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洪荒:湮灭 > 第182章 计划行事

洪荒:湮灭 第182章 计划行事

    在现代都市的繁华背后,那些曾经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伟大人物依然被铭记于心。而如今,舜,这个新时代的领导者,正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挑战。

    洪水横行,肆虐着繁华的城市,人民的生活陷入困境。舜帝心急如焚,内心深处感同身受着百姓的苦难。在首都的大厦之中,他端坐如山,对着一众部门负责人沉声道:

    “黄河洪水已持续十多年,给市民带来无尽痛苦。因此,我决定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彻底治理黄河。”

    接过了先贤尧的重托,舜十几年来日以继夜地寻找治水之道,却始终未能找到完美的答案。他对不起尧的信任,也愧对人民的期望。

    每当想到自己坐拥权力,而民众却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舜帝便焦虑不安,食不甘味,夜不能寐。

    经过多次讨论,大家一致推选出一位名叫鲧的杰出专家,期待他能平息这场水患。鲧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立下誓言,必定会让洪水止步。

    然而,当他真正面对那犹如狂兽般的黄河,心中不由得一阵慌乱。但他已经向舜帝立下军令状,只能硬着头皮上阵。

    出乎意料的是,他真的找到了一个方法——建造千里防洪堤,试图将洪水分段阻挡,以保护城市不受侵扰。

    起初,他的方法看似奏效,舜帝为此赞誉有加,也让鲧稍稍松了口气。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堤坝内的积水日益增多,最终堤坝破裂,洪水更为疯狂地冲击着城市。

    因为治水不力,反而加剧了损失,鲧自觉愧对舜帝,自愿流放到偏远的山区自我惩罚。而在舜帝再次召开全国大会,寻求解胄方案之际,一则消息吸引了他的注意。

    “大人,最近我们发现有一位族人在洪水中漂泊,他在寻找解决洪水的办法。”

    舜帝闻言大喜,立刻派人把这位青年请来。经过询问,得知他竟是鲧的儿子,大禹。舜帝注视着英气勃勃的大禹,问道:

    “你父亲因治水不力,自愿接受惩罚,那你有什么办法能疏通这洪水呢?”

    大禹坚定地回答:“请您放心,我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父亲的方法有误。正如古人所言,堵不如疏。我已经有了新的想法,禹保证一定能治理好洪水,让人们过上安宁的生活。”

    虽然大禹出身平凡,但他的智慧和独特见解让人惊叹。经过数年的实地考察,他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治理方案,坚信只要照计划行事,洪水一定能被控制住。

    听到大禹的自信,舜帝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你尽管去执行,如果成功治理洪水,这城市的领导权就交给你。”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大禹带领团队深入研究洪水的流向,记录数据。经过规划,他们将泛滥的河水引向东西南北四大流域。

    仅仅用了五年时间,洪水就被成功控制。大禹的敬业和毅力成为了一代佳话,他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一心只为治理洪水。

    人们欢歌载舞,庆祝水患的平息,人们得以安居乐业。舜帝甚至选定了良辰吉日,准备将城市的领导权交给大禹。然而,就在此时,黄河的洪水再次暴发,引发山洪,滚滚而来,直扑城市。

    城市的领导者们脸色大变,恐慌席卷而来。洪水不是已经解决了吗?难道这是对我们人类的又一次打击?

    大禹的脸上闪过一丝难色。他坚信自己的治水方案无懈可击,洪水理应被控制。但为何黄河仍然波涛汹涌,且愈演愈烈?

    “会不会是自然灾害,或者是有人故意针对我们?”一位老资格的元老突然提出疑问。

    众人听闻此言,犹如醍醐灌顶般幡然醒悟过来,但内心却是愤怒和惊惧交加,情绪异常复杂。一时间,人群中骚动不安起来,许多人义愤填膺地叫嚷着一定要揪出这起事件背后的始作俑者,让其受到应有的惩罚。

    然而正在此时,天空突然变得阴沉昏暗,狂风大作,暴雨倾盆而下。伴随着一道耀眼的闪电划破天际,一位身着一袭白衣的青年如鬼魅般在疾风骤雨中从天而降。

    他身姿矫健,动作轻盈敏捷,仿佛踏风而来,瞬间便稳稳地悬浮于城市上空。

    这位神秘的青年面容英俊,眼神深邃而犀利,浑身散发出一种令人敬畏的气息。他静静地俯瞰着下方混乱不堪的人群,嘴角微微上扬,似乎对眼前发生的一切早已了然于心。

    他身着玄黄长袍,相貌堂堂,威严的气质引人注目。只不过,他的耳朵异常,竟然有六个。玄黄长袍人的出现立即吸引了全城的目光。

    “敢问仙长尊姓大名,此番前来有何贵干?”大禹连忙问道。

    “我乃青莲仙尊座下的青猿。”青年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