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乘风而起 第1168章 华服
工坊里可供取景的地方不少,周至还是第一次造访这里,正好带着相机。
如今的专业摄影其实还很少见,摄影家也还属于比较响亮的名头,主要原因就是数码相机还没有,电脑后期效果也没能跟上,不像后来,一般人都可以玩出专业效果。
所以杨德全把摄影考虑得太简单了点,周至也不怪她,好在工坊里可以利用的工具也很多,用竹绷子将各色绸缎绷起来,就可以做成各种色温的反光板,配合周至相机上可以分开手持的闪光灯,加上冬日下午难得的阳光,光线条件基本是可以满足的。
化妆的人才就太多了,池薛荔,唐琪,就连关婷婷现在都是高手。
选景也很容易,古色古香的陈列大厅里,书桌琴台,笔墨纸砚,灯座插屏愣是一样都不缺,此外还有花楼织机,女红的绣花绷子,针黹盒之类,道具也很丰富。
几乎可以说,古代仕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这里差不多都能够找得全,杨德全在这方面的收藏,甚至比周至的都还要丰富。
之前在《故园》的MV里,关婷婷穿的是晚清时期少女的服饰,现在德全工坊制作出来的,却是三套。
第一套是宋代贵族女子的常服,一套是明代贵族女子的常服,第三套则是明代一品命妇朝服。
宋代的常服特点就是瘦削骨感,要将女性的清逸之气衬托出来,崇尚的是修长适体,用料加工考究,色调柔和,整体清淡、柔和、典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恰似山间的潺潺流水的清泉,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沁人心脾的舒适,和唐代追求富贵华丽的风格完全不同。
等到江舒意从更衣室里出来,所有人都不由得赞叹。
古代女子服饰基本上都是上衣下裳制,宋服按不同形制来划分,上衣主要有抹胸、衫、襦袄、袍、褙子、半袖等。
江舒意身上的抹胸是浅湖蓝色的,这样的穿法叫做“不製衿式”,即在内穿一件长抹胸,然后外罩一件褙子,衣襟敞开,不施衿纽。
如此一来,原为内衣的抹胸也成为了外装的一部分,这种“内衣外穿”的装束其实是沿袭了唐风,充分显示女性曲线,但是由于身形比例追求的不同,变得修长以后,在风格上虽然有其大胆奔放之处,但却没有唐服那么“豪迈”,显得温婉柔美却又不失大方。
然而就算是“不製衿式”,外裳的搭配也有很多种。
如果是礼服,那就要配绫罗的大袖衫。
如果是常服,一般会配襦、袄。
襦、袄两者其实相似,皆为短衣。
长度一般到腰间,穿着时下身一般搭配长裙,将上衣系在长裙之内,长裙之外再系上腰带,因此常常有“上襦下裙”之称,这也是宋朝女子日常装扮之一。
江舒意今天穿着得有点特别,襦是低纯度的襦绿洒银点的窄袖款式,领口袖口边缘还刺绣了美丽的淡紫色小花卉。
襦衣的外面,套上了一件鹅黄色牡丹纹印金彩绘花边罗半袖袄。
所谓半袖,即半截袖子的上衣,江舒意这一件是盘领的,领上缀有纹饰,其形制端雅秀丽。
下身就是宋朝女子极爱穿的“罗裙”。
杨德全给大家介绍:“宋代女性喜欢用罗制作裙装,因此叫做‘罗裙’,北宋初期的裙装,沿袭晚唐五代时的样式,较肥阔而多褶裥;”
“到了北宋中期至南宋,造型开始瘦长而多褶裥,一般裙长可拖地,掩足不外露;”
“到了南宋时期,多褶裙开始变短,刚能露足。”
江舒意身上这条明显就是杨德全介绍的宋代中期风格,裙褶较多、裙围收窄,下不露足,不仅立体美观,还显瘦苗条,褶裥随着步态起伏而开合变化,极富美感。
“碧染罗裙湘水浅。羞红微到脸。”周至突然冒出一句宋人黄机的词句,一下让江舒意更羞了。
除了这些,江舒意身上还有三件,不过不能再叫做服装,而应该叫做“服饰”。
第一件是宋代特有的款式——褙子。
褙子的形制一般为直领对襟,前襟常敞开且不施襻纽,袖有宽窄二式,两侧开高衩直腋下,领、袖口、衣襟等处通常会镶有缘饰。
据杨德全介绍,褙子也有长有短,江舒意身上这件因为内里有袄,所以也是短袖,和袄齐长,而长度则是中长的款式,刚好过膝盖。
