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位面交融:我却在悠闲种田 > 第39章 育种

位面交融:我却在悠闲种田 第39章 育种

    在星露谷这个被群山环抱的小天地里,春天的脚步总是比外界来得更迟缓一些。

    清晨,肖恩精神焕发的从秘密基地里的温泉中走出,开始着手整理起昨天收到的那堆能够满推一小推车的礼物。

    这些礼物五花八门,其中大多是一些实用的小物件,比如陶锅、菜刀等。肖恩将它们一一归类,妥善地放置在厨房中。

    还有一些家庭制作的食物特产,如香甜的桂花糕,肖恩小心地将它们放入了老式的冰箱里保存。

    而那些小摆件,比如莉亚赠送的精美挂画和小女孩手工制作的风铃,则被肖恩精心地挂在客厅的墙壁和卧室的木桌旁的窗框上。

    至于那枚象征鹈鹕镇英雄荣誉的勋章,由于暂时还没有合适的展示柜,肖恩只好将它珍藏在房间的抽屉里。

    此外,一些多肉植物也被肖恩精心地安放在卧室和客厅的角落,为这个小家增添了一抹生机与绿意。

    当然,那枚四叶草项链连带着那张纸被肖恩收进了空间,随身携带着。

    整理完毕后,肖恩站在田埂上,远眺着群山,开始认真思考起今年的种植计划。

    选种是农业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由于星露谷地处偏僻,山路崎岖的缘故,交通运输问题使得大部分绿色蔬菜和瓜果的种植变得不切实际;

    而机械化程度不高的客观原因又限制了谷物类作物的大规模种植;

    至于番薯类作物如土豆、红薯等,因为没有提前准备合适的茎块进行育种发芽,也被肖恩无奈地排除在外;

    思来想去,胡萝卜和南瓜成为了肖恩最终的选择。

    胡萝卜表皮厚实,在适宜的贮藏条件下可以保存数月之久,运输过程中也比较耐震荡和挤压;南瓜同样具有这些优点。

    而且,胡萝卜的生长期为3-4个月,3月份种植,到了收获期,正好可以赶上南瓜7-8月份的种植期。

    这样的种植计划既保证了土地的充分利用,又能确保农作物的连续供应。对于肖恩来说,这无疑是当前最合适的方案。

    此外,选择南瓜还有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肖恩打算参加星露谷所在的瓦伦芝市当地农协举办的秋季农业展会。

    在那场展会上,最重要的一个评比项目就是南瓜王的比拼,重量最大,卖相最好,甜度最大的南瓜将荣获南瓜王的称号。

    由于对自己特制的肥料“金坷垃”充满信心,肖恩希望通过这个机会来让自己的农产品得到更多的曝光和认可。

    按照原本的打算,肖恩准备将十亩地中的六亩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剩下的四亩则用来种植小麦和水稻等主食以供自给自足。

    此外,他还计划在屋前额外开辟一片约二亩的菜园,种植一些绿色蔬菜以及姜葱蒜和辣椒等调料来满足日常所需。

    在这些田地种完之后,肖恩还打算种植一些易于管理的牧草以及能够错开种植期的油菜和大豆用来榨油。

    当然,这些计划还只是在纸上谈兵阶段,一切都还需要等待胡萝卜种植完毕后,再根据实际情况逐步推进实施。

    目前当务之急的是胡萝卜的育种工作。虽然最近气温有所上升,达到了5c,但仍然远低于理想的15c春耕时节。

    尽管如此,肖恩还是决定提前进行胡萝卜的育种工作,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无奈选择。

    经过这段时间的走访探查,肖恩明白星露谷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春季的来临总是比外界更晚一些。

    等到外界已经开始春耕时,星露谷的土地可能还未完全解冻,气温也未达到最适宜种植的温度。

    这就导致星露谷的农产品在成熟后很晚才能进入外地市场。

    届时同类型的农产品早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经过漫长运输环节品质下降的星露谷农产品将毫无竞争力可言。

    这也是收购商大肆压价的主要原因之一。

    其次,肖恩选择的胡萝卜和南瓜都是生长期较长的作物。如果等到春耕时节再进行育种工作,那么作物的收获期可能会推迟到秋季甚至更晚。

    这样一来肖恩就无法确保在当年的农业展会上展出自己种植的南瓜了。

    因此提前育种势在必行!

