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第一赘婿 第1184章 满门抄斩!
柳絮一出神,倒不像刚才那般紧张,沈渡看着她深思的模样,手里的包子是不敢吃了,再这么放下去也要凉了,只能带回大理寺再说。
“这家铺子的什么点心好吃?”
柳絮突然被问,诧异地抬头,跟条件反射似地说道:“杏仁饼很香的,还有桂花糕,还有山楂饼也是极好的,能消食,酸酸甜甜的。”
“姑爷弄出砂糖以后,这些点心都开始放砂糖,味道更甚从前。”
“那你最喜欢哪种?”沈渡冷不丁地问道。
柳絮讶然,这家铺子的生意火热,排队的人不少,她与沈大人几乎是并排站着,老实说这样有些不规矩,所以她方才微微错开,让自己看上去像是站在沈大人的身后。
这样沈大人看着不像插队的,自己也没有大不讳与官员如此亲近。
“奴婢,奴婢最喜欢的还是山楂饼。”
她说的是实话,小的时候就带着妹妹在山里摘山楂吃,虽然酸得很,但品出一丝丝的甜也会觉得心满意足,儿时的快乐实在是太短促了。
想到柳杏,她眼底划过一抹忧伤,时过境迁,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令柳絮想不到的是沈渡一会儿就买了包山楂饼就离开,这让本就聪慧的柳絮终于察觉到不对劲,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威风凛凛的大理寺卿回到大理寺后放弃了包子,啃着山楂饼。
等她揣着大小姐想要的糕饼回到马车上,神色有些忧然,对上大小姐和姑爷打趣的眼神,也一下子懵了:“大小姐……”
“不用想了,就是你猜的那样,也是旁观者清,我们二人早在许久以前就察觉了。”
祝久儿说道:“这位沈大人对你有好感,且我觉得他是否与你早有相识,看你的样子总有种故人相识的感觉,可我记得你们二人小小年纪就进入侯府,也是不解。”
“若说有交集,也是因为柳杏的事情才进入大理寺,有过几次往来。”柳絮也觉得奇怪。
对于女儿家家的事,萧天洛是尽量闭上嘴巴。
“无论如何你也知道沈大人的心思,那你是如何想的?还是不想嫁人,不想攀高门?”
柳絮笑了:“大小姐,奴婢是什么身份还是有知之明,沈大人虽然凶名在外,但毕竟是朝廷要员,只要他想娶,就算娶不到太门当户对的,娶个低阶官家女不是轻而易举?”
“奴婢这样的就不想肖想了,而且……”柳絮想着一身凶煞之气的沈渡,不禁道:“虽说谈不上惧怕,但面对沈大人总是莫名紧张,更别提相处度日了。”
的确,若不是这一身凶相,就冲着这官阶与长相、身材也能勾搭不少姑娘的,可惜啊。
萧天洛插嘴道:“年龄相差也大,快差十岁了。”
柳絮的脸一红,她倒没觉得沈渡老,许是没有成亲又常习武的原因,身材健硕不输年轻儿郎,长相也是英俊的,就是看着不苟言笑,总是两眼发红,总似要杀人一般。
这样的沈渡实在让姑娘们无法芳心暗许,再好色也怕死啊。
“大小姐,奴婢真没有攀高枝的想法,所以莫要打趣奴婢了。”柳絮的脸红透了。
祝久儿倒是不觉得,方才看柳絮与沈渡站在一块,倒觉得十分顺眼,尤其发现了沈大人的另一面,面对柳絮时如年轻小伙般沉不住气,看着他红透的耳垂,有趣极了。
柳絮今日也是大感震惊,许久没有平静,就连怀里的糕点也忘记交给大小姐。
经过黄府时,看到黄家门前还堆着不少烂叶子,臭鸡蛋,墙上也被喷了乱七八糟的臭水。
不少百姓经过时都捂着鼻子,看着曾经不可一世的黄家倒塌,萧天洛自然是痛快的。
据说这次还找到了黄家想要藏起来的家财,可是丝毫不逊色此前抄家的市舶司使,最令人搞笑的是黄霄还想趁其父不备转走这批财宝,结果被沈渡派人给堵了。
黄归在这种紧要时刻被亲儿子背刺也是好笑,父子相见不知道会不会打起来。
放下布帘,萧天洛算是知道了什么是此一时、彼一时,世家的可贵之处,能经历百年仍是世家的门户都是不简单的,那定是全府上下一心的结果。
所谓的簪缨世家意指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
簪缨二字本指古代达官贵人冠帽上的装饰物。
簪是女子发髻上固定发簪的玉珠串等饰物,而缨则是系在冠帽上垂于两颊旁的丝带。
这两者一是饰之女子,一是饰之男子,所以世家的形成哪有那么容易,但凡有一个链条出问题,整个家族都要遭受牵累,台前男人拼功勋,台后女子拼贤德,维护府上太平。
所以能走到百年的世家其实是值得钦佩的,只要他们安分守己,谁又会容不得他们?