穿上褙子后,整个身形会显得更为瘦弱,符合宋代清新脱俗,典雅大方中又带着几分随性洒脱的气质,因此是宋代女子服饰中最具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不分尊卑贵贱,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奴婢优伶,均爱穿着褙子。
这与宋代的审美是分不开的。
褙子的用料就比较高档了,用的月白色的素缎,加了锦边,在古代,贵族命妇用锦,也是有专门规定的。
第二件服饰,叫“霞帔”。
霞帔是由披帛发展而来,披帛就是古代女子披搭在肩背、缠绕于双臂的长条帛巾,最初多用于嫔妃、歌姬及舞女,走路时拖着两条飘带,媚态百生,增添女子的飘逸之美。
在披帛的基础上,宋代发展出了新的形式,样式还是如披帛一般的狭长形,但是开始绣上纹样,使用时自领后绕至胸前,披肩而下,正面的下端还要系上一枚金玉制成的坠子,用以固定,不再像披帛那样随风飘曳。
这就是和霞帔,也是表明身份的一种符号与标志,宋代女子使用霞帔者,必须是被赐予封号的妇女,一般为官员的母亲、妻子,称为“命妇”,平民妇女是不可以私自使用的。
固定霞帔的那个金玉坠子,叫做“帔坠”,主要质地以金、银、银鎏金为主,纹饰主要以禽、花卉为主。
到了南宋,“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帔坠者是也”。
着霞帔,就表明是“盛装”了。
最后还有一件,就是围腰。
围腰也是宋代女子比较独特的配饰之一,由于当时的女子通常会束腰,为了美观,便会在腰间围一个方巾。
方巾可以在上下衣之间起到衔接的作用,增加细节的美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在宋代,围腰多为黄色,在当时也被称之为“腰上黄”。
不过江舒意因为穿着比较反复,围腰没有外露,如果不是坐下让霞帔和褙子两分开外,行动间倒是不大看得到。
除了这些异常漂亮的衣着,首饰搭配也要跟上,不过人这么漂亮,首饰就用不着太华贵了。
宋人也爱用假髻,除了假髻,唐琪和池薛荔就给江舒意选了一根造型简单的碧玉簪,外加两枚小小的碧玉耳垱。
“诶,舒意你什么时候扎耳朵了?”
江舒意微微一笑,风情如淡雅的幽兰在室内绽放,却没有搭理周至这个问题。
如今的专业摄影其实还很少见,摄影家也还属于比较响亮的名头,主要原因就是数码相机还没有,电脑后期效果也没能跟上,不像后来,一般人都可以玩出专业效果。
所以杨德全把摄影考虑得太简单了点,周至也不怪她,好在工坊里可以利用的工具也很多,用竹绷子将各色绸缎绷起来,就可以做成各种色温的反光板,配合周至相机上可以分开手持的闪光灯,加上冬日下午难得的阳光,光线条件基本是可以满足的。
化妆的人才就太多了,池薛荔,唐琪,就连关婷婷现在都是高手。
选景也很容易,古色古香的陈列大厅里,书桌琴台,笔墨纸砚,灯座插屏愣是一样都不缺,此外还有花楼织机,女红的绣花绷子,针黹盒之类,道具也很丰富。
几乎可以说,古代仕女日常生活中所需要的东西,这里差不多都能够找得全,杨德全在这方面的收藏,甚至比周至的都还要丰富。
之前在《故园》的MV里,关婷婷穿的是晚清时期少女的服饰,现在德全工坊制作出来的,却是三套。
第一套是宋代贵族女子的常服,一套是明代贵族女子的常服,第三套则是明代一品命妇朝服。
宋代的常服特点就是瘦削骨感,要将女性的清逸之气衬托出来,崇尚的是修长适体,用料加工考究,色调柔和,整体清淡、柔和、典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恰似山间的潺潺流水的清泉,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沁人心脾的舒适,和唐代追求富贵华丽的风格完全不同。
等到江舒意从更衣室里出来,所有人都不由得赞叹。
古代女子服饰基本上都是上衣下裳制,宋服按不同形制来划分,上衣主要有抹胸、衫、襦袄、袍、褙子、半袖等。
江舒意身上的抹胸是浅湖蓝色的,这样的穿法叫做“不製衿式”,即在内穿一件长抹胸,然后外罩一件褙子,衣襟敞开,不施衿纽。
