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第一赘婿 第1182章 往深里想想
不说为了赵妍,为了赵家满门的性命前途,赵将军夫妇一合计,绝不能将命运的绳索与安北侯府拴在一起,今日上门是为了致谢,如此大张旗鼓也是做给外人看的。
赵家因为四皇子妃生产遇险一事与安北侯府关系恶化,反倒与宣武侯府交好,板上钉钉。
老侯爷连连咂舌,赵将军如此知时务,妙啊!
赵将军见老侯爷如此神情,笑道:“我赵家的功勋也是几代人积累出来的,总不能因为这桩婚事就毁于一旦,安北侯与贤嫔害我女儿至此,这梁子本来就结定了。”
“大势之下,我们赵家也知道该怎么做,老侯爷,您觉得对否?”
萧天洛手指叩桌,谁说打仗的都是粗人,这不悟得很好嘛,赵家人从悲痛、愤怒中抽离出来后就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登门道谢都玩出花来了。
圣懿公主听得直乐,这贤嫔做梦也没有想到吧,冒了一把险,与儿子、儿媳背心不说,还给自己竖了敌人,本来拉拢过来的赵家也成了敌对面,实实在在得不偿失了。
老侯爷心里美,但不好明说,干笑道:“赵将军莫要如此激进,不管心里如何想,表面的交情还是要的,冷淡处之就好,不必视作仇敌。”
赵夫人叹口气:“老侯爷教训得是,不过我家这位夫君就是素来直来直去的人,这次女儿受到了这般算计,遭受这么大的罪过,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差点闯出弥天大祸。”
“得亏陛下英明大度,不与他计较,不然指不定闹出多少事,但要他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也实在是太难了些,”赵夫人道:“还得老侯爷多敲打敲打他。”
这说的是赵将军硬闯贤嫔寝宫要与她算账的事,这放在平时可是大逆不道之事。
外男本来就不能乱入后宫,赵将军不仅去了,还要硬闯,这不治罪才怪了,但因为贤嫔作恶在前,赵将军爱女心切,皇帝也要维护皇家的面子,这件事情硬生生揭过。
如今回想起来,赵将军也只是尴尬地笑道:“彼时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才有过激之举。”
“赵将军放心,父皇既然将此事揭过,就不会再提,往后该如何且如何。”圣懿公主淡淡地说道:“只是本宫也对安北侯府失望至极,欸,看来从前错看了他们。”
萧天洛轻轻地挑眉,圣懿公主这是准备继续离间他们了。
他们翁婿还是合的,起码赵将军在这件事情上还是认为四皇子也无辜,与他们一样被蒙骗,并未真的生出嫌隙,但是谁要管这个,只要赵将军心中留有疑虑就知道了。
“皇子出宫不易,能在四皇子妃生产前将四皇兄唤出宫,也是安北侯府的本事了。”
圣懿公主一句话让赵将军夫妇瞬间绷紧身体,两人面面相觑,是啊,他们从未追究过四皇子,到底是什么理由,让他在女儿生产前的关键时刻仍要坚持出宫!
那是皇宫,不是王爷府邸,他并非能自由出入。
两人的表情阴沉下去,萧天洛说道:“他们的关系本就紧密,安北侯定是知道四皇子最在乎的事情,才能抛出诱人的饵,能让他在紧要时刻出宫。”
“这也算从侧面说明舅甥二人是真的亲密无间,四皇子……”
此前所有人都觉得四皇子也是苦主,也是无辜,但是,他真的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宫?
赵将军的脸刷地白了,赵夫人也是沉着一张脸。
圣懿公主直道乖乖,她可没有往这方面想,本来只想暗示安北侯与四皇子的关系太过紧密,赵将军夫妇站四皇子又不站安北侯府,其实有些悖论。
但被萧天洛这么顺着一解读,又有了一重深意——四皇子在四皇子妃生产的紧要时刻出宫,所为的事情一定非常重要,要不然就是他揣着明白装糊涂,默许了贤嫔的所作所为。
前者尚可以理解,若是后者,足以让所有人鸡皮疙瘩冒出来,太可怕!
