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亮剑战场上捡漏 第136章 战场局势千变万化
就在东北民主联军各主力纵队与各独立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中长铁路,并且截断中长铁路时,国军的杜长官拖着病体在担架上指挥部队。
然而,杜长官不顾个人安危的敬业精神,换来的却是东北战场上的连连败北。
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败绩,病榻上的杜长官心痛万分,他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调到了哈尔滨台,播音员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
电台里面播放的是东北民主联军最近以来获得胜利,原本是作为胜利宣传的,鼓舞根据地内的老百姓以及部队的战士们的。
可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信息,让病榻中的杜长官猛地爬起来,冷汗直流,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快,通知七十一军的军长,加强四平的防御工事,东北民主联军的下一步目标是四平。”
七十一军大部被歼,就连军部都被东北民主联军打掉了一半,残部撤退到了四平,立马上任了新的军长,加上留守的部队,四处抓本地的壮丁。
再加上时不时会有其他地方的国军残部或主动或被动的放弃驻守的据点,突出重围,撤退到四平,使得四平的守备力量大大增强。
早在进驻四平时,新任七十一军军长的陈军长便亲自视察四平全城地形、地势和建筑布局,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秘密”:
四平的建筑,主要是沙俄时代的哥特式建筑,和日占时期的东洋式建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建筑竟是遵循现代战争防御体系设计和建造的,更为可喜的是建筑材料的坚不可摧。
这种建筑材料是盖房建屋必不可少的——砖。
这里的砖是用当地特有的黑土烧制的,而这种黑土烧出的砖不仅颜色红艳,且具有超强的抗击力,四平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用这种砖砌成。
说到底,这些砖头他用的是黑土还是黄土烧制的不得而知,反正当地人就是这么传的,也没有去证实这一点,当初四平血战的时候,东北民主联军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并不重视。
反正国军用60迫击炮射击墙壁,只能在墙壁上留下一个小坑和一些麻点,坚固程度可见一斑。
就在东北民主联军清扫四平街外围的据点,为攻占四平做好准备时,四平的国军也在加紧构筑防御工事。
最后竣工的防线,在全城范围内,几乎做到楼皆工事,房皆碉堡,以沟代路,沟壑相连。
一旦外围工事被突破,内部仍是一个整体的防御系统。
而此时,为了扩大战果,进一步孤立长春、吉林的国军,割断沈、长之间的国军联系,民主联军总部决定攻歼四平街。
为此,集中25个师兵力,其中以7个师担任主攻,以十八个师担任打击南面沈阳和北面长春来援蒋军,其中以打沈阳援军为主。
在战役开始前,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挥部里面挤满了前来开会的高级干部,东西南北四个根据地的主力部队的师长与纵队司令全都到齐。
整个会议上大家聚精会神的听着这一次的作战安排,至于抢主攻任务,不存在的,一开始东总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申请也没有用。
担任主攻的是民主联军主力第一、第七纵队和第六纵队第十七师和5个加强炮兵营,总兵力10万人,于6月上旬完成对四平街包围。
对了,这一次,跟随部队南下的炮纵四个炮兵团也在其中,相比之下,炮兵的火力是史无前例的。
石磊的独立十八的任务是跟着主力部队北上打击长春的援军,还制订了一个战术,被石磊戏称为北据南打。
因为大部分打援的部队都去打从沈阳过来的国军主力部队了,石磊他们这边兵力比较少,只能以迟滞与拖延为主。
