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华章 第612章 让李隆基变黄四郎?
热门推荐:
仇人当养料,和天道对着干
离婚这么大喜的日子,谢总哭什么?
勾帝心,坐凤位!神医嫡女赢麻了
陈平耿姗姗
龙啸天下陈平耿姗姗
最狂邪医
我的挂根本关不掉啊!
龙凤胎满月时,渣前夫哭红了眼
一手掌生死,一剑断万古
大明宫,含元殿。
少府卿刘君雅离开洛阳昼夜兼程,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抵达了长安,直奔丹凤门求见李瑛。
此时恰好正值早朝,李瑛立即召刘君雅入宫觐见。
刘君雅轻车熟路,大步流星的来到含元殿,稽首顿拜:“罪臣刘君雅拜见大唐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瑛在龙椅上正襟端坐,和颜悦色的道:“刘卿平身!”
“谢陛下!”
刘君雅起身后解释道:“臣早知武氏母子乃是篡位夺权,奈何家眷被盯得紧,不敢逃离,因此在伪庭虚与委蛇,蹉跎至今。”
“朕知道武氏母子一开始对大臣们盯得紧,朕不怪你。”
李瑛极力安抚,“你能看清武氏母子的所作所为,知道洛阳朝廷乃是逆党便好!”
“多谢陛下宽恕臣贪生之罪!”
刘君雅再次作揖谢恩,接着把自己来长安的目的道来。
“太上皇从长安抵达洛阳,被武氏及满朝文武重新推为皇帝,并修书给各镇将领,污蔑陛下篡位谋逆,号召边镇将领、各州刺史兴兵勤王,讨伐陛下……
裴敦复建议太上皇先礼后兵,派人来长安劝降陛下,命长安军放下武器归顺洛阳,免得生灵涂炭。
臣受不了洛阳逆庭的沆瀣一气,颠倒黑白,因此毛遂自荐请求出使长安,实乃为了重归朝廷,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李瑛闻言大笑:“哈哈……诸位爱卿听到了吗?李隆基与武灵筠果然是一丘之貉!
去年的时候,两人不共戴天,现在却又重归于好,把脏水泼到朕的头上来,你们如何看待此事?”
萧嵩愤怒的站出来,双手攥着笏板道:“李隆基实在太自私了,枉他做了三十年的皇帝,却将百姓的生死置于不顾!”
颜杲卿也站出来斥责:“武氏母子将权力让给李隆基,盖因洛阳朝廷大势已去,可谓一丘之貉,贪权自私,也不怕将来遗臭万年!”
“是啊、是啊,太上皇简直太自私了,武氏从前那般对待他,他竟然又跑到洛阳与武氏同流合污,真是让人愤慨!”
“太上皇所作所为,已经不配做大唐皇帝,甚至可以称之为大唐的罪人!”
等群情激奋的满朝文武唾骂完毕,李瑛才提高嗓门道:“自即日起,一律不许再称李隆基为太上皇!
他现在已经是大唐的叛徒,是大唐的逆贼,往后一律称之为了逆贼李隆基,死后上恶谥,称昏君!”
满朝文武齐声领命:“臣等谨遵圣谕!”
等斥责咒骂声逐渐平息之后,李瑛再次把目光扫向刘君雅:“除了派你来劝朕投降,给各镇将领修书拉拢之外,逆贼李隆基还采取了何等措施?”
刘君雅拱手道:“回陛下的话,逆贼李隆基亲自修书给王忠嗣与盖嘉运,污蔑陛下是篡位,要求两人起兵反叛长安。”
颜杲卿再次出列:“陛下,臣就知道李隆基倘若在洛阳得势,就会重点拉拢王忠嗣。为防不测,还请陛下派遣大将前往幽州代替王忠嗣执掌三军。”
“现在已经晚了!”
李瑛在龙椅上目光睥睨,“就算即刻派人赶往长安,也没有李隆基的使者快!
还是那句话,朕赌王忠嗣会以大局为重!
