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水浒的医者 第679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得知又俘虏一个皇帝,还是个将死之人。王力不在意,通知公孙胜后就不管了。
这个牛鼻子听说这事后,跟火烧屁股一样,立即扔下所有事情就往南越国跑。
本来坐船会快些,但这货在船上焦急啊,非要到陆地上飞奔。看来这是遇到一个藏品,这智商也下降了。
这焦急赶路的样子很像后世的一只网红————“黔灵山断臂老表”。
可惜他刚出发两天,在南越国的小老头李乾德就挂了,还是自己撞墙自杀的。
他的死活梁山人都不在意,关键是尸体有人惦记。欧鹏知道公孙胜有这癖好,老道的面子也是要给的。但他没办法啊,怎么处理这尸体?这边可是很热的,不用两天就臭了………
他是没办法,但难不住李俊和童威童猛,这三货卖私盐的出身,他们让人把老头的内脏挖出来,再用盐给他腌起来。
这踏马不就是做咸肉的程序吗?可把别人恶心坏了,目睹这一切的欧鹏等人发誓,以后宁愿吃罐头也不吃咸肉了………
————
瞅着南越国的几个侯开始互相攻伐,这边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王力刚放下心来,西边又有乱子发生,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事情是这样的———原本王力就没计划让神彪军去打大宋,一直守着边境。
为了更好的利用河西走廊,王力在这边给安排了充足的货物,还调来石秀的叔叔过来主持生意上的事,换骆驼、皮革、黑白太监、波斯猫等等………
以前,西夏人占领河西走廊后,西夏由此切断了北宋的西北丝绸之路。
但西夏人收的税高,他本身也物产不丰,和大宋也是世仇。不但大宋的商人过不了这里,西域的商人要是和大宋做买卖也不想走这里。
后来商人们加上大宋朝廷的支持,发展出了另一条路,平行于甘肃河西走廊的另一条西北丝绸之路:从西安,天水,渭源,青唐(今西宁),黄头回纥,最后到达于阗或高昌。
(青塘-黄头回纥的丝绸之路大部分在祁连山以南,而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以北。青塘-黄头回纥的丝绸之路,实际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宋云等人从吐谷浑走过的一条路。)
两条路并行,互不干扰,都有络绎不绝的商人,大宋的丝绸走另一边,西夏的商品走这边,也算是平衡的。
现在有了神彪军,这里也有来自梁山的优质货物,商人们又不傻,还是觉得河西走廊方便啊,还不用去大宋,也有丰富的货物,大宋的商人也不用绕路。
梁山和西夏人也不一样,他们是尊重商人的,不管哪国的商人,只要按规矩交税,就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于是乎,先驱者短时间内就发现了这里,商人们随之蜂拥而至。
可这边通了,那岂不是另一边吐蕃和黄头回纥那边的新丝绸之路就没用了吗?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因此惹恼了六谷吐蕃和回纥人,青塘吐蕃也蠢蠢欲动。
这帮人抢劫惯了,以前西夏人把他们打怕了,有西夏人震慑着他们不敢动弹。又和大宋共享着新丝绸之路,他们也很是老实。
神彪军过来没搭理他们,专心控制着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
为了利益,他们一开始只是挑事,杨志都是安抚的,毕竟实在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可黄头回纥还没有所动作,六谷吐蕃这帮家伙就觉得神彪军好欺负,经常过来滋事,还在梁山境内抢劫来往商人。
这有什么好说的,杨志决定教教他们怎么做人………
在前唐,吐蕃帝国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唐朝和吐蕃相爱相杀了一百多年,两大政权互有胜负。
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吐蕃趁机占领了唐朝的安西、陇右等地区,甚至曾经攻下了唐帝国的首都长安。
但是吐蕃内部的基础并不稳固,各个派系的斗争很尖锐。公元842年,也就是唐朝后期,吐蕃大赞普被杀。这位大赞普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已经成年的养子,另一个是才几个月大的亲生儿子。
到底应该由哪位王子继位,吐蕃内部出现了激烈的争论,随后爆发了长期的内战。
所以现在的吐蕃还是各自为政,连自保都是问题,青塘吐蕃现在更是名义上归服了大宋,首领是大宋节度使。
(说是归服,但实力强了就造反,被打残了就在大宋这里喊爹。
