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首我心依旧 第112章 严士明使燕
热门推荐:
周少别虐了,娇软前妻她死遁了
老婆拿给发小五十万,竟是她自己的救命钱
傲龙归来:七位师姐疯狂逆推
仙路夭夭
学习兵法的女人
飞行员牺牲后的灵魂之旅
穿成恶毒雌性她拯救了病弱反派
末世诡异:我一号收容物,强亿点怎么了
妖神记之翱翔九天
燕国皇帝闻听此言,心头一阵喜悦,但脸上却并未流露出过多神色。他微微颔首,表示认可,接着话锋一转:“吾燕国民众一心,团结和睦,实为他国难以比拟。前番宁赵之战,赵国元气大伤,一蹶不振。想来宁国亦为此战损耗颇巨吧?”言语之间,虽似询问,实则暗含玄机,意在试探宁国虚实。
严士明心中早有对策,不慌不忙地答道:“宁赵之战实在微不足道,赵王贪得无厌,妄图侵占我宁国西南疆土,可谓痴人说梦!我宁国圣上宅心仁厚,本不愿痛下杀手,此次不过略施薄惩罢了。”
燕国皇帝闻此言论,不禁开怀大笑,笑声中满含讥讽意味:“你们宁王之所以能够屡屡获胜,无非是仰仗着那位智谋过人的云熙相助。正所谓‘得云熙者得天下’,你们宁国此番可是托了这女子的福啊!”其言辞之间尽是对宁国的轻蔑与嘲讽。
然而,面对如此冷嘲热讽,严士明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地回应道:“诚然,世间确有此传闻,但这也正说明了我国皇贵妃娘娘才华出众、智勇双全。她不仅通晓经史子集,更擅长兵法战略,实为女中豪杰。正因有她辅佐我国圣上,二人同心同德,方能成就一番霸业,真正做到君临天下、母仪四海!”
“那岂不是说,宁国的天下完全依赖于一名女子来支撑?”这时,人群之中突然传来一道声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一名文官打扮模样的男子。
严士明目光扫过刚才发言之人,心中暗自冷笑一声:原来是燕国的丞相何方啊!这个家伙可是出了名的惧内,但此刻却不知死活地跳出来说出这样一番话,简直就是自讨苦吃!
严士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语气带着嘲讽地道:“何丞相啊何丞相,你可真会说笑!我大宁国又岂是单单依靠女人才能撑得起来呢?我们文有徐之水丞相、姚琛姚大人等智谋过人之士;武有贺朝阳将军以及年轻有为的小将军张寒、崔建等人。反倒是你们燕国,听闻贵国的何丞相府上有一位厉害至极的夫人呐!据说她所决定之事无人能够更改,还被冠以‘母老虎’和‘河东狮’之类的美名……”说到这里,严士明故意停顿下来,似笑非笑地看着何方。
何方听后,顿时面红耳赤,而燕国皇帝则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示意他立刻退下。何方心中不禁暗骂自己愚蠢,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竟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就在这时,一名武官挺身而出,怒喝道:\"好大胆子!你竟敢如此辱骂我家平阳公主!\"
严士明其实早已听闻何方的正妻乃是燕国皇帝的亲姐姐,但却故意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辩解道:\"我何时辱骂过平阳公主?我从未见过公主啊,请阁下切莫信口胡言!\"
人群中忽然有人喊道:\"贺丞相的夫人便是平阳公主!\"
严士明闻言心头一震,但随即又强作镇定,惶恐地说道:\"在下实在不知眼前之人竟是平阳公主。况且''母老虎''、''河东狮''之类的称呼虽非夸赞之词,但也足以证明公主拥有非凡的才智与管家能力呀!\"
在场众人一时语塞,无人能够回应。若是顺着严士明的话说,岂不是承认平阳公主真成了母老虎和河东狮;可若要反驳,反而更像是在贬低公主,将其视为泼辣无赖之辈。场面一度陷入僵局,众人皆感为难。
燕国皇帝见自己在言辞上无法胜过对方,心中暗自思忖。此时,早朝已持续将近两个时辰,他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作响。眼见众大臣仍欲与严士明一较高下,皇帝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悦之情。
正当他盘算着如何开口询问正事时,一阵饥饿感袭来,让他的肚子发出阵阵抗议声。心想反正今天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人又跑不掉,还是先填饱肚子要紧。于是,他起身说道:“宁国使者远道而来,想必疲惫不堪。随朕一同去用膳吧。”说完,便率先走出朝堂。
严士明并未推辞,紧跟着燕国皇帝来到了景观苑。这座宽敞的大厅平日里只有在举行盛大宴会或重要节日时才会使用。他们穿过前殿,进入到能够容纳一百多人的二殿。
这顿宴席邀请了燕国的一些重要官员作陪,其中就包括方才还余怒未消的何方。此时此刻,他心中的怒火依然熊熊燃烧,仿佛无法被扑灭一般。当他看到严士明时,更是觉得一股无名之火直往上窜,气得浑身发抖。
燕国皇帝对众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亲自招待他们用餐。然而,这位皇帝身材魁梧肥胖,一旦填饱肚子就容易感到困倦不堪。由于今天早饭和午饭合并在一起享用,他吃得有些过量,忍不住连连打起哈欠来。