只是世家强盛时就会滋生出野心,甚至想要裹挟皇权,这不是作死吗?
而像黄归这样的新秀,原本也是冲着要成为簪缨世家去的,但不得不说缺少了底蕴,所以有权有钱之人也难成为贵族,大概就是这个情况了。
不要说黄归的成功是祭奠了那么多条无辜性命的基础上,其身立得不正,还想成为世家,做刀都做得不明白,也只能止于此了。
还没有站稳呢,就想悄眯眯地站队,和安北侯眉来眼去,不拿他开刀拿谁开刀?
许多事情不是不较真,是看有没有必要,这下好,逼得皇帝拿他下刀,背后还不是为了告诉安北侯,他这双眼睛可一直盯着呢。
“方芸娘若是知道此事也该解恨了,就算没有黄归干出的事情,黄霄也跑不了好,这下数罪并罚,黄归必定是个死,黄霄不是流放就是徒刑多年,其家人必定是为奴为婢了。”
“这还是好的情况,若是流放,更惨,指不定活不到到达流放的地方。”
祝久儿从小到大听说了多少类似的事情,处罚也多是那几种,最严重的是满门抄斩,但她觉得黄家这次应该不至于如此。
结果却是让她大跌眼镜,迎接黄家的还真是——满门抄斩!
黄家上上下下全部要为当年枉死的几百条人命祭上人头!
当年一并参与的黄归的部属,本人被斩,家产被抄,其家人男的流放,女的充为奴籍。
“这家铺子的什么点心好吃?”
柳絮突然被问,诧异地抬头,跟条件反射似地说道:“杏仁饼很香的,还有桂花糕,还有山楂饼也是极好的,能消食,酸酸甜甜的。”
“姑爷弄出砂糖以后,这些点心都开始放砂糖,味道更甚从前。”
“那你最喜欢哪种?”沈渡冷不丁地问道。
柳絮讶然,这家铺子的生意火热,排队的人不少,她与沈大人几乎是并排站着,老实说这样有些不规矩,所以她方才微微错开,让自己看上去像是站在沈大人的身后。
这样沈大人看着不像插队的,自己也没有大不讳与官员如此亲近。
“奴婢,奴婢最喜欢的还是山楂饼。”
她说的是实话,小的时候就带着妹妹在山里摘山楂吃,虽然酸得很,但品出一丝丝的甜也会觉得心满意足,儿时的快乐实在是太短促了。
想到柳杏,她眼底划过一抹忧伤,时过境迁,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令柳絮想不到的是沈渡一会儿就买了包山楂饼就离开,这让本就聪慧的柳絮终于察觉到不对劲,她更没有想到的是这位威风凛凛的大理寺卿回到大理寺后放弃了包子,啃着山楂饼。
等她揣着大小姐想要的糕饼回到马车上,神色有些忧然,对上大小姐和姑爷打趣的眼神,也一下子懵了:“大小姐……”
“不用想了,就是你猜的那样,也是旁观者清,我们二人早在许久以前就察觉了。”
祝久儿说道:“这位沈大人对你有好感,且我觉得他是否与你早有相识,看你的样子总有种故人相识的感觉,可我记得你们二人小小年纪就进入侯府,也是不解。”
“若说有交集,也是因为柳杏的事情才进入大理寺,有过几次往来。”柳絮也觉得奇怪。
对于女儿家家的事,萧天洛是尽量闭上嘴巴。
“无论如何你也知道沈大人的心思,那你是如何想的?还是不想嫁人,不想攀高门?”