毕竟他在灵州的时候就与李隆基有过接触,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应该不会愚忠于李隆基,而是以大局为重。
倒是盖嘉运作为李隆基的嫡系,又一直远在安西,说不定会被李隆基蒙蔽。”
听了李瑛的分析,许多大臣都觉得有理,申王李祎站出来道:“臣与盖嘉运相交多年,我愿修书与他阐述此事。”
李瑛颔首:“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还有哪位爱卿与盖嘉运、郭子仪交好?大伙都写一封私信介绍李隆基的所作所为,他们就不会这么容易被洛阳逆庭蒙蔽。”
太师萧嵩道:“老臣与盖嘉运的关系也不错,我也要给他写信,揭露李隆基的自私面目。”
李适之道:“臣与郭子仪算是故交,可以给郭子仪修书。”
工部尚书韦坚道:“我也与郭子仪有私交,臣也修书相告。”
刘君雅又接着道:“李隆基当朝宣布罢免杨洄的宰相,仅保留雍王之职。”
“一介阴险小人,也配称王?”
李瑛冷哼一声,“待攻破洛阳,朕要把杨洄夷三族!”
“还有,李隆基命李林甫给渤海王大武艺、南诏王皮逻阁分别修书,拉拢他们支持洛阳伪庭。”
刘君雅竹筒倒豆子一般,毫无保留的把李隆基的应对措施据实相告,最后又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臣本打算带着东莱、临洮两位郡王来长安,但被李隆基拒绝。”
李瑛捻着下颌的胡须,猜测道:“李隆基睚眦必报,强留朕的两个儿子不知道作何打算?总之没有好心眼!
罢了、罢了,三郎和四郎都是他的孙子,不过七八岁的稚童,朕倒要看看李隆基如何对待他们?”
李泌出列,双手将笏板举过额头,高声道:“李隆基去了洛阳,向各地污蔑陛下篡位,多少会给长安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臣有三个应对方案,请陛下择其一应对。”
李瑛眉毛一挑,坐直了身体:“李卿说来听听。”
“喏!”
李泌举着笏板,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
“臣的上策乃是对外宣称李隆基被武氏派人掳走,这样可以把李隆基叛逃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各种流言蜚语销声匿迹。
不管洛阳那边对外宣称什么,都可以用李隆基是被裹挟的化解,这样就能让各地官吏对洛阳发出的公告置之不理。”
李瑛捻着胡须,沉吟道:“中策呢?”
“中策有些冒险,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弊端。”李泌说道。
“愿闻其详!”李瑛道。
李泌举着笏板,郑重的道:“臣的建议是用那个哑巴替身冒充李隆基下葬,对外宣称太上皇病逝,隆重将其下葬。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对外宣称洛阳的那个李隆基是冒名顶替,是武氏找来的替身。
这一计极为冒险,利益与风险并存,故此臣不敢决断,一切悉听圣裁!”
“这样啊?”
“嘶……”
“李长源的这一计真是出乎预料!”
李泌话音刚落,含元殿内掀起一阵轩然大波,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李泌的这个计策让李瑛想起了穿越前看过的电影——让子弹飞,是否能效仿张牧之让李隆基变成黄四郎?
这一刻,李瑛的内心也犹豫不决。
毕竟李隆基是一国之君,是大唐的皇帝,影响力巨大,可不是黄四郎那样的地头蛇!
如果能让天下人相信李隆基死了,那洛阳朝廷对自己的任何污蔑都将不攻自破。
但如果玩砸了,将会带来何种难以预估的后果,李瑛暂时不得而知!
“李卿的下策呢?”
李瑛一时间难以决断,所以还想听听李泌的下策。
李泌举着笏板道:“下策就是向天下人宣布太上皇与武氏勾结,颠倒黑白,污蔑陛下。”
这样虽然稳妥,但很是费力,洛阳那边说什么,我们就需要做出辩解,让天下人相信陛下的皇位是按照法理继承,并非篡位。”
“这下策最差,一点也不讨好!”
李瑛缓缓起身,在丹陛上来回踱步,“中策虽然冒险,但如果成功了倒是可以一劳永逸,直接让李隆基这个老贼变成无用之人!”
李泌举着笏板道:“这一计利益与风险并存,故此臣才把他列为中策。”
“散朝后,萧太师、四位宰相与六部尚书,以及九寺五监的主官到含象殿与朕继续商议,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此事关系重大,李瑛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决定继续与大臣深入探讨。
张九龄、颜杲卿等人俱都捧着笏板齐声领命:“臣等遵旨!”
李瑛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刘君雅的身上:“刘卿这一路辛苦了,目前本朝的少府监依旧虚位以待,自今日起便由你走马上任,继续执掌大唐的铸币、印染、织布等事宜!”
“谢陛下隆恩!”