尽管身体已经疲惫至极,但为了维护燕国的威严与体面,皇帝还是强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并借口自己酒量不佳,命令身边的太监搀扶着他前去午休。
眼看着皇帝离去后,严士明心中暗自纳闷:这样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皇帝究竟是如何将燕国治理得如此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呢?而此时留在酒宴上的那些大臣们,则纷纷用异样的眼光斜视着严士明,似乎对他充满了敌意。
就在这时,何方突然灵机一动,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恶毒的念头。他一边暗中观察着严士明的反应,一边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实施自己的计划。
燕国皇帝一离开,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何方身上,显然他已成为此刻场中的焦点人物。只见何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缓缓地举起酒杯,对着严士明道:“来啊,严使者,今日难得一见,老夫先敬你一杯!听闻你过去以卖字画为生计,却有幸结识了宁国的皇贵妃娘娘,并因此得到了提拔重用。啧啧啧,真是令人羡慕啊!想必你与那位皇贵妃娘娘关系匪浅吧?”
他的话语中明显带着讥讽之意,不仅暗示严士明依靠女人上位,更是对皇贵妃娘娘不敬,暗讽其行为不检点。
严士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怎么能忍受别人如此诋毁云熙呢?若不立刻反驳回去,恐怕日后这些谣言会越传越离谱。
于是,严士明面带怒色回应道:“严某的确曾与我朝皇贵妃有所交往,但当时皇贵妃娘娘用的乃是傅燕恒傅巡察使这个身份,而我一时愚钝未能看穿娘娘的易容之术罢了。至于我之所以能够得到提携晋升,那完全是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所立的功勋,绝非依靠任何关系或者其他手段!反倒是某些人,靠着迎娶公主攀龙附凤才得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他的语气坚定有力,毫不留情地回击了何方的嘲讽,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那些通过联姻获取权势地位之人。一时间,场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众人皆屏息凝神,不敢轻易插言。
何方听到这话后,气得七窍冒烟,浑身颤抖不已,他怒目圆睁地盯着严士明,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有些沙哑:“严士明!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山野村夫,竟敢在我们燕国的土地上如此放肆,对我这样德高望重之人说出这般无礼之言!”然而,面对何方的怒斥,严士明却宛如泰山般稳稳当当坐着,完全不为所动。他一边悠然自得地夹着菜送进嘴里咀嚼,一边举起酒杯轻抿一口,仿佛根本没有将对方放在眼里。
在场的众人见到两人之间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都不禁暗自捏了一把汗。他们心里清楚,如果此时双方真的翻了脸,引发两国交战,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特别是那些主张和平的官员们,更是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缓缓站起身来。此人乃是燕国皇帝的弟弟——顺阳王。只见他面带微笑,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开口说道:“诸位,今天可是有贵客光临啊!怎会搞得如此乌烟瘴气,像市井妇人吵架一般?丞相想必是喝醉了酒,胡言乱语罢了。来人啊,快些将丞相搀扶下去歇息解酒。”说罢,便有几名侍卫走上前来,扶住面色铁青的何方走出宴会厅。
在何方准备离开时,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脏话连篇。这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十分尴尬,不知如何是好。顺阳王眼见局面如此混乱,无奈之下只得让大家都散去,并且安排了专人护送严士明离开。现场的气氛异常紧张,人们纷纷离去,仿佛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夜已深,万籁俱寂,严士明在驿站的房间内焦急地踱步。他手中拿着一封密信,这封信关系到重要的事情,必须尽快送出去。他叫来了李伟,这个聪明机智的小伙子,他相信李伟有能力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李伟接过密信,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他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他悄悄地走出驿站,融入了黑夜之中。
