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书看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577章 好东西

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577章 好东西

    第577章 好东西

    “我把呼机和座机都留给你吧。”周至也挺喜欢这外贸粗豪气质细腻的中年汉子的:“就是很快便要去BJ,回来后就得回夹川读高三了,下次见面都不知道啥时候。”

    “反正以后来蜀都就过这儿来玩,我这儿茶多。”

    “老张你这就偏心了啊。”老柴说道:“我们来了这么多次也没见你发名片。”

    张诚也只是微微一笑不理老柴这茬,将彻底溶掉底漆的石榴尊用清水反复刷了底,取过软巾擦拭干净:“篆刻底款,年代对得上。大开门的物件儿,捡到宝贝了。”

    “啥意思?没听懂。”老柴的好处就是不懂就问。

    “豇豆红釉是康熙晚期创烧的瓷种,当时的官窑底款大多数都是青花楷书的‘大清康熙年制’,晚期开始使用少量的篆款,其中又分了写款和刻款。”

    “这个石榴尊的底款就是明显的先在胎底上刻字,再用铜釉书写,刻款款式的年代和石榴尊创烧的年代完全一致,加上这个大开门的底款,真品无疑了。”

    “算是我运气好。”周至点点头,有转了一下石榴尊:“也是它运气好,不然被贩子随意放置,碰掉一点坏了品相,都是损失。”

    老柴几人也见过不少的瓷器,但是康熙官窑篆刻款也是第一次见,毫无疑问这是老康窑最隆重的底款印制,所对应的瓷器也是最高规格的官窑瓷器。

    于是这个瓶子在几人的眼里,突然就变得尊贵无比,美丽非凡。

    的确更漂亮了呃,不过自然阳光的加成只占了很少一点,更多的是心理作用。

    “这次鬼市子就淘了这么些东西。”周至说道:“张叔给我介绍介绍伱的藏品吧。”

    “自己看去,我再研究研究崇祯青花,”张诚摆了摆手:“东西漏掉就算了,研究的机会在漏掉就是不该。”

    “我也看青花。”老柴也不愿意放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

    于是店里的人分成了三部分,两个研究崇祯青花,两个研究康熙篆刻底款,一个瞎转悠。

    应该说大雅斋的底蕴是不错的,张诚绝对经过名师的指点,柜台里收集的东西都是成体系,有次序地拜访的。

    比如两个柜台的青花和粉彩,都是按照康雍乾道同光一路摆下来的,行家一眼就能够看出这家老板的眼力。

    除了清三代,镇店之宝应该是一件德化瓷罗汉像,剩下的就是一柜台的杂项小件。

    “张叔你这几个朝珠怎么卖?”周至发现里边有十多个颗保山南红朝珠,想到自己手里也有余大爷相送的一些,便动了收集的心思。

    “喜欢就送你了。我柜子底下抽屉格里还有,一共二三十颗吧,都是不全活的东西。”张诚拿着放大镜研究青花瓷器头都不回:“就算观摩费了!”

    “谢谢张叔!”周至也不客气,打开柜子将珠子都收了起来。

    朝珠是一件非常复杂的配饰,是清代朝礼服的配挂,文官五品,武官四品上方可佩戴。

    朝珠的格式是一百零八个主珠成串,每隔二十七个会有一个较大的别的材质的珠子做为隔珠,其中位于脖子后方的那个珠子还带有一嘴儿,称作“佛头”。

    佛头是三通的,除了穿连在珠串上,嘴的下方还会引出一绦,绦上会连接一块方形的雕件饰物,称作“背云”,背云下续绦,底部还有一水滴状的饰物,称作“坠脚”。

    珠串上还有三串柳条状的小珠,左二右一,各十粒,底部也有小的坠脚,这些小珠串称作“记捻”。

    各个部位之间有时候还要以小薄片隔开,称作“隔片”。

    这么一套东西,全是由宝石金玉制作而成,材料一般为东珠,翡翠,玛瑙,青金石,珊瑚,绿松等。

    各种颜色和身份地位以及场合相关,比如皇太后朝服就要用三串,东珠一盘挂在正中,珊瑚两盘斜挂两肩。

    皇帝祭天挂青金石朝珠,祭地挂琥珀,祭日用珊瑚,祭月用绿松,都是有讲究的。

    保山南红属于玛瑙类,因为色近珊瑚,因此民间将它用来替代珊瑚朝珠,料子在清末就已经差不多枯竭了。

    但是保山在滇中,东西送出来必定会经过蜀中,因此这个年代的各个文玩摊子上,常常都有零散的南红和翡翠珠子,卖得也非常便宜,和铜钱一样的价格,一两块钱就能买一颗。

    然而似乎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将珠子收集起来重配成珠串这件事儿。

    周至现在已经收集了一批朝珠的配饰,甚至还包括了佛头,背云,底坠等等,南红珠子和翡翠珠子也有百十来颗,但是大小不一,还凑不成整串。

    既然老张乐意送,周至也就不客气了,就是不知道加上这批珠子后,南红朝珠能不能凑齐。

    古玩行讲究个“三年不开张开张管三年”,店里倒是清净,大家给自忙活间就见一人推门进来:“转了一圈不见人影我猜你们就在这儿了!肘子你咋回事儿?呼你也不回!”

    “哎哟呼机没电了。”周至这才想起来看自己的呼机,发现改换电池了。

    “舒意有事儿找你。”来人正是费观:“安排他们在外头吃东西呢。”

    说完又冲着张诚拱手:“师兄。”

    “师兄?”周至感觉好奇怪,都说夹川地方小人识人,看来这蜀都也不大嘛!

    费观笑着跟肘子介绍:“都认识了吧?这位张诚,他师父,跟我们工美张老是师兄弟,都是当年老琴台古玩行的伙计,因此咱俩算是同门师兄弟。”

    “别,没这么亲热。”张诚哈哈一笑:“师叔可从来没认过你这弟子。”

    “你们先聊着,我去问问舒意啥事儿。”周至说完推门出去了。

    付霞正大口大口地吃着肥肠粉,这妞还知道肥肠粉泡锅盔,吃得比一小口锅盔一筷子粉的江舒意还要正宗。

    “舒意你困不?”周至问道:“还有一会儿才能回去。”

    江舒意摇了摇头,掏出一个本本来打开:“你看看,我觉得你肯定喜欢这些东西。”

    周至将本子接过来,发现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些书名。

    《宣室志》,《剧谈录》,《金华子杂编》,《宣和画谱》,《芥子园画谱》,《成都志》……

    “好东西啊!你们在哪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