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致力于研究如何长生【快穿】 重生之我要当农场主(11)
实际上东北的土壤肥沃,兰芷采的这些,即使是中等大小的一朵蘑菇也有快一斤多,这一朵的蘑菇起码也能卖出个七毛钱,更别说是在鲜蘑菇稀少的现在。
兰芷的真诚让大娘多多少少承受了良心的压力,不过兰芷倒是没那么在乎少了的一两毛钱。
诚然如她所说,她没带秤也没带零钱,本来准备就不充足,能卖的出去已然是意外之喜。
在她查看的时候,摊前不知不觉安静下来,一抬头,那个她先前观察着的长衫男子就站在她的摊前。
“你这蘑菇……怎么卖?”
——
送走了大娘,兰芷眨眨眼,看到眼前的长衫男人正要俯下身来查看蘑菇的品质,她“欻——”地一下站起来,递给长衫男人。
“先生,您看——这是前几天刚去山上采的,还新鲜着呢。”
“哈,我可不是什么先生。”
长衫男人接过,凑近跟前嗅了嗅,然后翻来过去地打量。
兰芷说完这句话后,也知道多说多错,于是也就站在原地,等着长衫男人挑选。
她这东西本来就不多,即使就剩下一点也不愁卖,大不了拿回家吃就是了。因此对着男人反倒有着一股子其他摊主没有的坦然之感。
男人看了她几眼:“品相不错。在哪座山上挖采的?”
兰芷甩甩头:“我们那边的山没有名字。这蘑菇数量不多,就算您现在想去采也找不到多少。”
长衫男子低头笑笑:“难得见到这个时节还有这么好的山货。这些,我都要了。你开个价。”
刚刚兰芷与那大娘的对话好巧不巧正落入男人耳中。他只让兰芷开个价,就要买走她摊子上所有的东西。
兰芷也不管他到底是玩笑还是怎么样,略微思忖一下就报了价:“我这些东西不多,这些蘑菇约莫还有二斤多,算一块钱;松塔两毛一个,一共四个;榛子和松子这些,你给一块三,还有这些木耳。您也知道,这个季节的木耳最好,而且我的这些木耳表面有青色,底是灰白色,有光泽,朵大肉厚,膨胀性大,肉质坚韧,富有弹性。无没有污泥也没有虫牙印,不是人工培植的,纯天然有机……”
说起这个木耳兰芷就没完没了,全因为她还记得这木耳的采摘地点。先打出去名头,之后才好继续做买卖。
长衫男子饶有兴致地看着兰芷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家木耳的优点,突然问道:“你现在上学了吗?”
“……啊?”被打断的兰芷卡了壳,好久才说道,“上了学,现在六年级。”
“六年级……那也十二三了,年纪也正合适。”长衫男子点头,脸上带了一点笑,“你的东西我全买了,岁福,带着走吧。”
身后男人也看到这摊子上没有什么能打包的,随身翻出一个篮子把东西都放进去了,兰芷才慢慢把剩下的话说完:“……一斤木耳都能发出来十斤……这些我要两块钱…怎么样?”
“抹个零头。”这价钱是有点虚高了,不过让摊主报价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然而长衫男子的心已经不在这上面了,他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五块钱来捏在手心里交给兰芷。兰芷小心地塞进怀里。
这会儿摊子上的东西已经被岁福收的差不多了。她拾起地上的包袱布用力在一边抖了抖,站起身来,收拾好就准备走,不料长衫男子却叫住她:“小孩儿,你之后还出来摆摊吗?”
“摆。您如果觉着这秋木耳好的话,隔两天我再上山去采一些来卖。”
这小孩儿。先前不还说要是他们上山都找不着了么。
长衫男子摇头笑笑,问:“你想不想来城里上学?”
