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大楚第一赘婿 > 第1173章 码踪术太绝了

大楚第一赘婿 第1173章 码踪术太绝了

    “这种事情嘴巴说说还要当心隔墙有耳,你怎么敢写出来的?”祝久儿上前要撕,又有些舍不得,她还没有见过用这种方式盘点事件的。

    “你看嘛,主线是这个没错吧,支线可多了,我就是整理出来方便自己思考,事后肯定会毁尸灭迹,大小姐大可以放心,”萧天洛得瑟道:“也方便咱们整事情。”

    “我看你是最近日子过得太安稳了。”祝久儿说道:“最近火力不在咱们这里,难得能消停一些,只盼着公主能安稳地生下这一胎,现在连皇长孙的事情都过去了。”

    “过去?怎么可能过得去。”萧天洛的神色凝重:“此事对贤妃等人都是一次重创,还有赵将军府上也定会有所改变,对接下来陛下的布局极为重要。”

    “事情发生了好几日,陛下都未公布对安北侯和贤妃的处置,定是在深思熟虑。”

    眼下的这步棋十分重要,首先负责剖腹的太医是活不了了,从他听从贤妃的要求为四皇子妃下药迷昏了来剖腹之时,这条命就吊起来了,现在只是彻底被吊上去,没有活路。

    剩下的就是主使人贤妃,此人到底是妃子,又是夫妻俩的母亲与婆母,如何处置需要问过后宫的意思,太后与皇后的意见举足轻重,而安北侯府嘛,并没有太大的过错。

    “不过是让四皇子去安北侯府,不过是拦住了四皇子,除非证明药是他们找的,太医是他们安排的,不然……这次也不能将安北侯府如何。”

    “与其在这件事情上挑他们的错处,还不如想想在黄归和安北侯的往来上做文章。”

    萧天洛不提,祝久儿都快忘记黄归此人。

    四皇子妃出的事情太大,其后续的反应将黄归的事件盖了过去,现在冷不丁地听到他的名号,祝久儿才恍然过来:“他还没有复位,仍在养病中。”

    “他倒是想,皇帝哪里肯,一是黄家乡的事情要给个定论,此事掀起民愤,灭人家满村实在是太缺德,二来黄归与安北侯暗中往来密切,已经踩到了皇帝的雷点。”

    “这两件事情都难处理,皇帝现在犹豫不决也在情理之中,咱们也只能坐等了,对了,我和安王世子的新话本子已经有了雏形,马上就能问世。”

    这算是新一年里萧天洛最正式的手笔,安王世子不负他所期待,在他的指导下真的写出了精彩绝伦的探案类话本子,而且采取说书人的方式——欲知详情,请听下回分解。

    上一册的悬案结局在下一册揭晓,反正是要吊足读者的胃口。

    等形成惯性,每出一册就会有想知道答案的读者购买,就这样循环下去,当然提前建立在话本子足够精彩的情况下,不然食之无味,自然会弃。

    两人也是研究了许久,又与书行的掌柜再三研读,确定足够吊人才定下了初稿。

    出于谨慎的原因,安王世子准备再修一次,这次最大的看点是萧天洛给他虚构了一套技术探案的系统添加进去,是古代人从未听说过的,痕迹检测手段等等。

    为免上来就有太多炸裂性的新花样,萧天洛也是准备一点点来,先用一些与古代技艺有关的方法融入进去,再一点点地加码,等百姓们的阙值被提高后,再上猛料。

    安王世子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与侯府有如此紧密的关系,反正上次的合作两人都大赚。

    这让他对萧天洛十分信服,这一次完全跟上了萧天洛的节奏。

    这一天安王世子就带着最终稿来找萧天洛,进入萧天洛的院子时,与他打照面的刚好是尹霜,两人同时一愣,不约而同地抛给对方一个白眼。

    尹霜是知道尊卑的,一边翻白眼,一边给世子爷请安:“奴婢给世子爷带路,姑爷和大小姐在书房候着呢,请!”

    安王世子轻哼一声,他怎么觉得最后那个请字有些咬牙切齿,这坏丫头!

    “小爷不和你计较。”安王世子气呼呼地说完,抬腿就走,这才发现自己不熟悉这里,压根不知道书房在哪,铁青着脸的同时昂起头:“还不给小爷带路!”

    尹霜心中嗤笑,这才将他引入书房,两人进去的时候,夫妻俩已经将思维导图烧掉了。

    等尹霜离开,安王世子才将稿子奉上,萧天洛也懒得看了,直接让从未接触过原稿的祝久儿过目,她和圣懿公主都是三奇先生的铁杆粉丝,鉴赏能力摆在那里。

    “码踪术?”祝久儿抬头道:“这是探案手法之一?”

    “正是,其实就是依据特征与行走的特点、规律来判断对方的身高、体重,甚至职业、习惯等等,有些特殊情况下还能判断对方的身体状况。”

    “我们每个人的体重不一样,脚的大小不同,甚至因为穿的鞋袜衣裳等原因,走路时与地面接触产生的力道就不一样,这就体现在脚印上。”

    “一般来说,我们成年人的身高是脚印长度的七倍,以此推论,脚印越大,身高越高。”

    “脚印还与身处的环境有关,在干燥的地面与泥地里,身高越重的人,脚印越深。”

    祝久儿听到这里问道:“你说的是成年人,那其余人呢?”

    “若是老人与孩子,这个比例就不能按七比一来算,肯定会有偏差,但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脚的大小和手臂前臂的长度差不多,脚印越大,身高越高。”

    “除却脚印大小与身高的关系外,还有体重的关系,就是脚印的深浅,还有步态。”

    “比如有些人是内八字或外八字,留下的两枚脚印的间距必定与他人不同,由此就能判断出此人的身体特征,还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比如脚有六指的,也能从脚印里看出一二。”

    祝久儿听得目不转睛,又道:“可你方才说过了老者的情况特殊,但老者也是成年人。”

    “这时候就不要看脚印大小,而是深浅了,少年郎犯步子短,脚印瘦小,脚印之间的距离往往不规则,步行的路线往往弯曲。”

    “青年往往脚印大,步子跨得大,脚印之间的距离均匀,惯例是爱走直线。”

    “中年大多行路稳,脚印之间的距离会变短,而老者你们也知道的,年迈之后行路不便或缓慢,步伐慢则步幅变短,且发力点不同,足迹中脚后跟的压力比脚掌重。”

    安王世子的两眼直冒精光,绝,真是太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