刘君雅喜出望外,急忙跪地叩首谢恩,庆幸自己总算摆脱了乌烟瘴气,颠倒黑白,拉帮结派的洛阳朝廷,可以真正的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
少府卿刘君雅离开洛阳昼夜兼程,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抵达了长安,直奔丹凤门求见李瑛。
此时恰好正值早朝,李瑛立即召刘君雅入宫觐见。
刘君雅轻车熟路,大步流星的来到含元殿,稽首顿拜:“罪臣刘君雅拜见大唐皇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瑛在龙椅上正襟端坐,和颜悦色的道:“刘卿平身!”
“谢陛下!”
刘君雅起身后解释道:“臣早知武氏母子乃是篡位夺权,奈何家眷被盯得紧,不敢逃离,因此在伪庭虚与委蛇,蹉跎至今。”
“朕知道武氏母子一开始对大臣们盯得紧,朕不怪你。”
李瑛极力安抚,“你能看清武氏母子的所作所为,知道洛阳朝廷乃是逆党便好!”
“多谢陛下宽恕臣贪生之罪!”
刘君雅再次作揖谢恩,接着把自己来长安的目的道来。
“太上皇从长安抵达洛阳,被武氏及满朝文武重新推为皇帝,并修书给各镇将领,污蔑陛下篡位谋逆,号召边镇将领、各州刺史兴兵勤王,讨伐陛下……
裴敦复建议太上皇先礼后兵,派人来长安劝降陛下,命长安军放下武器归顺洛阳,免得生灵涂炭。
臣受不了洛阳逆庭的沆瀣一气,颠倒黑白,因此毛遂自荐请求出使长安,实乃为了重归朝廷,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李瑛闻言大笑:“哈哈……诸位爱卿听到了吗?李隆基与武灵筠果然是一丘之貉!
去年的时候,两人不共戴天,现在却又重归于好,把脏水泼到朕的头上来,你们如何看待此事?”
萧嵩愤怒的站出来,双手攥着笏板道:“李隆基实在太自私了,枉他做了三十年的皇帝,却将百姓的生死置于不顾!”
颜杲卿也站出来斥责:“武氏母子将权力让给李隆基,盖因洛阳朝廷大势已去,可谓一丘之貉,贪权自私,也不怕将来遗臭万年!”
“是啊、是啊,太上皇简直太自私了,武氏从前那般对待他,他竟然又跑到洛阳与武氏同流合污,真是让人愤慨!”
“太上皇所作所为,已经不配做大唐皇帝,甚至可以称之为大唐的罪人!”
等群情激奋的满朝文武唾骂完毕,李瑛才提高嗓门道:“自即日起,一律不许再称李隆基为太上皇!
他现在已经是大唐的叛徒,是大唐的逆贼,往后一律称之为了逆贼李隆基,死后上恶谥,称昏君!”
满朝文武齐声领命:“臣等谨遵圣谕!”
等斥责咒骂声逐渐平息之后,李瑛再次把目光扫向刘君雅:“除了派你来劝朕投降,给各镇将领修书拉拢之外,逆贼李隆基还采取了何等措施?”
刘君雅拱手道:“回陛下的话,逆贼李隆基亲自修书给王忠嗣与盖嘉运,污蔑陛下是篡位,要求两人起兵反叛长安。”
颜杲卿再次出列:“陛下,臣就知道李隆基倘若在洛阳得势,就会重点拉拢王忠嗣。为防不测,还请陛下派遣大将前往幽州代替王忠嗣执掌三军。”
“现在已经晚了!”
李瑛在龙椅上目光睥睨,“就算即刻派人赶往长安,也没有李隆基的使者快!
还是那句话,朕赌王忠嗣会以大局为重!
毕竟他在灵州的时候就与李隆基有过接触,了解整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应该不会愚忠于李隆基,而是以大局为重。
倒是盖嘉运作为李隆基的嫡系,又一直远在安西,说不定会被李隆基蒙蔽。”
听了李瑛的分析,许多大臣都觉得有理,申王李祎站出来道:“臣与盖嘉运相交多年,我愿修书与他阐述此事。”
李瑛颔首:“这倒是一个不错的主意,还有哪位爱卿与盖嘉运、郭子仪交好?大伙都写一封私信介绍李隆基的所作所为,他们就不会这么容易被洛阳逆庭蒙蔽。”
太师萧嵩道:“老臣与盖嘉运的关系也不错,我也要给他写信,揭露李隆基的自私面目。”
李适之道:“臣与郭子仪算是故交,可以给郭子仪修书。”
工部尚书韦坚道:“我也与郭子仪有私交,臣也修书相告。”
刘君雅又接着道:“李隆基当朝宣布罢免杨洄的宰相,仅保留雍王之职。”
“一介阴险小人,也配称王?”
