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逆骨三两 > 第053章 文关考核

逆骨三两 第053章 文关考核

    天海阁。

    楼高五层,雕栏玉彻,碧瓦朱甍。

    辰时还未到,街口已堵满了马车,府内青年才俊陆续汇聚而来,个个英姿勃勃,皆为赢得招亲擂,迎娶苏家小千金。

    白姑娘一直送至门口,抚平着陈三两肩上的衣褶,又捋净他耳侧的碎发,手捧着那一张英俊脸庞,温婉叮嘱道:“陈大侠,认真点,莫要给我丢人。”

    陈三两轻轻拭去她眼角的泪花,道:“若你后悔,我便回去,大不了我这县主不做了,我陪你浪迹天涯,四海为家。”

    白姑娘用力推了一把,笑骂道:“快滚,谁稀罕要你!”

    陈三两无奈笑笑,转身踏入了天海阁中,唯留下白姑娘一人伫立在寒风中,一直凝望着他的背影怅然失神。

    时光荏苒,岁月穿梭,童年那一抹最深刻的记忆,莫名间又涌现在白姑娘的眼前。

    “放开那个女孩!”

    旧花园中,一个男孩执剑现身,救下了一个备受族人欺凌的女孩。

    一个很老套的邂逅桥段。

    可惜,那男孩剑术太差,被一群恶少年围着暴打,不仅折断了他的木剑,还揍掉了两颗门牙。

    待恶少年们离去,女孩捧来凉水洗净他脸上的血污,男孩还倔强不服地道:“待我再练两年剑法,必揍得他们满地找牙!”

    “可你门牙先被他们打掉了。”

    “正好换牙,没事。”

    “你木剑也断了。”

    “我回去再让我娘做一把就是了。”

    “你叫什么名字?”

    “叫我陈大侠就行,怎样,这名叼不叼,以后我会如盖世豪侠那样,执剑九州,行侠仗义,救万民于水火!”

    “这名……真叼……咯咯……”

    “他们为何总欺负你?”

    “我也不知,反正经常挨揍,他们说我娘出身太低,我这身上不应流淌白家的血。”

    “扯淡,我娘也是婢子出身,又能怎样,老子照样不还是陈家的长公子,哪个不服,你就揍回来,算了,你身子太单薄,他们若再欺负你,你就跟我说,我替你揍他们!”

    “可你打不过他们呀。”

    “放心,我早晚会打过的!”

    “真的?”

    “骗你是小狗!”

    “咯咯……”

    后来,男孩果然印证了他的承诺,剑术修炼的愈发高超,武道更是节节攀升。

    七岁初窥境,八岁小成境,九岁登堂境,十二岁入室境,十四岁贯通境,最后更是以十六岁之少龄,晋升成为史上最年轻的一代宗师。

    举国震惊,天下闻名。

    女孩也当真从此再没受过欺负,因为她的身边,一直守护着一个执剑的少年郎。

    可惜啊,终归是天妒英才。

    当年若没发生那事,也许那个惊才绝世的少年郎,时至今日,早已攀登上了大夏国的权力巅峰,完成了他天下承平的宏伟夙愿。

    也就从他离家的那一日开始,女孩也默默地坚定了信念:我能陪他风花雪月,亦能伴他卷土重来,若是无人扶他青云志,我来助他踏雪至山巅!

    ……

    天海阁内。

    悬灯结彩,高朋满座。

    他们或为仪表堂堂的世家公子,或为文质彬彬的白面书生,或为孔武有力的江湖侠客,一个个丰神俊逸,风流倜傥。

    苏氏门阀声名显赫,相传苏家小姐又生得仙姿玉颜,自招亲榜文公布后,举府未婚青年无不心动神驰。

    若试问最终花落谁家,就看哪位公子的才华更胜一筹了。

    时辰还未到,苏家小厮正在布置会场,摆好一张张小几,放着一套套文房四宝,研好了墨,掭饱了笔,雪白的纸张铺得平平整整。

    陈三两问:“这是作何?”