月光下,李伟身影矫健地穿梭在街巷之间。他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的眼线,像猫一样灵活地穿越着障碍。他利用周围的环境,借助阴影和掩护,将信藏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
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勇气。李伟的心跳加速,但他保持着冷静,不露出丝毫破绽。
终于,李伟成功地将密信送到了指定的地点。他完成了任务,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严士明在驿站里焦急地等待着,当他得知李伟成功的消息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这场秘密行动的成功,离不开李伟的机智和勇气。他的出色表现为严士明和他们的团队带来了重要的信息和希望。在这个充满危机和挑战的世界里,李伟这样的人才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燕国皇帝端坐在朝堂之上,面色凝重地思考着与宁国的关系。严士明,一位备受瞩目的大臣,立于殿中,他的眼神坚定,决心为宁国做好充分的准备。
皇帝注视着严士明,眼中透露出对他的信任。经过与严士明的接触,皇帝对是打是和的决策犹豫不决。他挥手叫来了几位重要的大臣,众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着国家的未来。
朝堂上气氛紧张,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以武力抗衡,展现燕国的威严;有的则倾向于和谈,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严士明静静地聆听着,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以理智和智慧说服着众人。
在激烈的讨论中,皇帝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他权衡着各种因素,思考着国家的利益和民众的安宁。
燕国皇帝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思。他坐在龙椅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义和意味着向对方示弱,这是他内心深处无法接受的。然而,如果选择决战,他又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得胜利。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心中思绪万千。皇帝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代价,一旦决战失败,燕国可能面临巨大的危机。他想起了燕国的百姓,他们的安宁和幸福都系于他的决策之上。
在皇帝的脑海中,一幕幕画面闪现而过。他看到了战场上的血腥杀戮,士兵们的英勇奋战,也看到了百姓们的惶恐和痛苦。他必须权衡各种因素,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
最终,皇帝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坚定而果断。他深知义和并非真正的屈服,而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通过义和,他可以争取时间,积攒力量,为未来的决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他决定采取温和的策略,以和为贵,同时暗中加强国力,等待时机。
皇帝的决定虽然艰难,但他相信这是为了燕国的长远利益。他将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讨议和的具体方案,以确保燕国的未来充满希望。
严士明心中早有对策,不慌不忙地答道:“宁赵之战实在微不足道,赵王贪得无厌,妄图侵占我宁国西南疆土,可谓痴人说梦!我宁国圣上宅心仁厚,本不愿痛下杀手,此次不过略施薄惩罢了。”
燕国皇帝闻此言论,不禁开怀大笑,笑声中满含讥讽意味:“你们宁王之所以能够屡屡获胜,无非是仰仗着那位智谋过人的云熙相助。正所谓‘得云熙者得天下’,你们宁国此番可是托了这女子的福啊!”其言辞之间尽是对宁国的轻蔑与嘲讽。
然而,面对如此冷嘲热讽,严士明面不改色,镇定自若地回应道:“诚然,世间确有此传闻,但这也正说明了我国皇贵妃娘娘才华出众、智勇双全。她不仅通晓经史子集,更擅长兵法战略,实为女中豪杰。正因有她辅佐我国圣上,二人同心同德,方能成就一番霸业,真正做到君临天下、母仪四海!”
“那岂不是说,宁国的天下完全依赖于一名女子来支撑?”这时,人群之中突然传来一道声音。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一名文官打扮模样的男子。
严士明目光扫过刚才发言之人,心中暗自冷笑一声:原来是燕国的丞相何方啊!这个家伙可是出了名的惧内,但此刻却不知死活地跳出来说出这样一番话,简直就是自讨苦吃!
