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亮剑战场上捡漏 第13章 行路难
来到师部,师长不在,是政委接待的石磊,其实以石磊现在这种级别,除非不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一般情况下接待的不会是师长政委,毕竟他们一天要忙最多事情,会有专门的干部来接待。
与政委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派去圣地学习,原本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面向招生生源:一是经历了抗大土地革命战争和长征考验的红军老干部、 老战士;二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或战士;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 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石磊为什么会被安排去圣地学习了,原来是有传统的啊,也怪不得会这样,就连自己的团长李云龙都没有这份待遇啊。
师部报到完之后,立马动身去了总部,毕竟这是总部政治部的安排,自然需要去总部报到一下,毕竟师部离总部又不是很远。
来到总部之后,政治处的干部很快就安排了地方,等待一起去学习的干部一起去,毕竟这一次去的人数并不少。
在总部呆了一天,结果听到了一个惊人震惊的消息,新一团团长李云龙战场抗命,被老子撤了职,扔到后期部的被服厂当厂长去了。
听到这消息,石磊摇了摇头,早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他可是记得李云龙在被服厂当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被服厂,电视剧里只是几天的时间,可事实上,哪有那么快,至少一个月以上。
要不然李云龙这个大老粗,他自己也说了,篾匠出身,结果重新当团长前,他已经能够适应被服厂的工作生活,兢兢业业的踩着缝纫机做军服。
这一点石磊还是很佩服李云龙的,心态很好,哪怕当了被服厂厂长,离开了一线部队,还是能想通的,毕竟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什么活没干活,在被服厂也是为革命工作。
拿出自己的配枪,一把九成新的德国镜面匣子,这是石磊在一次战斗中从一名伪军营长手上缴获来的,毕竟那时候伪军战斗力低下,堪称是一群乌合之众,偏偏装备又好,成了新一团眼中的肥羊。
关掉了保险,拆下了子弹,那些抹布将拆卸掉了的手枪进行擦拭,这是从李云龙那里学来的,毕竟枪是战士的第二生命。
来到总部,保卫科与警卫营并没有将枪收起来,毕竟已经证实了是自己的同志,又是一名连极干部,虽然总部这里进出的干部很多,起码是营级干部起步,连极的少得可怜。
很快,石磊就接到了通知,原本石磊是等待丁伟一起去圣地的,结果丁伟半道就被拉了回去,还没来得及到总部政治部报到呢。
得了,这一次,只能自己一人独自上路了,一问之下才知道,由于总部这边缺少干部,原本安排去学习的干部少之又少,这不是刚经历过扫荡,到处缺少干部,剩下的前两天已经出发了,石磊与丁伟是附近最后一批。
毕竟,谁让那时候新一团正在打仗,还是跟坂田联队,根本就没时间确认去学习的名单,石磊还是旅长那里响起来自己的部队里还有石磊这个高学历的干部,才越过李云龙直接安排他去学习的。
跟着通信员一起骑马离开,一路上危险重重,毕竟八路军是在敌后开辟根据地,一路上到处都是小鬼子的封锁线与碉堡炮楼,通信员换了一个又一个,什么县大队啊,区小队啊,都见过了。
装备确实很差,许多人都是拿着大刀长矛,但同志们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得多亏了她们,石磊才能安全的通过那些封锁线。
因为是一个人的原因,石磊又是战士,体力方面很是充足,因此大半个的时间就已经渡过黄河,来到了陕北的地界,在当地的交通员的带领下,避开了国军的耳目。
