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第九百五十六章 怒气难消
热门推荐:
航海:从落魄商人到财宝魔神
贞观小闲王
逃走后,再遇前任疯狂索爱
别跑,我的机甲早已饥渴难耐了
快穿总有男主想拉着女配谈恋爱
我在末世造小家
洞房后,王妃天天想和离
无敌武魂
武功被废?带妹传承天武反杀
一个畏敌怯战,不惜“生病”避免出征,一个勇往直前,为了帝国天下向死而生。
高下立判。
由此可见,一旦长安局势陡变,房俊自然能够坚守职责,维护社稷中枢,而柴哲威虚浮善变,很难坚定立场……
李二陛下愤怒之余,忍不住骂道:“无耻小儿,真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当年李家于晋阳起兵,平阳公主及其丈夫柴绍尚在长安,结果柴绍听闻朝廷欲将其夫妻抓捕,吓得抛弃平阳公主逃往晋阳,使得平阳公主绝望愤怒,从那时起便夫妻反目、恩断义绝。
李二陛下对柴绍之恶劣行为,深厌之。
如今柴哲威畏敌怯战,贪生怕死,将江山社稷弃之不顾,毫无半分担当,其本质于其父当年一般无二。
自己也是糊涂了,当初怎地就将这样一个懦弱无能之辈,放在镇守玄武门这样重要的位置上?
想到这里,悚然一惊。
如今房俊迫不得已率领半支右屯卫出镇河西迎敌,玄武门只剩下柴哲威的左屯卫,万一这个懦夫唯恐东征班师之后遭遇惩罚,故而心中惴惴、惶惶不可终日,干脆等到朝局有变,改弦易辙……
李二陛下愈发担忧,当即道:“明日懋功你亲自制定攻城计划,将朕的禁卫组成督战队,由你坐镇后军亲自指挥,若有畏敌不前者,杀无赦!无论如何,速速攻陷安市城,不能拖延了!”
辽东的战局令他心焦,而长安的变故更是令他心中惶然,无论如何,辽东之战必须尽快结束,若是如眼下这般拖延下去,恐生不测。
李绩从李二陛下神情之变化,已然猜到他所担心的是什么,心中也有些惴惴难安,谁能想到不过是出征数月,长安局势居然发生如此之大的转变?实在是令人猝不及防。
当即道:“陛下放心,安市城虽然易守难攻,但是三军用命,敌人不可能挡得住。”
李二陛下颔首,示意让李绩饮茶,自己也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继而轻叹一声,道:“高句丽看似土地贫瘠、气候苦寒、国力不足,但是其国内数十万敢战之士,亦是不容小觑。隋炀帝三次征伐尽皆无功而返,当初吾等还嘲讽他不知兵事,只知穷兵黩武,导致无数汉家儿郎埋骨辽东,甚至动摇了国家根基,终至亡国。眼下身临其境,才知高句丽之顽强前所未见,其军队之战力更是强横,想要将其征服,势必要花费极大的代价。”
战前的统计实在是太过乐观。
朝野上下一致认为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之所以尽皆铩羽而归,除去隋炀帝胡乱指挥、隋军战力不足之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国内政局动荡、掣肘太多,导致大军未能全力以赴,甚至多次出现辎重补给不足的问题,严重拖了军队的后腿。
而大唐繁荣鼎盛,物资充沛,又有远超隋朝几倍规模的水师负责通过水路快速运输补给,数十万大军士气高涨、补给充沛,攻伐高句丽自然是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
唯有房俊反反复复的强调不能轻敌大意,要对高句丽的战力予以充分的重视,更要发动大唐一切力量给于其致命一击……
结果事实果然如房俊所言那般,高句丽不是个软柿子。
非但不是软柿子,反倒是一个扎手的刺猬……
李二陛下想了又想,问道:“若是命水师横渡大海,直抵浿水河口,而后溯流而上狂攻平穰城,使高句丽首尾难顾,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平穰城之守卫上,懋功以为如何?”