兰芷扭头看他,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
“那好,看在我让你早早收摊的份儿上,答应我一件事。七天以后,还在这个地方,带上你的父母来,我有事情想跟他们商量。”
兰芷往外挪着步子,记下这个位置,然后扭头对他说:“七天以后来我应该可以。只是要让父母来可能不太行。”
“我能做的了自己的主。”
小孩儿走远,长衫男子眼下带着些思索。
岁福说:“潘伯,真要让这个来路不明的孩子去陪小姐上学吗?”
“说什么呢,八字还没有一撇。”被叫潘伯的长衫男子矢口否认,只是话语中的反对意味没有那样明显。
“哦。”
——
手里的山货出了,兰芷身上的压力轻松了一些。
说实话,这些东西能卖到五块五的价钱,她也很是意外。
不过揣摩了一下那男子的态度,兰芷心知对方恐怕是心甘情愿当了这个冤大头,只因为他对自己恐怕也是别有所求。
管他呢,钱先到手了再说。
兰芷很快就把这个人抛到脑后。她在街上转着,寻人便问,很快就找到了县城重点小学的位置。
禾丰第一小学。
这座小学位于城西,和城东早市的距离实在不算近。日头高悬,现在已经到了中午,兰芷也没有吝啬,在街边给自己买了个芝麻盖火烧,就着凉水三下两下就解决了自己的午饭。
吃饱喝足,她开始沿着街边打听李云清一家到底在哪。
也算得上李云清他们幸运吧,还没等着兰芷把街坊邻居们都打听个遍,王淑兰推着小车迎面就撞见了兰芷和邻居大娘交谈。
“喏,你不就是找他们家去的嘛。这是李云清他媳妇儿,找她也一样。”大娘眼尖,打老远就看见王淑兰了,她给兰芷指了指,自己环着手臂倚在家门口。
兰芷没说自己的身份,被大娘当成是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说话也不怎么热情。不过怀揣着“说不定这人是李云清的什么私生女”的看热闹心理,她还是在原地站着,甚至等王淑兰靠近后主动打招呼:“诶,李家嫂子,这孩子上门找你们来了,;你看认识不?”
认识不?那可太认识了。
王淑兰把车停好,扭头一看,疑心是自己眼花:
原本应该在乡下待着的女儿怎么这时候跑到这里来了?!
兰芷的真诚让大娘多多少少承受了良心的压力,不过兰芷倒是没那么在乎少了的一两毛钱。
诚然如她所说,她没带秤也没带零钱,本来准备就不充足,能卖的出去已然是意外之喜。
在她查看的时候,摊前不知不觉安静下来,一抬头,那个她先前观察着的长衫男子就站在她的摊前。
“你这蘑菇……怎么卖?”
——
送走了大娘,兰芷眨眨眼,看到眼前的长衫男人正要俯下身来查看蘑菇的品质,她“欻——”地一下站起来,递给长衫男人。
“先生,您看——这是前几天刚去山上采的,还新鲜着呢。”
“哈,我可不是什么先生。”
长衫男人接过,凑近跟前嗅了嗅,然后翻来过去地打量。
兰芷说完这句话后,也知道多说多错,于是也就站在原地,等着长衫男人挑选。
她这东西本来就不多,即使就剩下一点也不愁卖,大不了拿回家吃就是了。因此对着男人反倒有着一股子其他摊主没有的坦然之感。
男人看了她几眼:“品相不错。在哪座山上挖采的?”
兰芷甩甩头:“我们那边的山没有名字。这蘑菇数量不多,就算您现在想去采也找不到多少。”
长衫男子低头笑笑:“难得见到这个时节还有这么好的山货。这些,我都要了。你开个价。”
刚刚兰芷与那大娘的对话好巧不巧正落入男人耳中。他只让兰芷开个价,就要买走她摊子上所有的东西。
兰芷也不管他到底是玩笑还是怎么样,略微思忖一下就报了价:“我这些东西不多,这些蘑菇约莫还有二斤多,算一块钱;松塔两毛一个,一共四个;榛子和松子这些,你给一块三,还有这些木耳。您也知道,这个季节的木耳最好,而且我的这些木耳表面有青色,底是灰白色,有光泽,朵大肉厚,膨胀性大,肉质坚韧,富有弹性。无没有污泥也没有虫牙印,不是人工培植的,纯天然有机……”
说起这个木耳兰芷就没完没了,全因为她还记得这木耳的采摘地点。先打出去名头,之后才好继续做买卖。
长衫男子饶有兴致地看着兰芷滔滔不绝地介绍自家木耳的优点,突然问道:“你现在上学了吗?”
