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逆骨三两 > 第038章 一纸信笺

逆骨三两 第038章 一纸信笺

    霜降过后,立冬已至。

    江流县也迎来第一场瑞雪,白雪纷飞,纯白无瑕,千山万岭,银装素裹。

    陈三两手捧着暖炉,斜躺在摇椅上昏昏欲睡,秋收冬藏之节气,恰是万物顺时休养之季节。

    矿场休班,书院放假,万籁归寂。

    江流已初现治世之风貌,百姓安居乐业,孩童有书可读,家家炊烟袅袅,户户宁静祥和,端是一幕最美人间烟火味。

    立冬是节,乃“四时八节”之一,按照习俗,家人要聚会饮宴。

    江流书院的厨房里,唐小芊穿着围裙,擀的一手好面皮,林婉儿捋着袖口做馅,一盆猪肉白菜,一盆虾仁三鲜,莫问戴着铁镣劈柴,铁柱吊着绷带烧火,不多时,一大锅热气腾腾的饺子就端上了餐桌。

    餐桌很大,美酒佳肴。

    吴真人、贾老、徐老等三人稳坐上首,陈三两和舅舅左右相陪,其余诸人则按年龄排序依次落座,分别是:唐小芊、莫问、林婉儿、铁柱。

    这其中或为良师,或为亲属,或为挚友,或为记名弟子,基本可算是陈三两在江流最为亲近之人。

    当然,莫问的身份有些尴尬,红莲教徒出身,又是个俘虏,今日能上得桌宴,纯粹是看在林婉儿的薄面上。

    舅舅还问:“这少年是谁?”

    林婉儿不知该如何介绍,还是陈三两帮她解围答道:“书院学子。”

    “那为何还戴着手铐脚镣?”

    “秉承圣人遗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其心志,空乏其身,使其性格坚韧不拔,方能将来承受大任。”

    舅舅信以为真,还赞道:“真是一个刻苦自律的好少年呀!”

    莫问站在旁边听得一愣一愣的,这话差点连他自己都信了,林婉儿更是偷偷笑得前仰后合,还不忘给陈三两竖起一根大拇指,赞道:“厉害我滴哥!”

    众人举杯畅饮,其乐融融。

    恰有诗曰: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屏绣幕围香风……

    若世间就一直这般安宁,也不失为一桩人间美事,然而天有不测风云,一个在陈三两意料之内的噩耗,突然时隔多日降临江流。

    酒宴即将落幕时,一只白鸽忽的落上了屋檐,咕咕直叫,来回徘徊,众人定睛细望,那脚爪之上似还有信笺捆绑。

    陈三两立刻飞身掠去,一把将那白鸽抓在手中。

    众人无不好奇,江流书院原为南荣府邸,自南荣氏覆灭后成为江流公产,南荣父子也已死去多时,怎么突然还有飞鸽传信往来?

    陈三两心有悸动,赶紧解下鸽爪上的信笺,只见上面只有寥寥几字:“南荣震怒,清明发兵,望君珍重。”

    蝇头小楷,字体隽秀,未有署名,也没落款。

    陈三两眉头一蹙。

    众人轮番看阅,亦是神情凝重。

    待房内沉寂片刻,唐小芊疑惑出声问道:“南荣世家不是被咱灭了吗,怎还会有南荣震怒发兵?”

    贾老解释道:“这江流南荣氏虽名为世家,实则仅为南荣一分支,其真正的南荣总脉,乃是在扶风郡的广陵府。”

    “势力很强吗?”

    “世家百年底蕴,辖下一府数县,至少精兵数万,尔说强否?”

    “啊!”

    唐小芊吓了一跳。

    如今江流仅有新兵一千,怎会是那数万精兵的敌手,若真是清明挥兵来伐,只怕撑不过几日就得城毁人亡,这可怎办才好。

    林婉儿却是嗅了嗅那纸信笺,略有几分淡淡丁花香,忽的笑道:“阿哥,这信好似是个女子所写,哪家的姑娘?”

    陈三两淡笑道:“不知。”

    “真不知?”

