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战力无双护国公 第245章 撤离登州
随着撤退的号角声响起,整个战场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与此同时,连弩营的副将也顾不上检查自己人的箭矢是否装满,毫不犹豫地下令道:"连弩营继续射击!"
听到命令后,连弩营的将士们纷纷催马向前,再次展开一轮齐射。
那些原本以为已经逃过一劫的敌人,万万没想到连弩营的箭矢会如雨点般再次袭来。
面对这密集的箭雨,李俊心急如焚,他急忙下令:"全体将士进入船舱!"
士兵们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遵照命令躲入船舱,希望能借此躲避连弩营的攻击。
李靖看着敌人慌乱的举动,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果断地挥动手中令旗,高声喊道:“步兵上船,给我灭了这群杂种!”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早已严阵以待的步兵们如潮水般涌上战船。
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序,严格按照先前制定好的战术行动着。
每一批登上战船的步兵身后,紧跟着数名连弩营的将士,他们手持强弩,眼神锐利如鹰隼,时刻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藏身于船舱之中的敌军士兵们惊恐万状地望着眼前这一幕。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唐军会如此穷追不舍,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绝望之情。
看来此番自己等人恐怕是难逃一死了。
另一边,李俊同样注意到了唐军的动向,但此时想要让船只驶离岸边却并非易事。
由于部分惊慌失措的士兵擅自操纵船只试图逃脱,结果使得众多战船相互拥挤在一起,动弹不得。
面对如此混乱局面,李俊气得咬牙切齿,怒声吼道:“这些斥候都是饭桶吗?明明报告说神武军已经前往辽东,可现在这些连弩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待本将军回去之后,定要将此事如实禀报大王,看不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示众!”
然而,此时此刻再说这些又有何用?副将站在一旁,默默地低着头,甚至连回话的心思都已荡然无存。
他心中所想的,只是希望那些跟随自己出征的英勇儿郎们,能够多存活一些下来。
李俊注视着眼前混乱不堪的景象,果断地下达了命令:“所有人,不得慌乱!保持秩序,有序撤退!”
可是,这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当锋利的刀剑并未高悬于自己颈项之上时,人们自然会感到从容不迫。
而对于那些身处生死边缘、稍有不慎便可能丢掉性命的将士们来说,他们又怎会甘心坐以待毙,静待将领的命令下达?
随着战局愈发混乱,李俊心中无比焦急,但他深知此刻已别无选择。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只能无奈地下令让主船率先撤退。
随着主船缓缓驶离战场,靠岸的其他船只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它们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穿过狭窄的缝隙,向安全地带驶去。
随着敌人不断撤退,战局的天平逐渐向着大唐一方倾斜。
敌人士气低落,丢盔卸甲,甚至连船都顾不上了,纷纷惊慌失措地跳入海中。
李靖目光如炬,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局势。当看到敌人败局已定,他果断下达命令:“所有人在消灭敌人后有序撤离,到达岸边后保持警戒,严防敌人再次登陆!”
这场战斗来得匆忙,结束得也十分突然。
敌人在慌乱中丢弃了数十艘战船,留下了六七千具尸体,仓促逃离。
李靖静静地站在岸边,望着远去的敌军,心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至此,他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从最初的担忧,到与敌人交锋时的镇定自若,再到最终胜利带来的喜悦,这一切,李靖始终将其深埋心底。
他曾担心即便战胜了敌人,港口也会遭受严重破坏。
而现在,这个顾虑终于消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李靖微微一笑,对长孙冲说道:“此番看来,陛下所遣之士实力不容小觑啊!”
长孙冲闻听此言,亦是满脸笑容回应道:“此皆赖卫国公您英明指挥之功,得以将敌困于舟船之上,令其进退不得,唯有败退而去。”
李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就在此时,登州城的援兵已然抵达。李靖转头吩咐道:“战事暂且告一段落,但未知是否还有后续。冲儿,你派遣几艘船远远尾随,察探敌军去向。”
“遵命,卫国公!”
李靖略加思索后接着道:“待你安排好船只事宜,再将此处战况逐一禀报给陛下与柳尘知晓。”
“谨遵卫国公之命!”长孙冲再次应诺。
李靖目光转向梁正道:“梁司马,烦请你速速前去告知鲁通,让他前来把这些船只弄走。”
梁正喜笑颜开地应道:“遵命,卫国公。想必鲁监正定会欣喜异常,感激高句丽所赠材料。”
李靖又是一阵豪爽笑声。
待二人先后离去,现场氛围方才稍稍平复下来。
李靖对着一众武将不知道,“今日暂且在此处扎营,谨防高句丽杀个回马枪。依然按照之前的战阵,待查明了敌人的动向,咱们再作调整。”
诸将齐声道,“是卫国公。”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通带着一众人,终于赶到了港口。
他神情严肃地注视着眼前的景象,然后果断地下达命令:"所有人即刻登上船只,把敌人遗落的战船安全送回造船港口!"
李靖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鲁通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一切。
待到鲁通的任务顺利完成后,他才转过身来,对着司户郭纯说道:"迅速恢复这里的秩序,确保明日的商业活动不受影响。"
郭纯恭敬地点头应道:"遵命,卫国公大人。请您放心,属下一定会全力以赴。"
与此同时,连弩营的副将也顾不上检查自己人的箭矢是否装满,毫不犹豫地下令道:"连弩营继续射击!"
