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岁月长河 第37章 计划没有变化快
热门推荐:
从太空垃圾佬开始
妖王他是御兽师
收徒,为师真的和你天下第一好
匹配三万场,打的职业哥哭爹喊娘
抗战:开局德械,我只打逆风局
天黑了叫你别回头
机甲战狂
神渊世纪续上
杀旗之特种兵1938
江英的心被江云仙描绘的农场无拘无束的生活吸引了,江英感觉那才是她向往的生活,就算是再苦再累也无所谓,如果钱惠惠还在,江英一定会约上她一起去农场的。
“江云仙,你们农场还招人吗?像我这样带着孩子的人你们农场会要吗?”江英问。
“要啊,我们农场正在大量地招人,你想想,那么多山,要大量种植橡胶,那得需要多少人,有的省份甚至还有整家整家地往我们农场迁移的呢,如果你想去,年后你到队上去打个证明,然后再到公社去盖个章,提前给我写信,我到县城来接你。”
江英的心活泛了起来,她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光明前途,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带着女儿离开这里到农场去。
元宵节过后,村里的人们逐渐淡忘了钱惠惠的事,再也没有人提起,队里也开始安排劳动,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江英悄悄地做着去农场的准备。
二月底的时候,江英找到了江保全,“二叔,我想去江云仙她们农场,您看能不能给我开个证明。”
“可以啊,这是好事,我们当然支持。”江保全爽快地让村文书给江英打了证明。
“二叔,我现在还不想让家里知道这件事,您看能不能先不要让别人知道。”
“没有问题,这是你个人的事,我们不说就是了,听见了没有?”江保全对村文书说道。
“知道了,队长。”村文书保证道。
江英喜滋滋地拿着证明离开了生产队队部,想着有空了再到公社去盖个章,等下个月初收到赵家福汇来的钱就可以上路了。
等到了农场再写信告诉他,自己也可以凭劳动拿工资了,以后就不用他每个月给自己汇钱了,想到这些,江英觉得天仿佛变蓝了,阳光照在身上也格外的暖和。
正当江英认为万事俱备的时候,一天早晨起床后,她突然感觉有点反胃,恶心想吐,便走进厨房问道:“妈,有什么吃的吗?我可能是饿了,胃有点不舒服。”
“昨天还剩下点米汤,你要不要喝点,我放到锅里温一下。”江母正在烧水准备做饭。
“好。”江英真希望马上就把米汤喝下去。
江英端着温好的米汤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不一会儿,就觉得胃里上下翻腾直想吐,她连忙捂住嘴,跑到院子边下水处哇哇地吐了起来。
江母是过来人,看到女儿的症状就猜到了七八分,她来到院中低声问江英:“你几个月没来月事了?”
江母这一问,江英立马意识到母亲的意思了,她想了想,好像是自赵家福去年十二月份回来后自己就没来月事了。
刚开始以为像往常一样,一两个月没来是常事,就没在意,后来忙着准备去农场,就把这事忘记了,现在母亲提起,江英才想到自己会不会是怀孕了,如果真是那样,自己去农场的事不就泡汤了吗。
江英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她去公社卫生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她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江英呆住了,这孩子来的真不是时候。
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彻底粉碎了江英的农场梦,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一九六六年十月上旬,在通往县城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辆马车正不紧不慢地走着。
逐渐偏西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天边的云朵在夕阳的辉映下五彩斑斓,阳光透过路边的树木在江英母女身上投下了斑驳的光影。
母女俩根本没有闲情逸致欣赏这美丽的晚霞,只是紧挨着坐在马车夫用垫子铺好的凳子上,身体随着马车的摇晃而有节奏地跟着晃动。
这种马车比一般拉货的平板马车四周多了个围栏,这个围栏的高度刚好到坐车人的后腰部,以防由于颠簸把人给甩出去,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车主在围栏的四周放上长条凳,供人乘座,有的还会在凳子上铺上一些棕垫或棉垫之类的东西,以增加乘车人的舒适感。
六七十年代,玉县的人们往返于乡下与县城之间,除了每天定时定点的班车外,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这也是当时最受当地大众欢迎的交通工具,因为它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数量众多,不受任何时间限制,可以随叫随停。
赶车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人看着瘦但精神矍铄,他头戴一顶草帽,衣服虽旧并打了补丁,却洗得干净。
马车悠闲地走着,路边高大的树木正缓缓的向后移动,放眼望去,整个玉县坝子除了村庄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路两旁星罗棋布的村庄此时已经笼罩在袅袅炊烟之中。
马车上的乘客就只有江英母女两人。
瘦小精干的江母轻声问:“家福什么时候能回来?”
