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生计定辽东

三国:我刘琦,召唤千古英雄! 第一百四十五章 生计定辽东

    “想要平定辽东,其实不难。”

    郭嘉将自己的计策和盘托出:“辽东公孙康的野心其实并不大,他只是害怕落到主公手里会落得身死名裂的下场,这才想要背水一战,和主公为敌,且收留了袁氏兄弟。可是,如果主公不去攻打他,那么形势就会发生逆转,原本强大的敌人暂时不存在了。那么他们内部就会互相争斗,袁氏兄弟就如同狼,公孙渊就如同虎,若是群狼进入了虎的地盘,那么他们岂能不内斗呢?”

    “此计妙哉!”

    曹操大喜,对郭嘉的计策大加赞赏。

    接下来,曹操下令全军进发,退守渔阳郡。渔阳乃是扼守辽东地区的咽喉之一,虽然兵马陈列在这里。但是,曹操却没有发动进攻,犹如一把利剑悬浮在辽东的脖颈之上。

    悬而不发,是最为可怕的。尤其是曹操这麾下的几乎超过了二十万的兵马,更是让公孙康感到如鲠在喉。

    事实不出曹操所料,在大概半个月的时间里,辽东发生了剧变,形势急转直下,逃到辽东的袁熙、袁尚两兄弟竟然联起手来,想要用自己的残部颠覆辽东,杀死公孙康。

    幸亏公孙康发现及时,急忙调集外面几个州郡的兵力回援辽东。经过一整天的激战,公孙康斩杀了袁氏兄弟,其余残部或被杀散,或就地投降。

    而辽东郡发生的一切则全部在曹操的掌控之中。

    还没等公孙康打扫好战场,庞大的军队就出现在了旷野之上,其余骑兵小队在军队前后左右四翼掩护,向前挺进。

    眼看旌旗蔽日、灰尘满天,曹军已是近在咫尺之间。

    一身戎装的曹操在两员大将的保护之下策马走出阵营,此刻他们距离辽东城也不过是几百步的距离而已。

    “大汉大将军曹孟德奉朝廷钧旨到此平叛,而今袁绍败亡、群贼束手,尔等为何不出城相迎!”

    曹操大声喝道,语气坚定无比,根本没有回旋的余地。

    看着城外几乎遮天蔽日的大军,公孙康自知无力回天,长长地叹了口气:“事已至此!开城献降吧!”

    “吱呀……”

    随着城门大开,公孙康身着一身素衣从城内走了出来,在他身后是两名白甲侍卫,手上各自端着一只木盒。

    “辽东太守公孙康恭迎大将军!”

    公孙康跪地道。

    “大人请起吧!”

    曹操示意公孙康起身。

    公孙康站起身来,像一只斗败了的公鸡,指了指身后的木盒:“这里就是反贼袁绍之子袁熙、袁尚二人的首级,康已斩此二人在此,请曹将军转送朝廷!”

    曹操笑了笑:“公孙大人拳拳忠义之心,操已尽知了!”

    说罢,曹操向后扬了扬鞭子:“进城!”

    看着曹操离去的背影,公孙康叹了口气,望着诺大的辽东城,一转眼就换了主人吗?

    路上,程昱策马跟在曹操身后:“主公,辽东虽然已得,但是人心未必能服,公孙家族在辽东势力很深厚,主公乃是强龙,可是强龙也不能压地头蛇啊!”

    “那你的看法呢?”

    曹操问道。

    程昱道:“仍然让公孙康担任辽东太守,派我方官员加以钳制,如此即可无忧。”

    “嗯……”

    曹操沉吟片刻,转头看向身边的郭嘉:“奉孝以为如何?”

    郭嘉点了点头:“嘉以为仲德兄所言极是,主公当有容人之量,且嘉当初已经说过,公孙康的野心并不大,他们家族世世代代都在辽东,让公孙康做太守也是不二的选择。”

    曹操对两人的话深以为然,当下继续令公孙康担任辽东太守,并给公孙康许下了重大的承诺:“公孙大人忠君体国,斩杀了袁氏兄弟,算得上是为朝廷除害,等操回去,要为大人向朝廷请功,表奏大人为襄平侯!

    “臣谢曹公大恩!”

    公孙康一头磕在了地上。

    曹操临走之前,还特意任命了一大批的官员进入辽东担任官职,也不算是完全架空了公孙渊,只是平分了他的权力,就连军队三分之一的掌控权也被曹操交到了一名叫做夏侯杰的宗室将领的手中,让他担任骑都尉,掌控了辽东仅有的一万骑兵和两万步军。

    曹操在辽东战胜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朝廷之中,也就是天下御驾所在的许昌。

    许昌城内,街市繁华,天子所在的皇宫经过几年的建设,如今也是一番雄伟不凡的气象,大大小小的楼宇宫殿栉次鳞比。

    朝堂之上,刚刚年满二十岁的天子战战兢兢地坐在王位上,看着阶下的群臣向自己汇报。

    说是群臣,可是刘协根本不认识这些人,他们几乎全都是曹操的属臣,从武将行列中的曹仁、夏侯渊,到文臣中的荀彧、荀攸、杨修,他们无一不是曹大将军的近臣。可以说,刘协人在许昌,曹操人在辽东,可是对方却能对刘协的举动一清二楚。这让刘协坐在富丽堂皇的王位上却感到如坐针毡一般。

    终于,所有人都汇报完毕了自己的事情,天子方才敢宣布退朝。

    众文武纷纷走出殿堂,取上放在门前的宝剑,任凭等在门前的小太监取来鞋子给自己穿上。

    走在所有文臣最前方的是尚书令荀彧,他现在作为曹操临走前指定的唯一一位掌握朝中内政的大臣,是当得起这个位置的。

    荀彧的身上穿着汉朝正式的暗红色朝服,眉目十分俊朗,看得出来是少有的美男子。

    他摸了摸自己漂亮的胡须,正要抬腿离开,却听到身后似乎有个声音在叫他:“荀尚书!荀尚书!”

    “是宇文大人啊!”

    荀彧转过头来,只见一名穿着官服的中年男人在朝自己走来,脸上止不住的笑意。

    “荀大人。”

    来人看起来已经年过半百,两鬓发须都花白了,可是见到了荀彧,还是规规矩矩地行礼、问候:“这厢有礼了。”

    荀彧点了点头,他是极其看重品阶的。眼前此人他认得,名唤宇文述,乃是城中宇文士族的,不过一介普通的士族而已。而这宇文述目前官职不过是个廷尉右监而已,官位不算高。

    “有什么事吗?”

    荀彧问道。

    宇文述笑了笑:“荀大人,在下听说,曹公目前已经平定辽东,不知消息是否确切啊?”

    “我看你还是少打听这些。”

    荀彧摇摇头:“宇文大人难道不知道言多必失的道理?”

    “不不不。”

    宇文述急忙摆手,从怀里掏出一只竹简:“在下不敢,只是……只是在下有一片策论在此,想要进献给曹公。在下知道如今荀尚书代曹公管理朝中大小事务,所以,在下斗胆请尚书一阅!”

    “是这样……”

    荀彧点了点头,见宇文述的态度也算诚恳,便点了点头:“好吧!既如此,我就看看!”

    “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宇文述千恩万谢,目送荀彧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