“萧天洛擅长观颜,可在短瞬之间判断对方是否说谎,但事发以后他并未有机会见过四皇子,所以也难以辨别了。”祝久儿惋惜道:“错过时机了。”
现在四皇子仍未出宫,等他出宫立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更难判断。
不过也算值了,今天这个猜测足以动摇赵将军夫妇对四皇子的信任,就算不是后者,只是前者,也说明他们的女儿在四皇子心里的份量有限。
赵将军夫妇彻底沉默,心中着实不好受,老侯爷说道:“权力争斗中人才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存在,如今何人还在关注那个出生即夭折的孩子?”
这话过于血淋淋,激得赵将军红了眼眶,他儿子多,但就赵妍这一个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所以那个孩子也是他第一个外孙才是,份量是重的。
赵将军吸了口气:“今日本是来致谢,倒是得了提点,往后真要多些心思了。”
“这本是我们的猜测,还望赵将军也莫要太挂在心上。”萧天洛的语气极是平静,仿佛刚才把事情往深里推的人不是他一般:“晚辈觉得症结其实很简单——跟着陛下走便是了。”
赵将军的眼睛一动,萧天洛似是知道他在想什么,立马笑道:“我们忠的是陛下而已。”
是陛下,而不是未来的皇帝,储君,储君,也只是储备中。
等他真当上皇帝再效忠也不迟。
这话算是让赵将军眼前的迷雾彻底散开,再想到原本对皇帝一肚子牢骚和怨气的老侯爷现在提到皇帝时都未有半分怨言,只觉得老侯爷是比自己早开窍。
“萧公子提点得及时!”
赵将军腾地站起来,居然朝着萧天洛一拱手:“果然宣武侯府失了军权以后还能挺住门楣不无道理,倒是我这一武夫肤浅,想不到内里。”
“您太客气了。”萧天洛说道:“晚辈也只是建议,如何做还是将军自己拿主意。”
这道理搁在古今都是一样的,所谓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的。
赵将军夫妇离开的时候心情也是复杂,一方面是醍醐灌顶,一方面也是步履沉重。
送走了他们二人,老侯爷给了萧天洛一记脑门儿:“你可是真敢说啊。”
赵家因为四皇子妃生产遇险一事与安北侯府关系恶化,反倒与宣武侯府交好,板上钉钉。
老侯爷连连咂舌,赵将军如此知时务,妙啊!
赵将军见老侯爷如此神情,笑道:“我赵家的功勋也是几代人积累出来的,总不能因为这桩婚事就毁于一旦,安北侯与贤嫔害我女儿至此,这梁子本来就结定了。”
“大势之下,我们赵家也知道该怎么做,老侯爷,您觉得对否?”
萧天洛手指叩桌,谁说打仗的都是粗人,这不悟得很好嘛,赵家人从悲痛、愤怒中抽离出来后就做出正确的选择,一个登门道谢都玩出花来了。
圣懿公主听得直乐,这贤嫔做梦也没有想到吧,冒了一把险,与儿子、儿媳背心不说,还给自己竖了敌人,本来拉拢过来的赵家也成了敌对面,实实在在得不偿失了。
老侯爷心里美,但不好明说,干笑道:“赵将军莫要如此激进,不管心里如何想,表面的交情还是要的,冷淡处之就好,不必视作仇敌。”
赵夫人叹口气:“老侯爷教训得是,不过我家这位夫君就是素来直来直去的人,这次女儿受到了这般算计,遭受这么大的罪过,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差点闯出弥天大祸。”
“得亏陛下英明大度,不与他计较,不然指不定闹出多少事,但要他假装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也实在是太难了些,”赵夫人道:“还得老侯爷多敲打敲打他。”
这说的是赵将军硬闯贤嫔寝宫要与她算账的事,这放在平时可是大逆不道之事。
外男本来就不能乱入后宫,赵将军不仅去了,还要硬闯,这不治罪才怪了,但因为贤嫔作恶在前,赵将军爱女心切,皇帝也要维护皇家的面子,这件事情硬生生揭过。
如今回想起来,赵将军也只是尴尬地笑道:“彼时被怒火冲昏了头脑,才有过激之举。”
“赵将军放心,父皇既然将此事揭过,就不会再提,往后该如何且如何。”圣懿公主淡淡地说道:“只是本宫也对安北侯府失望至极,欸,看来从前错看了他们。”
萧天洛轻轻地挑眉,圣懿公主这是准备继续离间他们了。
他们翁婿还是合的,起码赵将军在这件事情上还是认为四皇子也无辜,与他们一样被蒙骗,并未真的生出嫌隙,但是谁要管这个,只要赵将军心中留有疑虑就知道了。
“皇子出宫不易,能在四皇子妃生产前将四皇兄唤出宫,也是安北侯府的本事了。”
圣懿公主一句话让赵将军夫妇瞬间绷紧身体,两人面面相觑,是啊,他们从未追究过四皇子,到底是什么理由,让他在女儿生产前的关键时刻仍要坚持出宫!
