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说家 第37章 全票通过
热门推荐:
镇魔校尉,开局分家暴打亲哥
带着狗子去捉鬼
吞噬就变强,从小脑斧进化成至强吞天虎
穿书反派,圣女小姐别偷听
闺蜜齐穿书:你腹黑,我白莲!
守护荣耀
我的世界:我是传说中那个创世神
转生成为喵喵大佬,将他带飞
夫人又美又飒:小侯爷拿命宠
“而且,仅仅是教育之事,礼部便已足够,何需单独设立教育部?再者,国子监的权威又将置于何地?”
这是一个极为现实且棘手的问题。毕竟,现在天下师表非孔子莫属,若崔少宇的计划一旦实施,孔氏家族的权威必将受到挑战,甚至可能引发不小的风波。
崔少宇却不慌不忙。
“陛下,教育一事本就应当专注于其本身,若与礼部的其他事务混为一谈,难免会分散我们的精力。至于孔氏,我们绝不会轻易让他们参与其中。那样一来,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恐怕都会落入孔氏之手。毕竟,孔子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我们不能不防。”
说罢,崔少宇缓缓坐下,耐心等待着李世民的答复。
他并不急躁,自己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李世民也明白历代皇帝虽然利用孔氏,但也从未停止过对他们的压制。
毕竟,一旦孔圣的名头被祭出,没有任何一个皇朝能够抵挡其影响力。
“那么,这些学堂将会教授些什么内容?”
李世民并未直接回应崔少宇的提议,但他的语气已经有所松动,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
“陛下,所有学堂将会统一教授相同的知识。首先是启蒙识字,其次是道德教育。具体内容可以用来吸引天下士子,甚至陛下的文章也可以纳入课本,让天下孩童学习。当然,所有教材都需经过陛下审阅无误后,方可统一发放至各地学堂。”
李世民闻言,闭目沉思。崔少宇的话语中并无陷阱,他所描绘的是一个世家与皇朝共赢的局面。最终,李世民妥协了,崔少宇所描绘的蓝图太过诱人,他听到现在,也没听出来这里面世家到底有什么阴谋。
“不过,国子监的权威不能动摇,否则孔氏不会善罢甘休。”
李世民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知道这场博弈的利害关系,驱狼吞虎弄不好容易伤到自己。
族长见李世民已被说服,便悠然开口:“诸位,你们有何看法?是否愿意加入这一计划,或者有其他想法?不妨直言。”
荥阳郑氏的人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各地学堂应建多少所?人员如何安排?能否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这样我们心中才有底。”
族长回答得干脆利落。
“天下十道,每道至少两千所学堂,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两万所学堂。按照每所学堂建设成本两百贯计算,前期至少需要四百万贯。但后续每月可能还需十万贯的费用。各位意下如何?”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听闻这庞大的数字,不由得露出惊讶之色。大唐目前并无商税,全靠田税收支撑,贞观元年的税收不过一百二十万贯。
“好,我赵郡李氏没有意见。”
“太原王氏同意。”
“荥阳郑氏附议。”“范阳卢氏赞同。
”“清河崔氏全力支持。”
各家纷纷表示支持,既然崔氏愿意带头打头阵,跟一手又有何妨。
剩下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李世民,看他如何回应。由于玄武门之变,陇西李氏与李世民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
李世民心中也没有底,但他知道,此时此刻,他必须硬着头皮表示支持:“陇西李氏也参与。”
其他人会心一笑,李世民终于是入局了。
数百万贯对于每个家族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果七家均摊,每家需承担五十多万贯。但在这个时代,世家商队是赚钱的主力,钱财失去了还能再赚,而这样一个明目张胆地收取民心的机会,却是千载难逢,权当时收点利息。
“既然如此,陛下,教育部的事情何时昭告天下?这教育部的归属又是什么?”
族长见各家都已同意,便开始讨论后续事宜。教育部是一个聚集民心的重要机构,他自然不愿轻易放手。
崔业照的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世民身上。果然摘果子的事情,人人都想做。
“嗯,其他人都出去吧,记住,守好门外,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十丈之内。皇后,你也先出去外面候着吧。”李世民似乎有所预感,吩咐道。
听到李世民的命令,各家族长和管事的人员纷纷让随行的人员离开。长孙皇后起身离开时,还不忘叮嘱李世民要小心。
“无碍,朕曾是天策上将,还未老到对付不了几个老头的地步。”李世民轻松地耸了耸肩。
崔少宇虽然不明白为何他也要离开,但也只能随众人离开会场。他心中还在想,是否后面讨论的事情已经不适合更多人参与。但他今天是主角,为何不能留下?
等会场大门关闭,众人在十丈外等候时,崔少宇才发现周围的守卫已经换成了李世民的金吾卫。果然,皇帝所在之处,守卫森严。
“崔少宇,你果然是一表人才。本宫初闻陛下将襄城赐婚于你,还在想你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得陛下如此青睐。今日一见,果真不凡。”长孙皇后的声音打断了崔少宇的沉思。
崔少宇连忙行礼:“皇后娘娘过誉了,小子只是运气稍好。”
“你这可不是运气好,胆识,谋略,最主要的是,百年大计出自你口,相信你说的教育部成立之后,天下谁人不识君?”
长孙皇后对崔少宇的感观很不错,虽然出生只是世家的旁系,不过今天就已经看出,他以后就是博陵崔氏的继承人了,倒是襄城,崔氏的族老怕是不满意,得回去和二哥说一下。
“老贼,这教育部侍郎,我陇西李氏定要一人!”
“李世民,我们出钱出力,你不过出一个名头,怎敢如此!”