大宋也不是纯傻子,开始在这些边民中征募弓箭手,这些边民应募为弓箭手后,每人授田两顷,出战马者三顷,并且蠲免租税,粮食收成归己所有,不仅生产积极性踊跃,更可以实现当地兵民合一,自给自足。
种家军里就有五千这样的番兵,战斗力很是强悍,折家、姚家等都有一定数量的番兵。
大宋一直在挖墙脚,这使得吐蕃一直统一不了,即便偶尔硬一回,但早泄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打着打着就没人了………
西夏人给不了他们这样的待遇,多是强制性的,画大饼也行。梁山也能给,青塘那边也在挖他们墙脚。不过,梁山要人很挑剔而已,效果不如大宋………)
西夏人知道他们什么德行,关键时刻画大饼就行了,所以在这边的驻军只有三万人,还大部分是防御着回纥和回鹘,由此也能看出他们现在是多么不堪,西夏人都看不起他们………
杨志懒得出手,孙立和一个副都指挥使拓俊臣领着五千新加入的骑兵过去,就当练兵了。
三天横扫了十几个部落,抢了数万头牛羊,两千匹马,俘虏上万人口。逃跑的也有不少,也没管他们,神彪军不想把战事扩大。
没想到此战非但没有震慑住吐蕃,还让人家六谷吐蕃觉得这耽罗国人这战斗力不行,五千大军对他们来说不少了。
这么多人打我们十几个小部落,还跑了这么多人。嗯,他们不配拥有河西走廊。
于是,吐蕃六谷部首领毕斯布结联合黄头回纥和高昌回鹘的喝里可汗筹集了六万人,计划打一下甘州。
前些年,这些个势力和高丽一样,同时拥有两个爹,大宋和大辽都是他们的宗主国,黄头回纥还依附于西州回鹘,两个爹加一个爹中爹(人家没叫爷爷)。
他们又都看西北小霸王西夏不爽,一直联合着扼制西夏,主要是争夺两条丝绸之路上的生意。
耽罗国接连占领辽国和西夏后,他们也没什么表示,只拿着土特产朝贡过一次,乐和在王力的授意下给的回礼也是相对寒酸了些。
不但和以前的大辽和大宋给的回礼没法比,连西夏的回礼都不如。
其实,这也只是在他们眼里寒酸,在王力看来,这回礼很有纪念意义嘛。
王力一人给了他们一套梁山才出来的货币,这泥马可是梁山借壳上市的耽罗国时期的货币,是注定稀有的啊,以后的升值空间很大的啊。
我踏马给大宋的礼物都是这东西,赵佶没说啥,你们怎么还挑上理了?
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了音讯,西夏即将灭亡他们还蠢蠢欲动。梁山墨迹半天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西夏灭掉,又快速接手防线,他们才退去。
不说他们没反应过来,就是驻守在这里的党项人也没反应过来…………
为了应对这六万人,杨志这次决定精锐尽出,干脆利落的的击败这六万人。
他只选了三万人,外加六个都指挥使,两个副总管和杨志本人,剩下一个段景柱带着十二个副都指挥使防守。
杨志感觉自己已经够慢的了,两千里的防线上抽调三万精锐过来集结完毕,又等了两天,这六万联军才磨磨蹭蹭的过来。
这要是偷袭的话,早灭他们几回了,这不是想一次性打服他们吗,才硬等到现在………
…………
这个牛鼻子听说这事后,跟火烧屁股一样,立即扔下所有事情就往南越国跑。
本来坐船会快些,但这货在船上焦急啊,非要到陆地上飞奔。看来这是遇到一个藏品,这智商也下降了。
这焦急赶路的样子很像后世的一只网红————“黔灵山断臂老表”。
可惜他刚出发两天,在南越国的小老头李乾德就挂了,还是自己撞墙自杀的。
他的死活梁山人都不在意,关键是尸体有人惦记。欧鹏知道公孙胜有这癖好,老道的面子也是要给的。但他没办法啊,怎么处理这尸体?这边可是很热的,不用两天就臭了………
他是没办法,但难不住李俊和童威童猛,这三货卖私盐的出身,他们让人把老头的内脏挖出来,再用盐给他腌起来。
这踏马不就是做咸肉的程序吗?可把别人恶心坏了,目睹这一切的欧鹏等人发誓,以后宁愿吃罐头也不吃咸肉了………
————
瞅着南越国的几个侯开始互相攻伐,这边的事情算是告一段落。王力刚放下心来,西边又有乱子发生,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事情是这样的———原本王力就没计划让神彪军去打大宋,一直守着边境。
为了更好的利用河西走廊,王力在这边给安排了充足的货物,还调来石秀的叔叔过来主持生意上的事,换骆驼、皮革、黑白太监、波斯猫等等………
以前,西夏人占领河西走廊后,西夏由此切断了北宋的西北丝绸之路。
但西夏人收的税高,他本身也物产不丰,和大宋也是世仇。不但大宋的商人过不了这里,西域的商人要是和大宋做买卖也不想走这里。
后来商人们加上大宋朝廷的支持,发展出了另一条路,平行于甘肃河西走廊的另一条西北丝绸之路:从西安,天水,渭源,青唐(今西宁),黄头回纥,最后到达于阗或高昌。
(青塘-黄头回纥的丝绸之路大部分在祁连山以南,而河西走廊在祁连山以北。青塘-黄头回纥的丝绸之路,实际是南北朝时期北魏宋云等人从吐谷浑走过的一条路。)
两条路并行,互不干扰,都有络绎不绝的商人,大宋的丝绸走另一边,西夏的商品走这边,也算是平衡的。
现在有了神彪军,这里也有来自梁山的优质货物,商人们又不傻,还是觉得河西走廊方便啊,还不用去大宋,也有丰富的货物,大宋的商人也不用绕路。
