有青蒿和黄蒿。
约莫在隋唐之前两种植物的名字是颠倒的,后来不知道为啥黄蒿改名叫青蒿,青蒿改名叫黄蒿。
但是医书却没有跟着更新,依然叫青蒿汤。关键那时候医书讲究微言大义,连个简图都没有。
于是一个误会就这么产生了,治疗疟疾的青蒿汤变成了无用的废方。
后人按照古方制取青蒿汤,根本就治不了疟疾。
很多医家对这个药方提出质疑,慢慢的青蒿汤无用就成了共识。
出于对先贤的尊重,后人并没有把这个药方从古书里删掉,而是保留了下来。
只是没有人再去提它了。
后来屠幼幼先生的团队为了寻找治疗疟疾的药物,从古医书中把青蒿汤翻了出来。
然后把全国所有的蒿类植物都检测了一遍,才在黄蒿里发现了青蒿素。
然后在反向去调查推测,才破解了这个千年谜团。
出乌龙的药方不只是青蒿素一个,而是有很多。
连最不容易出歧义的药方都出了这么多问题,医理方面的问题就更多了。
多到了没有人帮忙解读,大多数人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甚至会出现,两本医书的记载解读出来后意思是相悖的,亦或是牛头不对马嘴。
但如果分开看,又会觉得都有道理,在这种情况下让人怎么办?
这也是陈景恪看了那么多医书,对医理依然一知半解的原因,就连教他的老师也比他强不了多少。
但《耳目精要》不一样,这不是给外人看的医书,而是传家的宝贝。
所以写这本书的人根本就没有想着节约成本,甚至因为害怕后人读不懂其中的意思,不厌其烦的对每一个可能产生歧义的名词,都进行反复解释。
这么做虽然让这本书的厚度增加了几倍,变得罗里吧嗦。
可优点也同样明显,知识点很细,相当于是把知识点揉碎了送到嘴边。
看书的人能清楚的接收到写书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基本上不会产生歧义。
这本书虽然名为耳目精要,实际上介绍的不只是五官科的疾病,而是从整体开始做系统的介绍。
先让人对整个身体有了基本了解,然后再着重介绍五官方面的疾病。
包括患病的原因,治疗的方向,具体药方,不同症状的辨证用药等等。
身体是一个整体,很多时候五官方面的疾病,其实并不是五官自己出了问题。
很可能是五脏六腑等方面出了问题,只是症状体现在了五官方面。
想根治这种病,就要把五脏六腑那边调理好。
所以,这本书表面是治疗五官科的医书,实际上是一本内科医书。
凡是会造成五官出问题的疾病,都在他的治疗范围内。
而陈景恪最需要的,恰恰就是这种最基础的医理知识。
就像是在全真教时候的杨过,表面看背了一肚子的武功秘籍,可是却没有人告诉他最基础的‘练法’。
不懂练法背再多秘籍也没用,连门都进不去,一点内力都练不出来。
他背了一肚子的医书,医理方面的死知识也背了很多,可缺的恰恰就是解读的方法。
显得罗里吧嗦的《耳目精要》,恰好完美的帮他解决了这个问题。
之前关于关于医理方面的种种疑惑,都在这一刻得到了解答,这让他如何能不高兴。
越看他就越兴奋,有时候看到高兴处,甚至会激动的击桉叫好。
蒙安、冯保、依荷等人见此就知道陈景恪获益匪浅,对他和太医署的人交换医术再无一丝芥蒂。
毕竟自家三郎的医术已经高到这种程度了,能让他再进一步的,显然对方拿出来的也都是好东西。
既然是好东西,那交换也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他们根本就不知道,陈景恪这么高兴是因为最基础的医理知识。
嗯,这么说也不对,医理在任何一个时代都是最核心的知识。
百分之九十九的医生都只会照方抓药,能掌握医理的凤毛麟角。
否则古中医理论也不会接近失传。
但陈景恪不是普通医生啊,他是创造了种种奇迹的名医,谁都想不到他竟然对医理一知半解。
就连姜子安都想不到这一点,看到陈景恪这么激动,他心里既骄傲又感慨。
骄傲的是,自家家传的医术获得了赞赏。
感慨的是,陈景恪医术都已经高明到这种程度了,有一点收获都高兴成这个样子。
这种学术态度实在太虔诚了,值得他学习。
……
并不是说看一遍《耳目精要》,他就能融会贯通成为神医什么的,这是不可能的。
学术讲究的就是一个厚积薄发,现在只是找到钥匙,有了‘发’的契机。
真正想要融会贯通,还需要他把《耳目精要》里的基础理论参透,然后再把之前学过的医理知识进行梳理。