虽然现在是合作时期,但是国军的手段有目共睹,能避开自然是尽量避开的,很快就来到了陕北地界了,到了这里,才是我们的大后方,这一次,向导也没有了,只是指了一个路,就离开了,剩下的就只能靠自己走了。
好在如今的石磊不是当初的石磊,一些生存技能已经熟门熟路,辨别了方向,大部往前走,一路上遇见老乡,看见他穿着八路军服,看起来脏兮兮的,前来询问了一下情况。
这年代,地方口音实在是很严重,到了陕北地界更是如此,听惯了晋西北的口音,到了这里居然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两个人鸡同鸭讲的很长时间,石磊总算明白了老乡的意思。
越靠近圣地,碰上的巡逻部队就比较多了,毕竟这里可是大本营,大后方,容不得半点马虎,由于是独自一人,还被当成小鬼子特务进行了盘问。
一次两次还好,总之,每碰上一个巡逻队,都会被带到他们的驻地去核实一下,毕竟他们看不懂介绍信,毕竟还没有展开扫盲工作的战士们学习文字还是很吃力的。
“我说,要不你们派一个战士带我去,这每到一个地方就核实,也挺麻烦的。”
“对不起同志,这是规定,人数多还好,但是你孤身一人,所以…”
“好吧我知道了。”
互相敬了一个礼之后,石磊再次踏上了朝圣之旅,隔着老远就能看见标志性的宝塔,兴致一起,就朝着宝塔山走去。
这个年代的宝塔山是不需要门票的,作为圣地的标志,至少要去看一下才行,要不然怎么可能说自己到过了革命圣地呢。
刚到山脚下,还没来得及去看看就被巡逻的战士们给制止了,还莫名其妙的挨了一名营长的批评,当时石磊就差点与他干起来,毕竟这批评的理由实在是很扯淡,至少在石磊看来。
最后考虑到这里不是新一团的底盘,没有扎刺的资本,只能忍了下来,最后被带去见了他们的政委,掏出了介绍信,最后还是政委当了和事佬,给了石磊一个台阶下,将他的配枪还给了石磊。
对于这种事情,石磊可以理解,毕竟这里是革命圣地嘛,敌人的间谍潜伏进来很正常,只是刚才那位营长的做法就很是偏激了,应该是吃了大亏了,要不然不会如此。
到了圣地保卫处,在政治部进行了报到,交了配枪之后,终于来到了抗大,新生报到,拿出了介绍信,紧接着核对身份信息之后,就安排了一间窑洞宿舍。
到了抗大之后,石磊才发现,如今的抗大与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倒像个军校,不过没有军校那么严格,路上带路的同志跟他交待了一下才知道,好家伙,已经开学了,而他自己是最后一个报到的学生。
走进一个窑洞,里面床位已经住满了,还剩下角落里面最后一张床没有人,询问了一下带路的干部,才知道如今的宿舍已经住满了,只有这一张床位,同时还批评石磊,来这里是为了学习的,而不是享受的。
“唉,好想学学李云龙来句,学习学个屁,但是真的不行啊,该学习还是得学习啊,要不然岂不是白来这里一趟了,毕竟学习才能更高的抗日不是。”
收拾好之后,石磊来到了教务处,报了名,领取了自己的学生证,至于照片?抱歉,革命圣地物资紧缺,相片这种东西是需要交卷的,很难弄到。
“石磊同志,欢迎你的到来,你的资料我看过了,不错,学历很高啊,又参加了部队,从新兵做起,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了。
但是你为什么没有申请入党呢?毕竟像你这么优秀的干部,应该入党才对啊,至少也是火线入党才对啊。”
“额,主任,我们新一团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只是一个基干团,成立时间短,团长政委一人干了,教导员也没有。
后面教导员说我还达不到条件,参加革命的时间不够,也没有火线入党的机会,只能当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了。”
“嗯,那你要不要往政工干部那一块发展啊,毕竟你的履历上可写了,新一团建立之初,你可是经常给战士们上思想政治课啊,应该有一定的经验,又是一名优秀的指战员。”
“报告主任,我还是想往军事主官方向发展,毕竟我是为了打鬼子才来这里的,也是为了打鬼子才参的军。”
“好吧,这是你的班级,小陆啊,带这位同志去他的班级报到吧。”
“是,同志跟我一起来吧。”
“好的,好的”
石磊跟着学校干部一起过去认个路,毕竟抗大还是很大的,这里可是为革命培养了许多干部,为革命事业发光发热。
