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战:虎狼百万出太行 > 第391章 兵强马壮的四军

抗战:虎狼百万出太行 第391章 兵强马壮的四军

    还有一方面,他们的火炮工厂,生产的火炮太多,而楚天的部队,在经过整编之后,炮兵已经得到极大增强,却还是有不少的火炮,被放在仓库里面吃灰。

    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支援给八路军,让他们拿来顶住太原方向的鬼子。

    “往后的战斗,通力协作啊。”

    楚天语重心长地说道。

    现在双方的信任度已经很高了,毕竟在之前的联合作战之中,他们都可以说是倾尽全力。

    送走陈旅长之后,楚天便开始计算自己手头可用的兵力。

    八路军到时候调过来的20个团,这倒是一股不小的力量,至少也有三四万人。

    到时候主要作为机动部队,或者是让他们去迂回到日军的后方,袭击日军的补给线,炮楼,牵制日军精力。

    不管哪种安排,对于楚天来说,这都是一股不错的力量。

    之前并肩作战的时候,楚天也见识过八路军的战斗力。

    虽说整体的装备略差,军事素养相对来说也偏差。

    可一段时间的战斗经验积累,让这些八路军战士们的成长相当的迅速。

    正因如此,现在的八路军部队,已经相当值得信赖。

    对于楚天来说,八路军的部队,虽然不擅长攻坚作战,也不擅长机械化作战,但是对于游击战,运动战颇有心得,在阵地防御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咱们现在有多少人马?”

    楚天看着地图,问一旁的书生道。

    书生大概思索一番,便开始汇报他们各个部队的人数。

    现在的楚天,麾下的四军,已经具有相当的规模了。

    为了方便调动指挥,楚天部队番号,虽然是第四军,但是军以下就直接是旅,然后是一个个作战团。

    这主要是为了快速反应,如果多了师一级的话,那部队指挥起来,反倒没有那么灵活。

    在白云山一带,他们有三个警备旅。

    第一警备旅,一般是楚天兼任旅长,直接指挥,是精锐之中的精锐,战斗力很强,人数在一万人上下。

    第二警备旅,则是陈进担任指挥官,人数也有一万人。

    第三警备旅,旅长是张长胜。

    主要的士兵构成,都是招降过来的伪军,人数较多,足足有一万五千多人。

    不过这支部队,被重新整编过,中层和基层的指挥官,基本都被换了一个遍。

    主要是处于基层战斗力提升的考虑,还有一点,则是加强对于这个旅的控制。

    当然,旅长的位置,还是留给了张长胜。

    所有的警备旅,都是合成化部队,五脏俱全。

    其编制往往包括,一个坦克团,一个步兵团,一个汽车团,一个炮兵团,还有一些工兵部队等等,基本维持住一万人左右。

    除了三个警备旅,就是他们的坦克部队了。

    第一装甲旅,由书生担任,人数上万,同时还有大量的装甲车,坦克,以及其他运输车辆等等。

    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战场突击,将最难啃的硬骨头,尽数啃下来。

    第二装甲旅,旅长胡老六,本质上是将原本的一些步兵部队,直接改造成为装甲部队,人数也有一万人左右。

    这两支装甲部队,是楚天手中的绝对王牌。

    每支装甲旅,都拥有大量的装甲车,坦克,每个装甲旅还有大量的卡车,保证其在战场的后勤补给,以及快速机动。

    在组建两支装甲旅的过程之中,楚天才算是深刻理解,为什么军队的机械化相当困难。

    原因非常简单,太费钱了。

    就是对面的日军部队,在武器装备层面,已经是亚洲顶尖了,整个二战打下来,也没有实现部队机械化。

    整个日本陆军的水平,仍旧停留在摩托化,还有骡马化的水平。

    归根到底,就是因为太烧钱,烧资源,没有那么多的坦克和装甲车供给使用。

    例如书生指挥的第一装甲旅,全旅坦克100辆,装甲车100辆,各种通信指挥车辆,侦查车辆30辆,用于后勤保障运输的卡车500辆。

    若是行军作战,每天燃烧的油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好在目前系统奖励的油料较多,可以满足楚天装甲部队的日常消耗和作战需要。