等完成这一切,他才算是完成医理奠基,以后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研究药方,而不是只能照方抓药。
不过不管怎么说,终于拿到了‘钥匙’他都非常激动,如饥似渴的研究里面的医理知识,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
还好有了太医署的医官们帮他坐堂,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研究。
医官们也发现了他的异常,知道他必然是有大收获,也不禁为他感到高兴。
所以接下来几天他们也没有打扰陈景恪,主动揽下了所有的病人,让他能专心去研究。
对此陈景恪也非常感激,找了个机会把桂枝汤和二陈汤的详细配方,以及各种辩证用法写了下来,丢给他们研究。
众御医顿时就觉得一切都值了。
事实上就算陈景恪不给他们好处,他们也不会说什么。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太医署、尚药局等医疗机构,正在联手解读《金贵要略》。
比起这部医家巨着,别的东西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不过不管怎么说,对双方而言这都是一次成功的合作。
……
时间不知不觉的流逝,很快就到了十二月三十日,也就是岁除。
陈景恪哪有心思过年,让蒙安他们自行去购置年货,顺便给每一位过来坐镇的御医都准备了一份礼物。
并且在他的强制要求下,除夕和春节前三天,大家都不用过来坐诊,好好在家里过年。
众人也半推半就的答应了下来。
实际上过年这几天病人数量明显减少,每天也就十来个。
而且都是附近的住户,病也不重,基本都是头疼脑热拉肚子之类的。
他只是看一眼,让去买成药回家吃就行了。
甚至蒙安和冯保自己就能开药。
他们跟着陈景恪这么多年,就算对医术不感兴趣,耳濡目染之下一些简单的疾病还是能看得出来的,照方抓药也能做到。
所以就算没有御医过来坐堂,他也不忙。
不过真正出乎他意料的还在后面,中午的时候一位内侍过来传旨,李世民让他去参加明天的大朝会。
陈景恪惊讶的道:“啥,圣人让我去参加大朝会?这……我就是一个普通的医师,怎么有资格参加这种活动?”
那侍者摸了摸袖子里的金叶子,笑道:“医师说笑了,你可是长安名医,御医都要跟随你学习医术呢。”
夸了一句之后,他才说出原因:“朝廷每年都会邀请部分名流和古稀老人参加大朝会。”
“凭陈医师的医术和名气,被邀请参加也是符合规矩的。”
陈景恪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多谢相告,明日我一定准时到。”
然后那侍者留下一张类似请柬的东西离开了,这是明天出入皇城的凭证。
蒙安、冯保等人纷纷围了上来,一个个比他还要激动。
“三郎刚才那个人是宫里的内侍吗?”
“哇……三郎你要去参加大朝会了吗。”
“那可是大朝会啊……”
看着激动的众人,陈景恪完全能理解。
和平时入宫给皇帝看病不一样,今天日子特殊,能被邀请那是身份地位的象征。
这就相当于是前世国庆节那天,你家有至亲受邀登上城门楼,整个家族都会跟着一起高兴。
在安抚了一番众人后,陈景恪就出门准备去一趟张准上家。
虽然有请柬能通过皇城大门,但进去之后呢?
站在哪个位置,需要注意些什么,具体流程是什么样的……他可一窍不通。
万一要是出了差错,会不会受罚且不去说,至少这个脸是铁定要丢的,所以有必要去找人打听一下。
路过延寿坊的时候,他又习惯性的往东南角那里看去。
宅院已经翻修一新,只有零星的工匠在做细节上的完善。
那个古池果然被高墙围了起来,成为了这家主人的私产。
站在外面远远看去,都能感受到它的富丽堂皇。
而且门口还停放着一辆豪华的车辇,有禁卫把守,想来应该是这家的主人来验收了。
陈景恪心中酸酸的吐槽:恶臭的权贵,将来通通挂路灯上。
又瞅了几眼,他才转头准备离去。
就在这时突然听到远处有清脆的声音喊道:“医师?陈医师?”
陈景恪疑惑不已,谁在喊我?这声音怎么有些耳熟?
转头看去,发现豪宅门口正有一个少女在朝他挥手。
再仔细一看,不是晋阳公主李明达还有谁。
见到真的是他,李明达也很高兴,朝他挥手道:“医师医师,我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