怀着忐忑的心情,像极了当年上学时候自己,石磊明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自己将要在这里学习,从军事上、政治上得到升华,从而为抗日战争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着墙壁上的宣传标语,还有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操场上的学员们正在进行军事训练课程,其中有不少的女同志,在这个还没有解放的年代,女学生的数量屈指可数,但是在抗大,还是有不少的女学员就读与抗大。
与政委了解了一下情况之后,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派去圣地学习,原本抗日军事政治大学面向招生生源:一是经历了抗大土地革命战争和长征考验的红军老干部、 老战士;二是八路军、新四军和各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或战士;三是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 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
这就很好的解释了石磊为什么会被安排去圣地学习了,原来是有传统的啊,也怪不得会这样,就连自己的团长李云龙都没有这份待遇啊。
师部报到完之后,立马动身去了总部,毕竟这是总部政治部的安排,自然需要去总部报到一下,毕竟师部离总部又不是很远。
来到总部之后,政治处的干部很快就安排了地方,等待一起去学习的干部一起去,毕竟这一次去的人数并不少。
在总部呆了一天,结果听到了一个惊人震惊的消息,新一团团长李云龙战场抗命,被老子撤了职,扔到后期部的被服厂当厂长去了。
听到这消息,石磊摇了摇头,早已经见怪不怪了,毕竟他可是记得李云龙在被服厂当了好长一段时间的被服厂,电视剧里只是几天的时间,可事实上,哪有那么快,至少一个月以上。
要不然李云龙这个大老粗,他自己也说了,篾匠出身,结果重新当团长前,他已经能够适应被服厂的工作生活,兢兢业业的踩着缝纫机做军服。
这一点石磊还是很佩服李云龙的,心态很好,哪怕当了被服厂厂长,离开了一线部队,还是能想通的,毕竟穷苦人家的孩子出身,什么活没干活,在被服厂也是为革命工作。
拿出自己的配枪,一把九成新的德国镜面匣子,这是石磊在一次战斗中从一名伪军营长手上缴获来的,毕竟那时候伪军战斗力低下,堪称是一群乌合之众,偏偏装备又好,成了新一团眼中的肥羊。
关掉了保险,拆下了子弹,那些抹布将拆卸掉了的手枪进行擦拭,这是从李云龙那里学来的,毕竟枪是战士的第二生命。
来到总部,保卫科与警卫营并没有将枪收起来,毕竟已经证实了是自己的同志,又是一名连极干部,虽然总部这里进出的干部很多,起码是营级干部起步,连极的少得可怜。
很快,石磊就接到了通知,原本石磊是等待丁伟一起去圣地的,结果丁伟半道就被拉了回去,还没来得及到总部政治部报到呢。
得了,这一次,只能自己一人独自上路了,一问之下才知道,由于总部这边缺少干部,原本安排去学习的干部少之又少,这不是刚经历过扫荡,到处缺少干部,剩下的前两天已经出发了,石磊与丁伟是附近最后一批。
毕竟,谁让那时候新一团正在打仗,还是跟坂田联队,根本就没时间确认去学习的名单,石磊还是旅长那里响起来自己的部队里还有石磊这个高学历的干部,才越过李云龙直接安排他去学习的。
跟着通信员一起骑马离开,一路上危险重重,毕竟八路军是在敌后开辟根据地,一路上到处都是小鬼子的封锁线与碉堡炮楼,通信员换了一个又一个,什么县大队啊,区小队啊,都见过了。
装备确实很差,许多人都是拿着大刀长矛,但同志们的抗日情绪非常高涨,得多亏了她们,石磊才能安全的通过那些封锁线。
因为是一个人的原因,石磊又是战士,体力方面很是充足,因此大半个的时间就已经渡过黄河,来到了陕北的地界,在当地的交通员的带领下,避开了国军的耳目。
虽然现在是合作时期,但是国军的手段有目共睹,能避开自然是尽量避开的,很快就来到了陕北地界了,到了这里,才是我们的大后方,这一次,向导也没有了,只是指了一个路,就离开了,剩下的就只能靠自己走了。
好在如今的石磊不是当初的石磊,一些生存技能已经熟门熟路,辨别了方向,大部往前走,一路上遇见老乡,看见他穿着八路军服,看起来脏兮兮的,前来询问了一下情况。