江英两只手抓着凳子的边沿,背靠着后面的围栏,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听到江母的问话,江英轻轻叹了口气说:“前两天来了封信,说单位在搞什么运动,不能请假,回不来了。”
看着江英稍许苍白但依然俊秀的脸,江母沉默了,她对什么运动不感兴趣,只是想着女儿坐月子女婿不能回来,不免替女儿觉得有点遗憾。
江英所说的运动就是刚刚开始的文化大革命。
大爷转过身来看了一眼江英母女问:“太阳都快落山了,你们娘俩还进城去干嘛?走亲戚吗?”
上车时,大爷听到江英叫“妈”,再看她俩紧挨着坐在一起,便猜测这是一对母女。
江母说:“不是,是去县医院,我女儿快生了。”
“噢”,大爷应了一声,回转身,对着马屁股轻轻挥了一下手里握着的马鞭,小声地自言自语,“快生了?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
马车继续走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县城边,大爷跳下马车,朝着马“咦”地叫了一声,然后使劲拉住马的缰绳,马车稳稳地站住了。
大爷说:“你们娘俩扶稳了,我慢慢把车头抬起来点方便你们从车尾下车。”
江母背起包袱从车尾下来,然后扶着江英慢慢下了马车。
大爷抱歉地对江英母女说:“马车不能进到城里,你们只能在这里下车走进去了,顺着这条路一直向前走,路的尽头左边就是县医院。”大爷热情地指了指路。
“江云仙,你们农场还招人吗?像我这样带着孩子的人你们农场会要吗?”江英问。
“要啊,我们农场正在大量地招人,你想想,那么多山,要大量种植橡胶,那得需要多少人,有的省份甚至还有整家整家地往我们农场迁移的呢,如果你想去,年后你到队上去打个证明,然后再到公社去盖个章,提前给我写信,我到县城来接你。”
江英的心活泛了起来,她好像看到了自己的光明前途,她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带着女儿离开这里到农场去。
元宵节过后,村里的人们逐渐淡忘了钱惠惠的事,再也没有人提起,队里也开始安排劳动,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江英悄悄地做着去农场的准备。
二月底的时候,江英找到了江保全,“二叔,我想去江云仙她们农场,您看能不能给我开个证明。”
“可以啊,这是好事,我们当然支持。”江保全爽快地让村文书给江英打了证明。
“二叔,我现在还不想让家里知道这件事,您看能不能先不要让别人知道。”
“没有问题,这是你个人的事,我们不说就是了,听见了没有?”江保全对村文书说道。
“知道了,队长。”村文书保证道。
江英喜滋滋地拿着证明离开了生产队队部,想着有空了再到公社去盖个章,等下个月初收到赵家福汇来的钱就可以上路了。
等到了农场再写信告诉他,自己也可以凭劳动拿工资了,以后就不用他每个月给自己汇钱了,想到这些,江英觉得天仿佛变蓝了,阳光照在身上也格外的暖和。
正当江英认为万事俱备的时候,一天早晨起床后,她突然感觉有点反胃,恶心想吐,便走进厨房问道:“妈,有什么吃的吗?我可能是饿了,胃有点不舒服。”
“昨天还剩下点米汤,你要不要喝点,我放到锅里温一下。”江母正在烧水准备做饭。
“好。”江英真希望马上就把米汤喝下去。
江英端着温好的米汤咕嘟咕嘟地喝了下去,不一会儿,就觉得胃里上下翻腾直想吐,她连忙捂住嘴,跑到院子边下水处哇哇地吐了起来。
江母是过来人,看到女儿的症状就猜到了七八分,她来到院中低声问江英:“你几个月没来月事了?”