严士明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语气带着嘲讽地道:“何丞相啊何丞相,你可真会说笑!我大宁国又岂是单单依靠女人才能撑得起来呢?我们文有徐之水丞相、姚琛姚大人等智谋过人之士;武有贺朝阳将军以及年轻有为的小将军张寒、崔建等人。反倒是你们燕国,听闻贵国的何丞相府上有一位厉害至极的夫人呐!据说她所决定之事无人能够更改,还被冠以‘母老虎’和‘河东狮’之类的美名……”说到这里,严士明故意停顿下来,似笑非笑地看着何方。
何方听后,顿时面红耳赤,而燕国皇帝则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示意他立刻退下。何方心中不禁暗骂自己愚蠢,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地位,竟敢说出这样的话来。
就在这时,一名武官挺身而出,怒喝道:\"好大胆子!你竟敢如此辱骂我家平阳公主!\"
严士明其实早已听闻何方的正妻乃是燕国皇帝的亲姐姐,但却故意装作毫不知情的样子,辩解道:\"我何时辱骂过平阳公主?我从未见过公主啊,请阁下切莫信口胡言!\"
人群中忽然有人喊道:\"贺丞相的夫人便是平阳公主!\"
严士明闻言心头一震,但随即又强作镇定,惶恐地说道:\"在下实在不知眼前之人竟是平阳公主。况且''母老虎''、''河东狮''之类的称呼虽非夸赞之词,但也足以证明公主拥有非凡的才智与管家能力呀!\"
在场众人一时语塞,无人能够回应。若是顺着严士明的话说,岂不是承认平阳公主真成了母老虎和河东狮;可若要反驳,反而更像是在贬低公主,将其视为泼辣无赖之辈。场面一度陷入僵局,众人皆感为难。
燕国皇帝见自己在言辞上无法胜过对方,心中暗自思忖。此时,早朝已持续将近两个时辰,他的肚子早已饿得咕咕作响。眼见众大臣仍欲与严士明一较高下,皇帝心中不禁涌起一丝不悦之情。
正当他盘算着如何开口询问正事时,一阵饥饿感袭来,让他的肚子发出阵阵抗议声。心想反正今天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而且人又跑不掉,还是先填饱肚子要紧。于是,他起身说道:“宁国使者远道而来,想必疲惫不堪。随朕一同去用膳吧。”说完,便率先走出朝堂。
严士明并未推辞,紧跟着燕国皇帝来到了景观苑。这座宽敞的大厅平日里只有在举行盛大宴会或重要节日时才会使用。他们穿过前殿,进入到能够容纳一百多人的二殿。
这顿宴席邀请了燕国的一些重要官员作陪,其中就包括方才还余怒未消的何方。此时此刻,他心中的怒火依然熊熊燃烧,仿佛无法被扑灭一般。当他看到严士明时,更是觉得一股无名之火直往上窜,气得浑身发抖。
燕国皇帝对众人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亲自招待他们用餐。然而,这位皇帝身材魁梧肥胖,一旦填饱肚子就容易感到困倦不堪。由于今天早饭和午饭合并在一起享用,他吃得有些过量,忍不住连连打起哈欠来。
尽管身体已经疲惫至极,但为了维护燕国的威严与体面,皇帝还是强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并借口自己酒量不佳,命令身边的太监搀扶着他前去午休。
眼看着皇帝离去后,严士明心中暗自纳闷:这样一个看似平凡无奇的皇帝究竟是如何将燕国治理得如此繁荣昌盛、国富民强呢?而此时留在酒宴上的那些大臣们,则纷纷用异样的眼光斜视着严士明,似乎对他充满了敌意。
就在这时,何方突然灵机一动,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恶毒的念头。他一边暗中观察着严士明的反应,一边盘算着接下来该如何实施自己的计划。
燕国皇帝一离开,现场气氛顿时变得微妙起来。众人的目光纷纷落在何方身上,显然他已成为此刻场中的焦点人物。只见何方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然后缓缓地举起酒杯,对着严士明道:“来啊,严使者,今日难得一见,老夫先敬你一杯!听闻你过去以卖字画为生计,却有幸结识了宁国的皇贵妃娘娘,并因此得到了提拔重用。啧啧啧,真是令人羡慕啊!想必你与那位皇贵妃娘娘关系匪浅吧?”