这年代,地方口音实在是很严重,到了陕北地界更是如此,听惯了晋西北的口音,到了这里居然一时间没能反应过来,两个人鸡同鸭讲的很长时间,石磊总算明白了老乡的意思。
越靠近圣地,碰上的巡逻部队就比较多了,毕竟这里可是大本营,大后方,容不得半点马虎,由于是独自一人,还被当成小鬼子特务进行了盘问。
一次两次还好,总之,每碰上一个巡逻队,都会被带到他们的驻地去核实一下,毕竟他们看不懂介绍信,毕竟还没有展开扫盲工作的战士们学习文字还是很吃力的。
“我说,要不你们派一个战士带我去,这每到一个地方就核实,也挺麻烦的。”
“对不起同志,这是规定,人数多还好,但是你孤身一人,所以…”
“好吧我知道了。”
互相敬了一个礼之后,石磊再次踏上了朝圣之旅,隔着老远就能看见标志性的宝塔,兴致一起,就朝着宝塔山走去。
这个年代的宝塔山是不需要门票的,作为圣地的标志,至少要去看一下才行,要不然怎么可能说自己到过了革命圣地呢。
刚到山脚下,还没来得及去看看就被巡逻的战士们给制止了,还莫名其妙的挨了一名营长的批评,当时石磊就差点与他干起来,毕竟这批评的理由实在是很扯淡,至少在石磊看来。
最后考虑到这里不是新一团的底盘,没有扎刺的资本,只能忍了下来,最后被带去见了他们的政委,掏出了介绍信,最后还是政委当了和事佬,给了石磊一个台阶下,将他的配枪还给了石磊。
对于这种事情,石磊可以理解,毕竟这里是革命圣地嘛,敌人的间谍潜伏进来很正常,只是刚才那位营长的做法就很是偏激了,应该是吃了大亏了,要不然不会如此。
到了圣地保卫处,在政治部进行了报到,交了配枪之后,终于来到了抗大,新生报到,拿出了介绍信,紧接着核对身份信息之后,就安排了一间窑洞宿舍。
到了抗大之后,石磊才发现,如今的抗大与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倒像个军校,不过没有军校那么严格,路上带路的同志跟他交待了一下才知道,好家伙,已经开学了,而他自己是最后一个报到的学生。
走进一个窑洞,里面床位已经住满了,还剩下角落里面最后一张床没有人,询问了一下带路的干部,才知道如今的宿舍已经住满了,只有这一张床位,同时还批评石磊,来这里是为了学习的,而不是享受的。
“唉,好想学学李云龙来句,学习学个屁,但是真的不行啊,该学习还是得学习啊,要不然岂不是白来这里一趟了,毕竟学习才能更高的抗日不是。”
收拾好之后,石磊来到了教务处,报了名,领取了自己的学生证,至于照片?抱歉,革命圣地物资紧缺,相片这种东西是需要交卷的,很难弄到。
“石磊同志,欢迎你的到来,你的资料我看过了,不错,学历很高啊,又参加了部队,从新兵做起,已经是一名合格的基层干部了。
但是你为什么没有申请入党呢?毕竟像你这么优秀的干部,应该入党才对啊,至少也是火线入党才对啊。”
“额,主任,我们新一团情况你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只是一个基干团,成立时间短,团长政委一人干了,教导员也没有。
后面教导员说我还达不到条件,参加革命的时间不够,也没有火线入党的机会,只能当一个入党积极分子了。”
“嗯,那你要不要往政工干部那一块发展啊,毕竟你的履历上可写了,新一团建立之初,你可是经常给战士们上思想政治课啊,应该有一定的经验,又是一名优秀的指战员。”
“报告主任,我还是想往军事主官方向发展,毕竟我是为了打鬼子才来这里的,也是为了打鬼子才参的军。”
“好吧,这是你的班级,小陆啊,带这位同志去他的班级报到吧。”
“是,同志跟我一起来吧。”
“好的,好的”
石磊跟着学校干部一起过去认个路,毕竟抗大还是很大的,这里可是为革命培养了许多干部,为革命事业发光发热。
怀着忐忑的心情,像极了当年上学时候自己,石磊明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自己将要在这里学习,从军事上、政治上得到升华,从而为抗日战争做出更大的贡献。
看着墙壁上的宣传标语,还有校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
操场上的学员们正在进行军事训练课程,其中有不少的女同志,在这个还没有解放的年代,女学生的数量屈指可数,但是在抗大,还是有不少的女学员就读与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