    小厮回道:“这位公子,本次招亲考核共分三关,一曰文关,二曰智关,三曰武关,皆由我家大小姐出题,只有连破三关者,才可成为我苏家之乘龙快婿!”

    “文关比何?”

    “不知。”

    “智关比何?”

    “也不知。”

    “武关比何?”

    “更不知。”

    陈三两颔首浅笑,“好,多谢。”接着随手塞给小厮一片金叶子,这还是临来前白姑娘特别打制的,便是让陈三两打赏时莫要小气了。

    小厮果然眉开眼笑,又附耳悄声道:“今儿公子若想赢,须格外注意三人,他们是招亲会里最有可能的得胜者。”

    “哦?哪三人?”

    “其一,纳兰世家的三公子纳兰若风;其二,丰宁县的二公子程墨寒;其三,皇甫世家的长公子皇甫明瑞,这三人,无论才具和出身皆为上上之选!”

    “好,记下了。”

    陈三两虽不以为意,但还是对这三人慎重了几分。

    巳时,磬鸣三声。

    苏家典仪手持一卷红绸走出,展开绸面,只见上面写着一字——月,龙飞凤舞,煞是漂亮。

    “吉时已到,考核开始。”

    “今日第一关,考才学,红绸这字便是考题,请诸位公子在一炷香内赋诗一首,甄选辞藻、意境俱佳者六人可登二楼!”

    众公子赫然一惊。

    随后,众人纷纷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恨不能搜刮尽肚内所有的学问,以求博得今日文关的头彩。

    陈三两却是表情微肃,迟迟不愿提笔。

    这倒非是他无诗可写,而是依照大夏国之习俗,天上月代表着故乡,寄托着远方游子的思念,故而,本题表面看似是“咏月”,实则是借诗抒发思乡之情。

    陈三两思念故乡吗?

    不,他一点都不思念,甚至他的内心都满是怨恨。

    他永远都忘不了那个寒冷刺骨的雪夜,忘不了父亲的无情驱逐,忘不了族人的冷眼嘲笑,更忘不了母亲的棺椁至今还未入土为安。

    这……这……这还怎能落笔成诗!

    而随着时间缓缓流逝,那根檀香也逐渐燃烧大半,周围已陆续开始有人誊写完成,悄悄击掌相庆。

    陈三两沉吟了良久,最终实不愿辜负了白姑娘的殷殷期望,只得执笔掭墨,一首五言绝句一气呵成。

    墨迹刚干,檀香燃尽。

    苏家典仪道:“时辰已到,罢笔交稿!”

    无数公子怅然叹息,估计还未修好措辞,但也只能依照规矩上交了诗稿。

    诗稿审阅还需时间,小厮又奉来茶点,可是在这时节,诸公子哪还有心思淡定饮茶,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互相探讨着各家的诗文。

    陈三两也慢慢整理好思绪,端起桌上茶杯抿了一口清茶,突然,他敏锐地察觉到一丝异样,似是有人在暗对他曝露杀机。

    他循迹望去。

    纳兰若风嘴角狰狞,冲他在脖间比了个割喉的手势。

    两人也算是冤家路窄,先是春和楼竞拍梳拢夜,现在又同赴苏家招亲榜,而且,还都是为争夺一个女子,因此被他仇视也当属正常。

    陈三两不屑理会,漠然视之。

    纳兰若风更觉颜面受辱,暗暗在心头咆哮:“姓陈的,等离了天海阁,只要你还在上游府,我必寻机杀你!”

    待一盏茶后,诗稿终于审阅完毕。

    苏家典仪手执名单,高声唱道:“第一位,皇甫明瑞;第二位,程墨寒;第三位,纳兰若风;第四位……”

    随着一个个名讳道出,一位位翩翩公子陆续登上二楼。

    其余诸公子无不是眼含羡妒,又暗自期盼着下一人会是自己,直到苏家典仪道出最后一个名字:“第六位,陈三两。”

    “唉!”

    无数人随之一声叹息,豪门之路就此终结。

    陈三两表情淡然,似早有预料,饮尽杯中最后一口清茶,施施然离了小几,也慢步踏上了二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