“……啊?”被打断的兰芷卡了壳,好久才说道,“上了学,现在六年级。”
“六年级……那也十二三了,年纪也正合适。”长衫男子点头,脸上带了一点笑,“你的东西我全买了,岁福,带着走吧。”
身后男人也看到这摊子上没有什么能打包的,随身翻出一个篮子把东西都放进去了,兰芷才慢慢把剩下的话说完:“……一斤木耳都能发出来十斤……这些我要两块钱…怎么样?”
“抹个零头。”这价钱是有点虚高了,不过让摊主报价也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然而长衫男子的心已经不在这上面了,他伸手从袖子里掏出五块钱来捏在手心里交给兰芷。兰芷小心地塞进怀里。
这会儿摊子上的东西已经被岁福收的差不多了。她拾起地上的包袱布用力在一边抖了抖,站起身来,收拾好就准备走,不料长衫男子却叫住她:“小孩儿,你之后还出来摆摊吗?”
“摆。您如果觉着这秋木耳好的话,隔两天我再上山去采一些来卖。”
这小孩儿。先前不还说要是他们上山都找不着了么。
长衫男子摇头笑笑,问:“你想不想来城里上学?”
兰芷扭头看他,好一会儿,才点了点头。
“那好,看在我让你早早收摊的份儿上,答应我一件事。七天以后,还在这个地方,带上你的父母来,我有事情想跟他们商量。”
兰芷往外挪着步子,记下这个位置,然后扭头对他说:“七天以后来我应该可以。只是要让父母来可能不太行。”
“我能做的了自己的主。”
小孩儿走远,长衫男子眼下带着些思索。
岁福说:“潘伯,真要让这个来路不明的孩子去陪小姐上学吗?”
“说什么呢,八字还没有一撇。”被叫潘伯的长衫男子矢口否认,只是话语中的反对意味没有那样明显。
“哦。”
——
手里的山货出了,兰芷身上的压力轻松了一些。
说实话,这些东西能卖到五块五的价钱,她也很是意外。
不过揣摩了一下那男子的态度,兰芷心知对方恐怕是心甘情愿当了这个冤大头,只因为他对自己恐怕也是别有所求。
管他呢,钱先到手了再说。
兰芷很快就把这个人抛到脑后。她在街上转着,寻人便问,很快就找到了县城重点小学的位置。
禾丰第一小学。
这座小学位于城西,和城东早市的距离实在不算近。日头高悬,现在已经到了中午,兰芷也没有吝啬,在街边给自己买了个芝麻盖火烧,就着凉水三下两下就解决了自己的午饭。
吃饱喝足,她开始沿着街边打听李云清一家到底在哪。
也算得上李云清他们幸运吧,还没等着兰芷把街坊邻居们都打听个遍,王淑兰推着小车迎面就撞见了兰芷和邻居大娘交谈。
“喏,你不就是找他们家去的嘛。这是李云清他媳妇儿,找她也一样。”大娘眼尖,打老远就看见王淑兰了,她给兰芷指了指,自己环着手臂倚在家门口。
兰芷没说自己的身份,被大娘当成是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说话也不怎么热情。不过怀揣着“说不定这人是李云清的什么私生女”的看热闹心理,她还是在原地站着,甚至等王淑兰靠近后主动打招呼:“诶,李家嫂子,这孩子上门找你们来了,;你看认识不?”
认识不?那可太认识了。
王淑兰把车停好,扭头一看,疑心是自己眼花:
原本应该在乡下待着的女儿怎么这时候跑到这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