这本就是房俊之前提出的战略,双管齐下,使得高句丽顾此失彼。当初被朝野上下一致反对,因为没人想要水师在此次东征之中继续获取军功,使其愈发做大。
然而现在,李二陛下有些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因为战局之拖延令他有了一些不祥之预感,万一辽东这边迟迟不能打到平穰城覆亡高句丽,长安那边却陡然出现什么大的变故,那可如何是好?
但是眼下战局不利,他更加不能一意孤行,直接向水师下达命令。若是军中各方势力觉得到嘴边的军功又被水师给抢了,怕是要闹起情绪。一旦军中产生厌战之情绪,东征的难度将会成倍增加。
越想越是愤懑,身为皇帝,天下至尊,但是却连自己的军队都打不到完全的控制,世家门阀之存在实在是令人恨之如狂。
自然愈发下定决心要打压门阀势力。
李绩略作沉吟,没有回答李二陛下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若是水师直接将平穰城攻陷,那又当如何?”
李二陛下登时一愣。
攻陷平穰城?乍一想或许实在是无稽之谈,一个安市城都能让数十万大军撞得头破血流,一连两月强攻未果,水师那么点兵力又岂能攻陷必然是大军守卫的平穰城?
然而想到之前水师奉命攻打卑沙城,结果整个山城都被烧杀一空的战果,李二陛下又有些觉得未必就攻陷不掉平穰城。
想要凭借水师歼灭护卫平穰城的十余万高句丽精锐军队以及各族联军,那自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水师战力强横,又有火炮、火弹那样的利器,平穰城就在浿水之畔,水师溯流而上直抵平壤城下,一顿乱炮狂轰乱炸,然后投射那种可以将石头都烧裂的火弹,平穰城或许就能成为一片废墟。
高句丽军队只能撤出平穰城……
一旦水师达成这样的战果,那么功勋又要如何计算?
自己这边狂攻安市城不克,损兵折将,水师却轻而易举的将平穰城烧成白地,重创高句丽的军心士气……
军中各方势力怕是妒嫉得想造反。
李二陛下头痛欲裂,忿然道:“朕乃天子,一国之君,却依旧要处处掣肘,帐下无人真心实意为了帝国而战,一个两个都只知有家族,自私自利,统统该死!”
门阀之祸,由此可见一斑。
只要他当真让水师攻陷了平穰城,军中各方势力的心思必定是消极厌战,然后以实际行动来告诉他这个皇帝——你不是信任水师么?行啊,我们无能,让水师去打仗吧……
这种情况非是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有可能发生。
在那些个门阀子弟眼中,根本无惧皇权,纵然李二陛下威望绝伦敢于将违抗命令者斩杀,余者也不会退缩。
是你说我们不行的,打不过人家怨得着我们吗?
你总不能将我们都杀光……
李绩沉声道:“陛下雄才伟略,天下谁人不服?皇权之集中,势必要触动太多人的利益,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等待东征胜利之后再做谋算,否则舆情汹汹,对此战太过不利。”
世家门阀根基深厚,想要以强硬的态度去处理,那肯定是不行的。
只能依靠此次东征让各家都攫取到足够的利益,回京之后论功行赏,一个一个高官显爵赏赐下去,使得各家都感觉到无后顾之忧,都能够做到真正“与国同休”,才会对皇帝收拢权力不至于那么抵触,更不至于破罐子破摔。
一个人吃得满嘴流油的时候,很难有勇气去拼命……
李二陛下依旧怒气难消,喝了口茶水,将茶杯重重顿在桌子上。
……
李绩辞别皇帝,回到自己的营帐,连夜召集军中诸将,商议破城之法。
既然李二陛下已经下达了“不计代价破城”之命令,对于李绩这等战术素养极高的名将来说,制定出一个破城的计划其实并不难。说到底,安市城也只是一座孤城,城中军队数量有限,后援之路也已经被唐军截断,数倍优势的兵力不计伤亡的强攻一座得不到支援的孤城若是再做不到,那么大家都可以洗干净脖子拔剑自刎算球。
高下立判。
由此可见,一旦长安局势陡变,房俊自然能够坚守职责,维护社稷中枢,而柴哲威虚浮善变,很难坚定立场……
李二陛下愤怒之余,忍不住骂道:“无耻小儿,真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当年李家于晋阳起兵,平阳公主及其丈夫柴绍尚在长安,结果柴绍听闻朝廷欲将其夫妻抓捕,吓得抛弃平阳公主逃往晋阳,使得平阳公主绝望愤怒,从那时起便夫妻反目、恩断义绝。
李二陛下对柴绍之恶劣行为,深厌之。
如今柴哲威畏敌怯战,贪生怕死,将江山社稷弃之不顾,毫无半分担当,其本质于其父当年一般无二。
自己也是糊涂了,当初怎地就将这样一个懦弱无能之辈,放在镇守玄武门这样重要的位置上?