李瑛冷哼一声,“待攻破洛阳,朕要把杨洄夷三族!”
“还有,李隆基命李林甫给渤海王大武艺、南诏王皮逻阁分别修书,拉拢他们支持洛阳伪庭。”
刘君雅竹筒倒豆子一般,毫无保留的把李隆基的应对措施据实相告,最后又想起了一件事。
“对了,臣本打算带着东莱、临洮两位郡王来长安,但被李隆基拒绝。”
李瑛捻着下颌的胡须,猜测道:“李隆基睚眦必报,强留朕的两个儿子不知道作何打算?总之没有好心眼!
罢了、罢了,三郎和四郎都是他的孙子,不过七八岁的稚童,朕倒要看看李隆基如何对待他们?”
李泌出列,双手将笏板举过额头,高声道:“李隆基去了洛阳,向各地污蔑陛下篡位,多少会给长安带来一些不利的影响,臣有三个应对方案,请陛下择其一应对。”
李瑛眉毛一挑,坐直了身体:“李卿说来听听。”
“喏!”
李泌举着笏板,清了清嗓子,侃侃而谈。
“臣的上策乃是对外宣称李隆基被武氏派人掳走,这样可以把李隆基叛逃的影响降到最低,让各种流言蜚语销声匿迹。
不管洛阳那边对外宣称什么,都可以用李隆基是被裹挟的化解,这样就能让各地官吏对洛阳发出的公告置之不理。”
李瑛捻着胡须,沉吟道:“中策呢?”
“中策有些冒险,可能会带来巨大的收益,也可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弊端。”李泌说道。
“愿闻其详!”李瑛道。
李泌举着笏板,郑重的道:“臣的建议是用那个哑巴替身冒充李隆基下葬,对外宣称太上皇病逝,隆重将其下葬。
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对外宣称洛阳的那个李隆基是冒名顶替,是武氏找来的替身。
这一计极为冒险,利益与风险并存,故此臣不敢决断,一切悉听圣裁!”
“这样啊?”
“嘶……”
“李长源的这一计真是出乎预料!”
李泌话音刚落,含元殿内掀起一阵轩然大波,满朝文武议论纷纷。
李泌的这个计策让李瑛想起了穿越前看过的电影——让子弹飞,是否能效仿张牧之让李隆基变成黄四郎?
这一刻,李瑛的内心也犹豫不决。
毕竟李隆基是一国之君,是大唐的皇帝,影响力巨大,可不是黄四郎那样的地头蛇!
如果能让天下人相信李隆基死了,那洛阳朝廷对自己的任何污蔑都将不攻自破。
但如果玩砸了,将会带来何种难以预估的后果,李瑛暂时不得而知!
“李卿的下策呢?”
李瑛一时间难以决断,所以还想听听李泌的下策。
李泌举着笏板道:“下策就是向天下人宣布太上皇与武氏勾结,颠倒黑白,污蔑陛下。”
这样虽然稳妥,但很是费力,洛阳那边说什么,我们就需要做出辩解,让天下人相信陛下的皇位是按照法理继承,并非篡位。”
“这下策最差,一点也不讨好!”
李瑛缓缓起身,在丹陛上来回踱步,“中策虽然冒险,但如果成功了倒是可以一劳永逸,直接让李隆基这个老贼变成无用之人!”
李泌举着笏板道:“这一计利益与风险并存,故此臣才把他列为中策。”
“散朝后,萧太师、四位宰相与六部尚书,以及九寺五监的主官到含象殿与朕继续商议,选择一个最佳方案!”
此事关系重大,李瑛一时间也拿不定主意,决定继续与大臣深入探讨。
张九龄、颜杲卿等人俱都捧着笏板齐声领命:“臣等遵旨!”
李瑛最后把目光落在了刘君雅的身上:“刘卿这一路辛苦了,目前本朝的少府监依旧虚位以待,自今日起便由你走马上任,继续执掌大唐的铸币、印染、织布等事宜!”
“谢陛下隆恩!”
刘君雅喜出望外,急忙跪地叩首谢恩,庆幸自己总算摆脱了乌烟瘴气,颠倒黑白,拉帮结派的洛阳朝廷,可以真正的为朝廷尽一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