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楚第一赘婿 > 第617章 担心有粮耗子?

大楚第一赘婿 第617章 担心有粮耗子?

    让萧天洛没有想到的是没来得及看到三皇子的好戏,倒是底下传出消息——中原突发洪水,河堤开裂,淹了数个郡县。

    好在大楚对防灾防汛极有经验,早早地发现不对劲,让百姓提前撤离住所,没有造成大面积的伤亡,可叹的是农田无法撤离,此时刚刚春耕不久,刚洒下去的种子打了水漂。

    春耕打了水漂,就代表着再无庄稼可收,这些百姓的口粮无处解决,这时候就要开启粮仓,靠着朝廷的救济粮活命。

    萧天洛看到老侯爷忧心忡忡,在操练他的时候都没有平时专注,没几下老侯爷就在那里哀叹道:“天可怜见,天灾人祸还是天灾可怕,这样一来,多少百姓吃不上饭。”

    “若是没有足够的粮食供应给灾民,只怕会出动荡,想当年开朝皇帝就遇到同样的难度,险些动摇国基。”老侯爷说完,边上又传来叹息声。

    正是今日造访侯府的向家爷孙,向老将军想到过往,不禁说道:“我这些年守在边关,看到的百姓疾苦无数,但一来都城,看到的却是宴席不断,酒肉不缺,俨然太平盛世。”

    “我是觉得应该让都城的权贵们走出都城瞧瞧外面的日子,看看底层的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普通百姓缺的不是酒肉,只缺五谷丰登,四季不愁口粮。”

    “仅是在西南,就有多少百姓为了养活家里卖儿卖女,是他们不疼孩子吗?实在是没招啊,多一张嘴就要多养一口人,多出一份口粮,若是卖出去能省粮,还能赚些银子。”

    “来到都城才知道范曾之案,他一个人就贪了那么多银两,若是将大楚的所有贪官污吏清点清点,不知道能搜出多少民脂民膏,若是能还给百姓,该有多好。”

    “可惜我们向家都是只能出死力气,守关杀敌不在话下,真要救济这天下的穷苦百姓,根本没有本事可使,也幸好如今还算好,不至有分食人的惨剧。”

    向老将军说得义愤填膺,萧天洛嗖地射出一支箭后,来到两位老前辈身边:“朝廷应有存储的粮食,提前做了预备,开仓放粮就能解决。”

    此话一出,院落中只有风声与马匹的低声嘶嘶声,两位老前辈均陷入了沉默。

    萧天洛一挑眉,突然想到在他认为的太平盛世发生的几桩事来,短短的几年间,存放着战略粮的粮仓就起了几次火,将数百万元的粮食一烧而空。

    要是只有一桩倒也罢了,十年竟发生三起,都是一把火说是烧空了。

    由此也引出对粮耗子的猜疑,后来果然如百姓所想,的确是有人为掩饰粮库已空或是被偷梁换柱的事实,在自己曾经生活过的监管已经算十分得力的年代仍有粮耗子,何况现在。

    那粮耗子的玩法其实就那些,用旧粮充新粮赚差价,还有的无中生有,仓里无粮说有粮,更有压低农户粮价的坑人粮,若是朝廷有对农户的补贴,也能叫人吞了去。

    总之,粮耗子吃粮的手段层出不穷,那在大楚现在的环境下,两老有所担忧情理可原。

    说什么放粮就能解决问题,那得仓里有粮!

    向老将军和老侯爷是见过各种妖魔鬼怪的,什么烂事没有见过,所以才如此忧心。

    “陛下必定有所准备,”萧天洛安慰道:“两位何需为没有发生的事情忧心,且先看看事情走向再说,若真有人在此关键时刻拉陛下的后腿,后果可想而知。”

    “那范曾就是最好的例子。”萧天洛挑眉说道:“只是此次救灾不知会委派何人负责。”

    两位老人家对视一眼,向老将军是个直肠子,大咧咧地说道:“不知道几位皇子殿下会不会主动请缨,这可是立下大功的好机会。”

    “哼,是苦差事才对,若是办好了自然是能让陛下另眼相待,若是不能收场反遭憎恶。”

    老侯爷把事情看得清楚:“这次三皇子不就是如此,一来二去,反转再反转,本是一桩坏事,让他办成好事,本以为是好事,结果又让人参了一本。”

    “现在好了,一句向皇妃和母妃借的银子事情算是善了了,但这算下来是赢还是输?”

    老侯爷一瞪眼,看透世事:“只是打平罢了。”

    向老将军哈哈一笑,话锋一转道:“萧天洛说得对,咱们何必为没有发生的事情烦心,最近陛下得了三百新科进士,正是欢喜时,且看能挖出多少栋梁之才。”

    “我在都城转了几日,听说这次的新科进士当中有不少寒门弟子,”向将军说道:“陛下这几年一直力图让寒门子弟进入朝堂,看来其心未改。”

    所谓世家,是指那些门第高贵、世代为官的人家,世家的形成与?门阀制度密切相关。

    在萧天洛的印象里,华夏历史上就曾有几大最有名的世家,比如最有名的王谢二氏。

    这两大世家都出自东晋时期,大名鼎鼎的王羲之就出自琅琊王氏,与之齐名的就是同时期的陈郡谢氏,与王家不一样,这个世家颇出战功。

    而是在秦时,陈西李氏就是货真价实的武将世家,?李信、?李广等都是其着名成员。李渊建立唐朝,使得陇西李氏达到了顶峰。

    后来世家的权势为何被削弱,因为科举制度推行,虽说还是有权有银的人家更有条件培养学子,但终究是打开一条路,让普通人家的孩子也有跃龙门的机会。

    在大楚也是类似的情况,在大楚开朝初期世家门阀子弟占据天时地利,后来科举三年一次地举行,公平选拔人才的作用慢慢凸显。

    经过这些年的改革,寒门子弟与世家子弟看似不再像从前那般泾渭分明,可是鸿沟岂能轻易消除,况且从大盘来看,寒门子弟进入仕途后,升迁之路依旧拼不过世家子弟。

    而在大楚还存在一批吃皇粮的人,那就是宗亲,宗亲的子弟比起世家来更是能躺平。

    夹在这两股人马中间,寒门子弟的处境可想而知,好在大楚皇帝们不想被世家权势裹挟,当那傀儡皇帝,一直在削弱世家影响力,这一次,定有不少寒门子弟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