    不过楚天也知道,往后自己的装甲部队规模越来越大,只是指望着系统奖励的燃油,肯定是不够的,必须要找到一处自己的油田,然后进行开发才行。

    目前楚天的工厂,还不具备生产这些武器装备的能力,基本都是缴获的日军的坦克,装甲车,以及卡车,还有系统奖励。

    除了两个装甲旅之后,还有一个炮兵旅,下辖5个炮兵团,包括两个重炮团,山炮团,火箭炮团等等,指挥官邱胜。

    其中重炮团,使用的都是155以上口径的火炮。

    除了系统奖励的榴弹炮之外,就是缴获日军的重榴弹炮等武器。

    至于山炮团,则是普遍装备中小口径的火炮,最大的特点就是机动灵活,支援速度快,可以适应多种地形的作战。

    火箭炮团,则是之前系统奖励的多管火箭炮,尤其是105mm的多管火箭炮,成为整个火箭炮团的中流砥柱。

    这支部队的远程覆盖打击能力极为强大,而且火箭弹装药量要比寻常的炮弹大很多。

    一次火箭弹的火力覆盖,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毁伤效果。

    整个炮兵旅,相比于日军,最大的优势并不是火炮口径和射程等方面,而是信息化指挥程度。

    他们往往可以使用无人机,对后方炮兵打击进行引导,从而极大提高炮击的准确率,提高火炮打击效率。

    还有一个摩托化步兵旅,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石头。

    主要是以石头的突击队作为骨干力量组建起来,同时还抽调了许多精兵强将补充。

    这支部队装备了大量的全地形车,摩托车等等,可以快速机动反应,随时驰援多个方向的部队,编制人员也有万人左右。

    最大的特点,便是机动性,突击能力很强,对于野战之中的日军部队,可以造成极大地伤害,同时也可以用极快的速度,支援到战场的各个角落。

    还有一支山地旅,指挥官关二,人员编制最多,足足有三万人。

    这支部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合成化部队,往往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使用。

    整个山地旅,包括了装甲部队,炮兵部队,工兵部队,甚至是特种部队等等,可谓五脏俱全。

    除了这些常规部队之外,还有一支防空导弹旅,主要负责防空。

    他们拥有防空导弹系统,还拥有大量的单兵防空导弹,以及自行高射炮等武器,在战时会被分散使用,进入到各处战场。

    部队指挥官,则是由楚天兼任。

    最后就是空军部队。

    核心的装备和人员,还是之前攻击涞源机场的时候,缴获的大批日军战斗机和轰炸机。

    除此之外,他们在繁峙县作战的时候,八路军曾经攻占下来了阳明堡机场,缴获了不少日军战斗机和轰炸机。

    这一批战斗机和轰炸机,后来都通过武器交换的方式,来到了楚天这里。

    八路军也想要组建自己的空军部队,但是奈何实在缺乏人才,这些飞机他们也没办法进行保养和维护。

    所以索性拿着这些战斗机和轰炸机,直接和楚天换了武器弹药,还有大量的药品。

    目前整个空军部队有战斗机100架,轰炸机70架,运输机50架,还有侦察机15架。

    特种部队则进行了几次改编。

    将原来的神枪营,雪狼特战大队,直接进行合并。

    一共有三支。

    第一大队指挥官陈小五,第二大队指挥官苏洛,第三大队指挥官宁缺。

    其中第一大队和第二大队,直接归属军部指挥,第三大队则属于关二的山地旅指挥。

    总人数在1500人上下。

    除了这些常规部队之外,还有工兵部队,侦察部队,情报部队如暗部等等。

    算起来,目前楚天手头兵力,已经达到十二万人左右。

    加上八路军未来支援过来的三四万人,至少也能有十五万人以上的兵力。

    虽说相比于日军来说,还是有些不够看,可至少不会太过悬殊。

    “这还没有算上预备役,还有新兵营的那些士兵。

    还有各个县城的治安部队,把他们也算上的话,至少还能凑出四万人左右的部队。”