    “真不知。”

    “切。”

    林婉儿是明显不信。

    生死攸关之事,若非亲近之人,怎会冒险飞鸽传书,况且细观信笺表面,几点淡淡水印极像泪渍风干,若非是个女子,怎又会垂泪湿纸。

    若问此人是谁?

    陈三两明知却不想告知,哪怕心弦早已触动,但还是装作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又怕林婉儿再多嘴追问,小心翼翼地将信笺折起,揣在了心口贴身的位置。

    当务之急,还是先解决南荣挥兵来犯之事。

    陈三两望向贾老和徐老,二老博闻广识,精通军事且擅长谋略,应是会有万全之策以破这危难之局。

    二老不敢大意,各自掏出卦具起卦占卜。

    少顷,卦现。

    贾老道:“上坎下乾,水天需!”

    徐老道:“上坤下坎,地水师!”

    此乃《易经》六十四卦,众人皆都听着一脸茫然。

    二老也不作详释,只是笑道:“一为需卦,一为师卦,一曰守正待机,观时待变,所往定成。一曰行险而顺,化凶为吉,皆为中上之卦,大有可为!”

    众人摇头,依然是满头雾水。

    陈三两虽也是听得半知半解,但眉头已渐渐舒缓开来,又沉思片刻,拍板定论:“夺地,盟友,借兵,待到清明,应当可与南荣大军一战!”

    二老细问:“欲夺何地?”

    陈三两道:“邻县梧桐,两县正可呈犄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

    “欲盟何友?”

    “上游府。”

    “预计借兵多少为宜?”

    “一万可守城,两万可御敌,三万可完胜!”

    二老点头,“此法妥善!”

    这时,唐小芊插话道:“公子,梧桐举县尽是红莲信徒,粗略算来不下两万余数,咱们该如何夺取为好?”

    这确实是个难点。

    梧桐县的情况,陈三两已从墨言口中略有了解。

    所谓的红莲教,其实乃是一个邪教总称,教下各有大小分支不等,教名亦是五花八门,有:白羊教、闻香教、焚香教、弥勒教……等等,每教皆有一批忠实信徒,其整体实力不容小觑,若凭武力强攻,只怕将会是一场恶战。

    二老似早有韬略,淡笑道:“小小邪教,无需强攻,智取为宜。”

    陈三两问:“如何智取?”

    贾老指沾水酒,在桌面上淡淡写下两字——趋神。

    他又见众人迷惑不解,便解释道:“以诡秘之法迷惑神识,驱遣神灵为己用,谓之曰‘趋神’,红莲教的本质,便是此术。”

    唐小芊顿时惊讶道:“这般说来,莫非这世间真有神灵?”

    林婉儿立马嘲笑道:“小芊哥,你喝高了呀,这世间哪有神啊鬼啊的,你没听贾老说嘛,是以诡秘之法迷惑神识,比如阿哥教的‘凝水成冰术’,明明是格物,却在红莲教里被称作无上仙法,你看,就把莫问给唬住了,是吧,莫问?”

    莫问闻言脸皮一红,当场羞愧的无言以对。

    贾老点头道:“深究红莲教之本源,无非是虚构出一个“红莲圣母”的伪神,又用各种荒诞教义来禁锢百姓思想,这才得以不断发展壮大!”

    徐老接着道:“我们也可学用此法,选一神造一教,红莲既能以教义来奴役信徒,那我们也可用教义来解救百姓,正以邪教克邪教,必能智取梧桐!”

    众人闻言纷纷点头,此计甚妙!

    接下来,诸人着即开始制定详细计划,比如:教派为何名?神佛为哪家?教义为哪路?

    众人七嘴八舌地探讨,各种荒诞不经的提议层出不穷,一时之间竟真有了几分邪教密谋的氛围。

    最后,还是陈三两决断道:“红莲教既信奉红莲圣母,那我们就取名叫圣女教,信奉红莲圣女,正是以彼之道还施彼身。”

    唐小芊却小声嘟囔道:“公子,这圣女听起来好像比圣母差了一个辈分……”

    陈三两冷哼一声,道:“它那圣母是虚构的,而我这圣女却是真实的,若想驱神诛邪教,需先造神为己用,我要让咱圣女教里有一个真正的神明!”

    众人闻言无不惊愕。

    真正的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