    为了提前育种,首要的任务就是创建一个能保持适宜温度的场所供种子发芽成长。

    等到秧苗可以移植时,外界的温度也差不多达到了可以种植秧苗的要求。

    然而在星露谷这样偏僻的地方,拥有一座温室显然是一种奢侈的想法。

    肖恩必须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来创造一个类似的环境。他决定采用土办法来搭建一个临时的密闭土房子以达到类似温室的效果。

    幸运的是他控水控土的特殊能力让建房行动变得相对容易一些。

    肖恩选择了田地附近的一块平坦空地开始动手搭建。

    首先是开挖地基,然后用草杆混合着粘土塑造出四面厚实的土墙。

    这些土墙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且能够抵御春季偶尔的寒风和霜冻侵袭。

    接着他在土墙之上搭建了一个坚固的屋顶使用先前砍伐的竹子作为支撑结构。屋顶再铺上层层树枝和干草最后再覆盖上一层厚厚的泥土形成了一个坚实的遮蔽所。

    这样的屋顶设计既能有效防止雨水渗透又能保持室内温度稳定不变。

    而在温室的内部肖恩用粘土精心堆砌了一个半封闭的壁炉用于加热。他在泥墙表面设计了两条环绕屋子的传热泥质通道与炉膛相连通。

    这些通道使得柴火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能够均匀地散布到温室的每一个角落从而确保整个温室内的温度都能维持在适宜作物生长的15c左右。

    通过不断地添加柴火肖恩成功地让室内温度保持在了理想范围内。

    这样就是苦了一些肖恩,他必须定时的看管着壁炉,防止炉火熄灭,导致温度下降。

    好在有温泉可以缓解疲劳,能够勉强坚持下来。

    然而,肖恩深知,适宜的温度只是作物生长的一个条件,湿度的控制也同样重要。

    长期的烧火会让空气变得干燥,于是他在温室的墙壁上开凿了几个小孔,拿着用竹节做成的水管连通屋子外侧泥土做成的供水塔,里侧则是一个蓄水的水槽,用来不间断的供给水分。

    肖恩通过精准地操控水槽里的水流,不时地进行洒水作业。这些水珠在空中弥散开来,形成了一层细细的水雾,既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又不会让温室变得过于潮湿。

    整整一天半的时间,简易的育种温室小屋从无到有,拔地而起。

    下午时分,花了300G,买完相关种子与少量相关肥料的肖恩回到了小屋,正式开始育种工作。

    为了保险肖恩准备了一盆40c的温水,由于时间紧急,加上特殊肥料没有作为种肥的相关数据。

    肖恩还是拿出了特意从皮埃尔家购买的种肥,按照1:10的比例融入水中,再把种子放入溶液中浸泡。

    这个过程能够让种子吸水膨胀,软化种皮,从而提高种子的发芽速度和出苗率。

    同时浸泡充分的种子会下沉,而一些天生胚乳残缺的则会上浮,可以有效的筛选出种子中的残次品。

    浸泡了整整12个小时后,肖恩将种子捞出。

    这些种子被肖恩小心翼翼地用湿纸巾包裹着,然后置于温室内的置物架上,定时的喷水保湿。

    现在需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催芽。

    为了确保温室内的环境稳定,肖恩不时地往壁炉里添加柴火,并通过水槽里的水进行洒水作业,以保持适宜的湿度。

    在等待的过程中,肖恩并没有闲着。

    他从仓库中拿出了之前制作的竹制育苗箱,这些育苗箱是用竹子编织而成,透气性好且易于搬运。肖恩将育苗箱整齐地摆放在温室内用泥土垒起来的层层置物架上,为接下来的播种工作做好准备。

    良好的土壤环境对于种子的发芽和生长至关重要。随后,肖恩开始制作培育土。

    肖恩从后院阴干的角落里拿出之前疏通水渠时收集堆积的泥土。

    这些泥土经过这段时间与腐叶、厨余垃圾和沙土混合发酵的过程,变成了营养丰富、透气透水的培育土。

    这种土壤既能为种子提供充足的养分,又能保证种子在生长过程中有足够的氧气和水分。

    制作完培育土后,肖恩将其均匀地填入育苗箱中,同时为了保证养分充足,肖恩根据这几天培育杂草得来的经验,取了相应数量的特殊肥料“金坷垃”撒在了培育箱里。

    三天时间过去,胡萝卜种子开始陆续展露出胚根,肖恩心中一喜,多日来的劳动终于见到了成果。

    肖恩小心翼翼地把这些种子放进育苗箱中,并轻轻的再铺上一层土。

    然后他操控着水流为每个培育箱轻轻地喷洒了一层水,让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之后一切都将交给时间,肖恩在壁炉里重新添加了柴火等待着种子破土而出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