想到这里,悚然一惊。
如今房俊迫不得已率领半支右屯卫出镇河西迎敌,玄武门只剩下柴哲威的左屯卫,万一这个懦夫唯恐东征班师之后遭遇惩罚,故而心中惴惴、惶惶不可终日,干脆等到朝局有变,改弦易辙……
李二陛下愈发担忧,当即道:“明日懋功你亲自制定攻城计划,将朕的禁卫组成督战队,由你坐镇后军亲自指挥,若有畏敌不前者,杀无赦!无论如何,速速攻陷安市城,不能拖延了!”
辽东的战局令他心焦,而长安的变故更是令他心中惶然,无论如何,辽东之战必须尽快结束,若是如眼下这般拖延下去,恐生不测。
李绩从李二陛下神情之变化,已然猜到他所担心的是什么,心中也有些惴惴难安,谁能想到不过是出征数月,长安局势居然发生如此之大的转变?实在是令人猝不及防。
当即道:“陛下放心,安市城虽然易守难攻,但是三军用命,敌人不可能挡得住。”
李二陛下颔首,示意让李绩饮茶,自己也端起茶杯呷了一口,继而轻叹一声,道:“高句丽看似土地贫瘠、气候苦寒、国力不足,但是其国内数十万敢战之士,亦是不容小觑。隋炀帝三次征伐尽皆无功而返,当初吾等还嘲讽他不知兵事,只知穷兵黩武,导致无数汉家儿郎埋骨辽东,甚至动摇了国家根基,终至亡国。眼下身临其境,才知高句丽之顽强前所未见,其军队之战力更是强横,想要将其征服,势必要花费极大的代价。”
战前的统计实在是太过乐观。
朝野上下一致认为隋炀帝三次征伐高句丽之所以尽皆铩羽而归,除去隋炀帝胡乱指挥、隋军战力不足之外,主要原因还在于当时国内政局动荡、掣肘太多,导致大军未能全力以赴,甚至多次出现辎重补给不足的问题,严重拖了军队的后腿。
而大唐繁荣鼎盛,物资充沛,又有远超隋朝几倍规模的水师负责通过水路快速运输补给,数十万大军士气高涨、补给充沛,攻伐高句丽自然是水到渠成,不费吹灰之力。
唯有房俊反反复复的强调不能轻敌大意,要对高句丽的战力予以充分的重视,更要发动大唐一切力量给于其致命一击……
结果事实果然如房俊所言那般,高句丽不是个软柿子。
非但不是软柿子,反倒是一个扎手的刺猬……
李二陛下想了又想,问道:“若是命水师横渡大海,直抵浿水河口,而后溯流而上狂攻平穰城,使高句丽首尾难顾,不得不将重心放在平穰城之守卫上,懋功以为如何?”
