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我们的岁月长河 > 第144章 逃离京城一

我们的岁月长河 第144章 逃离京城一

    一晃四年,丁一诚大学即将毕业,而刘洋也将读研。

    一天,赵菲接到了丁一诚的电话。

    “妈妈,我已经在京城找到工作了,我不回南方省了。”

    赵菲问:“丁一诚,你找了个什么工作?”

    “我在一家上市公司找了个策划工作。”

    丁一诚在电话里把自己找到的工作情况大概告诉了赵菲。

    赵菲问:“你们公司提供住宿吗?”

    丁一诚答道:“不提供,我在城外找了间跟别人合租的房子,房租比城里便宜很多。”

    赵菲担忧地问:“那你每个月付完房租后,钱还够不够用?”

    丁一诚说: “妈,你不用担心,我每个月的工资交了房租后还有剩余。”

    赵菲在电话里严肃地嘱咐丁一诚,“如果钱不够用,你一定要告诉妈妈,千万不要去网上借钱,现在互联网上各种网贷平台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很难分辨优劣,如果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陷入无底的深渊,难以脱身,我们律所经常有家长因为孩子深陷各种贷款纠纷而前来咨询求助的,这个问题你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

    最近这段时间,赵菲接触了好几起网贷的案子,所以她首先想到给丁一诚打个预防针。

    “妈,你放心吧,我知道了。”

    丁一诚语气很是轻松,他根本没把赵菲的话当回事,仍然沉浸在找到工作的喜悦中。

    晚上吃完饭,赵菲和丁海涛在小区内散步。

    赵菲告诉丁海涛,“丁一诚找到工作了,是京城的一家上市公司,这个月底就要去上班了。”

    丁海涛无奈地摇了摇头,“这孩子真是太倔了,我好说歹说劝他回来考公务员或者是事业单位,找个稳定的工作,他就是不听,非要留在京城闯荡,我就不明白了,京城到底有什么好的?不但户口落不了,估计每个月交了房租后工资就所剩无几,简直就是在给房东打工。”

    赵菲劝慰丁海涛,“你也别上火,孩子大了,有他自己独立的思考方式和人生规划,他们这代人跟我们不一样,现在的年轻人更注重追求自我,愿意按照个人喜好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

    丁海涛叹了口气,“那是因为他们现在还年轻,还有犯错的资本和时间,一旦到了我们这个年纪,情况可就不一样了,人到中年说不定保住现有的工作都难。”

    赵菲笑道:“就让他们趁现在还有犯错的资本去犯错吧,别像我们这一代人,大学毕业后,只能服从组织安排,不管被分配到哪里,都是老老实实、兢兢业业地一直干下去,直到退休为止,我要不是因为银行体制改革,恐怕这一辈子也只会守着那一份工作,其实我还挺羡慕现在的年轻人的。”

    丁海涛说:“你没有看到网上有些公司裁员的新闻吗?人到中年是最尴尬的年龄,上有年迈的父母需要赡养,下有年幼的孩子需要抚养,同时还要面临着失业的巨大压力,而在行政事业单位,只要你不犯大错,至少不必担心会被解雇。”

    顿了顿,丁海涛又说:“现在很多私营企业,对国家规定的各项保险,往往只是按照最低标准为员工购买,有的甚至根本就不买,将来这些员工到了退休年龄,又凭借什么来安度晚年呢?”

    赵菲微微点头,“你所说的情况当下确实如此,但未来之事谁又能预料呢?或许等到丁一诚他们年老之时,国家的养老保障体系已经愈发完善健全了,那时无论是公务员群体,还是企业职工,都可享受完善的养老保障,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一切皆有可能啊!”

    丁海涛看着赵菲调侃道:“难怪儿子态度那么坚决,原来是有你这个坚强后盾在后面支持他。”

    赵菲笑着推了丁海涛一把,“你说什么呢,既然丁一诚选择了这条路,我还能怎么办,他也是成年人了,我总不能用绳子把他拴回来吧,你以前不是说过有些事还是要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只有等他们碰得头破血流了,才知道什么叫小锅是铁打的还是铜铸的,他要闯就让他去试试吧。”

    丁海涛听后无奈地笑了笑。

    过了一会,赵菲跟丁海涛商量,“我想为孩子配置一些疾病和养老方面的商业保险,他们不为自己的将来考虑,我们总得为他们的将来考虑,你认为如何?”

    丁海涛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苦涩的笑容,轻声叹息着,“唉,我们这代人实在是太不容易了!自己拼命工作,赚钱买房买车,甚至还要给下一代买房买车,还得未雨绸缪地替他们未来的养老问题去操心、规划,压力真的好大呀!”

    丁海涛的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和无力感。

    两人就这样在小区内边走边说着。

    话说丁一诚自大学毕业留在京城工作后,便开启了每日早出晚归、披星戴月的生活模式。

    每天清晨七点起床,一番简单洗漱过后,七点半必须准时出门。

    尽管他租住的房子距离这条地铁线的起点仅有四站,但在早高峰时段仍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挤进车厢。

    由于城内的房租价格高昂,许多上班族纷纷选择在租金相对低廉且实惠的城郊区域租房住,每天乘坐地铁往返于市区与住所之间。

    地铁车厢内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放眼望去尽是行色匆匆赶着去上班的年轻一族。

    丁一诚在人满为患、拥挤异常的车厢内甚至无需伸手扶住拉杆,靠双脚站立就能打起瞌睡。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终于抵达目的地,丁一诚走出地铁站,顺路买了点简便食物作早餐,边吃边走向公司,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

    每逢寒冬时节,待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之时,丁一诚结束一天繁忙的工作,再次拖着疲惫的身躯搭乘地铁返回自己位于城郊的居所,每天出门和归家时天色都已经是漆黑一片。

    整天疲于奔波的丁一诚,在一个星期四晚上忽然接到了虽不常见面,却仍然保持着联系的大学室友王志鹏的电话。

    王志鹏在电话里说:“丁一诚,我就要离开京城回老家了,临走前想跟你和苏昆、徐绍平见一面,跟你们道个别,你这个星期天下午有时间吗?我们一点钟在老地方聚一聚。”

    王志鹏说的老地方是学校附近一个名叫“茶居”的地方。

    “茶居”不仅可以喝茶,聊天,打扑克,还可以吃饭。

    这里不仅环境好,价格公道,而且还是他们上学时最爱去的地方。

    “王志鹏,没问题,我会准时到的,我们星期天不见不散。”

    丁一诚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王志鹏、苏昆、徐绍平是丁一诚大学的室友,他们宿舍一共六个人,其中只有他们四个人毕业后留在京城工作。

    当初他们就约定好了,以后不论谁要离开京城,都要跟其他的人打个招呼。

    四人自大学毕业后的近三年时间里,虽然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工作,但无论怎样忙,他们都会抽空见上一面,聊一聊,排解一下心中的寂寞和无奈,每次他们都是约在“茶居”相见。

    丁一诚没想到当初最早提出要在京城工作的王志鹏,现在竟然是最早要离开京城的。

    丁一诚的心中不免有点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