他的话语中明显带着讥讽之意,不仅暗示严士明依靠女人上位,更是对皇贵妃娘娘不敬,暗讽其行为不检点。
严士明脸色瞬间变得阴沉至极,他怎么能忍受别人如此诋毁云熙呢?若不立刻反驳回去,恐怕日后这些谣言会越传越离谱。
于是,严士明面带怒色回应道:“严某的确曾与我朝皇贵妃有所交往,但当时皇贵妃娘娘用的乃是傅燕恒傅巡察使这个身份,而我一时愚钝未能看穿娘娘的易容之术罢了。至于我之所以能够得到提携晋升,那完全是凭借自身的实力和所立的功勋,绝非依靠任何关系或者其他手段!反倒是某些人,靠着迎娶公主攀龙附凤才得以平步青云、飞黄腾达。”
他的语气坚定有力,毫不留情地回击了何方的嘲讽,同时也将矛头指向了那些通过联姻获取权势地位之人。一时间,场上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众人皆屏息凝神,不敢轻易插言。
何方听到这话后,气得七窍冒烟,浑身颤抖不已,他怒目圆睁地盯着严士明,声音因为愤怒而变得有些沙哑:“严士明!你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山野村夫,竟敢在我们燕国的土地上如此放肆,对我这样德高望重之人说出这般无礼之言!”然而,面对何方的怒斥,严士明却宛如泰山般稳稳当当坐着,完全不为所动。他一边悠然自得地夹着菜送进嘴里咀嚼,一边举起酒杯轻抿一口,仿佛根本没有将对方放在眼里。
在场的众人见到两人之间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都不禁暗自捏了一把汗。他们心里清楚,如果此时双方真的翻了脸,引发两国交战,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特别是那些主张和平的官员们,更是忧心忡忡。
就在这时,一个中等身材的男子缓缓站起身来。此人乃是燕国皇帝的弟弟——顺阳王。只见他面带微笑,但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威严,开口说道:“诸位,今天可是有贵客光临啊!怎会搞得如此乌烟瘴气,像市井妇人吵架一般?丞相想必是喝醉了酒,胡言乱语罢了。来人啊,快些将丞相搀扶下去歇息解酒。”说罢,便有几名侍卫走上前来,扶住面色铁青的何方走出宴会厅。
在何方准备离开时,嘴里还不停地骂骂咧咧,脏话连篇。这让在场的众人都感到十分尴尬,不知如何是好。顺阳王眼见局面如此混乱,无奈之下只得让大家都散去,并且安排了专人护送严士明离开。现场的气氛异常紧张,人们纷纷离去,仿佛一场闹剧就此收场。
夜已深,万籁俱寂,严士明在驿站的房间内焦急地踱步。他手中拿着一封密信,这封信关系到重要的事情,必须尽快送出去。他叫来了李伟,这个聪明机智的小伙子,他相信李伟有能力在不被发现的情况下完成任务。
李伟接过密信,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他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不堪设想的后果。他悄悄地走出驿站,融入了黑夜之中。
月光下,李伟身影矫健地穿梭在街巷之间。他巧妙地避开了对方的眼线,像猫一样灵活地穿越着障碍。他利用周围的环境,借助阴影和掩护,将信藏在最不引人注目的地方。
每一个动作都经过深思熟虑,每一步都充满了智慧和勇气。李伟的心跳加速,但他保持着冷静,不露出丝毫破绽。
终于,李伟成功地将密信送到了指定的地点。他完成了任务,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严士明在驿站里焦急地等待着,当他得知李伟成功的消息时,心中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
这场秘密行动的成功,离不开李伟的机智和勇气。他的出色表现为严士明和他们的团队带来了重要的信息和希望。在这个充满危机和挑战的世界里,李伟这样的人才是他们最宝贵的财富。
燕国皇帝端坐在朝堂之上,面色凝重地思考着与宁国的关系。严士明,一位备受瞩目的大臣,立于殿中,他的眼神坚定,决心为宁国做好充分的准备。
皇帝注视着严士明,眼中透露出对他的信任。经过与严士明的接触,皇帝对是打是和的决策犹豫不决。他挥手叫来了几位重要的大臣,众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议着国家的未来。
朝堂上气氛紧张,大臣们各抒己见。有的主张以武力抗衡,展现燕国的威严;有的则倾向于和谈,寻求和平解决的途径。严士明静静地聆听着,不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他以理智和智慧说服着众人。
在激烈的讨论中,皇帝渐渐有了自己的判断。他权衡着各种因素,思考着国家的利益和民众的安宁。
燕国皇帝眉头紧锁,陷入了深思。他坐在龙椅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义和意味着向对方示弱,这是他内心深处无法接受的。然而,如果选择决战,他又没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取得胜利。
他的手指轻轻敲击着龙椅的扶手,心中思绪万千。皇帝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代价,一旦决战失败,燕国可能面临巨大的危机。他想起了燕国的百姓,他们的安宁和幸福都系于他的决策之上。
在皇帝的脑海中,一幕幕画面闪现而过。他看到了战场上的血腥杀戮,士兵们的英勇奋战,也看到了百姓们的惶恐和痛苦。他必须权衡各种因素,做出最为明智的选择。
最终,皇帝站起身来,他的目光坚定而果断。他深知义和并非真正的屈服,而是一种战略上的考虑。通过义和,他可以争取时间,积攒力量,为未来的决战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他决定采取温和的策略,以和为贵,同时暗中加强国力,等待时机。
皇帝的决定虽然艰难,但他相信这是为了燕国的长远利益。他将召集大臣们,共同商讨议和的具体方案,以确保燕国的未来充满希望。