这本就是房俊之前提出的战略,双管齐下,使得高句丽顾此失彼。当初被朝野上下一致反对,因为没人想要水师在此次东征之中继续获取军功,使其愈发做大。
然而现在,李二陛下有些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因为战局之拖延令他有了一些不祥之预感,万一辽东这边迟迟不能打到平穰城覆亡高句丽,长安那边却陡然出现什么大的变故,那可如何是好?
但是眼下战局不利,他更加不能一意孤行,直接向水师下达命令。若是军中各方势力觉得到嘴边的军功又被水师给抢了,怕是要闹起情绪。一旦军中产生厌战之情绪,东征的难度将会成倍增加。
越想越是愤懑,身为皇帝,天下至尊,但是却连自己的军队都打不到完全的控制,世家门阀之存在实在是令人恨之如狂。
自然愈发下定决心要打压门阀势力。
李绩略作沉吟,没有回答李二陛下的问题,而是反问道:“若是水师直接将平穰城攻陷,那又当如何?”
李二陛下登时一愣。
攻陷平穰城?乍一想或许实在是无稽之谈,一个安市城都能让数十万大军撞得头破血流,一连两月强攻未果,水师那么点兵力又岂能攻陷必然是大军守卫的平穰城?
然而想到之前水师奉命攻打卑沙城,结果整个山城都被烧杀一空的战果,李二陛下又有些觉得未必就攻陷不掉平穰城。
想要凭借水师歼灭护卫平穰城的十余万高句丽精锐军队以及各族联军,那自然是不现实的。但是水师战力强横,又有火炮、火弹那样的利器,平穰城就在浿水之畔,水师溯流而上直抵平壤城下,一顿乱炮狂轰乱炸,然后投射那种可以将石头都烧裂的火弹,平穰城或许就能成为一片废墟。
高句丽军队只能撤出平穰城……
一旦水师达成这样的战果,那么功勋又要如何计算?
自己这边狂攻安市城不克,损兵折将,水师却轻而易举的将平穰城烧成白地,重创高句丽的军心士气……
军中各方势力怕是妒嫉得想造反。
李二陛下头痛欲裂,忿然道:“朕乃天子,一国之君,却依旧要处处掣肘,帐下无人真心实意为了帝国而战,一个两个都只知有家族,自私自利,统统该死!”
门阀之祸,由此可见一斑。
只要他当真让水师攻陷了平穰城,军中各方势力的心思必定是消极厌战,然后以实际行动来告诉他这个皇帝——你不是信任水师么?行啊,我们无能,让水师去打仗吧……
这种情况非是杞人忧天,而是实实在在有可能发生。
在那些个门阀子弟眼中,根本无惧皇权,纵然李二陛下威望绝伦敢于将违抗命令者斩杀,余者也不会退缩。
是你说我们不行的,打不过人家怨得着我们吗?
你总不能将我们都杀光……
李绩沉声道:“陛下雄才伟略,天下谁人不服?皇权之集中,势必要触动太多人的利益,所有的一切都只能等待东征胜利之后再做谋算,否则舆情汹汹,对此战太过不利。”
世家门阀根基深厚,想要以强硬的态度去处理,那肯定是不行的。
只能依靠此次东征让各家都攫取到足够的利益,回京之后论功行赏,一个一个高官显爵赏赐下去,使得各家都感觉到无后顾之忧,都能够做到真正“与国同休”,才会对皇帝收拢权力不至于那么抵触,更不至于破罐子破摔。
一个人吃得满嘴流油的时候,很难有勇气去拼命……
李二陛下依旧怒气难消,喝了口茶水,将茶杯重重顿在桌子上。
……
李绩辞别皇帝,回到自己的营帐,连夜召集军中诸将,商议破城之法。
既然李二陛下已经下达了“不计代价破城”之命令,对于李绩这等战术素养极高的名将来说,制定出一个破城的计划其实并不难。说到底,安市城也只是一座孤城,城中军队数量有限,后援之路也已经被唐军截断,数倍优势的兵力不计伤亡的强攻一座得不到支援的孤城若是再做不到,那么大家都可以洗干净脖子拔剑自刎算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