江母这一问,江英立马意识到母亲的意思了,她想了想,好像是自赵家福去年十二月份回来后自己就没来月事了。
刚开始以为像往常一样,一两个月没来是常事,就没在意,后来忙着准备去农场,就把这事忘记了,现在母亲提起,江英才想到自己会不会是怀孕了,如果真是那样,自己去农场的事不就泡汤了吗。
江英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她去公社卫生院做了检查,医生告诉她已经怀孕两个多月了,江英呆住了,这孩子来的真不是时候。
第二个孩子的到来彻底粉碎了江英的农场梦,真是计划没有变化快。
一九六六年十月上旬,在通往县城坑坑洼洼的土路上,一辆马车正不紧不慢地走着。
逐渐偏西的太阳发出耀眼的光芒,天边的云朵在夕阳的辉映下五彩斑斓,阳光透过路边的树木在江英母女身上投下了斑驳的光影。
母女俩根本没有闲情逸致欣赏这美丽的晚霞,只是紧挨着坐在马车夫用垫子铺好的凳子上,身体随着马车的摇晃而有节奏地跟着晃动。
这种马车比一般拉货的平板马车四周多了个围栏,这个围栏的高度刚好到坐车人的后腰部,以防由于颠簸把人给甩出去,给人一种安全的感觉,车主在围栏的四周放上长条凳,供人乘座,有的还会在凳子上铺上一些棕垫或棉垫之类的东西,以增加乘车人的舒适感。
六七十年代,玉县的人们往返于乡下与县城之间,除了每天定时定点的班车外,最基本的交通工具就是马车,这也是当时最受当地大众欢迎的交通工具,因为它不但价格便宜,而且数量众多,不受任何时间限制,可以随叫随停。
赶车的是一位六十多岁的大爷,人看着瘦但精神矍铄,他头戴一顶草帽,衣服虽旧并打了补丁,却洗得干净。
马车悠闲地走着,路边高大的树木正缓缓的向后移动,放眼望去,整个玉县坝子除了村庄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田野,路两旁星罗棋布的村庄此时已经笼罩在袅袅炊烟之中。
马车上的乘客就只有江英母女两人。
瘦小精干的江母轻声问:“家福什么时候能回来?”
江英两只手抓着凳子的边沿,背靠着后面的围栏,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听到江母的问话,江英轻轻叹了口气说:“前两天来了封信,说单位在搞什么运动,不能请假,回不来了。”
看着江英稍许苍白但依然俊秀的脸,江母沉默了,她对什么运动不感兴趣,只是想着女儿坐月子女婿不能回来,不免替女儿觉得有点遗憾。
江英所说的运动就是刚刚开始的文化大革命。
大爷转过身来看了一眼江英母女问:“太阳都快落山了,你们娘俩还进城去干嘛?走亲戚吗?”
上车时,大爷听到江英叫“妈”,再看她俩紧挨着坐在一起,便猜测这是一对母女。
江母说:“不是,是去县医院,我女儿快生了。”
“噢”,大爷应了一声,回转身,对着马屁股轻轻挥了一下手里握着的马鞭,小声地自言自语,“快生了?怎么一点都看不出来?”
马车继续走着,不一会儿就来到了县城边,大爷跳下马车,朝着马“咦”地叫了一声,然后使劲拉住马的缰绳,马车稳稳地站住了。
大爷说:“你们娘俩扶稳了,我慢慢把车头抬起来点方便你们从车尾下车。”
江母背起包袱从车尾下来,然后扶着江英慢慢下了马车。
大爷抱歉地对江英母女说:“马车不能进到城里,你们只能在这里下车走进去了,顺着这条路一直向前走,路的尽头左边就是县医院。”大爷热情地指了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