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大唐之长安房俊 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投鼠忌器
一旦关陇派兵进驻王府,等于诸王之生死尽皆操于长孙无忌手上,战局顺利之时,可以逼迫他们诋毁太子,号召天下废黜太子,战局困厄甚至败退之时,可以他们之性命要挟太子,提出种种条件,除非太子愿意背负一个见死不救、刻薄寡恩之骂名,否则势必受到关陇钳制……
现在的太子恨不能将他们全给杀了干净,等到他们成为人质,太子又不得不尽力挽救他们的性命。
可大家伙的性命不能操之于旁人之手啊!
李道明权衡利弊,良久才摇头道:“不可,吾等身为宗室诸王,身份高贵,焉能让下贱之**进入府邸?若是冲撞了女眷,则宗室清誉尽毁,难以挽回。渤海王、陇西王两人遇刺身亡,也未必就是东宫太子下手,或许只是蟊贼见财起意、趁乱入室行凶呢?此事可暂放一放,待到查实之后再与计较。”
“呵。”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
怕死却又不答允关陇军队进驻王府,那就是心里已经决定向太子认错服软,毕竟这才是太子刺杀渤海、陇西两位郡王的用意……
只不过既然已经上了关陇的船,想要半途而下又岂是那般容易?
“那就暂不让兵卒入府,只进入坊内戍守王府之外,谨防‘蟊贼’故技重施,滋扰府中家眷。”
长孙无忌语气清淡,却不容讨价还价。
李道明没什么城府,此刻脸色极为难看,他发觉自己以及宗室诸王这回算是上了贼船,东宫太子欲拿诸王人头震慑宗室以及投靠关陇的文臣武将,关陇则想着将他们价值榨干之后囚为人质。
一夜之间,宗室诸王便成为被双方夹在中间的筹码,动辄有惨遭横死之祸……
然而就算意识到了身入险地、朝不保夕,但是以他的智慧、胆魄有无法挣脱长孙无忌的摆布,心中又气又怕,坐了一会儿便拂袖而去。
已经落入关陇掌控之中,生死操于对方一念之间,但临走之时却连一个好脸色都不给长孙无忌……
待到李道明走出去,长孙无忌哼了一声,神情之间极为不屑。
宇文士及蹙眉道:“东宫此番作为下作了一些,不似王者之风,但的确有效,只看淮阳郡王进退失据心慌意乱的模样,便可知宗室诸王如今都已经慌了神,震慑之力极大。吾等若是不予回应,只怕宗室诸王都要偃旗息鼓,再不敢四处喊着废黜太子之口号。”
宗室诸王的实力没多少,最起码关陇门阀看不上,但是他们特殊的身份地位却可以达到诋毁太子之目的。关陇门阀喊着“废黜太子”,天下人皆认为不过是权力之争而已,且以下乱上,是为不臣。而宗室诸王喊一声“废黜太子”,却代表这皇族内部对于太子已经极度失望,很轻易的予人一种“太子失德,错在太子”的印象。
一旦宗室诸王摄于太子刺杀手段之淫威,偃旗息鼓甚至反转口风,这对于关陇门阀极为不利。
长孙无忌手里婆娑着茶杯,道:“那咱们就反杀回去,对城中倾向东宫的重臣杀几个,免得那帮家伙整日里上蹿下跳为东宫张目,也能使得东宫投鼠忌器,毕竟刺杀这种事一旦成为风潮,必将遭受朝野唾骂,青史之上亦是一大污点,而掀起刺杀风潮的太子,难道当真不要自己的名声?”
