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妾自请废后 第192章 陛下在哪?
不敢看跪在地上的儿子,谢斐文颓败的闭上了眼睛,哑声道:“老臣明白。”
周朝运直起身,沉声道:“押下去。”
轮椅被推着转过去,御书房的大门被打开,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
跪在地上的谢洛书猛然抬头,声音嘶哑:“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为我和我娘考虑过分毫?”
谢斐文目光看着门外面,严冬惨切,寒气凛冽,面对儿子的质问他只有一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总要有牺牲。”
直到离去他都没有回头,他所做之事虽死不悔。
得到了答案,谢洛书心死的闭上了眼睛。
御书房的门紧闭,李公公守在门外,除了屋内的人,无人知晓接下来的谈话。
出宫时已经是傍晚,天色昏暗,路上大雪纷飞,街道上的人行路艰难。
厚厚的雪打湿了鞋袜,落在头上的雪融化成了冰冷的水从发间流下,滑过眼睛,谢洛书却毫无知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慢步前行。
在行色匆匆的百姓之间显得格格不入。
一路上都有百姓在议论今日之事。
“你们听说了吗,宁国公通敌叛国,谋害先帝,三日后处以极刑。”
有人不解:“堂堂国舅怎么会这么想不通?”
“谁知道呢。”
“听说他的罪行是谢世子亲手揭发的。”
“陛下还下旨嘉奖了谢世子,免去了谢家其他人的罪责。”
百姓纷纷赞叹:“谢世子当真是大义!”
谢洛书听着这些,心中越发惭愧。
这是陛下和王爷给他,给太后,给谢家留下的体面。
在雪地里走了太久,双腿冰冷麻木,直到走不动了,谢洛书才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双手垂在身侧,他缓缓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任由鹅毛大雪落在他的脸上。
靴子踩在雪地里发出沙沙声,一身青衫的海渡从他身后慢慢走近,最后在他身侧停下脚步,将手中的伞撑在了他的头顶。
睫毛颤抖,睁开双眸,视线交汇。
谢洛书低垂下头颅,失声痛哭。
路过的行人总是会被这场景所吸引,哪怕走远了也还是好奇的回头想在看一眼。
漫天大雪里,一把伞遮住了两个人,一个跪在地上痛哭,一个立在他身侧无声陪伴。
御书房内,御笔落在明黄色的卷轴上,慢而稳,每一个字都未有迟疑和犹豫。
周怀谦看着上面的内容,眉头紧锁:“你当真要如此?”
御笔未停,周朝运平静道:“皇叔将他留在朕身边是为了牵制宁国公,可朕不是。”
李公公捧着盒子将玉玺双手奉上。
骨节分明的手拿出盒子里面的玉玺沾了印泥,干脆利落的落在了卷轴上,眸中风云尽去只留沉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意已决。”
见他如此坚定,周怀谦最终没再说什么。
谢斐文说他们叔侄二人相像,可周怀谦明白,他这个侄儿比他好,也比皇兄更适合做一个皇帝
他有铁血手腕,也有皇兄的仁慈。
忽然有些明白皇兄离世时为何选了自己和沈柳章二人共同来辅佐他。
在九岁之前他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皇兄,一个是武安侯,九岁之后则是他和沈柳章。
他习得了每一个人的长处。
慈宁宫。
顾太医给床榻上昏迷不醒的太后把了脉,开了方子。
南善宜将太后的手放回锦被中,一边嘱咐一旁的银燕速去煎药。
顾太医站在一旁,叮嘱道:“太后这是怒火攻心所致昏厥。”
今日发生之事他也已经知晓,叹了口气,他正色道:“太后如今年事已高,万不可再受刺激。”
南善宜点头:“有劳了。”
玉佛姑姑将顾太医送走,南善宜坐在床榻边迟迟不见周朝运来,心中担忧,每隔一会就看向门口一次。
始终放心不下,她嘱咐季嬷嬷好生照看,自己起身出了屋外。
天已经黑了,不断的飘着雪。
正准备亲自去御书房看看,就看见沈云起从外面进来。
下意识望向他身后,却没有看见她想见的人。
待沈云起走近,她抬眸无声询问。
“陛下没过来。”看出来她想问什么,沈云起解释道。
他看向屋内:“太后怎么样了?”