那是皇宫,不是王爷府邸,他并非能自由出入。
两人的表情阴沉下去,萧天洛说道:“他们的关系本就紧密,安北侯定是知道四皇子最在乎的事情,才能抛出诱人的饵,能让他在紧要时刻出宫。”
“这也算从侧面说明舅甥二人是真的亲密无间,四皇子……”
此前所有人都觉得四皇子也是苦主,也是无辜,但是,他真的是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出宫?
赵将军的脸刷地白了,赵夫人也是沉着一张脸。
圣懿公主直道乖乖,她可没有往这方面想,本来只想暗示安北侯与四皇子的关系太过紧密,赵将军夫妇站四皇子又不站安北侯府,其实有些悖论。
但被萧天洛这么顺着一解读,又有了一重深意——四皇子在四皇子妃生产的紧要时刻出宫,所为的事情一定非常重要,要不然就是他揣着明白装糊涂,默许了贤嫔的所作所为。
前者尚可以理解,若是后者,足以让所有人鸡皮疙瘩冒出来,太可怕!
“萧天洛擅长观颜,可在短瞬之间判断对方是否说谎,但事发以后他并未有机会见过四皇子,所以也难以辨别了。”祝久儿惋惜道:“错过时机了。”
现在四皇子仍未出宫,等他出宫立府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更难判断。
不过也算值了,今天这个猜测足以动摇赵将军夫妇对四皇子的信任,就算不是后者,只是前者,也说明他们的女儿在四皇子心里的份量有限。
赵将军夫妇彻底沉默,心中着实不好受,老侯爷说道:“权力争斗中人才是最不值得一提的存在,如今何人还在关注那个出生即夭折的孩子?”
这话过于血淋淋,激得赵将军红了眼眶,他儿子多,但就赵妍这一个女儿,是他的掌上明珠,所以那个孩子也是他第一个外孙才是,份量是重的。
赵将军吸了口气:“今日本是来致谢,倒是得了提点,往后真要多些心思了。”
“这本是我们的猜测,还望赵将军也莫要太挂在心上。”萧天洛的语气极是平静,仿佛刚才把事情往深里推的人不是他一般:“晚辈觉得症结其实很简单——跟着陛下走便是了。”
赵将军的眼睛一动,萧天洛似是知道他在想什么,立马笑道:“我们忠的是陛下而已。”
是陛下,而不是未来的皇帝,储君,储君,也只是储备中。
等他真当上皇帝再效忠也不迟。
这话算是让赵将军眼前的迷雾彻底散开,再想到原本对皇帝一肚子牢骚和怨气的老侯爷现在提到皇帝时都未有半分怨言,只觉得老侯爷是比自己早开窍。
“萧公子提点得及时!”
赵将军腾地站起来,居然朝着萧天洛一拱手:“果然宣武侯府失了军权以后还能挺住门楣不无道理,倒是我这一武夫肤浅,想不到内里。”
“您太客气了。”萧天洛说道:“晚辈也只是建议,如何做还是将军自己拿主意。”
这道理搁在古今都是一样的,所谓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
道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听的。
赵将军夫妇离开的时候心情也是复杂,一方面是醍醐灌顶,一方面也是步履沉重。
送走了他们二人,老侯爷给了萧天洛一记脑门儿:“你可是真敢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