刺杀这等手段低劣至极,毫无技术含量,偏偏效果极佳,一时之间长孙无忌也想不出如何应对,只能顺水推舟,以毒攻毒。
你敢杀倾向我关陇的诸王,我就敢杀维护你的大臣,大家杀来杀去,看看谁先顶不住……
宇文士及犹豫片刻,摇头道:“如此做法,殊为不妥。这般你来我往、冤冤相报,岂非将双方之间仅余下的和谈之路彻底堵死?待到杀得人头滚滚,再无和谈之余地。辅机,莫逞一时之意气,须知眼下咱们最大的敌人早已不是东宫,而是驻防潼关的李勣。”
与东宫之间的意图是完全看得见的,打得过则打,打不过则和,总不至于无路可走。然而李勣却不同,此君引兵数十万驻防潼关,立场不明、动机不明,其行为实在是诡异莫测。
万一李勣临时投靠东宫,引兵扑向长安,拼着将长安毁于一旦的后果,关陇哪里是其敌手?
那可就有着阖族皆亡之危险……
长孙无忌默然。
以他的政治智慧岂能看不透这一层?只不过是因为当下局势之失控导致他心中烦闷罢了。以往是东宫追着关陇意欲和谈,他长孙无忌将其余关陇门阀甩在一边坚决不谈、死战到死。现在则是关陇想谈、东宫想谈,偏偏房俊不想谈……
娘咧!
那个棒槌到底在想什么?
当前之局势叵测凶险,但是归拢起来抽丝剥茧,却可以得知最为核心、影响全局的其实只是三个问题。
房俊怎么就敢将太子钧令视若无物,擅自出兵攻击关陇?
而太子为何对房俊屡次三番擅自出兵的行为予以容忍,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储君威严?
李勣到底想要干什么?
弄明白了这三个问题,便可对当下局势予以适当之调整,危厄之势旦夕可解。
然而造成这三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太子、李勣、房俊,却是完全有悖于其行事风格,令人无从揣测、一筹莫展,想要弄明白他们的动机、谋算,简直难如登天……
思忖良久、权衡再三,长孙无忌只得颔首道:“说得对,当下和谈才是最为重要之事,没必要为了几个宗室诸王跟东宫闹得毫无转圜之余地,进而坏了大事。你加紧促进和谈,同时也要警告东宫一番,勿要得寸进尺,否则后果自负!”
他是当真恼了,谁能想到一贯温良恭俭让的太子殿下居然使出“刺杀”这么阴狠毒辣的一招?
这一招虽然后患无穷,但起码在当下来说,对于局势之影响却是立竿见影,不仅仅震慑宗室诸王,若是将“刺杀”无限延展开去,派遣“百骑司”精锐奔赴关外各地,对那些派兵入关襄助关陇的门阀家主或者族中大佬一一刺杀,必将使得如今进入关中的门阀私军人心惶惶。
他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采取“以牙还牙”的手段予以反击,怕的就是东宫将刺杀目标扩大……
宇文士及抬头看了一眼外头天色,颔首道:“放心,天亮之后吾便入宫。”
长孙无忌见到快要天亮,便挽留宇文士及,让老仆通知厨子准备了简单的膳食端上来,两人简单的用了早膳。
席间,宇文士及想起一事,叮嘱道:“这两日关外门阀支援的粮秣已经陆陆续续沿水路抵达关中,囤积在金光门外漕河旁雨师坛一侧的仓储之中,再加上咱们临时从关中各地搜刮而来的粮食,数量惊人,还需派遣稳妥人手予以看管,以免出了岔子。”
长孙无忌放下碗筷,拿起帕子擦擦嘴角,道:“放心,储粮之地位于金光门外,附近数座军营,距离北边金光门与开远门之间的大营也不过十余里,稍有风吹草动,即可就近支援。反倒是李勣驻守潼关,漕船沿着黄河水道逆流而上,就在他眼皮子低下却是不闻不问,这厮所绸缪之事,实在是令人无从捉摸。”
按道理,李勣坐拥大军驻守潼关,无论究竟立场如何、谋划如何,都不应当放任漕船进入关中,沿岸损毁漕船轻而易举。然而关陇十余万军队猬集于关中,再加上门阀私军数万,整日里人吃马嚼靡费巨大,不得不冒险令漕船穿越潼关水道。
数十万大军驻守潼关,耗费的粮秣只会比关陇军队更多,但是李勣李勣不闻不问、坐视不理……
不过关陇军队总算是解了缺粮之虞,也用了充足底气与东宫周旋。
现在的太子恨不能将他们全给杀了干净,等到他们成为人质,太子又不得不尽力挽救他们的性命。
可大家伙的性命不能操之于旁人之手啊!