石磊的独立十八师与其他主力部队不同,其他的部队打到现在,多少都会有一些减员,但独立十八师却是个例外,部队是越打越强。
其原因嘛,很简单,就是招了许多的的解放战士,一场仗下来,抓到的俘虏两三千人,经过思想教育之后,就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愿意加入到部队当中。
减去伤亡的战士,再得到这些补充,按照人数来说,他们还赚了不少呢,部队可不是越打越强吗。
至于战斗力嘛,肯定会有所下降的,这一切还得看战士们的觉悟以及适应性了,毕竟解放战士们并不了解东北民主联军的三三制战术。
说到不了解,其实也不对,毕竟他们就是被这套战术打得怀疑人生了,有一次石磊闲来无事,去巡视部队的时候,听到战士们闲聊。
一名解放战士就抱怨了,说党领导的战士是什么材料做的啊,个个都不怕死吗,还有那什么三三制战术,怎么比起小鬼子的波浪冲锋还要难对付。
回应他的只有战士们的笑声,那种昂扬蓬勃的朝气,是国军部队所不能比拟的,官兵平等,没有压迫,还有指导员时不时的教导,这是国军远远比不上的。
长春的国军气势汹汹的赶过来,作为与北满主力部队对峙最前线的部队,他们自然是与东北民主联军交手次数最多的部队,一般的包围战术对他们不起作用。
除非是大兵团迂回作战,包夹围堵,才有可能困住敌人,只是这时候的主力部队不是去了四平就是主打沈阳的国军,凭借这点部队,能阻挡敌人已是不易,围点打援更是无从谈起。
面对长春的国军,石磊与一起行动的主力纵队司令员产生了分歧,石磊认为敌人新到,气势汹汹,战意高昂,攻势肯定尖锐。
所以我们不应该主动与之正面战斗,因为长春的敌人在武器装备上还是有明显的优势的,部队携带的大炮比北上打阻击部队的多。
是的,大炮数量上并不占据优势,本来主力纵队的炮兵部队就不是很多,两个纵队的炮兵加起来还没有独立十八师的多呢。
所以,部队南下阻击沈阳援军的时候,东总司令员与参谋长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抽调独立十八师一半以上的炮兵部队,以丁鹏为指挥跟随主力纵队南下。
所以北上阻击的部队人数上没有国军多,大炮也比不上,坦克更是一辆也没有,我军虽然气势如虹,但也算是疲惫之师,而国军养精蓄锐,除了赶路,并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
因为连续的失利,长春的国军不敢有任何大意的地方,反观东北民主联军在一连串的胜利中,产生了骄纵,已经有了骄兵之势。
但是其他同志并不这样认为,认为石磊过于谨慎,如今东北民主联军今非昔比了,硬碰硬上,根本就不虚国军,没必要如此小心谨慎。
就连独立十八师内部也有很多高级指战员这样认为,这一个多月的战斗,独立十八师凭借着过硬的战斗素养,强大的炮兵优势,一路上势如破竹,任何城防在独立十八师面前都撑不了一天。
所以他们对自家师长为何如此谨慎觉得不可思议,就连参谋长李勇也是这样认为了,甚至劝说石磊不要过分高估国军的实力。
于是,原本可以梯次分配,层层阻力,一步步耗尽国军的锐气的东北民主联军选择了与国军正面交锋,不过地形上,东北民主联军占据了优势。
整个阵地成品一阵行,主阵地是由纵队主力负责的,侧面两翼阵地由各独立师负责,不得不说,不愧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指挥员,阵地布置得十分完美,就连石磊看了都忍不住惊叹,顺便做一下笔记。
结果国军不按超级出牌,趁着东北民主联军立足未稳之时展开了空袭,除了独立十八师的战士们被石磊强制要求注意防空,因此有所准备以外,其他部队在空袭下,损失有点大。
这一次长春的国军里面虽然没有什么主力部队,但武器装备上并不差,甚至还有点强,属于半美械装备剩下的武器也是精挑细选的,可不是以前的那些老套筒了。
飞机炸完,大炮轰,大炮轰完的时候坦克部队与步兵都已经冲到主阵地五十米的距离,瞬间枪火震天。
独立十八师的阵地上,炮火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主阵地被炸的挺惨的,所以纵队司令向石磊请求借用一下炮兵部队,石磊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毕竟现在他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阻止长春的国军增援四平,为大部队拿下四平争取时间。