    书生这样说着,其实反倒觉得人不太够了。

    “不过,隔壁的八路军,人员的发展速度可是比咱快多了。

    光一个386旅,这小半年时间,人数就暴增了两万多人。

    这还不算其它部队,要是算上的话,八路军只是在繁峙,还有代县一带的兵力,就得有二十多万。

    他们在日军后方还有这么多根据地,那么多游击队,发展的也很不错。”

    楚天却道:

    “兵不在多,而在精,更何况,我们派遣到敌人后方的部队,也有了不小的发展。

    整体的兵力规模,也扩充了不少,虽说现在还不成气候,可假以时日,他们也能成为小鬼子身上的一根刺。”

    两人正在说话的时候,小结巴急匆匆地跑进来道:

    “报·····报告,苍·····苍龙岭外围,发现大批日军部队集结。”

    听到这话,楚天和书生两人,都警惕了起来。

    “真快啊·····”

    楚天这样说着,也没有想到,鬼子的进攻这么快就要展开。

    两人就乘坐汽车,来到苍龙岭防线的碉堡群中。

    他们所在的位置,是苍龙岭的主峰,这里有一个规模庞大的碉堡群,安装了各种火炮,机枪火力点,可以覆盖方圆三公里的区域。

    从这里使用望远镜,向远处的地平线眺望,确实可以看到烟尘四起。

    无人机也已经将现场拍摄的照片传递了过来。

    楚天看着那些照片,发现鬼子这一次调集过来的,并不是寻常的步兵部队,亦或者是装甲部队,而是工兵部队。

    这些鬼子的工兵们,正在驾驶着各种工程车辆,挖掘壕沟,构筑各种防御工事。

    同时还有大量的日军士兵,也在使用铁锹,加深堑壕,构筑防空洞等等。

    而且根据日军工程的进度推算,恐怕昨天晚上的时候,鬼子的工程部队,就已经抵达此处,开始了战壕的挖掘。

    “发现没有,鬼子的阵地构筑,和之前不同了。”

    楚天指着照片说道。

    书生有些奇怪,急忙凑过去查看,半晌才道:

    “鬼子的阵地,怎么都这么小?”

    “对,都是小片小片的阵地,可能一个阵地只有一个小队,五六十人,甚至是一个小分队,二十多人驻守。”

    楚天这样说着,却开始思考着鬼子这样做的目的。

    书生此刻道:

    “这样分散的阵地,不是一冲就散了吗?”

    他指挥的是装甲部队,鬼子若是不用堑壕,铁丝网,还有大量的反坦克壕沟等反制的话,那么这些阵地根本不足为虑。

    可楚天却摇头道:

    “不,如果每一片阵地的日军,都配备了反坦克武器呢。

    比如反坦克手雷,刺雷,战防炮,还有反坦克地雷等等。”

    “那·····”

    这让书生开始思考起来。

    如果真是那样的话,那每一处鬼子的阵地,都可以对他们的坦克和装甲车造成威胁。

    甚至是行进的道路,都有可能被鬼子的反坦克地雷摧毁。

    楚天面容凝重地说道:

    “鬼子这是打算和咱们打消耗战,堑壕战,让咱们的装甲部队,无法发挥出来任何机动性方面的优势。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鬼子在浑源西北方,肯定也会有类似的部署,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防止我们的装甲部队主动出击。”

    “那建造好这些阵地之后呢,鬼子就这么和我们对峙吗?”

    书生觉得那不可能,如果只是对峙的话,鬼子不需要从其它方向,抽调这么多兵力。

    既然抽调了这么多兵力,那么鬼子的目的就只有一个,必然是进攻,不惜一切代价地进攻。

    “不是的,他们是等待这些阵地构筑好了之后,再对我军开展攻击。

    如此一来的话,哪怕是进攻我军,遭遇到巨大的人员损失,他们也能通过这些密密麻麻的防御阵地,来阻挡我军装甲部队的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