李道明权衡利弊,良久才摇头道:“不可,吾等身为宗室诸王,身份高贵,焉能让下贱之**进入府邸?若是冲撞了女眷,则宗室清誉尽毁,难以挽回。渤海王、陇西王两人遇刺身亡,也未必就是东宫太子下手,或许只是蟊贼见财起意、趁乱入室行凶呢?此事可暂放一放,待到查实之后再与计较。”
“呵。”
长孙无忌冷笑一声。
怕死却又不答允关陇军队进驻王府,那就是心里已经决定向太子认错服软,毕竟这才是太子刺杀渤海、陇西两位郡王的用意……
只不过既然已经上了关陇的船,想要半途而下又岂是那般容易?
“那就暂不让兵卒入府,只进入坊内戍守王府之外,谨防‘蟊贼’故技重施,滋扰府中家眷。”
长孙无忌语气清淡,却不容讨价还价。
李道明没什么城府,此刻脸色极为难看,他发觉自己以及宗室诸王这回算是上了贼船,东宫太子欲拿诸王人头震慑宗室以及投靠关陇的文臣武将,关陇则想着将他们价值榨干之后囚为人质。
一夜之间,宗室诸王便成为被双方夹在中间的筹码,动辄有惨遭横死之祸……
然而就算意识到了身入险地、朝不保夕,但是以他的智慧、胆魄有无法挣脱长孙无忌的摆布,心中又气又怕,坐了一会儿便拂袖而去。
已经落入关陇掌控之中,生死操于对方一念之间,但临走之时却连一个好脸色都不给长孙无忌……
待到李道明走出去,长孙无忌哼了一声,神情之间极为不屑。
宇文士及蹙眉道:“东宫此番作为下作了一些,不似王者之风,但的确有效,只看淮阳郡王进退失据心慌意乱的模样,便可知宗室诸王如今都已经慌了神,震慑之力极大。吾等若是不予回应,只怕宗室诸王都要偃旗息鼓,再不敢四处喊着废黜太子之口号。”
宗室诸王的实力没多少,最起码关陇门阀看不上,但是他们特殊的身份地位却可以达到诋毁太子之目的。关陇门阀喊着“废黜太子”,天下人皆认为不过是权力之争而已,且以下乱上,是为不臣。而宗室诸王喊一声“废黜太子”,却代表这皇族内部对于太子已经极度失望,很轻易的予人一种“太子失德,错在太子”的印象。
一旦宗室诸王摄于太子刺杀手段之淫威,偃旗息鼓甚至反转口风,这对于关陇门阀极为不利。
长孙无忌手里婆娑着茶杯,道:“那咱们就反杀回去,对城中倾向东宫的重臣杀几个,免得那帮家伙整日里上蹿下跳为东宫张目,也能使得东宫投鼠忌器,毕竟刺杀这种事一旦成为风潮,必将遭受朝野唾骂,青史之上亦是一大污点,而掀起刺杀风潮的太子,难道当真不要自己的名声?”
刺杀这等手段低劣至极,毫无技术含量,偏偏效果极佳,一时之间长孙无忌也想不出如何应对,只能顺水推舟,以毒攻毒。
你敢杀倾向我关陇的诸王,我就敢杀维护你的大臣,大家杀来杀去,看看谁先顶不住……
宇文士及犹豫片刻,摇头道:“如此做法,殊为不妥。这般你来我往、冤冤相报,岂非将双方之间仅余下的和谈之路彻底堵死?待到杀得人头滚滚,再无和谈之余地。辅机,莫逞一时之意气,须知眼下咱们最大的敌人早已不是东宫,而是驻防潼关的李勣。”
与东宫之间的意图是完全看得见的,打得过则打,打不过则和,总不至于无路可走。然而李勣却不同,此君引兵数十万驻防潼关,立场不明、动机不明,其行为实在是诡异莫测。
万一李勣临时投靠东宫,引兵扑向长安,拼着将长安毁于一旦的后果,关陇哪里是其敌手?