所以,阵地上的石磊有点憋屈啊,自从来了东北,从来都是他拿大炮轰别人,哪像今天只能光挨打却还不了手。
好在侧翼阵地并不是国军的主攻方向,他们急于向南开进,并不想恋战,所以主阵地的压力可想而知。
阵地战打了三天,纵队司令员的同志们也察觉到不对劲,再这么硬顶也不是办法啊,敌人炮火像不要钱一样砸下来,部队的伤亡很大,划不来啊。
于是到了第四天,北面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改变了策略,采用梯次分配、层层阻击的方法,以空间换取时间,进一步消耗掉国军的锐气。
然而,杜长官不顾个人安危的敬业精神,换来的却是东北战场上的连连败北。
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败绩,病榻上的杜长官心痛万分,他习惯性地打开收音机,调到了哈尔滨台,播音员清脆悦耳的声音传来。
电台里面播放的是东北民主联军最近以来获得胜利,原本是作为胜利宣传的,鼓舞根据地内的老百姓以及部队的战士们的。
可就是这么不起眼的信息,让病榻中的杜长官猛地爬起来,冷汗直流,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快,通知七十一军的军长,加强四平的防御工事,东北民主联军的下一步目标是四平。”
七十一军大部被歼,就连军部都被东北民主联军打掉了一半,残部撤退到了四平,立马上任了新的军长,加上留守的部队,四处抓本地的壮丁。
再加上时不时会有其他地方的国军残部或主动或被动的放弃驻守的据点,突出重围,撤退到四平,使得四平的守备力量大大增强。
早在进驻四平时,新任七十一军军长的陈军长便亲自视察四平全城地形、地势和建筑布局,发现了一个令人惊喜的“秘密”:
四平的建筑,主要是沙俄时代的哥特式建筑,和日占时期的东洋式建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些建筑竟是遵循现代战争防御体系设计和建造的,更为可喜的是建筑材料的坚不可摧。
这种建筑材料是盖房建屋必不可少的——砖。
这里的砖是用当地特有的黑土烧制的,而这种黑土烧出的砖不仅颜色红艳,且具有超强的抗击力,四平几乎所有的房子,都是用这种砖砌成。
说到底,这些砖头他用的是黑土还是黄土烧制的不得而知,反正当地人就是这么传的,也没有去证实这一点,当初四平血战的时候,东北民主联军也没有发现这个问题,所以并不重视。
反正国军用60迫击炮射击墙壁,只能在墙壁上留下一个小坑和一些麻点,坚固程度可见一斑。
就在东北民主联军清扫四平街外围的据点,为攻占四平做好准备时,四平的国军也在加紧构筑防御工事。
最后竣工的防线,在全城范围内,几乎做到楼皆工事,房皆碉堡,以沟代路,沟壑相连。
一旦外围工事被突破,内部仍是一个整体的防御系统。
而此时,为了扩大战果,进一步孤立长春、吉林的国军,割断沈、长之间的国军联系,民主联军总部决定攻歼四平街。
为此,集中25个师兵力,其中以7个师担任主攻,以十八个师担任打击南面沈阳和北面长春来援蒋军,其中以打沈阳援军为主。
在战役开始前,东北民主联军的指挥部里面挤满了前来开会的高级干部,东西南北四个根据地的主力部队的师长与纵队司令全都到齐。
整个会议上大家聚精会神的听着这一次的作战安排,至于抢主攻任务,不存在的,一开始东总就已经安排好了一切,申请也没有用。
担任主攻的是民主联军主力第一、第七纵队和第六纵队第十七师和5个加强炮兵营,总兵力10万人,于6月上旬完成对四平街包围。
对了,这一次,跟随部队南下的炮纵四个炮兵团也在其中,相比之下,炮兵的火力是史无前例的。
石磊的独立十八的任务是跟着主力部队北上打击长春的援军,还制订了一个战术,被石磊戏称为北据南打。
因为大部分打援的部队都去打从沈阳过来的国军主力部队了,石磊他们这边兵力比较少,只能以迟滞与拖延为主。
石磊的独立十八师与其他主力部队不同,其他的部队打到现在,多少都会有一些减员,但独立十八师却是个例外,部队是越打越强。
其原因嘛,很简单,就是招了许多的的解放战士,一场仗下来,抓到的俘虏两三千人,经过思想教育之后,就能有超过三分之一的人愿意加入到部队当中。
减去伤亡的战士,再得到这些补充,按照人数来说,他们还赚了不少呢,部队可不是越打越强吗。
