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逆骨三两 > 第081章 天青阁

逆骨三两 第081章 天青阁

    上游府。

    白狐楼原本是烟花街上最负盛名的一家花魁名店,却竟然在一夜之间关门停业了。

    谁也不知为何,也猜不透其中缘由。

    这让许多名人雅士禁不住怅然若失,感觉人生都好似没了乐趣,再也听不到了悦耳的丝竹音律,也看到了婀娜多姿的曼妙歌舞,真可谓是人生一大憾事。

    不过,也并未停业太久,就在某一个清晨,耳听着爆竹轰鸣,白狐楼就重新开门迎客了,但是却是换了一个新匾额。

    天青阁。

    只听这名字,就让人心旷神怡。

    纳兰若风作为一名忠实的老顾客,当即领着几个狗腿就前来捧场,谁知却没看到几个婉约秀美的女子,只看到了一张张桌台上摆着一块块石头。

    枯黄的表皮,凌乱的石纹,大小形状不一,还标注着不等的价码。

    “这是何物?”

    纳兰若风询问向一旁的店员小厮。

    小厮回道:“这位公子,此乃赌石。”

    “赌石?”

    纳兰若风纳闷地摇摇头,根本完全没听过这个名词,也是,他只在上游府城里耀武扬威,哪曾去过数千里外的郡都和京都。

    小厮便详细介绍道:“这位公子,本店天青阁,又叫赌石坊,您可以购买任意一块原石毛料,只要能切出好的玉石种水,本店将会立刻高价回收!”

    “哦?还有这等好玩的事儿?”

    纳兰若风瞧着新奇,便随意地选了一块标价“5两”的原石毛料,“就这块吧,权当无聊玩一玩。”

    “好,您是现在当面切,还是回家自己切?”

    “现在切。”

    “好嘞。”

    小厮随即便取来切石的工具,当着纳兰若风的面,先慢慢地切起了第一刀,等待的时间略有几分长,但是纳兰若风依旧饶有兴趣地看着。

    当随着第一块石皮被切掉,一小片晶莹润泽的玉面露了出来,青中泛水,透着莹莹玉光,看着十分漂亮。

    “恭喜公子,您切出了水青,按照市场价,足可价值100两银子!”

    “100两?”

    纳兰若风听着一脸怀疑。

    而当沉甸甸的银子落在他的手中,他还是有点不大相信,毕竟只花了5两银子买了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而已,竟然接着就变成了100两,这……这……怎么感觉跟玩儿似的?

    “来,把这一块也给我切了!”

    纳兰若风又指着一块标价“20两”的原石毛料,反正是白白赚来的钱,此刻花起来也不心疼。

    “好嘞。”

    小厮又麻利地切起那块原石,又等到第一块表皮脱落,一小片光润柔和的肉质露了出来,只是色调微微偏深,不及刚刚那块的玉质好。

    “这位公子,您切出的是糯青,种水虽然稍微差点,但也算切涨了,按照市场价,可价值80两纹银!”

    “糯青?”

    纳兰若风又接过80两的银锭子,嘴角也慢慢地翘起了一丝弧度,这才多长时间,5两银子就变成了160两,这钱赚得也太容易了吧。

    “来,这块也切了!”

    纳兰若风似是来了兴致,直接挑选了一块标价“160两”的原石毛料。

    “好嘞!”

    小厮不说废话,立刻拿着工具开始切割,只是篮球大小的石块,时间会更长了一些,纳兰若风也练出了耐性,双眼一直紧盯着切割线。

    “哎呦,这位公子,您切出了花青哎,好可惜。”小厮突然出声叹道。

    “啊,什么叫花青?”纳兰若风不懂。

    “您自己来瞅瞅。”

    小厮将切面擦拭干净,摆给纳兰若风看,只见那块原石毛料的切口处,不见一丝玉质的通透,只有蓝青相间的粗糙颗粒,即使纳兰若风对种水一窍不通,但也能看出似乎这种肉质不值几个钱。

    “对不住啊公子,您这是切垮了,按照市场价,我只能给您按照废品来收购,这是5两银子,您收着!”

    “啊?”

    纳兰若风捏着5两的银锭子,脑袋一时竟还没转过弯来。

    这什么情况?

    160两银子,咋的又变成了5两?

    小厮看着围观的人群越聚越多,便趁势跃上了柜台,高声解释道:“诸位客官请看,这第一块原石毛料,切出的种水是水青,价格可翻20倍。而第二块的种水是糯青,虽品质比水青差点,但价格也能翻上四五倍,这便是切涨了!”

    “诸位,再看这第三块原石毛料,别看它体积大,但种水却是花青,雕不了摆件和首饰,自然也就不值什么钱,若是这位公子切出的冰青,乖乖,价格能翻100倍!”

    “小店已将天青玉的六类种水,冰青、水青、糯青、蓝青、油青和花青,鉴别的方法和价格篆刻在了木牌上,大家可以任意观摩和学习!”

    “最后奉劝诸位一句,赌石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小厮洋洋洒洒地讲完,整个天青阁内瞬间就升起了一片议论之声,很多人都没听过这等稀奇古怪的玩法,但也同时引得无数人对这赌石多了几分兴趣。

    人群里,其中也不乏曾去过郡都和京都的公子,自是曾玩过这类赌石游戏,于是便个个化身老夫子,对着众人讲解起了个中趣味,甚至还能细致的分析到石纹、皮壳、形状等等判定种水的因素,像极了浸淫赌石多年的老玩家。

    人嘛,都有好赌的劣根性,尤其是对这种新型的赌局。

    于是很多人纷纷掏出了银两,开始第一次尝试赌石的乐趣,或切涨了,或切垮了,或翻了数倍的赚,或赔的一干二净,兴奋的喊叫声在天青阁内一浪高过一浪。

    这才开业首日而已,已然就火爆了起来。

    而后没出几日,随着达官显贵们的口耳相传,赌石娱乐渐渐开始在整座上游府风靡,天青阁也随之变得家喻户晓。

    正所谓:一刀穷,一刀富,一刀披麻布。

    赌石就是把双刃剑。

    有的人真靠赌石赚得盆满钵满,也有更多的人因此赔得倾家荡产,但若论最能赚钱的且稳赚不赔的,还是当数天青阁的幕后老板。

    若问此人是谁?

    整座江流百姓无人不知,江流县也由此实现了扭亏为盈的财政局面,一车车的银钱开始如流水一般涌入江流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