听到命令后,连弩营的将士们纷纷催马向前,再次展开一轮齐射。
那些原本以为已经逃过一劫的敌人,万万没想到连弩营的箭矢会如雨点般再次袭来。
面对这密集的箭雨,李俊心急如焚,他急忙下令:"全体将士进入船舱!"
士兵们不敢有丝毫耽搁,迅速遵照命令躲入船舱,希望能借此躲避连弩营的攻击。
李靖看着敌人慌乱的举动,嘴角泛起一抹冷笑,他果断地挥动手中令旗,高声喊道:“步兵上船,给我灭了这群杂种!”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早已严阵以待的步兵们如潮水般涌上战船。
他们动作迅速而有序,严格按照先前制定好的战术行动着。
每一批登上战船的步兵身后,紧跟着数名连弩营的将士,他们手持强弩,眼神锐利如鹰隼,时刻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与此同时,藏身于船舱之中的敌军士兵们惊恐万状地望着眼前这一幕。
他们做梦也没想到唐军会如此穷追不舍,心中不禁升起一股绝望之情。
看来此番自己等人恐怕是难逃一死了。
另一边,李俊同样注意到了唐军的动向,但此时想要让船只驶离岸边却并非易事。
由于部分惊慌失措的士兵擅自操纵船只试图逃脱,结果使得众多战船相互拥挤在一起,动弹不得。
面对如此混乱局面,李俊气得咬牙切齿,怒声吼道:“这些斥候都是饭桶吗?明明报告说神武军已经前往辽东,可现在这些连弩又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待本将军回去之后,定要将此事如实禀报大王,看不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示众!”
然而,此时此刻再说这些又有何用?副将站在一旁,默默地低着头,甚至连回话的心思都已荡然无存。
他心中所想的,只是希望那些跟随自己出征的英勇儿郎们,能够多存活一些下来。
李俊注视着眼前混乱不堪的景象,果断地下达了命令:“所有人,不得慌乱!保持秩序,有序撤退!”
可是,这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当锋利的刀剑并未高悬于自己颈项之上时,人们自然会感到从容不迫。
而对于那些身处生死边缘、稍有不慎便可能丢掉性命的将士们来说,他们又怎会甘心坐以待毙,静待将领的命令下达?
随着战局愈发混乱,李俊心中无比焦急,但他深知此刻已别无选择。
在权衡利弊之后,他只能无奈地下令让主船率先撤退。
随着主船缓缓驶离战场,靠岸的其他船只终于找到了一线生机,它们紧紧抓住这个机会,迅速穿过狭窄的缝隙,向安全地带驶去。
随着敌人不断撤退,战局的天平逐渐向着大唐一方倾斜。
敌人士气低落,丢盔卸甲,甚至连船都顾不上了,纷纷惊慌失措地跳入海中。
李靖目光如炬,冷静地观察着战场局势。当看到敌人败局已定,他果断下达命令:“所有人在消灭敌人后有序撤离,到达岸边后保持警戒,严防敌人再次登陆!”
这场战斗来得匆忙,结束得也十分突然。
敌人在慌乱中丢弃了数十艘战船,留下了六七千具尸体,仓促逃离。
李靖静静地站在岸边,望着远去的敌军,心中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至此,他那颗一直悬着的心才真正放了下来。从最初的担忧,到与敌人交锋时的镇定自若,再到最终胜利带来的喜悦,这一切,李靖始终将其深埋心底。
他曾担心即便战胜了敌人,港口也会遭受严重破坏。
而现在,这个顾虑终于消除,他感到前所未有的轻松。
李靖微微一笑,对长孙冲说道:“此番看来,陛下所遣之士实力不容小觑啊!”
长孙冲闻听此言,亦是满脸笑容回应道:“此皆赖卫国公您英明指挥之功,得以将敌困于舟船之上,令其进退不得,唯有败退而去。”
李靖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就在此时,登州城的援兵已然抵达。李靖转头吩咐道:“战事暂且告一段落,但未知是否还有后续。冲儿,你派遣几艘船远远尾随,察探敌军去向。”
“遵命,卫国公!”
李靖略加思索后接着道:“待你安排好船只事宜,再将此处战况逐一禀报给陛下与柳尘知晓。”
“谨遵卫国公之命!”长孙冲再次应诺。
李靖目光转向梁正道:“梁司马,烦请你速速前去告知鲁通,让他前来把这些船只弄走。”
梁正喜笑颜开地应道:“遵命,卫国公。想必鲁监正定会欣喜异常,感激高句丽所赠材料。”
李靖又是一阵豪爽笑声。
待二人先后离去,现场氛围方才稍稍平复下来。
李靖对着一众武将不知道,“今日暂且在此处扎营,谨防高句丽杀个回马枪。依然按照之前的战阵,待查明了敌人的动向,咱们再作调整。”
诸将齐声道,“是卫国公。”
随着时间的推移,鲁通带着一众人,终于赶到了港口。
他神情严肃地注视着眼前的景象,然后果断地下达命令:"所有人即刻登上船只,把敌人遗落的战船安全送回造船港口!"
李靖静静地站在一旁,看着鲁通有条不紊地指挥着一切。
待到鲁通的任务顺利完成后,他才转过身来,对着司户郭纯说道:"迅速恢复这里的秩序,确保明日的商业活动不受影响。"
郭纯恭敬地点头应道:"遵命,卫国公大人。请您放心,属下一定会全力以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