柳絮笑了:“大小姐,奴婢是什么身份还是有知之明,沈大人虽然凶名在外,但毕竟是朝廷要员,只要他想娶,就算娶不到太门当户对的,娶个低阶官家女不是轻而易举?”
“奴婢这样的就不想肖想了,而且……”柳絮想着一身凶煞之气的沈渡,不禁道:“虽说谈不上惧怕,但面对沈大人总是莫名紧张,更别提相处度日了。”
的确,若不是这一身凶相,就冲着这官阶与长相、身材也能勾搭不少姑娘的,可惜啊。
萧天洛插嘴道:“年龄相差也大,快差十岁了。”
柳絮的脸一红,她倒没觉得沈渡老,许是没有成亲又常习武的原因,身材健硕不输年轻儿郎,长相也是英俊的,就是看着不苟言笑,总是两眼发红,总似要杀人一般。
这样的沈渡实在让姑娘们无法芳心暗许,再好色也怕死啊。
“大小姐,奴婢真没有攀高枝的想法,所以莫要打趣奴婢了。”柳絮的脸红透了。
祝久儿倒是不觉得,方才看柳絮与沈渡站在一块,倒觉得十分顺眼,尤其发现了沈大人的另一面,面对柳絮时如年轻小伙般沉不住气,看着他红透的耳垂,有趣极了。
柳絮今日也是大感震惊,许久没有平静,就连怀里的糕点也忘记交给大小姐。
经过黄府时,看到黄家门前还堆着不少烂叶子,臭鸡蛋,墙上也被喷了乱七八糟的臭水。
不少百姓经过时都捂着鼻子,看着曾经不可一世的黄家倒塌,萧天洛自然是痛快的。
据说这次还找到了黄家想要藏起来的家财,可是丝毫不逊色此前抄家的市舶司使,最令人搞笑的是黄霄还想趁其父不备转走这批财宝,结果被沈渡派人给堵了。
黄归在这种紧要时刻被亲儿子背刺也是好笑,父子相见不知道会不会打起来。
放下布帘,萧天洛算是知道了什么是此一时、彼一时,世家的可贵之处,能经历百年仍是世家的门户都是不简单的,那定是全府上下一心的结果。
所谓的簪缨世家意指世代为官的显赫家族。
簪缨二字本指古代达官贵人冠帽上的装饰物。
簪是女子发髻上固定发簪的玉珠串等饰物,而缨则是系在冠帽上垂于两颊旁的丝带。
这两者一是饰之女子,一是饰之男子,所以世家的形成哪有那么容易,但凡有一个链条出问题,整个家族都要遭受牵累,台前男人拼功勋,台后女子拼贤德,维护府上太平。
所以能走到百年的世家其实是值得钦佩的,只要他们安分守己,谁又会容不得他们?
只是世家强盛时就会滋生出野心,甚至想要裹挟皇权,这不是作死吗?
而像黄归这样的新秀,原本也是冲着要成为簪缨世家去的,但不得不说缺少了底蕴,所以有权有钱之人也难成为贵族,大概就是这个情况了。
不要说黄归的成功是祭奠了那么多条无辜性命的基础上,其身立得不正,还想成为世家,做刀都做得不明白,也只能止于此了。
还没有站稳呢,就想悄眯眯地站队,和安北侯眉来眼去,不拿他开刀拿谁开刀?
许多事情不是不较真,是看有没有必要,这下好,逼得皇帝拿他下刀,背后还不是为了告诉安北侯,他这双眼睛可一直盯着呢。
“方芸娘若是知道此事也该解恨了,就算没有黄归干出的事情,黄霄也跑不了好,这下数罪并罚,黄归必定是个死,黄霄不是流放就是徒刑多年,其家人必定是为奴为婢了。”
“这还是好的情况,若是流放,更惨,指不定活不到到达流放的地方。”
祝久儿从小到大听说了多少类似的事情,处罚也多是那几种,最严重的是满门抄斩,但她觉得黄家这次应该不至于如此。
结果却是让她大跌眼镜,迎接黄家的还真是——满门抄斩!
黄家上上下下全部要为当年枉死的几百条人命祭上人头!
当年一并参与的黄归的部属,本人被斩,家产被抄,其家人男的流放,女的充为奴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