如此一来,原为内衣的抹胸也成为了外装的一部分,这种“内衣外穿”的装束其实是沿袭了唐风,充分显示女性曲线,但是由于身形比例追求的不同,变得修长以后,在风格上虽然有其大胆奔放之处,但却没有唐服那么“豪迈”,显得温婉柔美却又不失大方。
然而就算是“不製衿式”,外裳的搭配也有很多种。
如果是礼服,那就要配绫罗的大袖衫。
如果是常服,一般会配襦、袄。
襦、袄两者其实相似,皆为短衣。
长度一般到腰间,穿着时下身一般搭配长裙,将上衣系在长裙之内,长裙之外再系上腰带,因此常常有“上襦下裙”之称,这也是宋朝女子日常装扮之一。
江舒意今天穿着得有点特别,襦是低纯度的襦绿洒银点的窄袖款式,领口袖口边缘还刺绣了美丽的淡紫色小花卉。
襦衣的外面,套上了一件鹅黄色牡丹纹印金彩绘花边罗半袖袄。
所谓半袖,即半截袖子的上衣,江舒意这一件是盘领的,领上缀有纹饰,其形制端雅秀丽。
下身就是宋朝女子极爱穿的“罗裙”。
杨德全给大家介绍:“宋代女性喜欢用罗制作裙装,因此叫做‘罗裙’,北宋初期的裙装,沿袭晚唐五代时的样式,较肥阔而多褶裥;”
“到了北宋中期至南宋,造型开始瘦长而多褶裥,一般裙长可拖地,掩足不外露;”
“到了南宋时期,多褶裙开始变短,刚能露足。”
江舒意身上这条明显就是杨德全介绍的宋代中期风格,裙褶较多、裙围收窄,下不露足,不仅立体美观,还显瘦苗条,褶裥随着步态起伏而开合变化,极富美感。
“碧染罗裙湘水浅。羞红微到脸。”周至突然冒出一句宋人黄机的词句,一下让江舒意更羞了。
除了这些,江舒意身上还有三件,不过不能再叫做服装,而应该叫做“服饰”。
第一件是宋代特有的款式——褙子。
褙子的形制一般为直领对襟,前襟常敞开且不施襻纽,袖有宽窄二式,两侧开高衩直腋下,领、袖口、衣襟等处通常会镶有缘饰。
据杨德全介绍,褙子也有长有短,江舒意身上这件因为内里有袄,所以也是短袖,和袄齐长,而长度则是中长的款式,刚好过膝盖。
穿上褙子后,整个身形会显得更为瘦弱,符合宋代清新脱俗,典雅大方中又带着几分随性洒脱的气质,因此是宋代女子服饰中最具时代特色和代表性的,不分尊卑贵贱,上至皇后贵妃,下至奴婢优伶,均爱穿着褙子。
这与宋代的审美是分不开的。
褙子的用料就比较高档了,用的月白色的素缎,加了锦边,在古代,贵族命妇用锦,也是有专门规定的。
第二件服饰,叫“霞帔”。
霞帔是由披帛发展而来,披帛就是古代女子披搭在肩背、缠绕于双臂的长条帛巾,最初多用于嫔妃、歌姬及舞女,走路时拖着两条飘带,媚态百生,增添女子的飘逸之美。
在披帛的基础上,宋代发展出了新的形式,样式还是如披帛一般的狭长形,但是开始绣上纹样,使用时自领后绕至胸前,披肩而下,正面的下端还要系上一枚金玉制成的坠子,用以固定,不再像披帛那样随风飘曳。
这就是和霞帔,也是表明身份的一种符号与标志,宋代女子使用霞帔者,必须是被赐予封号的妇女,一般为官员的母亲、妻子,称为“命妇”,平民妇女是不可以私自使用的。
固定霞帔的那个金玉坠子,叫做“帔坠”,主要质地以金、银、银鎏金为主,纹饰主要以禽、花卉为主。
到了南宋,“论聘礼,富贵之家当备三金送之,则金钏、金镯、金帔坠者是也”。
着霞帔,就表明是“盛装”了。
最后还有一件,就是围腰。
围腰也是宋代女子比较独特的配饰之一,由于当时的女子通常会束腰,为了美观,便会在腰间围一个方巾。
方巾可以在上下衣之间起到衔接的作用,增加细节的美感,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在宋代,围腰多为黄色,在当时也被称之为“腰上黄”。
不过江舒意因为穿着比较反复,围腰没有外露,如果不是坐下让霞帔和褙子两分开外,行动间倒是不大看得到。
除了这些异常漂亮的衣着,首饰搭配也要跟上,不过人这么漂亮,首饰就用不着太华贵了。
宋人也爱用假髻,除了假髻,唐琪和池薛荔就给江舒意选了一根造型简单的碧玉簪,外加两枚小小的碧玉耳垱。
“诶,舒意你什么时候扎耳朵了?”
江舒意微微一笑,风情如淡雅的幽兰在室内绽放,却没有搭理周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