至于战斗力嘛,肯定会有所下降的,这一切还得看战士们的觉悟以及适应性了,毕竟解放战士们并不了解东北民主联军的三三制战术。
说到不了解,其实也不对,毕竟他们就是被这套战术打得怀疑人生了,有一次石磊闲来无事,去巡视部队的时候,听到战士们闲聊。
一名解放战士就抱怨了,说党领导的战士是什么材料做的啊,个个都不怕死吗,还有那什么三三制战术,怎么比起小鬼子的波浪冲锋还要难对付。
回应他的只有战士们的笑声,那种昂扬蓬勃的朝气,是国军部队所不能比拟的,官兵平等,没有压迫,还有指导员时不时的教导,这是国军远远比不上的。
长春的国军气势汹汹的赶过来,作为与北满主力部队对峙最前线的部队,他们自然是与东北民主联军交手次数最多的部队,一般的包围战术对他们不起作用。
除非是大兵团迂回作战,包夹围堵,才有可能困住敌人,只是这时候的主力部队不是去了四平就是主打沈阳的国军,凭借这点部队,能阻挡敌人已是不易,围点打援更是无从谈起。
面对长春的国军,石磊与一起行动的主力纵队司令员产生了分歧,石磊认为敌人新到,气势汹汹,战意高昂,攻势肯定尖锐。
所以我们不应该主动与之正面战斗,因为长春的敌人在武器装备上还是有明显的优势的,部队携带的大炮比北上打阻击部队的多。
是的,大炮数量上并不占据优势,本来主力纵队的炮兵部队就不是很多,两个纵队的炮兵加起来还没有独立十八师的多呢。
所以,部队南下阻击沈阳援军的时候,东总司令员与参谋长商量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抽调独立十八师一半以上的炮兵部队,以丁鹏为指挥跟随主力纵队南下。
所以北上阻击的部队人数上没有国军多,大炮也比不上,坦克更是一辆也没有,我军虽然气势如虹,但也算是疲惫之师,而国军养精蓄锐,除了赶路,并没有参加过任何战斗。
因为连续的失利,长春的国军不敢有任何大意的地方,反观东北民主联军在一连串的胜利中,产生了骄纵,已经有了骄兵之势。
但是其他同志并不这样认为,认为石磊过于谨慎,如今东北民主联军今非昔比了,硬碰硬上,根本就不虚国军,没必要如此小心谨慎。
就连独立十八师内部也有很多高级指战员这样认为,这一个多月的战斗,独立十八师凭借着过硬的战斗素养,强大的炮兵优势,一路上势如破竹,任何城防在独立十八师面前都撑不了一天。
所以他们对自家师长为何如此谨慎觉得不可思议,就连参谋长李勇也是这样认为了,甚至劝说石磊不要过分高估国军的实力。
于是,原本可以梯次分配,层层阻力,一步步耗尽国军的锐气的东北民主联军选择了与国军正面交锋,不过地形上,东北民主联军占据了优势。
整个阵地成品一阵行,主阵地是由纵队主力负责的,侧面两翼阵地由各独立师负责,不得不说,不愧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指挥员,阵地布置得十分完美,就连石磊看了都忍不住惊叹,顺便做一下笔记。
结果国军不按超级出牌,趁着东北民主联军立足未稳之时展开了空袭,除了独立十八师的战士们被石磊强制要求注意防空,因此有所准备以外,其他部队在空袭下,损失有点大。
这一次长春的国军里面虽然没有什么主力部队,但武器装备上并不差,甚至还有点强,属于半美械装备剩下的武器也是精挑细选的,可不是以前的那些老套筒了。
飞机炸完,大炮轰,大炮轰完的时候坦克部队与步兵都已经冲到主阵地五十米的距离,瞬间枪火震天。
独立十八师的阵地上,炮火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因为主阵地被炸的挺惨的,所以纵队司令向石磊请求借用一下炮兵部队,石磊想都没想就同意了。
毕竟现在他们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共同阻止长春的国军增援四平,为大部队拿下四平争取时间。
所以,阵地上的石磊有点憋屈啊,自从来了东北,从来都是他拿大炮轰别人,哪像今天只能光挨打却还不了手。
好在侧翼阵地并不是国军的主攻方向,他们急于向南开进,并不想恋战,所以主阵地的压力可想而知。
阵地战打了三天,纵队司令员的同志们也察觉到不对劲,再这么硬顶也不是办法啊,敌人炮火像不要钱一样砸下来,部队的伤亡很大,划不来啊。
于是到了第四天,北面的东北民主联军主力部队改变了策略,采用梯次分配、层层阻击的方法,以空间换取时间,进一步消耗掉国军的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