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抗战:虎狼百万出太行 > 第430章 张长胜的野望

抗战:虎狼百万出太行 第430章 张长胜的野望

    在一旁的筱冢义男指着地图说道:

    “马上抽调兵力,去补充第二道防线,对面的敌人很有可能会继续向前推进的。”

    这样说着,他看看手表,距离天亮,至少还有五六个小时的时间,敌人绝对不可能只突破一道防线,就直接偃旗息鼓的。

    正如筱冢义男所想的那样,石头带领的摩托化部队,甚至已经利用其高机动性,躲避过日军战防炮的反复轰击,迂回到了日军第二道防线的后方,打算切断日军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之间的联系。

    所有交通线,都在他们这一次的突袭攻击范围之外。

    只要有日军的支援部队,试图通过公路,支援到前方的日军部队,石头带领的这支部队,就会在沿途埋伏。

    若是日军反击,那他们就立刻逃跑,若是日军整理队形之后,继续前进,那石头带领的部队,则会追着那些日军穷追猛打。

    事实证明,在前半夜的作战之中,这种方式相当的有效。

    敌人从第二道防线抽调出来,支援第一道防线的兵力,都是在沿途就遭遇到了他们的伏击,并且损失惨重。

    几乎没有什么支援部队,可以抵达第一道防线,支援到那里被围困起来的日军部队。

    筱冢义男的指挥部内,小林正一提议道:

    “按照眼下敌人的推进速度,或许我们的第二道防线,已经在遭遇到攻击了。

    敌人迂回包抄的机动部队,更是有可能已经穿插到了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中间的交通线上。”

    筱冢义男听到这句话,也知道小林正一所言非虚,甚至敌人很有可能已经这么做了。

    到时候第三道防线抽调出来的兵力,非但无法支援到第二道防线,反倒还会重演之前第一道防线发射的事情。

    再在支援的途中,遭遇到敌人的部队伏击,然后被敌人追击,屠杀。

    到了那个时候,所谓的支援也就不复存在了,有的只是敌人在荒凉的雪原之上,对他们进行反复的追杀,伏击。

    然后将他们的支援部队,还有坚守在阵地上的士兵全部干掉。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筱冢义男这样说着,却并没有放弃第二道防线,死死守住第三道防线的意思。

    “第二道防线不能放弃,不然的话,在后面防线的所有守军,士气和军心都会出现很大的动摇。我不能让广灵南部的防线,就这样轻易地被敌人突破。”

    听到这句话,小林正一急忙道:

    “可是,如果不放弃的话,对面的敌人的仍旧可以在短时间内,便突破我们的防线,甚至连带着我们第三道防线,都会因为抽调的兵力太多,被敌人一并攻破,到时候更是得不偿失。”

    可筱冢义男的态度却相当的坚决,只是这一次,他需要对自己下达的命令坐一下修改。

    “命令支援部队,全部分散成小股部队,以小分队为基本的单位,前往第二道防线进行支援。”

    他这样说着,却是知道,之前他们的支援,都是以中队作为基本单位的。

    这样一来的话,对面的敌人只需要集中兵力,火力,对这些日军的中队展开攻击就好了。

    可是这一次,筱冢义男却是命令他的支援部队,全部化整为零,以十多个人的小分队作为基本的支援单位,单独行动和支援。

    这样一来的话,对面的敌人伏击部队,就无法对他们的部队进行集中攻击。

    到时候哪怕只有一半的日军,可以成功抵达前方的第二道防线,那也可以拖延敌人的攻击相当长一段时间。

    支援的日军部队,在得到命令之后,便立刻开始化整为零,以小分队作为基本的战术单位行动起来。

    后方的那些日军士兵们,很快就进入到前方的黑暗之中,向正在燃烧的第二道防线支援过去。

    很快,他们就开始遭遇到敌人的伏击。

    可一支部队被伏击,那就意味着,其他的日军支援部队,可以趁着这个空当,穿过敌人的伏击区域,向前方快速推进和支援。

    四军摩托化步兵旅的士兵们,也很快发现了不对劲,敌人和之前不太一样了。

    之前都是一个中队一个中队的行动,再不济也是一个小队作为单位。

    可眼下的日军,恨不得全部拆分成十多人的小分队,像是一群苍蝇一般,对正在攻击之中的第二道防线支援过去。

    这些日军士兵们,也开始在这个时候,陆续进入到前方第二道防线之中。

    此时,双方在在第二道防线的厮杀,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

    日军突然变化的支援方式,倒是让四军有些不适应起来。

    第二道防线正在苦苦支撑的日军部队,得到突然的援助,虽然一次只有十多个人,可对于他们的信心和士气,却是莫大的鼓励。

    甚至已经开始有日军的部队,组织起来十多人的敢死队,携带着反坦克手雷,匍匐在雪面之中,向四军的坦克和装甲车发动冲击。

    原本应该在天亮之前,就要被四军突破的日军第二道防线,却是凭借着大量的小股部队不断支援,拖延到了正午时分,这才被全部攻破。

    虽然第二道防线被攻破了,但是楚天也知道,他们的进攻没有按照原来的计划那样顺利。

    因为他们原本的计划,是要等到正午的时候,直接突破到日军的第三道防线,一夜就向前推进七到八公里的距离。

    不过很显然,现在只能推进四公里左右。

    日军在第三道防线,已经抽调了更多的兵力驻扎,甚至还从梁庄镇方向,抽调了一个混成旅团,和两个伪军团支援了过来。

    这个时候再在正面,直接对日军第三道防线展开冲击,显然不是明智之举。

    “命令炮兵部队,向前推进,步兵部队进入已经占领的日军阵地,日军的反击肯定很快就会到来的。”