会场内传来的争执声让崔少宇一惊,这里面是要打起来了不成?他本以为自己听错了,想要仔细倾听。
长孙皇后和其他人默契地没有说话,而是招呼众人再远离一些。
崔少宇顿时明白,这与后世联合国外交大会的情景何其相似——当口头说服无效时,便需要用实力来说话。
这是一个极为现实且棘手的问题。毕竟,现在天下师表非孔子莫属,若崔少宇的计划一旦实施,孔氏家族的权威必将受到挑战,甚至可能引发不小的风波。
崔少宇却不慌不忙。
“陛下,教育一事本就应当专注于其本身,若与礼部的其他事务混为一谈,难免会分散我们的精力。至于孔氏,我们绝不会轻易让他们参与其中。那样一来,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恐怕都会落入孔氏之手。毕竟,孔子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我们不能不防。”
说罢,崔少宇缓缓坐下,耐心等待着李世民的答复。
他并不急躁,自己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李世民也明白历代皇帝虽然利用孔氏,但也从未停止过对他们的压制。
毕竟,一旦孔圣的名头被祭出,没有任何一个皇朝能够抵挡其影响力。
“那么,这些学堂将会教授些什么内容?”
李世民并未直接回应崔少宇的提议,但他的语气已经有所松动,似乎在寻找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
“陛下,所有学堂将会统一教授相同的知识。首先是启蒙识字,其次是道德教育。具体内容可以用来吸引天下士子,甚至陛下的文章也可以纳入课本,让天下孩童学习。当然,所有教材都需经过陛下审阅无误后,方可统一发放至各地学堂。”
李世民闻言,闭目沉思。崔少宇的话语中并无陷阱,他所描绘的是一个世家与皇朝共赢的局面。最终,李世民妥协了,崔少宇所描绘的蓝图太过诱人,他听到现在,也没听出来这里面世家到底有什么阴谋。
“不过,国子监的权威不能动摇,否则孔氏不会善罢甘休。”
李世民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忧虑,他知道这场博弈的利害关系,驱狼吞虎弄不好容易伤到自己。
族长见李世民已被说服,便悠然开口:“诸位,你们有何看法?是否愿意加入这一计划,或者有其他想法?不妨直言。”
荥阳郑氏的人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
“各地学堂应建多少所?人员如何安排?能否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这样我们心中才有底。”
族长回答得干脆利落。
“天下十道,每道至少两千所学堂,也就是说,至少需要两万所学堂。按照每所学堂建设成本两百贯计算,前期至少需要四百万贯。但后续每月可能还需十万贯的费用。各位意下如何?”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听闻这庞大的数字,不由得露出惊讶之色。大唐目前并无商税,全靠田税收支撑,贞观元年的税收不过一百二十万贯。
“好,我赵郡李氏没有意见。”
“太原王氏同意。”
“荥阳郑氏附议。”“范阳卢氏赞同。
”“清河崔氏全力支持。”
各家纷纷表示支持,既然崔氏愿意带头打头阵,跟一手又有何妨。
剩下的目光再次聚焦于李世民,看他如何回应。由于玄武门之变,陇西李氏与李世民的关系并不十分融洽。
李世民心中也没有底,但他知道,此时此刻,他必须硬着头皮表示支持:“陇西李氏也参与。”
其他人会心一笑,李世民终于是入局了。
数百万贯对于每个家族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开支。如果七家均摊,每家需承担五十多万贯。但在这个时代,世家商队是赚钱的主力,钱财失去了还能再赚,而这样一个明目张胆地收取民心的机会,却是千载难逢,权当时收点利息。
“既然如此,陛下,教育部的事情何时昭告天下?这教育部的归属又是什么?”
族长见各家都已同意,便开始讨论后续事宜。教育部是一个聚集民心的重要机构,他自然不愿轻易放手。
崔业照的话音刚落,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李世民身上。果然摘果子的事情,人人都想做。
“嗯,其他人都出去吧,记住,守好门外,任何人都不得靠近十丈之内。皇后,你也先出去外面候着吧。”李世民似乎有所预感,吩咐道。
听到李世民的命令,各家族长和管事的人员纷纷让随行的人员离开。长孙皇后起身离开时,还不忘叮嘱李世民要小心。
“无碍,朕曾是天策上将,还未老到对付不了几个老头的地步。”李世民轻松地耸了耸肩。
崔少宇虽然不明白为何他也要离开,但也只能随众人离开会场。他心中还在想,是否后面讨论的事情已经不适合更多人参与。但他今天是主角,为何不能留下?
等会场大门关闭,众人在十丈外等候时,崔少宇才发现周围的守卫已经换成了李世民的金吾卫。果然,皇帝所在之处,守卫森严。
“崔少宇,你果然是一表人才。本宫初闻陛下将襄城赐婚于你,还在想你究竟是何方神圣,能得陛下如此青睐。今日一见,果真不凡。”长孙皇后的声音打断了崔少宇的沉思。
崔少宇连忙行礼:“皇后娘娘过誉了,小子只是运气稍好。”
“你这可不是运气好,胆识,谋略,最主要的是,百年大计出自你口,相信你说的教育部成立之后,天下谁人不识君?”
长孙皇后对崔少宇的感观很不错,虽然出生只是世家的旁系,不过今天就已经看出,他以后就是博陵崔氏的继承人了,倒是襄城,崔氏的族老怕是不满意,得回去和二哥说一下。
“老贼,这教育部侍郎,我陇西李氏定要一人!”
“李世民,我们出钱出力,你不过出一个名头,怎敢如此!”
会场内传来的争执声让崔少宇一惊,这里面是要打起来了不成?他本以为自己听错了,想要仔细倾听。
长孙皇后和其他人默契地没有说话,而是招呼众人再远离一些。
崔少宇顿时明白,这与后世联合国外交大会的情景何其相似——当口头说服无效时,便需要用实力来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