梁山和西夏人也不一样,他们是尊重商人的,不管哪国的商人,只要按规矩交税,就能保证他们的安全。
于是乎,先驱者短时间内就发现了这里,商人们随之蜂拥而至。
可这边通了,那岂不是另一边吐蕃和黄头回纥那边的新丝绸之路就没用了吗?俗话说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因此惹恼了六谷吐蕃和回纥人,青塘吐蕃也蠢蠢欲动。
这帮人抢劫惯了,以前西夏人把他们打怕了,有西夏人震慑着他们不敢动弹。又和大宋共享着新丝绸之路,他们也很是老实。
神彪军过来没搭理他们,专心控制着河西走廊的丝绸之路………
为了利益,他们一开始只是挑事,杨志都是安抚的,毕竟实在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可黄头回纥还没有所动作,六谷吐蕃这帮家伙就觉得神彪军好欺负,经常过来滋事,还在梁山境内抢劫来往商人。
这有什么好说的,杨志决定教教他们怎么做人………
在前唐,吐蕃帝国是一个不可小觑的对手。唐朝和吐蕃相爱相杀了一百多年,两大政权互有胜负。
在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的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吐蕃趁机占领了唐朝的安西、陇右等地区,甚至曾经攻下了唐帝国的首都长安。
但是吐蕃内部的基础并不稳固,各个派系的斗争很尖锐。公元842年,也就是唐朝后期,吐蕃大赞普被杀。这位大赞普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已经成年的养子,另一个是才几个月大的亲生儿子。
到底应该由哪位王子继位,吐蕃内部出现了激烈的争论,随后爆发了长期的内战。
所以现在的吐蕃还是各自为政,连自保都是问题,青塘吐蕃现在更是名义上归服了大宋,首领是大宋节度使。
(说是归服,但实力强了就造反,被打残了就在大宋这里喊爹。
大宋也不是纯傻子,开始在这些边民中征募弓箭手,这些边民应募为弓箭手后,每人授田两顷,出战马者三顷,并且蠲免租税,粮食收成归己所有,不仅生产积极性踊跃,更可以实现当地兵民合一,自给自足。
种家军里就有五千这样的番兵,战斗力很是强悍,折家、姚家等都有一定数量的番兵。
大宋一直在挖墙脚,这使得吐蕃一直统一不了,即便偶尔硬一回,但早泄问题一直解决不了,打着打着就没人了………
西夏人给不了他们这样的待遇,多是强制性的,画大饼也行。梁山也能给,青塘那边也在挖他们墙脚。不过,梁山要人很挑剔而已,效果不如大宋………)
西夏人知道他们什么德行,关键时刻画大饼就行了,所以在这边的驻军只有三万人,还大部分是防御着回纥和回鹘,由此也能看出他们现在是多么不堪,西夏人都看不起他们………
杨志懒得出手,孙立和一个副都指挥使拓俊臣领着五千新加入的骑兵过去,就当练兵了。
三天横扫了十几个部落,抢了数万头牛羊,两千匹马,俘虏上万人口。逃跑的也有不少,也没管他们,神彪军不想把战事扩大。
没想到此战非但没有震慑住吐蕃,还让人家六谷吐蕃觉得这耽罗国人这战斗力不行,五千大军对他们来说不少了。
这么多人打我们十几个小部落,还跑了这么多人。嗯,他们不配拥有河西走廊。
于是,吐蕃六谷部首领毕斯布结联合黄头回纥和高昌回鹘的喝里可汗筹集了六万人,计划打一下甘州。
前些年,这些个势力和高丽一样,同时拥有两个爹,大宋和大辽都是他们的宗主国,黄头回纥还依附于西州回鹘,两个爹加一个爹中爹(人家没叫爷爷)。
他们又都看西北小霸王西夏不爽,一直联合着扼制西夏,主要是争夺两条丝绸之路上的生意。
耽罗国接连占领辽国和西夏后,他们也没什么表示,只拿着土特产朝贡过一次,乐和在王力的授意下给的回礼也是相对寒酸了些。
不但和以前的大辽和大宋给的回礼没法比,连西夏的回礼都不如。
其实,这也只是在他们眼里寒酸,在王力看来,这回礼很有纪念意义嘛。
王力一人给了他们一套梁山才出来的货币,这泥马可是梁山借壳上市的耽罗国时期的货币,是注定稀有的啊,以后的升值空间很大的啊。
我踏马给大宋的礼物都是这东西,赵佶没说啥,你们怎么还挑上理了?
之后他们就再也没有了音讯,西夏即将灭亡他们还蠢蠢欲动。梁山墨迹半天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把西夏灭掉,又快速接手防线,他们才退去。
不说他们没反应过来,就是驻守在这里的党项人也没反应过来…………
为了应对这六万人,杨志这次决定精锐尽出,干脆利落的的击败这六万人。
他只选了三万人,外加六个都指挥使,两个副总管和杨志本人,剩下一个段景柱带着十二个副都指挥使防守。
杨志感觉自己已经够慢的了,两千里的防线上抽调三万精锐过来集结完毕,又等了两天,这六万联军才磨磨蹭蹭的过来。
这要是偷袭的话,早灭他们几回了,这不是想一次性打服他们吗,才硬等到现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