南善宜摇了摇头:“不太好。”
白日就已经昏过一次了,醒来没多久就强撑着身体去了御书房,结果……
心里全是周朝运,她看向沈云起道:“他在哪?”
沈云起看向一旁的凌山:“带娘娘过去。”
南善宜看向旁边的玉佛姑姑:“姑姑留下来照看着。”
“是。”玉佛姑姑屈膝行礼。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沈云起微微点头:“去吧。”
南善宜没再停留,走下了院中,凌山为她撑着伞挡住了风雪。
月华色的裙摆在雪地里不断荡漾,头上的凤钗流苏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晃,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看着她渐渐加快的步伐,沈云起心中隐隐约约有些担忧,如今前路未知,两人越相爱,他便越害怕。
凌山领着南善宜走的路不是御书房。
她看了周围一眼:”陛下在哪?”
凌山的声音依旧没有什么起伏,却透露着尊敬:“陛下去了含元殿,不让人跟着。”
夜间宫道上的雪没有人清理,渐渐变厚,鞋袜有了些潮意,南善宜却不在意。
她更担心她的礼度。
他曾经多次和她提起他的舅父,说他待幼时的他极好。他不愿让朝臣出现在她面前,却愿意带她出宫去见宁国公。
她知道,那一定是为数不多让他看重的人。
先帝驾崩时他尚年幼,太后将大部分的母子情义给了二皇子,与他之间更多的是生疏客套,他亲缘本就单薄。
如今又被在乎之人如此狠心的背叛,她知道他远不像表面表现出来的那样冷静无谓。
只是他习惯了将一切藏在心底独自承受。
蹲在含元殿门口的格将看见由远及近的身影时激动起身,快步迎了上去:“娘娘。”
南善宜看着含元殿紧闭的大门,这里她只在大婚那天来过一次。
当时长长的龙尾道上站满了文武百官,他牵着她一步步走进殿内,行封后大典,坐在龙椅上共受世人跪拜。
周朝运直起身,沉声道:“押下去。”
轮椅被推着转过去,御书房的大门被打开,刺骨的寒风迎面而来。
跪在地上的谢洛书猛然抬头,声音嘶哑:“你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可为我和我娘考虑过分毫?”
谢斐文目光看着门外面,严冬惨切,寒气凛冽,面对儿子的质问他只有一句:“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总要有牺牲。”
直到离去他都没有回头,他所做之事虽死不悔。
得到了答案,谢洛书心死的闭上了眼睛。
御书房的门紧闭,李公公守在门外,除了屋内的人,无人知晓接下来的谈话。
出宫时已经是傍晚,天色昏暗,路上大雪纷飞,街道上的人行路艰难。
厚厚的雪打湿了鞋袜,落在头上的雪融化成了冰冷的水从发间流下,滑过眼睛,谢洛书却毫无知觉,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慢步前行。
在行色匆匆的百姓之间显得格格不入。
一路上都有百姓在议论今日之事。
“你们听说了吗,宁国公通敌叛国,谋害先帝,三日后处以极刑。”
有人不解:“堂堂国舅怎么会这么想不通?”
“谁知道呢。”
“听说他的罪行是谢世子亲手揭发的。”
“陛下还下旨嘉奖了谢世子,免去了谢家其他人的罪责。”
百姓纷纷赞叹:“谢世子当真是大义!”
谢洛书听着这些,心中越发惭愧。
这是陛下和王爷给他,给太后,给谢家留下的体面。
在雪地里走了太久,双腿冰冷麻木,直到走不动了,谢洛书才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双手垂在身侧,他缓缓仰头看着灰蒙蒙的天空,任由鹅毛大雪落在他的脸上。
靴子踩在雪地里发出沙沙声,一身青衫的海渡从他身后慢慢走近,最后在他身侧停下脚步,将手中的伞撑在了他的头顶。
睫毛颤抖,睁开双眸,视线交汇。
谢洛书低垂下头颅,失声痛哭。
路过的行人总是会被这场景所吸引,哪怕走远了也还是好奇的回头想在看一眼。
漫天大雪里,一把伞遮住了两个人,一个跪在地上痛哭,一个立在他身侧无声陪伴。
御书房内,御笔落在明黄色的卷轴上,慢而稳,每一个字都未有迟疑和犹豫。
周怀谦看着上面的内容,眉头紧锁:“你当真要如此?”