那可就有着阖族皆亡之危险……
长孙无忌默然。
以他的政治智慧岂能看不透这一层?只不过是因为当下局势之失控导致他心中烦闷罢了。以往是东宫追着关陇意欲和谈,他长孙无忌将其余关陇门阀甩在一边坚决不谈、死战到死。现在则是关陇想谈、东宫想谈,偏偏房俊不想谈……
娘咧!
那个棒槌到底在想什么?
当前之局势叵测凶险,但是归拢起来抽丝剥茧,却可以得知最为核心、影响全局的其实只是三个问题。
房俊怎么就敢将太子钧令视若无物,擅自出兵攻击关陇?
而太子为何对房俊屡次三番擅自出兵的行为予以容忍,完全不顾及自己的储君威严?
李勣到底想要干什么?
弄明白了这三个问题,便可对当下局势予以适当之调整,危厄之势旦夕可解。
然而造成这三个问题的关键人物太子、李勣、房俊,却是完全有悖于其行事风格,令人无从揣测、一筹莫展,想要弄明白他们的动机、谋算,简直难如登天……
思忖良久、权衡再三,长孙无忌只得颔首道:“说得对,当下和谈才是最为重要之事,没必要为了几个宗室诸王跟东宫闹得毫无转圜之余地,进而坏了大事。你加紧促进和谈,同时也要警告东宫一番,勿要得寸进尺,否则后果自负!”
他是当真恼了,谁能想到一贯温良恭俭让的太子殿下居然使出“刺杀”这么阴狠毒辣的一招?
这一招虽然后患无穷,但起码在当下来说,对于局势之影响却是立竿见影,不仅仅震慑宗室诸王,若是将“刺杀”无限延展开去,派遣“百骑司”精锐奔赴关外各地,对那些派兵入关襄助关陇的门阀家主或者族中大佬一一刺杀,必将使得如今进入关中的门阀私军人心惶惶。
他之所以没有第一时间采取“以牙还牙”的手段予以反击,怕的就是东宫将刺杀目标扩大……
宇文士及抬头看了一眼外头天色,颔首道:“放心,天亮之后吾便入宫。”
长孙无忌见到快要天亮,便挽留宇文士及,让老仆通知厨子准备了简单的膳食端上来,两人简单的用了早膳。
席间,宇文士及想起一事,叮嘱道:“这两日关外门阀支援的粮秣已经陆陆续续沿水路抵达关中,囤积在金光门外漕河旁雨师坛一侧的仓储之中,再加上咱们临时从关中各地搜刮而来的粮食,数量惊人,还需派遣稳妥人手予以看管,以免出了岔子。”
长孙无忌放下碗筷,拿起帕子擦擦嘴角,道:“放心,储粮之地位于金光门外,附近数座军营,距离北边金光门与开远门之间的大营也不过十余里,稍有风吹草动,即可就近支援。反倒是李勣驻守潼关,漕船沿着黄河水道逆流而上,就在他眼皮子低下却是不闻不问,这厮所绸缪之事,实在是令人无从捉摸。”
按道理,李勣坐拥大军驻守潼关,无论究竟立场如何、谋划如何,都不应当放任漕船进入关中,沿岸损毁漕船轻而易举。然而关陇十余万军队猬集于关中,再加上门阀私军数万,整日里人吃马嚼靡费巨大,不得不冒险令漕船穿越潼关水道。
数十万大军驻守潼关,耗费的粮秣只会比关陇军队更多,但是李勣李勣不闻不问、坐视不理……
不过关陇军队总算是解了缺粮之虞,也用了充足底气与东宫周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