    楚天在苍龙岭上面,使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战场。

    毫无疑问,对面的日军也不是傻子,他们不会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防御阵地被攻打下来,而又无动于衷。

    对于这些日军来说,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第二道还有第一道防线争夺回来。

    日军第五师团,终于在这个时候得到了第一个作战命令。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们都被当成了筱冢义男手中的一支王牌部队,而没有使用过。

    北野平三郎的指挥部,整个第五师团的主要指挥官,都已经到齐。

    “已经得到了命令,要在正面发动对敌人的反击,这将会是我们第五师团进入到山西以来,第一次和敌人的交手。”

    他这样说着,眼神中满是兴奋的光芒。

    对于他来说,可以和敌人作战,这就是最令人兴奋的事情了。

    “这个时候才想到我们,真是可笑,我看他之前就是对我们第五师团的战斗力一直不信任。”

    一个日军的旅团长颇为不屑地说道。

    可在一旁的北野平三郎却横了他一眼道:

    “不要说这种话,只是之前全部都是对敌人高地的攻势,我们的装甲部队,在这种地形上,根本无法发挥出来高机动性的优势。”

    说到这里,他就指着地图,开始部署作战命令。

    无人机在飞雪之中,监视着下方日军的部队行动。

    日军的坦克和装甲车,正在四五辆一个小组,分散着向日军的第三道防线快速推进。

    这些画面,自然也会被回传过去。

    书生拿着照片,放在楚天的面前说道:

    “军座,您所说的没错,对面的敌人,果然要开始反击了,我们的无人机发现,敌人的装甲部队,正在向前方不断调遣,是否对这些敌人的装甲车和坦克进行火力覆盖?”

    可楚天却摇头道:

    “这种快速机动的状态之下,对敌人的坦克和装甲车进行火力覆盖,效果往往不会太好。更何况,敌人还是分散推进过去的。”

    他盘算着时间,随后说道:

    “日军可能会在黄昏,甚至是入夜之后发动反击,给前方的部队,抽调更多的反坦克武器,还有红外夜视仪。”

    楚天也知道,这种拉锯战,会持续一段时间。

    眼下他要做的,就是利用已经攻占下来的两道日军防线,来不断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

    等到将这些日军的有生力量,消磨损耗的差不多了,再发动下一轮次的攻击,便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另外一个方向上,沙杚坨镇的士兵们,正在张长胜的带领之下,发动了又一次对日军部队的反击。

    和梁庄镇警备二旅的作战理念不同的是,张长胜最喜欢的就是主动出击,用进攻来代替防御。

    对面的日军一个师团,加上一个伪军师,兵力是他的两倍。

    但是张长胜还是利用他们的火力优势,还有空中火力支援,从两侧不断迂回包抄,对日军侧后方进行攻击,让日军总是如鲠在喉,如芒在背。

    所以双方作战了大半个月的时间,整个沙杚坨镇的外围防线,还从原来的五公里范围,向前推进到了八公里的范围。

    眼下的张长胜,已经有了更大的野心。

    他想要联合在王庄堡防线的关二,联合他的山地旅,对浑源方向的日军来一次大规模的进攻。

    原本他的警备三旅,想要发动一次大规模的反击,并非易事。

    可眼下正面的日军加强师团,被他连续消耗了多次之后,兵力已经锐减许多。

    至于关二的山地旅,之前针对浑源方向的日军,连续猛攻多次之后,已经让日军有些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发动攻击。

    相比于广灵方向的日军,浑源方向的日军,最大的优势就是拥有充足的御寒物资。

    但是最大的短板就是,他们在兵力方面,并没有绝对优势。

    日军在这里只有一个师团,加上两个混成旅团,还有三个伪军师。

    其中一个师团和一个混成旅团在张长胜的沙杚坨镇一带部署,正在不断发动攻击,想要打通连接广灵的公路。

    不过这种连续的攻击,并非毫无代价的。

    连续半个月的作战,再加上张长胜的几次绕后突袭,让日军损失不少。

    原本将近三万人的兵力,此刻满打满算也只有不到两万三千人。

    这让日军不得不又从浑源方向,抽调了一个伪军师,过来补充他们损耗的兵力。

    关二指挥的这支山地旅,虽然只是旅一级编制,但是人员编制最多,足足有三万人。

    这支部队,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完全合成化的部队,往往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来使用。

    整个山地旅,包括了装甲部队,炮兵部队,工兵部队,甚至是特种部队等等,可谓五脏俱全。

    在和浑源方向的日军作战之时,整支山地旅损失不大,加上后续补充了不少兵力,甚至还拥有了超过三万人的编制规模。

    张长胜的想法是,关二从浑源方向,借助夜色掩护向沙杚坨镇方向迂回行动,将蔡河庄攻打下来。

    那里是沙杚坨镇方向日军和浑源连接的重要位置。

    将这里的两个高地拿下来之后,便可以控制最重要的那条公路。

    如此一来,浑源一带的日军会被一分为二,无法连接在一起。

    如果是其他的部队,或许并不具备这样充足的兵力。

    但是关二的山地旅,完全可以完成这样的任务。

    他只需要调遣五千到八千人的兵力,在浑源方向保持佯攻,吸引住这个方向的日军注意力。

    剩余的兵力,则从侧翼的山岭一带迂回行动,一夜的时间,便可以抵达蔡河庄一带。

    就蔡河庄两侧高地拿下来,便能控制整条公路,切断日军后路。

    这个作战方案提交到楚天这里的时候,很快就得到了回复。

    “相机行事。”

    说白了,让两人自己决定,毕竟相比于在后方坐镇指挥的楚天,在前线和日军鏖战的张长胜还有关二两人,是更加了解战场形势的人。

    楚天只需要对大的战略方向进行指导,至于具体的细节方面,则可以放手给这些前线指挥官们进行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