御笔未停,周朝运平静道:“皇叔将他留在朕身边是为了牵制宁国公,可朕不是。”
李公公捧着盒子将玉玺双手奉上。
骨节分明的手拿出盒子里面的玉玺沾了印泥,干脆利落的落在了卷轴上,眸中风云尽去只留沉稳:“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朕意已决。”
见他如此坚定,周怀谦最终没再说什么。
谢斐文说他们叔侄二人相像,可周怀谦明白,他这个侄儿比他好,也比皇兄更适合做一个皇帝
他有铁血手腕,也有皇兄的仁慈。
忽然有些明白皇兄离世时为何选了自己和沈柳章二人共同来辅佐他。
在九岁之前他受两个人的影响,一个是皇兄,一个是武安侯,九岁之后则是他和沈柳章。
他习得了每一个人的长处。
慈宁宫。
顾太医给床榻上昏迷不醒的太后把了脉,开了方子。
南善宜将太后的手放回锦被中,一边嘱咐一旁的银燕速去煎药。
顾太医站在一旁,叮嘱道:“太后这是怒火攻心所致昏厥。”
今日发生之事他也已经知晓,叹了口气,他正色道:“太后如今年事已高,万不可再受刺激。”
南善宜点头:“有劳了。”
玉佛姑姑将顾太医送走,南善宜坐在床榻边迟迟不见周朝运来,心中担忧,每隔一会就看向门口一次。
始终放心不下,她嘱咐季嬷嬷好生照看,自己起身出了屋外。
天已经黑了,不断的飘着雪。
正准备亲自去御书房看看,就看见沈云起从外面进来。
下意识望向他身后,却没有看见她想见的人。
待沈云起走近,她抬眸无声询问。
“陛下没过来。”看出来她想问什么,沈云起解释道。
他看向屋内:“太后怎么样了?”
南善宜摇了摇头:“不太好。”
白日就已经昏过一次了,醒来没多久就强撑着身体去了御书房,结果……
心里全是周朝运,她看向沈云起道:“他在哪?”
沈云起看向一旁的凌山:“带娘娘过去。”
南善宜看向旁边的玉佛姑姑:“姑姑留下来照看着。”
“是。”玉佛姑姑屈膝行礼。
兄妹二人对视一眼,沈云起微微点头:“去吧。”
南善宜没再停留,走下了院中,凌山为她撑着伞挡住了风雪。
月华色的裙摆在雪地里不断荡漾,头上的凤钗流苏随着她的走动轻轻摇晃,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看着她渐渐加快的步伐,沈云起心中隐隐约约有些担忧,如今前路未知,两人越相爱,他便越害怕。
凌山领着南善宜走的路不是御书房。
她看了周围一眼:”陛下在哪?”
凌山的声音依旧没有什么起伏,却透露着尊敬:“陛下去了含元殿,不让人跟着。”
夜间宫道上的雪没有人清理,渐渐变厚,鞋袜有了些潮意,南善宜却不在意。
她更担心她的礼度。
他曾经多次和她提起他的舅父,说他待幼时的他极好。他不愿让朝臣出现在她面前,却愿意带她出宫去见宁国公。
她知道,那一定是为数不多让他看重的人。
先帝驾崩时他尚年幼,太后将大部分的母子情义给了二皇子,与他之间更多的是生疏客套,他亲缘本就单薄。
如今又被在乎之人如此狠心的背叛,她知道他远不像表面表现出来的那样冷静无谓。
只是他习惯了将一切藏在心底独自承受。
蹲在含元殿门口的格将看见由远及近的身影时激动起身,快步迎了上去:“娘娘。”
南善宜看着含元殿紧闭的大门,这里她只在大婚那天来过一次。
当时长长的龙尾道上站满了文武百官,他牵着她一步步走进殿内,行封后大典,坐在龙椅上共受世人跪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